關東的亂局,讓很多人心中焦急,這些人知道,解鈴還須係鈴人,想要解決這個亂局,除了驃騎大將軍李翊之外,沒有人能夠辦到。
朱儁給李翊寫信,信中說道:“我們正在努力求同存異,以便商定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振興社稷之策,盡早把長公主和朝廷接到洛陽。但大將軍的部下都幹了什麽?這樣如何拯救社稷?你既然忠誠於大漢,有心討董勤王,但為什麽至今不能吸職董卓的教訓?前車之鑒還少嗎?你為什麽遲遲不把大軍征調出京?”
李翊和荀攸已經失去了聯係,此時正心急如焚。他看到朱儁的書信後,頓時怒了,尼瑪老虎不發威,真當勞資是病貓啊,有啥事都往勞資頭上推?
李翊立即回信,說道:“朱公偉你指責北疆軍,有何憑信?難道就憑孫堅的那道聖旨?孫堅既然有出任豫州刺史的聖旨,他為什麽一直不拿出來?這聖旨是真是假,你知道嗎?孔伷病逝不久,我們又沒有奏報天子,天子怎麽會下旨?你無視禍國殃民的奸侫塗炭生靈,卻一味指責我北疆軍,居心何在?”
然後,李翊找來荀彧,吩咐他道:“你回到晉泉州後,立即開始籌劃和準備攻打冀州的事。不管周昂和公孫越是不是我們殺的,我們都要和袁紹、公孫瓚翻臉了,除非他們把冀州給我讓出來。”
“公孫瓚和主公關係一向不錯。”荀彧說道,“冀州的形勢也許並沒有主公想象的那樣嚴峻。”
李翊看看荀彧,苦笑道:“文若兄,你看看孫堅,再看看袁術、袁紹,再看看豫州、荊州,這個時候了,難道你還對朝廷抱什麽幻想嗎?”
荀彧低頭不語。
李翊搖搖頭,對荀彧說道:“孫堅連誅大臣,袁紹連誅大臣,我們可以解釋為他們要急於討董勤王。但劉表占據荊州算什麽?我們怎麽解釋?孫堅占據豫州又算什麽?我們又怎麽解釋?你看看今日天下,還有幾人尊奉天子?還有幾人尊奉朝廷?”
李翊怒不可遏,揮手吼道:“都該殺。盧植說的對,都該殺。長公主和朝廷遷回洛陽才多大的事?這麽點小事就扯了一個月,還治什麽國?改什麽製?難道洛陽是他們打下來的?文若,一年半了,已經過去一年半時間了,我們努力了,該努力的我們都努力了,我們還能抱什麽幻想?再不拿下冀州,我們就要像黃巾軍一樣,上太行山了。”
荀彧痛心疾首,連連搖頭。一年多來,北疆想了無數的辦法,力求挽救這個搖搖欲墜的社稷,但跑來扶一把,幫一把的沒有,跑來推一把的倒是人山人海。
“要打冀州,無論如何要等到十月秋收之後。”荀彧咬咬牙,也下定了決心,“否則我們的糧草不夠,無力支撐大軍長時間作戰,尤其是鐵騎南下,糧草更是緊張。”
“好,十一月。”李翊說道,“十一月,我們打冀州。你立即回泉州,和雲長還有桂英三個人全權負責此事。”
“豫州的事怎麽辦?”荀彧又問道。
“命令肖彥帶著兩千人馬駐防函穀關。命令翼德帶著三千驃騎親衛軍立即趕到轘轅關會合穆順,然後把駐守虎牢關的文長也調過來,讓翼德集結七千大軍,急速南下攻擊孫堅和袁術。”李翊說道,“豫州暫時要控製在我們手上,以確保洛陽的安全。”
………………
大漢國初平二年(191年)六月。
六月上,洛陽。
已經回到泉州的振武將軍關羽送來飛鴿傳書,冀州牧韓馥連續急報朝廷,說冀州情況危急,自己手上錢糧有限,考慮到洛陽已經攻克,調撥給北疆軍的四個月糧餉也已經全部支付,今後他就不再向北疆軍提供糧餉了。關羽建議立即撤軍弘農大營,不要再攻打潼關了。
這時,征虜將軍嶽飛又來急書,三輔流民突然暴增,黃河岸邊人滿為患,哭聲震天。他懇求李翊,立即放船,把流民接到河東。
嶽飛在信中說:“四月,董卓回到長安後,處決了一批參與叛亂的官吏。為了抓捕逃匿者和防止叛逆層出不窮,他命令新任司隸校尉劉囂,將三輔官吏和百姓中凡兒女不孝順父母者,弟弟不尊重於兄長者,僚屬不忠於上官者,官吏不清廉者一律抓捕處死,抄沒財產。於是有誣告層生,含冤而死者數以千計。百姓惶恐不安,在路上相遇時,隻敢用眼睛相互示意,連話都不敢說。五月,董卓開始擴建郿塢,大肆抓捕壯丁,增收賦稅。三輔百姓苦不堪言,紛紛逃亡。”
………………
洛陽城裏的爭論日複一日,好像永遠沒有盡頭。爭論的焦點已經不是皇統和改製了,而是北疆軍的血腥殘暴,驃騎大將軍李弘的驕橫跋扈。大臣們一致要求北疆軍立即撤出洛陽。
張邈激動地說:“現在袁紹、劉岱、曹操等大臣正在兗州與黃巾軍激戰,但驃騎大將軍在幹什麽?他在指揮北疆軍攻擊孫堅奪取豫州。這就是我大漢國的驃騎大將軍?這就是拱衛社稷的北疆軍?”
張溫等人寸步不讓,和朱儁、王肱諸大臣針鋒相對,怒斥袁紹、孫堅的叛逆之舉。
………………
六月中旬,張飛率軍到了陽翟,指揮北疆精銳迎戰孫堅。兩個月前,這兩支軍隊還曾並肩作戰攻殺董卓,但兩個月後,他們卻成了誓死相搏的敵人。
孫堅毫無懼色,揮軍迎擊。
驃騎親衛軍和弩炮的威力讓孫堅損兵折將。這時,荀攸率軍從城中殺出,兩下夾攻,孫堅大敗。張飛帶著驃騎親衛軍一路猛追,長沙兵死傷殆盡。孫堅死戰得脫,逃到魯陽時,竟然隻剩下三百人。
張飛狂追一百裏方止。朱治、孫賁等將和三千長沙兵都成了俘虜。張飛沒有殺他們,而是讓朱治帶著俘虜回魯陽了。
“你告訴孫堅,昔年虎牢關下,他曾經跟我家大哥並肩作戰;前日攻打函穀關時,我也和他同生共死,我們算是袍澤情深了,但他今日成了大漢叛逆,我就不能顧惜情麵了。”張飛抱拳說道,“多有得罪。”
朱治憤怒地吼道:“今日之仇,來日必當厚報。”
………………
孫堅和袁術敗出了豫州,袁紹也損兵折將,這豫州該安靜了吧?沒有,更亂了。
許靖敗回陳國後,汝南郡太守徐璆見有機可乘,立即揮軍攻打陳國,要把許閥連根拔了。
梁國相程景看兩個朋友打起來了,急忙去勸架。
這時黃巾軍首領劉辟、黃邵、何儀、何曼等人帶著十幾萬大軍從兗州奔襲而來,一路上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州郡。
梁國相程景大吃一驚,急忙回到梁國領軍抵抗,同時派人向袁紹、陶謙求援。
袁紹隨即以承製之名急書州郡,再次聯合舉兵爭奪豫州。
揚州刺史周乾是周昂的兄長,聽說弟弟被殺,當然是義不容辭,率先舉兵響應。山陽太守袁遺、彭城相汲廉、任城相袁忠等人紛紛出兵向豫州而來。
一時間,豫州上空,風雲變色。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諸侯並起,相互攻閥的時候,天災也來湊趣了。六月二十三日(丙戌日),關中發生了一次空前嚴重的大地震,這次大地震波及了長安、右扶風、涼州等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關中人口大量逃往北疆。
………………
六月,兗州東郡。
黑山黃巾軍在白繞、於毒、眭固三人的統率下,一路北上攻擊冀州魏郡,牽製冀州牧韓馥的兵力,兩路南下,從東、西兩個方向攻擊兗州東郡。經過兩個多月的血戰,黃巾軍順利挺進東郡,並從濮陽方向成功渡河。
袁紹指揮曹操、潘鳳、韓瓊等各路大軍且戰且退。
同一時間,兗州牧劉岱、濟北相鮑信、東平國相王琳等州郡聯軍在東阿、蒼亭一帶被豫兗黃巾軍大帥龔都、裴元韶和周倉擊敗,豫兗黃巾軍隨即渡河北上。
六月中旬,袁紹和劉岱會合於濟陰郡的廩丘城。
劉岱等人對未來冀州的局勢非常擔心。如果冀州被黃巾軍擄掠,他們這些諸侯將來的日子就很難過了。
袁紹笑著安慰他們道:“我從清水口撤退的時候,已經給太傅劉虞寫了信,懇請他出兵相助。聽說他已經命令討逆將軍公孫瓚率領大軍南下救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公孫瓚的三萬大軍應該已經到了冀州南部。隻要公孫瓚能堅守在渤海郡南部和甘陵國一帶,黃巾軍就很難深入冀州腹部。另外,王匡和張揚兩人現在正在河內募兵,過一段時間,他們就可以帶著大軍攻擊黑山,威脅黃巾軍的老巢。”
劉岱聽說援軍已經南下,非常高興,隨即建議袁紹向徐州牧陶謙、揚州刺史周乾求援,盡一切可能集結兵力,以便和冀州牧韓馥、討逆將軍公孫瓚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把黃巾軍全殲於黃河兩岸。
袁紹很率快的答應了。(未完待續。)
朱儁給李翊寫信,信中說道:“我們正在努力求同存異,以便商定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振興社稷之策,盡早把長公主和朝廷接到洛陽。但大將軍的部下都幹了什麽?這樣如何拯救社稷?你既然忠誠於大漢,有心討董勤王,但為什麽至今不能吸職董卓的教訓?前車之鑒還少嗎?你為什麽遲遲不把大軍征調出京?”
李翊和荀攸已經失去了聯係,此時正心急如焚。他看到朱儁的書信後,頓時怒了,尼瑪老虎不發威,真當勞資是病貓啊,有啥事都往勞資頭上推?
李翊立即回信,說道:“朱公偉你指責北疆軍,有何憑信?難道就憑孫堅的那道聖旨?孫堅既然有出任豫州刺史的聖旨,他為什麽一直不拿出來?這聖旨是真是假,你知道嗎?孔伷病逝不久,我們又沒有奏報天子,天子怎麽會下旨?你無視禍國殃民的奸侫塗炭生靈,卻一味指責我北疆軍,居心何在?”
然後,李翊找來荀彧,吩咐他道:“你回到晉泉州後,立即開始籌劃和準備攻打冀州的事。不管周昂和公孫越是不是我們殺的,我們都要和袁紹、公孫瓚翻臉了,除非他們把冀州給我讓出來。”
“公孫瓚和主公關係一向不錯。”荀彧說道,“冀州的形勢也許並沒有主公想象的那樣嚴峻。”
李翊看看荀彧,苦笑道:“文若兄,你看看孫堅,再看看袁術、袁紹,再看看豫州、荊州,這個時候了,難道你還對朝廷抱什麽幻想嗎?”
荀彧低頭不語。
李翊搖搖頭,對荀彧說道:“孫堅連誅大臣,袁紹連誅大臣,我們可以解釋為他們要急於討董勤王。但劉表占據荊州算什麽?我們怎麽解釋?孫堅占據豫州又算什麽?我們又怎麽解釋?你看看今日天下,還有幾人尊奉天子?還有幾人尊奉朝廷?”
李翊怒不可遏,揮手吼道:“都該殺。盧植說的對,都該殺。長公主和朝廷遷回洛陽才多大的事?這麽點小事就扯了一個月,還治什麽國?改什麽製?難道洛陽是他們打下來的?文若,一年半了,已經過去一年半時間了,我們努力了,該努力的我們都努力了,我們還能抱什麽幻想?再不拿下冀州,我們就要像黃巾軍一樣,上太行山了。”
荀彧痛心疾首,連連搖頭。一年多來,北疆想了無數的辦法,力求挽救這個搖搖欲墜的社稷,但跑來扶一把,幫一把的沒有,跑來推一把的倒是人山人海。
“要打冀州,無論如何要等到十月秋收之後。”荀彧咬咬牙,也下定了決心,“否則我們的糧草不夠,無力支撐大軍長時間作戰,尤其是鐵騎南下,糧草更是緊張。”
“好,十一月。”李翊說道,“十一月,我們打冀州。你立即回泉州,和雲長還有桂英三個人全權負責此事。”
“豫州的事怎麽辦?”荀彧又問道。
“命令肖彥帶著兩千人馬駐防函穀關。命令翼德帶著三千驃騎親衛軍立即趕到轘轅關會合穆順,然後把駐守虎牢關的文長也調過來,讓翼德集結七千大軍,急速南下攻擊孫堅和袁術。”李翊說道,“豫州暫時要控製在我們手上,以確保洛陽的安全。”
………………
大漢國初平二年(191年)六月。
六月上,洛陽。
已經回到泉州的振武將軍關羽送來飛鴿傳書,冀州牧韓馥連續急報朝廷,說冀州情況危急,自己手上錢糧有限,考慮到洛陽已經攻克,調撥給北疆軍的四個月糧餉也已經全部支付,今後他就不再向北疆軍提供糧餉了。關羽建議立即撤軍弘農大營,不要再攻打潼關了。
這時,征虜將軍嶽飛又來急書,三輔流民突然暴增,黃河岸邊人滿為患,哭聲震天。他懇求李翊,立即放船,把流民接到河東。
嶽飛在信中說:“四月,董卓回到長安後,處決了一批參與叛亂的官吏。為了抓捕逃匿者和防止叛逆層出不窮,他命令新任司隸校尉劉囂,將三輔官吏和百姓中凡兒女不孝順父母者,弟弟不尊重於兄長者,僚屬不忠於上官者,官吏不清廉者一律抓捕處死,抄沒財產。於是有誣告層生,含冤而死者數以千計。百姓惶恐不安,在路上相遇時,隻敢用眼睛相互示意,連話都不敢說。五月,董卓開始擴建郿塢,大肆抓捕壯丁,增收賦稅。三輔百姓苦不堪言,紛紛逃亡。”
………………
洛陽城裏的爭論日複一日,好像永遠沒有盡頭。爭論的焦點已經不是皇統和改製了,而是北疆軍的血腥殘暴,驃騎大將軍李弘的驕橫跋扈。大臣們一致要求北疆軍立即撤出洛陽。
張邈激動地說:“現在袁紹、劉岱、曹操等大臣正在兗州與黃巾軍激戰,但驃騎大將軍在幹什麽?他在指揮北疆軍攻擊孫堅奪取豫州。這就是我大漢國的驃騎大將軍?這就是拱衛社稷的北疆軍?”
張溫等人寸步不讓,和朱儁、王肱諸大臣針鋒相對,怒斥袁紹、孫堅的叛逆之舉。
………………
六月中旬,張飛率軍到了陽翟,指揮北疆精銳迎戰孫堅。兩個月前,這兩支軍隊還曾並肩作戰攻殺董卓,但兩個月後,他們卻成了誓死相搏的敵人。
孫堅毫無懼色,揮軍迎擊。
驃騎親衛軍和弩炮的威力讓孫堅損兵折將。這時,荀攸率軍從城中殺出,兩下夾攻,孫堅大敗。張飛帶著驃騎親衛軍一路猛追,長沙兵死傷殆盡。孫堅死戰得脫,逃到魯陽時,竟然隻剩下三百人。
張飛狂追一百裏方止。朱治、孫賁等將和三千長沙兵都成了俘虜。張飛沒有殺他們,而是讓朱治帶著俘虜回魯陽了。
“你告訴孫堅,昔年虎牢關下,他曾經跟我家大哥並肩作戰;前日攻打函穀關時,我也和他同生共死,我們算是袍澤情深了,但他今日成了大漢叛逆,我就不能顧惜情麵了。”張飛抱拳說道,“多有得罪。”
朱治憤怒地吼道:“今日之仇,來日必當厚報。”
………………
孫堅和袁術敗出了豫州,袁紹也損兵折將,這豫州該安靜了吧?沒有,更亂了。
許靖敗回陳國後,汝南郡太守徐璆見有機可乘,立即揮軍攻打陳國,要把許閥連根拔了。
梁國相程景看兩個朋友打起來了,急忙去勸架。
這時黃巾軍首領劉辟、黃邵、何儀、何曼等人帶著十幾萬大軍從兗州奔襲而來,一路上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州郡。
梁國相程景大吃一驚,急忙回到梁國領軍抵抗,同時派人向袁紹、陶謙求援。
袁紹隨即以承製之名急書州郡,再次聯合舉兵爭奪豫州。
揚州刺史周乾是周昂的兄長,聽說弟弟被殺,當然是義不容辭,率先舉兵響應。山陽太守袁遺、彭城相汲廉、任城相袁忠等人紛紛出兵向豫州而來。
一時間,豫州上空,風雲變色。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諸侯並起,相互攻閥的時候,天災也來湊趣了。六月二十三日(丙戌日),關中發生了一次空前嚴重的大地震,這次大地震波及了長安、右扶風、涼州等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關中人口大量逃往北疆。
………………
六月,兗州東郡。
黑山黃巾軍在白繞、於毒、眭固三人的統率下,一路北上攻擊冀州魏郡,牽製冀州牧韓馥的兵力,兩路南下,從東、西兩個方向攻擊兗州東郡。經過兩個多月的血戰,黃巾軍順利挺進東郡,並從濮陽方向成功渡河。
袁紹指揮曹操、潘鳳、韓瓊等各路大軍且戰且退。
同一時間,兗州牧劉岱、濟北相鮑信、東平國相王琳等州郡聯軍在東阿、蒼亭一帶被豫兗黃巾軍大帥龔都、裴元韶和周倉擊敗,豫兗黃巾軍隨即渡河北上。
六月中旬,袁紹和劉岱會合於濟陰郡的廩丘城。
劉岱等人對未來冀州的局勢非常擔心。如果冀州被黃巾軍擄掠,他們這些諸侯將來的日子就很難過了。
袁紹笑著安慰他們道:“我從清水口撤退的時候,已經給太傅劉虞寫了信,懇請他出兵相助。聽說他已經命令討逆將軍公孫瓚率領大軍南下救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公孫瓚的三萬大軍應該已經到了冀州南部。隻要公孫瓚能堅守在渤海郡南部和甘陵國一帶,黃巾軍就很難深入冀州腹部。另外,王匡和張揚兩人現在正在河內募兵,過一段時間,他們就可以帶著大軍攻擊黑山,威脅黃巾軍的老巢。”
劉岱聽說援軍已經南下,非常高興,隨即建議袁紹向徐州牧陶謙、揚州刺史周乾求援,盡一切可能集結兵力,以便和冀州牧韓馥、討逆將軍公孫瓚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把黃巾軍全殲於黃河兩岸。
袁紹很率快的答應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