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春節期間,事情真的太多,很晚了才有時間碼字,更新晚了,大家見諒。
………………………………………………………………………………………………………………………………………………………………
開辟東路戰場的目的,最終是為了擊敗北疆軍,形成南北對峙之局,也就是說,東路聯軍乘著兗州兵力薄弱之際殺進兗州,奪回兗州,是最有利於推動戰局發展之策。
但打下了兗州,等於便宜了曹操,袁譚和孫權嘴裏不說,但心裏都不願意。兩個人死抓著洛陽城不放,非要聯軍掉頭打穎川,先把洛陽之危解決了,然後再考慮是否乘勝出擊打兗州。
曹操惱怒不已,有苦難言。北疆軍撤出了洛陽,大軍回守兗州,兗州還怎麽打?而且那時已經不是聯軍打不打兗州的問題,而是北疆軍會不會即刻報複徐州的問題了。
袁譚看到曹操又在為打不打兗州的事和孫賁爭論,馬上站起來做和事佬。
當務之急是打陳留,隻有打下了陳留,聯軍才能包圍穎川戰場,才能切斷兗州和洛陽之間的陸上糧道,才能威脅河南、穎川等洛陽外圍戰場,否則說什麽都沒用。
七月底,三支大軍會合於睢陽,並積極準備北上攻擊。
………………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八月。
八月初,荊州軍的鄧義、龐季率軍攻擊堵陽、葉城一線,趙雲率軍阻擊。
蒯越、袁熙、文聘率軍攻擊魯陽,關羽率軍迎戰。
常遇春得到消息,叛軍在睢陽集結了大軍,正準備沿著睢水河北上,攻打陳留。常遇春一邊急報洛陽李翊,一邊命令穆順率軍急速退守雍丘、陳留一線,並急調民夫加固城防。
駐守武關的武牙將軍嶽飛鴿傳書李翊,南陽的徐璆率軍攻擊武關。李翊即刻飛鴿傳書陳倉郝昭,請他小心防備,一旦發現叛軍叩關,則向翼城、上邽一線的張遼、華雄求援。
洛陽,大將軍行轅。
李翊、嶽飛、徐茂公、諸葛亮等人圍在地圖前商討局勢。
荊州軍和豫州軍反攻穎川,這在預料當中,但曹操、孫權和袁譚聯手,出兵攻打陳留卻有些出人意料。畢竟,在上個月月初的時候,三方才剛剛聯姻,曹操和孫權這簡直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啊。
穎川戰場上隻有四萬多北疆軍,在叛軍三路攻擊的情況下,兵力的確有些緊張,但目前尚無增援的必有,因為叛軍在魯陽、葉城和許昌三個戰場上都沒有明顯優勢。北疆軍依靠堅固的城池,縱橫交錯的河道,完全可以把叛軍阻擋在穎川邊境。
不過,假如曹操和袁譚的聯軍攻克了陳留,對穎川形成了三麵包圍之勢,穎川就危險了。
“我覺得有必要增援陳留。”徐庶指著地圖上的陳留郡說道,“陳留現在的位置很重要,陳留能否堅守直接關係到中原局勢的發展。”
“以陳留為中心,向東,它和昌邑、任城形成了對兗州腹地的保護。向北,它保護了河*北和洛陽之間的數條糧道。向西,它保護了河南尹,幫助大軍全力圍攻洛陽城。向南,它對豫州和徐州形成了威脅,並且保護了穎川戰場的側翼。”
“曹操、孫權、袁譚聯手攻打陳留,其目的很明顯,就是想截斷我們的糧道,攻擊河南和穎川,並威脅兗州的安全。”徐庶的手指向了地圖上的穎川,“叛軍要想解救洛陽城,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攻占陳留,以主力殺進穎川,東西夾擊關羽將軍,讓他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穎川一旦丟失,洛陽城南部關隘就處在叛軍的直接攻擊之下。隻要大穀、伊闕和轘轅三關有一個丟失,我們攻擊洛陽城就有可能失敗。”
“曹操的目的也有可能是兗州。”諸葛亮說道,“雖然打穎川有助於迅速救援洛陽,但對曹操來說,救出袁紹對他沒什麽好處,兗州才是他的真正目標。現在我們的主力都在洛陽城,兗州的守軍很少,如果他能攻占陳留,把我們的主力堵在洛陽,他就有足夠的時間橫掃兗州。這樣他既能把我們的主力調出洛陽城,又能占據一部分兗州郡縣,一舉兩得。”
“兗州亂了,我們的糧草就會出問題,所以當務之急還是搶在曹操之前支援兗州為好。”李靖望著李翊說道,“主公,讓伯仁守在陳留,我親自率軍駐防於定陶、昌邑一線,同時讓青州的臧霸、魯國的孟珙、任城的張定邊率軍南下攻打徐州,你看如何?”
“不行,如果這麽做,我們正好中了曹操的奸計。”徐達搖手道,“曹操一支大軍攻打陳留,我們卻在數個戰場上發動攻擊,還從洛陽城下抽調援軍回守兗州,無論是糧草輜重,還是軍心士氣,都會大受損失。要打,就在陳留打他,把他打得狼狽而逃,什麽問題都能解決。”
“兗州的戰事應該由兗州軍隊解決,沒有必要從洛陽城下調兵。兗州的孟珙和張定邊手裏還有足夠的軍隊可供調遣。”諸葛亮說道,“目前徐州的留守軍隊根本不可能北上發動進攻,在他們采取守勢的情況下,常遇春可以把孟珙和張定邊兩位將軍的主力調到陳留戰場作戰。”
“曹操和孫權的人馬並不是很多,他們要想達到攻擊目的,隻能集中力量於一個戰場,否則他們將一無所獲,甚至可能被我們擊敗。”徐茂公說道,“所以我個人認為,曹操在攻克陳留後,出兵打穎川的可能最大。因為隻有在穎川戰場上,他們才能形成兵力上的優勢,才能得到最大的戰果。”
帳內諸將爭論不休。
李翊笑著揮揮手,示意眾人安靜一下,說道:“諸位認為,曹操和孫權為什麽要和袁譚聯手攻打陳留?他們想得到什麽?”
李翊的目光投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遲疑片刻,微微躬身說道:“對於曹操和孫權來說,我們打下洛陽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為了生存,他們當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展開反擊。此次反擊如果成功,他們幫助袁紹保住了洛陽,天下極有可能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這大概就是他們想得到的東西。”
李翊又問道:“那你認為南北對峙之局是否會出現?”
“按照朝廷現在的用兵策略,大軍攻克洛陽後,隨即西進平羌,穩定西疆,所以……”諸葛亮小心翼翼的看看李翊,非常謹慎的說道,“所以我認為此次大戰結束後,天下不可避免要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麵。”
李翊讚賞的點點頭,說道:“現在諸位明白了?關鍵是洛陽。隻要我們打下了洛陽,天下大勢就控製在我們手中。”
“飛鴿傳書高長恭,帶五千騎兵奔赴陳留,幫助常遇春拖住叛軍,給我們攻打洛陽贏取時間。”
“告訴常遇春,我沒有援軍拾他了,請他盡可能利用兗州的軍隊守住兗州,想方設法重創叛軍。”
………………
陳留戰場。
常遇春率軍於滑亭、雍丘一線阻擊叛軍,雙方多次接觸,但終因兵力上的劣勢,步步後退。
信鴿把李翊的書信送到了滑亭。
常遇春看完之後,把書信遞給了穆順,淡淡的說道:“主公給了我們五千騎兵。”
“五千騎兵。”穆順高興的說道,他急不可耐的掃了一眼書信,臉上的笑容隨即消失,“沒有援軍了?調用兗州其它軍隊?如果曹操軍趁勢殺進兗州,我們怎麽辦?曹操有可能聲東擊西,等到我們把兗州軍隊都調到陳留戰場上,他再從彭城、東海方向殺進兗州,那我們如何抵擋?”
常遇春笑著搖搖頭,說道:“沒有必要調用其它軍隊。主公把高長恭調到陳留戰場,其用意已經非常明顯了。你能守住雍丘嗎?”
“當然可以。”穆順不假思索的說道,“八千人守一座小城,誰能打進去?”
“那好,你守雍丘,我和高長恭率騎兵在外圍攻殺。”常遇春冷笑道,“我倒要看看曹操什麽時候能打到陳留。”
“我守在雍丘,你帶人在浪湯渠和睢水河一帶襲殺敵軍,那陳留城怎麽辦?誰去守?”穆順擔憂的問道,“是不是讓昌邑的高仙芝率軍來援?”
常遇春想了片刻,點了點頭,說道:“飛鴿傳書高仙芝,請他率軍迅速趕到陳留駐守。”
隨即,穆順率軍退守雍丘小城,常遇春率親衛騎急赴開封會合高長恭。
………………
穎川戰場。
蒯越指揮荊州軍強攻魯陽城,攻勢猛烈。
此刻魯陽城內隻有李忠的八千大軍,紀靈和司馬俱帶著八千大軍駐守在廣成關,確保大穀和伊闕兩個關隘的安全。徐晃帶著八千大軍駐守在汝水河北岸的郟縣和襄城一線,兼顧陽翟城的安全,並隨時支援魯陽、葉城和許昌三個戰場,同時還給魯陽和葉城兩個戰場運送糧草輜重。
關羽率軍奪取魯陽後,利用整個夏天的時間加固了魯陽城防,部署了很多重型守城器械,囤積了大量的糧草輜重。這為大軍堅守魯陽城,把叛軍阻擋在穎川境外創造了有利條件。
荊州軍連攻數日,雖然準備充分,但在城內重型器械的反擊下,損失慘重,不得不停下,等待鄧義、龐季的大軍突破昆陽,殺到汝水河一線截斷魯陽守軍的糧道。
鄧義、龐季很快突破了堵陽,和於毒決戰於葉城,但隨即他們就被北疆騎兵的襲擊弄得焦頭爛額。
………………………………………………………………………………………………………………………………………………………………
開辟東路戰場的目的,最終是為了擊敗北疆軍,形成南北對峙之局,也就是說,東路聯軍乘著兗州兵力薄弱之際殺進兗州,奪回兗州,是最有利於推動戰局發展之策。
但打下了兗州,等於便宜了曹操,袁譚和孫權嘴裏不說,但心裏都不願意。兩個人死抓著洛陽城不放,非要聯軍掉頭打穎川,先把洛陽之危解決了,然後再考慮是否乘勝出擊打兗州。
曹操惱怒不已,有苦難言。北疆軍撤出了洛陽,大軍回守兗州,兗州還怎麽打?而且那時已經不是聯軍打不打兗州的問題,而是北疆軍會不會即刻報複徐州的問題了。
袁譚看到曹操又在為打不打兗州的事和孫賁爭論,馬上站起來做和事佬。
當務之急是打陳留,隻有打下了陳留,聯軍才能包圍穎川戰場,才能切斷兗州和洛陽之間的陸上糧道,才能威脅河南、穎川等洛陽外圍戰場,否則說什麽都沒用。
七月底,三支大軍會合於睢陽,並積極準備北上攻擊。
………………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八月。
八月初,荊州軍的鄧義、龐季率軍攻擊堵陽、葉城一線,趙雲率軍阻擊。
蒯越、袁熙、文聘率軍攻擊魯陽,關羽率軍迎戰。
常遇春得到消息,叛軍在睢陽集結了大軍,正準備沿著睢水河北上,攻打陳留。常遇春一邊急報洛陽李翊,一邊命令穆順率軍急速退守雍丘、陳留一線,並急調民夫加固城防。
駐守武關的武牙將軍嶽飛鴿傳書李翊,南陽的徐璆率軍攻擊武關。李翊即刻飛鴿傳書陳倉郝昭,請他小心防備,一旦發現叛軍叩關,則向翼城、上邽一線的張遼、華雄求援。
洛陽,大將軍行轅。
李翊、嶽飛、徐茂公、諸葛亮等人圍在地圖前商討局勢。
荊州軍和豫州軍反攻穎川,這在預料當中,但曹操、孫權和袁譚聯手,出兵攻打陳留卻有些出人意料。畢竟,在上個月月初的時候,三方才剛剛聯姻,曹操和孫權這簡直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啊。
穎川戰場上隻有四萬多北疆軍,在叛軍三路攻擊的情況下,兵力的確有些緊張,但目前尚無增援的必有,因為叛軍在魯陽、葉城和許昌三個戰場上都沒有明顯優勢。北疆軍依靠堅固的城池,縱橫交錯的河道,完全可以把叛軍阻擋在穎川邊境。
不過,假如曹操和袁譚的聯軍攻克了陳留,對穎川形成了三麵包圍之勢,穎川就危險了。
“我覺得有必要增援陳留。”徐庶指著地圖上的陳留郡說道,“陳留現在的位置很重要,陳留能否堅守直接關係到中原局勢的發展。”
“以陳留為中心,向東,它和昌邑、任城形成了對兗州腹地的保護。向北,它保護了河*北和洛陽之間的數條糧道。向西,它保護了河南尹,幫助大軍全力圍攻洛陽城。向南,它對豫州和徐州形成了威脅,並且保護了穎川戰場的側翼。”
“曹操、孫權、袁譚聯手攻打陳留,其目的很明顯,就是想截斷我們的糧道,攻擊河南和穎川,並威脅兗州的安全。”徐庶的手指向了地圖上的穎川,“叛軍要想解救洛陽城,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攻占陳留,以主力殺進穎川,東西夾擊關羽將軍,讓他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穎川一旦丟失,洛陽城南部關隘就處在叛軍的直接攻擊之下。隻要大穀、伊闕和轘轅三關有一個丟失,我們攻擊洛陽城就有可能失敗。”
“曹操的目的也有可能是兗州。”諸葛亮說道,“雖然打穎川有助於迅速救援洛陽,但對曹操來說,救出袁紹對他沒什麽好處,兗州才是他的真正目標。現在我們的主力都在洛陽城,兗州的守軍很少,如果他能攻占陳留,把我們的主力堵在洛陽,他就有足夠的時間橫掃兗州。這樣他既能把我們的主力調出洛陽城,又能占據一部分兗州郡縣,一舉兩得。”
“兗州亂了,我們的糧草就會出問題,所以當務之急還是搶在曹操之前支援兗州為好。”李靖望著李翊說道,“主公,讓伯仁守在陳留,我親自率軍駐防於定陶、昌邑一線,同時讓青州的臧霸、魯國的孟珙、任城的張定邊率軍南下攻打徐州,你看如何?”
“不行,如果這麽做,我們正好中了曹操的奸計。”徐達搖手道,“曹操一支大軍攻打陳留,我們卻在數個戰場上發動攻擊,還從洛陽城下抽調援軍回守兗州,無論是糧草輜重,還是軍心士氣,都會大受損失。要打,就在陳留打他,把他打得狼狽而逃,什麽問題都能解決。”
“兗州的戰事應該由兗州軍隊解決,沒有必要從洛陽城下調兵。兗州的孟珙和張定邊手裏還有足夠的軍隊可供調遣。”諸葛亮說道,“目前徐州的留守軍隊根本不可能北上發動進攻,在他們采取守勢的情況下,常遇春可以把孟珙和張定邊兩位將軍的主力調到陳留戰場作戰。”
“曹操和孫權的人馬並不是很多,他們要想達到攻擊目的,隻能集中力量於一個戰場,否則他們將一無所獲,甚至可能被我們擊敗。”徐茂公說道,“所以我個人認為,曹操在攻克陳留後,出兵打穎川的可能最大。因為隻有在穎川戰場上,他們才能形成兵力上的優勢,才能得到最大的戰果。”
帳內諸將爭論不休。
李翊笑著揮揮手,示意眾人安靜一下,說道:“諸位認為,曹操和孫權為什麽要和袁譚聯手攻打陳留?他們想得到什麽?”
李翊的目光投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遲疑片刻,微微躬身說道:“對於曹操和孫權來說,我們打下洛陽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為了生存,他們當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展開反擊。此次反擊如果成功,他們幫助袁紹保住了洛陽,天下極有可能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這大概就是他們想得到的東西。”
李翊又問道:“那你認為南北對峙之局是否會出現?”
“按照朝廷現在的用兵策略,大軍攻克洛陽後,隨即西進平羌,穩定西疆,所以……”諸葛亮小心翼翼的看看李翊,非常謹慎的說道,“所以我認為此次大戰結束後,天下不可避免要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麵。”
李翊讚賞的點點頭,說道:“現在諸位明白了?關鍵是洛陽。隻要我們打下了洛陽,天下大勢就控製在我們手中。”
“飛鴿傳書高長恭,帶五千騎兵奔赴陳留,幫助常遇春拖住叛軍,給我們攻打洛陽贏取時間。”
“告訴常遇春,我沒有援軍拾他了,請他盡可能利用兗州的軍隊守住兗州,想方設法重創叛軍。”
………………
陳留戰場。
常遇春率軍於滑亭、雍丘一線阻擊叛軍,雙方多次接觸,但終因兵力上的劣勢,步步後退。
信鴿把李翊的書信送到了滑亭。
常遇春看完之後,把書信遞給了穆順,淡淡的說道:“主公給了我們五千騎兵。”
“五千騎兵。”穆順高興的說道,他急不可耐的掃了一眼書信,臉上的笑容隨即消失,“沒有援軍了?調用兗州其它軍隊?如果曹操軍趁勢殺進兗州,我們怎麽辦?曹操有可能聲東擊西,等到我們把兗州軍隊都調到陳留戰場上,他再從彭城、東海方向殺進兗州,那我們如何抵擋?”
常遇春笑著搖搖頭,說道:“沒有必要調用其它軍隊。主公把高長恭調到陳留戰場,其用意已經非常明顯了。你能守住雍丘嗎?”
“當然可以。”穆順不假思索的說道,“八千人守一座小城,誰能打進去?”
“那好,你守雍丘,我和高長恭率騎兵在外圍攻殺。”常遇春冷笑道,“我倒要看看曹操什麽時候能打到陳留。”
“我守在雍丘,你帶人在浪湯渠和睢水河一帶襲殺敵軍,那陳留城怎麽辦?誰去守?”穆順擔憂的問道,“是不是讓昌邑的高仙芝率軍來援?”
常遇春想了片刻,點了點頭,說道:“飛鴿傳書高仙芝,請他率軍迅速趕到陳留駐守。”
隨即,穆順率軍退守雍丘小城,常遇春率親衛騎急赴開封會合高長恭。
………………
穎川戰場。
蒯越指揮荊州軍強攻魯陽城,攻勢猛烈。
此刻魯陽城內隻有李忠的八千大軍,紀靈和司馬俱帶著八千大軍駐守在廣成關,確保大穀和伊闕兩個關隘的安全。徐晃帶著八千大軍駐守在汝水河北岸的郟縣和襄城一線,兼顧陽翟城的安全,並隨時支援魯陽、葉城和許昌三個戰場,同時還給魯陽和葉城兩個戰場運送糧草輜重。
關羽率軍奪取魯陽後,利用整個夏天的時間加固了魯陽城防,部署了很多重型守城器械,囤積了大量的糧草輜重。這為大軍堅守魯陽城,把叛軍阻擋在穎川境外創造了有利條件。
荊州軍連攻數日,雖然準備充分,但在城內重型器械的反擊下,損失慘重,不得不停下,等待鄧義、龐季的大軍突破昆陽,殺到汝水河一線截斷魯陽守軍的糧道。
鄧義、龐季很快突破了堵陽,和於毒決戰於葉城,但隨即他們就被北疆騎兵的襲擊弄得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