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聞言臉色就是一變,心說袁紹和曹操那麽強大的勢力,都被李翊給黑的沒了,袁紹身死,曹操更可憐,當了李翊的俘虜。此人“奸詐”自古不曾有,本皇叔還是小心為妙吧。
這麽想著,劉備就打定主意,固守不出了。
三天時間過去,李翊的大軍移營完畢,他見益州軍還是堅守不出,心說龐統果然不好騙。就此命令魏延與自己一起撤回,返回大營休整。
魏延撤兵的消息,立刻傳到了劉備大營。為了驗證龐統所說真偽,劉備帶領眾人出營查看。
眾人來到一處山頂,龐統算計了一番後,神神秘秘遙指對麵峽穀,說道:“穀中殺氣大盛,李翊馬上就要出來了。”
眾將士大眼瞪小眼,看看天又看看地,心說是不是了,怎麽我們看不出有殺氣?
張鬆不服,說道:“軍師,我怎麽看不到有什麽殺氣?”
龐統不屑的說道:“為將帥者,要知天文曉地理通陰陽。這地形匯聚之地,有各種氣象。你看不出來,隻是肉眼凡胎耳。”
張鬆大怒,心說我肉眼凡胎,你就是天上神仙?
隻是,龐統話音剛落,就見山中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一支雄壯的兵馬開拔了出來。為首一員大將黑衣黑甲,手持霸王槍,胯下白色駿馬,不是李翊又是誰?
李翊出了山穀,匯合魏延部返回大營,遙望對麵山上劉備的旗幟,心說該死的劉跑跑,怎麽就不中計呢。
他也不能這麽走了,便讓士兵大聲叫罵道:“劉備劉跑跑,鼠輩不敢出洞!”
劉備聽聞罵聲,頓時惱羞成怒。就要揮軍出擊,卻被龐統拉住,龐統勸說道:“主公千萬不要中了李翊的激將!”
劉備不悅的說道:“李翊如此羞辱於我,我豈能幹休?!”
龐統就獻計道:“主公可讓軍士們高喊你已經識破其計謀,如此,李翊的計策不攻自破。”
劉備聞言,覺得這計策不錯,就馬上讓士兵反罵道:“李翊小兒,你的詭計已經被本皇叔看破,來日必定活捉了你。”
李翊嗤之以鼻,便帶著大軍離開了。
而隨著李翊的離開,薛仁貴和呂布也先後率領埋伏的騎兵撤走了。
周倉見到果然有伏兵,讚歎道:“軍師深謀遠慮,其他人都沒有看出來。”
龐統呼哧呼哧的扇著蒲扇,環視益州眾將道:“本軍師不聽你們的進言,正是因為李翊早有準備。今天他的埋伏已經撤退,不出一月,必定打破他的大軍。”
益州眾將惱羞,紛紛說道:“最初沒有想出辦法打敗北疆軍,如今李翊的大軍在各處綿延數百裏,修建隘口鹿砦,加固各處要害,輕易豈能攻破?”
龐統嘲諷道:“你們不知兵法。想那李翊,乃當世之梟雄,詭計多端,兵勢極盛,又軍法嚴明。如今來到荊州半年之久,攻我不下,兵疲氣衰,這才移營密林修正。然其依草結營,我用火攻,正是破敵之時。”
劉備聞言歎服,說道:“軍師每料必中,所言甚是!”
益州眾將雖羞愧,但心中不服。又聽龐統的計謀,皆感到若是真的成功了,自此大權被這小子獨攬,今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
另一邊,北疆軍三十萬大軍全部進入到了密林深處。密林中無法在同一處地方大規模聚兵,所以連營七百餘裏。虧得一千多年前環境好,不然也沒有這般廣大的密林。
樹木枝葉茂盛,能夠遮擋陽光。又有水溪山澗,清涼解暑。三十萬北方來的將士就此暑氣盡去,疲憊漸漸開始恢複。
李翊的大帳安置在一處小型瀑布旁邊,習習涼風帶著水汽進了大帳,好不令人暢快。他就在帳上高坐,隻穿單衣,提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嘴裏不停的喃喃自語道:“嗯,這個方向應該有有利於集結……嗯,這樣演練有助於……典韋,去傳令斥候部隊,三日內要將更加詳細的地形圖送來……”
“喏!”典韋應聲而出。
典韋剛走,賈詡帶著徐茂公和劉伯溫,急急忙忙走了進來。
李翊見三位軍師都來了,停筆問道:“三位軍師齊來,有何要事?”
前幾天,徐茂公三人就不止一次的要求跟李翊見麵,不過當時李翊率領親衛軍團去埋伏起來了,三人根本找不到人。眼看著大軍在密林中安營紮寨,三位軍師都是心急如焚,可又找不到李翊,那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
現在,他們好不容易聽說主公現身了,不約而同的趕了過來,打定主意要勸說李翊改弦易轍,不要讓大軍置身險境。
徐茂公不滿的進言道:“主公,在廣平低窪的密林結營,此乃是兵家之大忌。倘若龐統用火攻,何以解救?還有,我軍連營七百裏,兵力十分分散,豈能拒敵?長此以往,禍不遠矣!”
李翊放下筆,喝了口茶,慢條斯理的問道:“伯溫,文和,你們也認為,敵人真的會用火攻嗎?”
三位軍師氣急敗壞,心說主公真是英明一世,糊塗一時。
劉伯溫焦急的說道:“主公也曾言,龐統深通兵法。如今我軍依草結營,他不用火攻,才是奇怪。”
“那真是太好了!”李翊放下茶杯說道。
“什麽?”三位軍師聞言,一時間都傻眼了,心說主公怎麽突然成昏君了?
賈詡開口道:“主公,我北疆大軍之精銳,盡數匯聚夷陵,若是全線潰敗,不但荊州得不到,甚至可能導致中原不保啊!”
“那樣的情況下,江東的孫策一定會趁火打劫。若是如此,主公也隻好退回黃河以北,坐看中原混戰了。十來年用兵之功,一旦休也。”
李翊第一次看到賈詡氣急敗壞的模樣,心中也是好笑,裝著一副想不明白的樣子,又說道:“怎麽才可能潰敗?”
“當然是火攻了,這還用問?”徐茂公說道。
“龐統一定會用火攻?”李翊又問道。
徐茂公強調道:“若是主公依舊如此不作為,龐統百分之百火攻。”
“水能克火。”李翊嗬嗬一笑,安下心來繼續開始寫寫畫畫。他還在擔心龐統琢磨不出來,然有徐茂公、劉伯溫和賈詡這樣的謀士確定下來,那這火攻就基本上確定了。
徐茂公三人麵麵相覷,主公一向從諫如流,而且一向英明神武,有時候聰明的連自己等人都料想不到他的計謀,這次怎麽就犯渾,出此昏招了?難道這裏麵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這麽想著,三人就不由得仔細的思考著,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自己沒有想到的地方。
“大功告成!”就在三人細細思量之時,李翊扔下筆,拿起紙張,輕輕吹了吹墨跡,然後遞給徐茂公,說道:“三位軍師,你們下去按照這上麵的辦法,讓軍士們詳加演練。再如此如此廣布暗哨,遇到益州軍探察不可行動,隻聽動靜就可。事無巨細,都要匯報。”
徐茂公、劉伯溫和賈詡三人摸不著頭腦,心說這都什麽時候了,主公還讓我們演練什麽東西?
三人拿過來一看,頓時麵露喜色,拜道:“原來主公早就定計!”
李翊從後世穿越而來,豈能不知夷陵大火?他率軍入林,就是為了讓龐統用火計。畢竟陸遜都能夠想到用火攻,就更不要說比陸遜還要聰明的龐統了。當初的赤壁之戰,就是這小子用連環計,讓周瑜的火攻之計成功,他肯定也是非常善於用火攻的。
徐茂公三人心中明白了,在佩服主公的足智多謀的同時,也雷厲風行的動了起來,於是北疆軍大營再度熱鬧了起來。
………………
當日,李翊所在的北疆親衛軍團第一重步兵軍下屬各營房中下層軍官,就開始聚集兵士訓練。
一個軍候對圍坐在自己身邊的一屯親衛士兵說道:“主公有令,水火無情,應該詳加掌握火中逃生的本領,尤其是在這密林之中,又與房屋不同。”
就有士兵開口詢問道:“長官,那麽咱們該怎麽做?”
隻見軍官從懷中拿出一卷紙張,舉起道:“主公已經詳細解說了逃生要點。首先,主公要咱們先了解一下林中火災發生時的危險事項。”
“第一點,有高溫濃煙,容易造成熱烤中暑、燒傷、窒息或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潛伏性,會降低人的精神敏銳性,中毒後不容易被察覺。”
“長官,什麽是一氧化碳?”有士兵茫然問道。
軍官看了看卷紙,不悅的說道:“你家冬天沒有在屋子裏生過爐子嗎?那煙霧聞久了就會頭暈目眩,就要通風。而之所以會出現頭暈目眩,就是因為其中有一氧化碳氣體。”
“長官,俺問的是,啥是一氧化碳。”士兵委屈道。
軍官一愣,仔細看了看卷紙,沒找出答案,就有些不高興的說道:“就是變質的空氣,嗯嗯,就是如此。”
士兵恍然大悟道:“原來這就是一氧化碳呀,回去可以跟媳婦顯擺顯擺了。”
這麽想著,劉備就打定主意,固守不出了。
三天時間過去,李翊的大軍移營完畢,他見益州軍還是堅守不出,心說龐統果然不好騙。就此命令魏延與自己一起撤回,返回大營休整。
魏延撤兵的消息,立刻傳到了劉備大營。為了驗證龐統所說真偽,劉備帶領眾人出營查看。
眾人來到一處山頂,龐統算計了一番後,神神秘秘遙指對麵峽穀,說道:“穀中殺氣大盛,李翊馬上就要出來了。”
眾將士大眼瞪小眼,看看天又看看地,心說是不是了,怎麽我們看不出有殺氣?
張鬆不服,說道:“軍師,我怎麽看不到有什麽殺氣?”
龐統不屑的說道:“為將帥者,要知天文曉地理通陰陽。這地形匯聚之地,有各種氣象。你看不出來,隻是肉眼凡胎耳。”
張鬆大怒,心說我肉眼凡胎,你就是天上神仙?
隻是,龐統話音剛落,就見山中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一支雄壯的兵馬開拔了出來。為首一員大將黑衣黑甲,手持霸王槍,胯下白色駿馬,不是李翊又是誰?
李翊出了山穀,匯合魏延部返回大營,遙望對麵山上劉備的旗幟,心說該死的劉跑跑,怎麽就不中計呢。
他也不能這麽走了,便讓士兵大聲叫罵道:“劉備劉跑跑,鼠輩不敢出洞!”
劉備聽聞罵聲,頓時惱羞成怒。就要揮軍出擊,卻被龐統拉住,龐統勸說道:“主公千萬不要中了李翊的激將!”
劉備不悅的說道:“李翊如此羞辱於我,我豈能幹休?!”
龐統就獻計道:“主公可讓軍士們高喊你已經識破其計謀,如此,李翊的計策不攻自破。”
劉備聞言,覺得這計策不錯,就馬上讓士兵反罵道:“李翊小兒,你的詭計已經被本皇叔看破,來日必定活捉了你。”
李翊嗤之以鼻,便帶著大軍離開了。
而隨著李翊的離開,薛仁貴和呂布也先後率領埋伏的騎兵撤走了。
周倉見到果然有伏兵,讚歎道:“軍師深謀遠慮,其他人都沒有看出來。”
龐統呼哧呼哧的扇著蒲扇,環視益州眾將道:“本軍師不聽你們的進言,正是因為李翊早有準備。今天他的埋伏已經撤退,不出一月,必定打破他的大軍。”
益州眾將惱羞,紛紛說道:“最初沒有想出辦法打敗北疆軍,如今李翊的大軍在各處綿延數百裏,修建隘口鹿砦,加固各處要害,輕易豈能攻破?”
龐統嘲諷道:“你們不知兵法。想那李翊,乃當世之梟雄,詭計多端,兵勢極盛,又軍法嚴明。如今來到荊州半年之久,攻我不下,兵疲氣衰,這才移營密林修正。然其依草結營,我用火攻,正是破敵之時。”
劉備聞言歎服,說道:“軍師每料必中,所言甚是!”
益州眾將雖羞愧,但心中不服。又聽龐統的計謀,皆感到若是真的成功了,自此大權被這小子獨攬,今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
另一邊,北疆軍三十萬大軍全部進入到了密林深處。密林中無法在同一處地方大規模聚兵,所以連營七百餘裏。虧得一千多年前環境好,不然也沒有這般廣大的密林。
樹木枝葉茂盛,能夠遮擋陽光。又有水溪山澗,清涼解暑。三十萬北方來的將士就此暑氣盡去,疲憊漸漸開始恢複。
李翊的大帳安置在一處小型瀑布旁邊,習習涼風帶著水汽進了大帳,好不令人暢快。他就在帳上高坐,隻穿單衣,提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嘴裏不停的喃喃自語道:“嗯,這個方向應該有有利於集結……嗯,這樣演練有助於……典韋,去傳令斥候部隊,三日內要將更加詳細的地形圖送來……”
“喏!”典韋應聲而出。
典韋剛走,賈詡帶著徐茂公和劉伯溫,急急忙忙走了進來。
李翊見三位軍師都來了,停筆問道:“三位軍師齊來,有何要事?”
前幾天,徐茂公三人就不止一次的要求跟李翊見麵,不過當時李翊率領親衛軍團去埋伏起來了,三人根本找不到人。眼看著大軍在密林中安營紮寨,三位軍師都是心急如焚,可又找不到李翊,那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
現在,他們好不容易聽說主公現身了,不約而同的趕了過來,打定主意要勸說李翊改弦易轍,不要讓大軍置身險境。
徐茂公不滿的進言道:“主公,在廣平低窪的密林結營,此乃是兵家之大忌。倘若龐統用火攻,何以解救?還有,我軍連營七百裏,兵力十分分散,豈能拒敵?長此以往,禍不遠矣!”
李翊放下筆,喝了口茶,慢條斯理的問道:“伯溫,文和,你們也認為,敵人真的會用火攻嗎?”
三位軍師氣急敗壞,心說主公真是英明一世,糊塗一時。
劉伯溫焦急的說道:“主公也曾言,龐統深通兵法。如今我軍依草結營,他不用火攻,才是奇怪。”
“那真是太好了!”李翊放下茶杯說道。
“什麽?”三位軍師聞言,一時間都傻眼了,心說主公怎麽突然成昏君了?
賈詡開口道:“主公,我北疆大軍之精銳,盡數匯聚夷陵,若是全線潰敗,不但荊州得不到,甚至可能導致中原不保啊!”
“那樣的情況下,江東的孫策一定會趁火打劫。若是如此,主公也隻好退回黃河以北,坐看中原混戰了。十來年用兵之功,一旦休也。”
李翊第一次看到賈詡氣急敗壞的模樣,心中也是好笑,裝著一副想不明白的樣子,又說道:“怎麽才可能潰敗?”
“當然是火攻了,這還用問?”徐茂公說道。
“龐統一定會用火攻?”李翊又問道。
徐茂公強調道:“若是主公依舊如此不作為,龐統百分之百火攻。”
“水能克火。”李翊嗬嗬一笑,安下心來繼續開始寫寫畫畫。他還在擔心龐統琢磨不出來,然有徐茂公、劉伯溫和賈詡這樣的謀士確定下來,那這火攻就基本上確定了。
徐茂公三人麵麵相覷,主公一向從諫如流,而且一向英明神武,有時候聰明的連自己等人都料想不到他的計謀,這次怎麽就犯渾,出此昏招了?難道這裏麵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這麽想著,三人就不由得仔細的思考著,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自己沒有想到的地方。
“大功告成!”就在三人細細思量之時,李翊扔下筆,拿起紙張,輕輕吹了吹墨跡,然後遞給徐茂公,說道:“三位軍師,你們下去按照這上麵的辦法,讓軍士們詳加演練。再如此如此廣布暗哨,遇到益州軍探察不可行動,隻聽動靜就可。事無巨細,都要匯報。”
徐茂公、劉伯溫和賈詡三人摸不著頭腦,心說這都什麽時候了,主公還讓我們演練什麽東西?
三人拿過來一看,頓時麵露喜色,拜道:“原來主公早就定計!”
李翊從後世穿越而來,豈能不知夷陵大火?他率軍入林,就是為了讓龐統用火計。畢竟陸遜都能夠想到用火攻,就更不要說比陸遜還要聰明的龐統了。當初的赤壁之戰,就是這小子用連環計,讓周瑜的火攻之計成功,他肯定也是非常善於用火攻的。
徐茂公三人心中明白了,在佩服主公的足智多謀的同時,也雷厲風行的動了起來,於是北疆軍大營再度熱鬧了起來。
………………
當日,李翊所在的北疆親衛軍團第一重步兵軍下屬各營房中下層軍官,就開始聚集兵士訓練。
一個軍候對圍坐在自己身邊的一屯親衛士兵說道:“主公有令,水火無情,應該詳加掌握火中逃生的本領,尤其是在這密林之中,又與房屋不同。”
就有士兵開口詢問道:“長官,那麽咱們該怎麽做?”
隻見軍官從懷中拿出一卷紙張,舉起道:“主公已經詳細解說了逃生要點。首先,主公要咱們先了解一下林中火災發生時的危險事項。”
“第一點,有高溫濃煙,容易造成熱烤中暑、燒傷、窒息或一氧化碳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潛伏性,會降低人的精神敏銳性,中毒後不容易被察覺。”
“長官,什麽是一氧化碳?”有士兵茫然問道。
軍官看了看卷紙,不悅的說道:“你家冬天沒有在屋子裏生過爐子嗎?那煙霧聞久了就會頭暈目眩,就要通風。而之所以會出現頭暈目眩,就是因為其中有一氧化碳氣體。”
“長官,俺問的是,啥是一氧化碳。”士兵委屈道。
軍官一愣,仔細看了看卷紙,沒找出答案,就有些不高興的說道:“就是變質的空氣,嗯嗯,就是如此。”
士兵恍然大悟道:“原來這就是一氧化碳呀,回去可以跟媳婦顯擺顯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