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跪拜武德皇帝李翊,就有禮官領著徐茂公從另一側走下台階。徐茂公歸位後,在司儀的唱喏下,聚齊的百官再拜。


    過程中李翊幾乎全是在龍椅上坐著,連句台詞都沒有,表情也隻有莊重威儀一種。


    然而儀式走到這裏,終於李翊能夠活動活動了。龍袍冕冠,又有玉璽在手。數百萬百姓,幾十萬將士的目光注視下,李翊難掩心頭的激蕩。二十多年的征戰,數百次的大小戰役,不知多少次的出神入死,為的是什麽?為的就是這一天,為的就是登基稱帝!


    終於,李翊做到了。回憶的碎片從他的腦海中劃過,初來東漢是的落魄,討伐黃巾時的意氣風發,當朝大將軍的位高權重,南征北戰時的艱難險阻。


    李翊望著天空正中的太陽,陽光照耀,灑在他的身上,明黃的龍袍泛著光華。天空中有太陽,地麵上,李翊便如同天空中的太陽一般,會用他獨特的光芒照耀這天下,照耀這方大地上的子民。


    李翊高高舉起右臂,玉璽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這一刻,數以百萬計的百姓齊聲山呼萬歲,震顫天際。而數十萬唐軍勇士呼聲中高舉起手中的刀槍,泛射著鋒芒的刀槍。


    大典結束後,在子民的歡呼聲中,百官擁簇著李翊返回紫禁城。


    太和殿,大將卷簾,內侍捧玉璽置於案上,李翊穿龍袍冕冠升禦座麵南君臨天下。


    徐茂公和嶽飛引班,帶領文武百官進入太和殿。


    在這座輝煌寬廣的宏偉正殿,文武百官第一次正式參拜大唐國開國皇帝,武德皇帝李翊。


    禮畢後,李翊發布登基後的第一封詔書。


    國不可一日無君,君不可一日無後。所以這第一封詔書,便是冊封母儀天下的皇後的詔書。


    冊封皇後之後,冊封詔書中還會冊封幾位排名靠前的皇妃。這冊封詔書可是要公布天下的,而排名靠後的皇妃將不會出現在國家級別的冊封詔書中。


    因為李翊禁止在宮中啟用太監這種生物,所以他的女官辛憲英就擔當了宣讀詔書的任務。


    在百官肅靜後,辛憲英嬌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命,開國立社稷。勵精圖治,不敢懈怠。聞為聖君者必立後,以承祖廟,建極四方。今有正妃蔡琰,名士蔡邕之女,昔承明命,虔恭中饋。溫婉淑德,嫻雅端莊。宜建長秋,以奉宗廟,唯蔡氏德冠有佳,乃可當之。今朕親授金冊鳳印,冊後。為六宮之主。”


    “曆朝宮規,多有陳舊,今我大唐國開國,朕當改之。廢前朝皇後三卿,改大唐朝皇後六尚,並內侍、侍衛,皆以以下改之。”


    皇後三卿就是皇後的官署,官署內同樣有司徒、司馬、司空,負責管理後宮一切事物。李翊將其改為“六尚局”。分別為尚官局:負責宮內傳達、人事、會計、處罰、門衛。尚衣局:負責文教、音樂、禮賓、禮讚。尚服局:負責符璽、衣飾、兵器。尚食局:負責食膳、藥品。尚寢局:負責住行器具、園藝、燈火。尚工局:負責織染縫製,珠寶錢貨。


    李翊作出六尚改製大致有兩個意思。其一:昔日負責親眷安全的暗影衛,將會名正言順全麵接管整個皇宮的事務。其二:重新評定宮中女官製度。


    在這份詔書中,李翊明確提出廢除宮刑,並且皇宮中永不啟用宦官。


    冊封皇後之後,李翊在改革宮規製度的同時,又改革了嬪妃製度。


    首先,大唐朝摒棄了前朝繁瑣的十四等級,內宮妃子定為四等:皇後一人,皇貴妃一人,封號妃子人數不固定,無封號妃子人數不固定。但是,對帝王的後妃總數量進行了限製,規定後妃數量不能超過二十四人。


    李翊冊封前王妃劉靜為皇貴妃,賜金冊、寶印。


    對於自己的其餘十九位夫人,李翊都賜予了封號。冊封卞夫人為淑妃,鄒夫人為賢妃,李影為靜妃,甄薑為端妃,穆桂英為德妃,貂蟬為麗妃、蕭綽為莊妃,糜貞為惠妃、甘倩為順妃,李娥為康妃,翟雅為英妃,甄宓為華妃,大喬為寧妃、小喬為恭妃、步練師為玉妃,黃月英為懿妃,孫尚香為香妃,馬雲騄為雲妃,樊夫人為宸妃,眾封號妃子皆有金冊、金印。


    冊立皇後對於皇室十分重要,對於國家也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需要要詔告天下,普天同慶,並不單單隻是宣讀一番詔書,同時還要進行正式而隆重的立後儀式。


    李翊對百官宣讀改革宮規的種種事項,是因為皇家事就是天下事。李翊的一係列改革,吸取了後世成熟的體製,所以百官們十分讚同。


    登基大典走到這裏,已經到了最後階段,正式冊立皇後之後,國家就有了皇帝和皇後。


    於是,親衛軍在軍官和宮中女官們的指揮下行動了起來,開始在太和殿外布置立後典禮。


    同一時間,蔡琰與諸位姐妹在交泰殿,焦急等待著消息。


    眾位皇妃麵龐平靜,芳心內則是敲著小鼓。不知自己未來在這皇宮大內之中,到底會處在一個什麽位置,到底在夫君心中處在一個什麽位置。


    這時,新晉的女官之首“內司”郭女王著李翊的旨意,來到了交泰殿中,嬌聲道:“武德皇帝有旨,眾人肅聽。”


    等眾位後妃肅拜之後,郭女王宣讀了李翊的旨意,然後眾位拜謝起身。


    蔡琰起身後,竟然也是大鬆一口氣。她雖然早有準備,但聽到冊封自己為皇後的詔書後,還是喜極而涕。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真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事情。


    “參見皇後娘娘。”皇貴妃劉靜起身後福禮道。


    有了正式的名分就大不同了,眾位皇妃不能再想過去一樣隨便,皇家的規矩是必須要有的。


    “參見皇後娘娘。”眾皇妃參拜的同時,大鬆一口氣。蔡琰必然是皇後,而劉靜原本就是漢室公主,地位尊崇,在李翊晉位唐王的時候,她也是與蔡琰平起平坐的王妃,所以她來坐皇貴妃也足以服眾。


    內司郭女王率領宮內宮女、女官一起參拜。


    蔡琰摸出手帕點去眼角的眼淚,笑道:“都快起來。本宮就說嘛,陛下一定不會涼薄了我們。”


    蔡琰早有準備,令自己宮中的女“尚官”拿出金玉,賞給眾人。


    眾人拜謝後,郭女王說道:“請皇後娘娘起駕至太和殿成禮,接受百官朝拜。”


    當蔡琰乘坐簡單的車駕來到太和殿的時候,太和殿外已經布置好了典禮場。隻見皇宮尚儀局“司樂”已經帶著樂部眾人,將各式樂器排列在太和殿外。


    當蔡琰走出車駕的時候,清脆靈動的音樂隨即響起。每一種樂器都在奏響獨特的聲音,吩咐百鳥朝鳳一般。


    樂部對麵,則是百多人的皇後儀仗,中間一輛鳳輦:木質明黃,高六尺。穹蓋、冠銀圓頂塗以金色,輦屋四角係著明黃色的圓形飾帶。


    鳳輦裏麵有兩進,明黃緞垂帷。也就是門簾。內裏一層有明黃緞幃罩住,有內柱繪金鳳,鳳座明黃緞繡彩鳳,門楣上有鐵鋄金雙鳳相向,兩端鑽以銅鋄金。


    鳳輦前,有女官高舉鳳旗八麵。左右金節二,這金節就是刻滿赦文的金質鐵卷。還有人拿著吾仗,這吾仗便如執金吾手持的金色棒一般無二。還有人捧著立瓜、臥瓜各四。


    鳳輦後麵有太女官高舉曲柄九鳳傘、直柄花傘、直柄瑞革傘、青裏直柄九鳳傘等各種華蓋。


    鳳輦四周,百名宮女各持扇、香爐、金瓶、香盒、唾壺、盆、杌、鳳椅等皇後日常用具。


    這全套的皇後儀仗,將會跟隨蔡琰一生,隻要她走出本宮就會跟著,不論走到那裏,大唐國母儀天下的皇後都不會去用任何凡人的事物。


    鳳冠霞帔的蔡琰,道不盡的雍容華貴,百官拜倒在大道兩旁,心中不免在想:“前朝皇後不計其數,論德才氣度,唯我朝蔡皇後真是母儀天下的風采。蔡老先生生了個好女兒,我怎麽就沒有呢。”


    由軍機處年紀最大的賈詡、荀彧充當冊封的正、副使者。


    太和殿內,正中放置了香案,香案左邊是放置金冊的冊案,右邊是放置鳳寶的寶案。


    外麵,有通讚彎著腰引著蔡琰,身後四名宮女垂著頭捧著拖地的裙擺。蔡琰仰望著宏偉的大殿,腦海中不斷閃爍著過去,雍容平靜的她輕輕踏上了台階,莊重走了進去。


    李翊就在大殿的龍位上等著,當蔡琰進入大殿的第一時間,他的目光便望了過去,眼底是飽含情意的笑。而蔡琰雍容平靜的麵龐,宛若桃花般盛開。她就望著李翊,來到香案前,跪在明黃的蒲團上,雙手合在膝上,氣度不凡。


    賈詡開始大聲宣讀詔書。


    一番典禮後,蔡琰走上龍台,就坐在李翊一旁的鳳座上坐下。


    香案等物撤去,百官朝拜皇後。


    至此,武德皇帝正式登基稱帝,開國大唐。天下正式進入到了“大唐”、“蜀漢”、“東吳”的三國鼎立時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召喚之三國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戀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戀1988並收藏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