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的對策很有針對性,但唐軍很快用行動證明,他們不是軍樂團,不光會敲鼓、吹號,他們真正的拿手本領是殺人!
發現蜀軍漸漸習慣了噪音騷擾後,當煙塵再起的時候,唐軍帶來的就不僅僅是噪音了,投石車投擲的呼嘯的巨石和箭矢成為了騷擾的主旋律!
甚至,唐軍的騎兵都席卷而來,然後在離關城百步左右的地方轉向,動作優雅而從容,然後風一般的在關城側麵掠過,將雨一般的箭矢,灑在劍閣關的城頭上。
他們不求最大的殺傷效果,也不求精準,隻是在最大的射程上,將箭矢盡力砸到劍閣關中,然後看也不看結果,帶馬繞開,飛速飆遠,待馬力恢複之後,卷土重來,周而複始,輪轉不休。
這樣的騷擾帶來的傷亡極其有限,但對疲敝城中蜀軍的效果卻很好。
士兵們可以用耳塞來習慣噪音,卻沒有辦法對頭上的巨石和利箭視而不見,就算他們有那個定力,巨石和箭矢砸在身上後,帶來的傷痛卻是實實在在的。
若是對付正規甲兵,除了唐軍那些巨型投石車投擲的巨石外,這種距離上的箭矢殺傷力近乎於無,但蜀軍哪可能搞來這麽多盔甲?傷口大多不致命,但這盛夏三伏的炎熱天氣裏最是容易傷口感染,如果救治不及時,一個小傷口也能帶走一條鮮活的生命!
蜀軍上自劉備龐統,下至各個將領謀士,想了很多對策,比如用弓箭手展開對射,反正劍閣關的位置高,箭矢的射程也就相對較遠。
然而,事與願違,蜀軍將士悲哀的發現,就算是他們坐擁高位置之地利,他們的弓箭的射程,竟然還比不上唐軍!
另外,劍閣關中的蜀軍弓箭兵數量有限,儲備的弓箭更加有限,要是全部將箭矢射出去了,等到真正開戰的時候,拿什麽禦敵?
何況,士兵的箭術也很成問題,很難對前來騷擾的唐軍騎兵造成什麽傷亡。集中起來的弓箭手,僥幸中過幾次獎,不過,大部分箭矢都被高速奔弛的戰馬甩在了身後。
唐軍騎兵是來騷擾的,他們發箭都是在最大的射程上,以蜀軍士兵的箭術,哪裏有本事在這樣的距離上,命中告高速移動的目標?
僥幸命中的箭矢寥寥無幾,卻造不成正射效果,被皮甲一阻,馬速一帶,立刻失去了力道。唐軍騎兵或者受了傷,或者沒有,反正沒有落馬者,他們不做任何停滯,隨著大隊奔向遠方。
持續不斷的騷擾讓蜀軍苦不堪言。
劍閣關的地利可以擋住十倍於守軍的敵人,可它就是奈何不了圍著自己嗡嗡叫的一群蠓蟲!
“丞相,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你得想個對策出來才好。”包括劉備在內,大多數蜀軍將領把希望寄托在蜀漢丞相龐統身上。
“是啊,那些該死的雜種不知道為什麽,一直盯著俺不放,幾天下來,受傷的兄弟已經超過五百了。五百精銳,什麽都沒做,就這麽倒下了啊!”也有個別倒黴蛋,哭訴不已。
“幹脆把大軍拉出關城去,跟唐軍正麵大戰,不給他們留騰挪的空當!”至於這種不靠譜的提議,就隻能招來眾人一致的白眼了。
跟唐軍正麵作戰?那真是老壽星吃砒霜,嫌自己命長了。二十多年來,跟唐軍正麵對戰的,有誰有過好下場?
………………
天空中密布著厚厚的雲層,遮得星月無光,天地間一片黑沉,隻有劍閣關內外,都是一片燈火通明,在黑夜中,顯得極為醒目。
唐軍連營周邊的火把,是為了防備偷襲。蜀軍本就占據劍閣關的地利,出來偷襲的話,對唐軍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畢竟劍閣關中的蜀軍數量高達六萬呢。
城頭點火把,同樣是為了防止攻城者偷襲。
攻城戰中,攻守雙方各有優勢,守城一方最大的優勢是地利,攻城一方則是主動權。趁守軍不備或疲憊時展開偷襲,是攻城的妙招之一,唐軍的攻城能力極為強悍,守城的蜀軍不得不防。
最讓人忌憚的是,之前唐軍已經多次在黑夜中對劍閣關發起進攻了,甚至有幾次對劍閣關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因此,即便夜已經很深,將近三更時分了,但劍閣關城牆上依然站滿了人,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衛兵們不停的來回巡視著,瞪大了雙眼,豎起了耳朵,警惕的觀察著不遠處的黑暗,仿佛那裏隨時會有什麽可怕的東西跳出一般。
“我說木頭,黑燈瞎火的,你扯著脖子看什麽呢?你以為李翊是傻子嗎?看到這陣勢還敢來?皇帝陛下擺出的這個陣勢,別說是人,連蒼蠅也能攔住了,依我看啊,純粹多餘。”
火把能驅走黑暗,卻擋不住疲憊。如今正是盛夏七月,一年中最炎熱的天氣。白天的時候,唐軍幾乎是不間斷的攻城,再加上夏天的炎熱,讓城中守軍得不到休息。
這晚上好不容易涼爽一點了,正是睡大覺的好時候,卻不得不提起精神防止唐軍進攻,也難怪哨兵有所不滿。
“還是小心點好吧?萬一真被人偷襲了呢?你就一點都不擔心嗎,孫大哥?”
被稱作木頭的是個年輕人,這是個很認真的人,盡管他已經是上眼皮打下眼皮了,但他的視線卻一直在關城外的黑暗中逡巡著,連說話的時候都一樣。
“偷襲?”那個老兵嘿然一笑,左右看看沒人注意,將手中的竹槍倚在牆邊,盤腿坐到了一個避風的黑暗處,舒服的歎了口氣,眯縫著眼睛反問道,“木頭兄弟,你倒是說說,李翊要怎麽偷襲,才能攻進這十多丈高的城牆,打敗這裏的六萬大軍?”
“刺殺唄。”年輕人不假思索的答道。老兵懈怠的行為,讓他有些不滿,也有些猶豫和羨慕。跟自己這個新丁不同,孫大哥當了好幾年兵了,他的做法總是有道理的吧?
“刺殺?殺誰?”老兵的反問來的也很快,把新兵問得一愣,見他愣神不能答,老兵偏過頭,向連營深處努努嘴,提示道,“咱們這裏,誰死了,才能讓六萬大軍徹底崩潰?”
“陛下……”新兵遲疑了,一句話剛開了個頭,看到老兵臉上似笑非笑的神情,便訕訕的將後麵的話咽了回去。
“陛下若是死了,頂多就是他直屬的那些人亂上一陣子,然後就會有人收拾殘局了,反正大軍不可能崩潰。”老兵撇撇嘴,不屑的說道。
“哦,我知道了,是丞……唔!”在前輩的點撥下,木頭也開竅了。
“噓,小點聲。”新兵的聲音有些忘乎所以,聲音大了點,老兵一個激靈一下從地上蹦起來,捂住了同伴的嘴,緊張兮兮的四下張望了片刻,才鬆了口氣,“別亂嚷嚷,萬一讓上官聽見了,肯定又要訓斥咱們一頓,趁機克扣咱們的口糧了。”
“嗯,嗯。”情急之下,老兵出手有點重,新兵猛喘了幾口大氣,才感覺舒服了點,但他一點怨懟都沒有,視線終於離開了城牆外的黑暗,向四周觀察著,確認那個令他和他的同伴恐懼的身影確實沒出現,他才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陛下警醒著呢!”老兵啞著嗓子低聲道,“別說外人,就算你我,甚或將軍們,又有幾入知道丞相到底在哪兒?李翊又不是神仙,也沒有掐指一算的本領,他怎麽在六萬人的關城中,找到丞相的法駕?”
說話間,又是一陣強風吹來,火把被吹得搖曳不定,像是隨時要熄滅似的。二卒暫停了談話,新兵繼續警惕的觀察城外,老兵去護持火把。
待風頭過去了,兩人這才又湊到了一起,老兵繼續說道:“找不到丞相,李翊殺誰都沒用。”
“所以啊,他要是來突襲還更好,眼瞅著這天氣一天比一天熱,早點打完,咱們也好休息不是?”最後,老兵如是總結道。
“對,早點打完,把俺娘和妹妹也接到城裏享福。”新兵的眼睛亮了亮,仿佛烏雲散開,露出的星光一樣閃亮,下一刻,烏雲合攏,他的眼神也黯淡下來,“俺有點擔心他們,唐軍凶著呢,萬一……”
“甭擔心,沒事。”老兵擺擺手,大咧咧說道,“大唐武德皇帝是個仁義人,不會屠殺老弱婦孺的。總之,不用擔心,不用擔心……”
若是新兵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老兵眼神裏的情緒,遠沒有他的語氣輕鬆。新兵有娘和妹妹,他也有老婆孩子,若不是堅信著某些東西,他又豈肯丟下家人遠征?
新兵沒注意到這些,他沒有接受過如何對同伴察言觀色的訓練,而且現在他也沒那份心情,他向無所不知的前輩,問出了在心裏壓抑了很久的一個問題。
“既然大唐武德皇帝是個仁義人,咱們又何必跟他打仗呢?將軍都說篡奪漢室地位,罪該萬死,可不是咱們章武皇帝先登基稱帝的嗎?……嗯,俺也說不上來,反正……”
“這個啊……”老兵撓撓頭,同樣疑惑不解。
發現蜀軍漸漸習慣了噪音騷擾後,當煙塵再起的時候,唐軍帶來的就不僅僅是噪音了,投石車投擲的呼嘯的巨石和箭矢成為了騷擾的主旋律!
甚至,唐軍的騎兵都席卷而來,然後在離關城百步左右的地方轉向,動作優雅而從容,然後風一般的在關城側麵掠過,將雨一般的箭矢,灑在劍閣關的城頭上。
他們不求最大的殺傷效果,也不求精準,隻是在最大的射程上,將箭矢盡力砸到劍閣關中,然後看也不看結果,帶馬繞開,飛速飆遠,待馬力恢複之後,卷土重來,周而複始,輪轉不休。
這樣的騷擾帶來的傷亡極其有限,但對疲敝城中蜀軍的效果卻很好。
士兵們可以用耳塞來習慣噪音,卻沒有辦法對頭上的巨石和利箭視而不見,就算他們有那個定力,巨石和箭矢砸在身上後,帶來的傷痛卻是實實在在的。
若是對付正規甲兵,除了唐軍那些巨型投石車投擲的巨石外,這種距離上的箭矢殺傷力近乎於無,但蜀軍哪可能搞來這麽多盔甲?傷口大多不致命,但這盛夏三伏的炎熱天氣裏最是容易傷口感染,如果救治不及時,一個小傷口也能帶走一條鮮活的生命!
蜀軍上自劉備龐統,下至各個將領謀士,想了很多對策,比如用弓箭手展開對射,反正劍閣關的位置高,箭矢的射程也就相對較遠。
然而,事與願違,蜀軍將士悲哀的發現,就算是他們坐擁高位置之地利,他們的弓箭的射程,竟然還比不上唐軍!
另外,劍閣關中的蜀軍弓箭兵數量有限,儲備的弓箭更加有限,要是全部將箭矢射出去了,等到真正開戰的時候,拿什麽禦敵?
何況,士兵的箭術也很成問題,很難對前來騷擾的唐軍騎兵造成什麽傷亡。集中起來的弓箭手,僥幸中過幾次獎,不過,大部分箭矢都被高速奔弛的戰馬甩在了身後。
唐軍騎兵是來騷擾的,他們發箭都是在最大的射程上,以蜀軍士兵的箭術,哪裏有本事在這樣的距離上,命中告高速移動的目標?
僥幸命中的箭矢寥寥無幾,卻造不成正射效果,被皮甲一阻,馬速一帶,立刻失去了力道。唐軍騎兵或者受了傷,或者沒有,反正沒有落馬者,他們不做任何停滯,隨著大隊奔向遠方。
持續不斷的騷擾讓蜀軍苦不堪言。
劍閣關的地利可以擋住十倍於守軍的敵人,可它就是奈何不了圍著自己嗡嗡叫的一群蠓蟲!
“丞相,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你得想個對策出來才好。”包括劉備在內,大多數蜀軍將領把希望寄托在蜀漢丞相龐統身上。
“是啊,那些該死的雜種不知道為什麽,一直盯著俺不放,幾天下來,受傷的兄弟已經超過五百了。五百精銳,什麽都沒做,就這麽倒下了啊!”也有個別倒黴蛋,哭訴不已。
“幹脆把大軍拉出關城去,跟唐軍正麵大戰,不給他們留騰挪的空當!”至於這種不靠譜的提議,就隻能招來眾人一致的白眼了。
跟唐軍正麵作戰?那真是老壽星吃砒霜,嫌自己命長了。二十多年來,跟唐軍正麵對戰的,有誰有過好下場?
………………
天空中密布著厚厚的雲層,遮得星月無光,天地間一片黑沉,隻有劍閣關內外,都是一片燈火通明,在黑夜中,顯得極為醒目。
唐軍連營周邊的火把,是為了防備偷襲。蜀軍本就占據劍閣關的地利,出來偷襲的話,對唐軍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畢竟劍閣關中的蜀軍數量高達六萬呢。
城頭點火把,同樣是為了防止攻城者偷襲。
攻城戰中,攻守雙方各有優勢,守城一方最大的優勢是地利,攻城一方則是主動權。趁守軍不備或疲憊時展開偷襲,是攻城的妙招之一,唐軍的攻城能力極為強悍,守城的蜀軍不得不防。
最讓人忌憚的是,之前唐軍已經多次在黑夜中對劍閣關發起進攻了,甚至有幾次對劍閣關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因此,即便夜已經很深,將近三更時分了,但劍閣關城牆上依然站滿了人,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衛兵們不停的來回巡視著,瞪大了雙眼,豎起了耳朵,警惕的觀察著不遠處的黑暗,仿佛那裏隨時會有什麽可怕的東西跳出一般。
“我說木頭,黑燈瞎火的,你扯著脖子看什麽呢?你以為李翊是傻子嗎?看到這陣勢還敢來?皇帝陛下擺出的這個陣勢,別說是人,連蒼蠅也能攔住了,依我看啊,純粹多餘。”
火把能驅走黑暗,卻擋不住疲憊。如今正是盛夏七月,一年中最炎熱的天氣。白天的時候,唐軍幾乎是不間斷的攻城,再加上夏天的炎熱,讓城中守軍得不到休息。
這晚上好不容易涼爽一點了,正是睡大覺的好時候,卻不得不提起精神防止唐軍進攻,也難怪哨兵有所不滿。
“還是小心點好吧?萬一真被人偷襲了呢?你就一點都不擔心嗎,孫大哥?”
被稱作木頭的是個年輕人,這是個很認真的人,盡管他已經是上眼皮打下眼皮了,但他的視線卻一直在關城外的黑暗中逡巡著,連說話的時候都一樣。
“偷襲?”那個老兵嘿然一笑,左右看看沒人注意,將手中的竹槍倚在牆邊,盤腿坐到了一個避風的黑暗處,舒服的歎了口氣,眯縫著眼睛反問道,“木頭兄弟,你倒是說說,李翊要怎麽偷襲,才能攻進這十多丈高的城牆,打敗這裏的六萬大軍?”
“刺殺唄。”年輕人不假思索的答道。老兵懈怠的行為,讓他有些不滿,也有些猶豫和羨慕。跟自己這個新丁不同,孫大哥當了好幾年兵了,他的做法總是有道理的吧?
“刺殺?殺誰?”老兵的反問來的也很快,把新兵問得一愣,見他愣神不能答,老兵偏過頭,向連營深處努努嘴,提示道,“咱們這裏,誰死了,才能讓六萬大軍徹底崩潰?”
“陛下……”新兵遲疑了,一句話剛開了個頭,看到老兵臉上似笑非笑的神情,便訕訕的將後麵的話咽了回去。
“陛下若是死了,頂多就是他直屬的那些人亂上一陣子,然後就會有人收拾殘局了,反正大軍不可能崩潰。”老兵撇撇嘴,不屑的說道。
“哦,我知道了,是丞……唔!”在前輩的點撥下,木頭也開竅了。
“噓,小點聲。”新兵的聲音有些忘乎所以,聲音大了點,老兵一個激靈一下從地上蹦起來,捂住了同伴的嘴,緊張兮兮的四下張望了片刻,才鬆了口氣,“別亂嚷嚷,萬一讓上官聽見了,肯定又要訓斥咱們一頓,趁機克扣咱們的口糧了。”
“嗯,嗯。”情急之下,老兵出手有點重,新兵猛喘了幾口大氣,才感覺舒服了點,但他一點怨懟都沒有,視線終於離開了城牆外的黑暗,向四周觀察著,確認那個令他和他的同伴恐懼的身影確實沒出現,他才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陛下警醒著呢!”老兵啞著嗓子低聲道,“別說外人,就算你我,甚或將軍們,又有幾入知道丞相到底在哪兒?李翊又不是神仙,也沒有掐指一算的本領,他怎麽在六萬人的關城中,找到丞相的法駕?”
說話間,又是一陣強風吹來,火把被吹得搖曳不定,像是隨時要熄滅似的。二卒暫停了談話,新兵繼續警惕的觀察城外,老兵去護持火把。
待風頭過去了,兩人這才又湊到了一起,老兵繼續說道:“找不到丞相,李翊殺誰都沒用。”
“所以啊,他要是來突襲還更好,眼瞅著這天氣一天比一天熱,早點打完,咱們也好休息不是?”最後,老兵如是總結道。
“對,早點打完,把俺娘和妹妹也接到城裏享福。”新兵的眼睛亮了亮,仿佛烏雲散開,露出的星光一樣閃亮,下一刻,烏雲合攏,他的眼神也黯淡下來,“俺有點擔心他們,唐軍凶著呢,萬一……”
“甭擔心,沒事。”老兵擺擺手,大咧咧說道,“大唐武德皇帝是個仁義人,不會屠殺老弱婦孺的。總之,不用擔心,不用擔心……”
若是新兵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老兵眼神裏的情緒,遠沒有他的語氣輕鬆。新兵有娘和妹妹,他也有老婆孩子,若不是堅信著某些東西,他又豈肯丟下家人遠征?
新兵沒注意到這些,他沒有接受過如何對同伴察言觀色的訓練,而且現在他也沒那份心情,他向無所不知的前輩,問出了在心裏壓抑了很久的一個問題。
“既然大唐武德皇帝是個仁義人,咱們又何必跟他打仗呢?將軍都說篡奪漢室地位,罪該萬死,可不是咱們章武皇帝先登基稱帝的嗎?……嗯,俺也說不上來,反正……”
“這個啊……”老兵撓撓頭,同樣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