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步的距離,對強弩和更強的弩車來說,仿佛不存在一般,巨大的箭杆如死亡鐮刀一般,掠過突前的弓箭手,砸碎盾牌,砸爛盾陣,將後麵的人像串螞蚱一樣串成串,牢牢釘在地上。
這突如其來的一記猛擊,將南蠻軍直接打懵了。
唐軍中有強弩和弩車的事,南蠻諸將都知道,不少人都親眼目睹過,但他們還是沒想到,這件利器居然強到了這種地步,完全沒做好心理準備。
“這是什麽,床弩?那東西不是隻能在守城時用嗎?這裏距離唐軍州大營已經快二十裏了,怎麽可能一下搬過來這麽多!”
孟獲心中既驚且怒,無法置信的大叫起來。
“大王,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得快點拿些辦法出來,不然前軍有崩潰的危險啊!”木鹿大王緊張的提醒道。
唐軍的強弩齊射威力太強了,特別是弩車!那粗大的弩矢砸進軍陣中的時候,就像是鬧海的蛟龍,直接就在人群中趟出一條血路來,端得是擦邊就傷,沾上就死啊!
五十餘萬大軍的陣列呈鶴翼展開來,足有幾十裏地的範圍,但唐軍的弩陣一展開,卻是硬生生的打得五十萬大軍難以寸進!
當然,現在進攻的主要是步兵,要是換成騎兵,還是可以攻上去的。但在這樣的強弩攢射之下,騎兵也很難保持陣型,傷亡也會非常之大。
但不論怎麽做,現在的狀態肯定不能持續下去,否則等到前軍的步卒崩潰就麻煩了。
“讓前軍退下來!”孟獲臉色連續變幻幾次,終於咬著牙做出了決斷,“把後麵那些笨家夥推上來,重整陣列之後,再行攻擊!騎兵繼續待命,沒有本將命令,斷然不得出擊!”
“遵命!”南蠻軍中,孟優擔當的正是參軍的角色,得了孟獲命令,立刻傳達了下去。
丟下遍地的死屍,南蠻潮水般退了下去。
“哈哈,井底之蛙,還敢胡吹大氣?連爺爺的衣襟都沒摸到,就頭破血流的退下去了,居然也敢跳出來現眼麽!”
看到南蠻軍的狼狽模樣,張飛心懷大暢,要不是李翊沒下令,他恨不得跑到陣前去挑釁一番,才能出了胸中這口累積多日的惡氣。
其他人卻沒做任何表示。
這一輪的戰果其實是很正常的,李翊之所以拖到前些時候才繼續南下,主要就是等待後勤給養的抵達,其中足足有上百架弩車!
而黃忠統帶的軍隊,本來就是唐軍序列中,專攻遠程的一支部隊。
合計一百五十架弩車,三千多具大黃弩,再加上八千弓箭手……麵對這樣的陣容,配合以李翊的戰術,即使是裝備精良的中原諸侯大軍,也是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才能靠近過來,進行近戰,何況是裝備簡陋的南蠻軍?不吃個大虧才怪呢。
不過,遠程攻擊再強,也不可能成為解決戰鬥的決勝手。幾千步卒的傷亡,對南蠻軍連輕傷都算不上,這仗還有得打呢,現在高興還太早。
若是南蠻軍的騎兵剛剛就全軍殺上來,倒是值得高興高興,有前軍那些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步卒阻擋,騎兵在衝鋒之初根本提不起速度來,完全就是一群活靶子。
但孟獲畢竟沒有被怒火衝破頭,因此也沒形成足夠的殺傷。
現在孟獲暫且退卻,接下來就要看他打算怎麽做了。是拉開距離後,直接用騎兵打先鋒,步卒隨後掩殺?還是幹脆讓騎兵大範圍迂回,攻擊己方側翼?亦或……
“原來如此,是櫓車啊。”李翊的疑惑很快便得到了解答,重整陣勢後,南蠻軍並未改變前後都是步卒,騎兵在中間的配置,但陣前卻多出了數百輛櫓車。
櫓車是攻城的器械,在野戰也可以拿來對付強弩。即便是弩車,也很難突破櫓車的防禦,步卒隨後跟進的話,倒是和後世的步兵坦克協同作戰差不多了。唯一的缺點就是速度太慢了些,對可以拋射的弓箭沒有防禦作用。
李翊點點頭,淡淡的說道:“很好,一切都在預計之中,接下來,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取勝了!”
………………
為了越過兩百多步的距離,南蠻軍足足丟下了數千具屍體,連做為王牌的櫓車,都無法完全抵擋弩車的殺傷。
櫓車可以擋住弩箭的射擊,卻無法承受弩箭的重量,一旦車身一側集中了大量的弩矢,就有失去平衡性的危險,稍有不慎,就是車覆人亡的下場。
不過,正如李翊所說,以冷兵器時代遠程武器的威力,就算占據再怎麽大的優勢,也不可能重創,甚至殲滅對手。
強弩沒有重機槍的覆蓋殺傷能力,頂多也就是達到破壞敵人的陣型,延緩推進速度,以及摧毀敵人士氣的作用。
當南蠻軍將壓箱底的手段,本預備著攻城使用的櫓車推出來之後,弓弩的殺傷力便不複先前那麽恐怖了,至少是在南蠻軍的承受範圍之內。
證據就是,當南蠻軍推進到最後五十步範圍之後,一部分悍卒便從櫓牆後衝了出來,冒著被弩箭串成肉串的危險向唐軍的陣地衝去。
遠程戰中占到便宜的唐軍也不示弱,前排的弓弩手迅速後退,後排的士卒則操起矛戈戰刀,快速迎住前來拚命者。金屬的碰撞聲蓋住所有聲響迅速成為戰場上的主旋律。白刃揮舞,血肉橫飛,屍體一具接一具地倒下。
“居然不是陣列而戰?”進攻順利,孟獲卻顯得相當意外。
唐軍步卒最著名的就是嚴整的戰陣,隻要唐軍結成陣勢,就算麵對數倍敵人的衝擊,也能堅守陣型,將敵人擋在防禦圈之外。
孟獲不肯縱騎衝鋒,而是以步卒為前驅,主要就是出於這個原因。他擔心李翊隱藏了某個殺手鐧,騎兵衝鋒,即便突破了弓弩陣的封鎖和唐軍的陣列,衝擊力也會大幅下降,若在這種時候再麵對李翊的殺手就很危險了。
在唐軍的嚴整陣列麵前,步卒雖然很難創造奇跡,卻可以用人海戰術對敵軍造成消耗。
唐軍的陣列相對笨重,隻能站在那裏承受衝擊,無論士卒再怎麽精銳,最後也無可避免的被消耗一空。
隻要沒了唐軍陣列的阻擋,孟獲有信心,可以一口氣打贏這一仗。無論李翊有什麽撒手鐧,都不能阻擋數萬甲騎的衝鋒。
然而,此刻他所看到的一幕,卻是唐軍主動放棄了陣列,發動了針鋒相對的反衝擊。
按照常理來說,孟獲應該高興才對。但不知為何,孟獲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安,他說不出到底哪裏有問題。但他敢肯定,對手此舉,絕對不是無謀的舉動!
孟獲的遲疑並未延緩南蠻大軍的攻擊。兩翼本來就是分別蠻族各部負責指揮的。在先前的遠程對戰中,這幫人都吃足了苦頭。此刻見前軍迫退唐軍的弓弩手,已經展開了大規模的白刃戰。一個個都是雙目血紅,氣衝天庭,聲嘶力竭的大呼催戰。
“殺啊!殺啊!有擒殺李翊者,無論是什麽身份,都可當洞主,得百萬之賞!”
“讓懦弱的中原人看看咱們南蠻男兒的厲害,一鼓作氣,殺光他們!”
“衝啊!打贏這一仗,就能去中原放手大搶了!那裏遍地都是金銀,土裏都能攥出油來!”
“打到中原,吃香喝辣,財帛女子任取之!”
………………
什麽軍隊就適合用什麽樣的激勵方式。在南蠻這個混亂之地,無論漢胡,盡多亡命之徒,南蠻部族首領們喊出來的口號極大的激勵了軍隊的士氣,士兵們紅著眼睛,無視前方利刃閃爍吞吐的寒光,無視頭頂上如雨般落下的羽箭,瘋狂的向前猛衝。
勝在數量眾多,唐軍的優勢則體現在裝備和彼此之間的配合上。
裝備不用說,即便是步卒,唐軍中的鐵甲裝備率也達到了接近三成。比起連刀槍都沒配備齊全的南蠻軍,強出了何止一籌?
從整體來看,這條戰線上並沒有軍陣的存在,但隻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唐軍並未陷入各自為戰的混戰,而是由每十幾個人結成一個五邊形的小陣,彼此配合著進行作戰。
每個小陣都有著相近似的構成。三名盾手各占一角居前,四到五名矛戈手緊隨其後,後麵的兩個角則由四名刀斧手占住,中間則由一名持戟的軍官指揮,三名弓弩手不斷發射冷箭攻殺敵人。
遇敵之時,三名盾手專心防禦,矛戈手配合盾手,利用矛戈的長度形成防禦縱深,讓敵人沒辦法直接圍攻上來。
一旦形成僵持,就是弓弩手建功的時候了,等弓弩手打開缺口,武藝精強的持戟指揮官就會率領刀斧手趁機突入,以強猛的斬擊,將各自為戰的敵軍砍得七零八落。
這樣的小型戰陣攻守兩便,就算遇到成建製的大規模敵軍也不用擔心,相鄰的幾個小陣會彼此靠近,迅速融合在一起,結成百人,甚至千人的戰陣,以敵軍搏殺。
這突如其來的一記猛擊,將南蠻軍直接打懵了。
唐軍中有強弩和弩車的事,南蠻諸將都知道,不少人都親眼目睹過,但他們還是沒想到,這件利器居然強到了這種地步,完全沒做好心理準備。
“這是什麽,床弩?那東西不是隻能在守城時用嗎?這裏距離唐軍州大營已經快二十裏了,怎麽可能一下搬過來這麽多!”
孟獲心中既驚且怒,無法置信的大叫起來。
“大王,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得快點拿些辦法出來,不然前軍有崩潰的危險啊!”木鹿大王緊張的提醒道。
唐軍的強弩齊射威力太強了,特別是弩車!那粗大的弩矢砸進軍陣中的時候,就像是鬧海的蛟龍,直接就在人群中趟出一條血路來,端得是擦邊就傷,沾上就死啊!
五十餘萬大軍的陣列呈鶴翼展開來,足有幾十裏地的範圍,但唐軍的弩陣一展開,卻是硬生生的打得五十萬大軍難以寸進!
當然,現在進攻的主要是步兵,要是換成騎兵,還是可以攻上去的。但在這樣的強弩攢射之下,騎兵也很難保持陣型,傷亡也會非常之大。
但不論怎麽做,現在的狀態肯定不能持續下去,否則等到前軍的步卒崩潰就麻煩了。
“讓前軍退下來!”孟獲臉色連續變幻幾次,終於咬著牙做出了決斷,“把後麵那些笨家夥推上來,重整陣列之後,再行攻擊!騎兵繼續待命,沒有本將命令,斷然不得出擊!”
“遵命!”南蠻軍中,孟優擔當的正是參軍的角色,得了孟獲命令,立刻傳達了下去。
丟下遍地的死屍,南蠻潮水般退了下去。
“哈哈,井底之蛙,還敢胡吹大氣?連爺爺的衣襟都沒摸到,就頭破血流的退下去了,居然也敢跳出來現眼麽!”
看到南蠻軍的狼狽模樣,張飛心懷大暢,要不是李翊沒下令,他恨不得跑到陣前去挑釁一番,才能出了胸中這口累積多日的惡氣。
其他人卻沒做任何表示。
這一輪的戰果其實是很正常的,李翊之所以拖到前些時候才繼續南下,主要就是等待後勤給養的抵達,其中足足有上百架弩車!
而黃忠統帶的軍隊,本來就是唐軍序列中,專攻遠程的一支部隊。
合計一百五十架弩車,三千多具大黃弩,再加上八千弓箭手……麵對這樣的陣容,配合以李翊的戰術,即使是裝備精良的中原諸侯大軍,也是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才能靠近過來,進行近戰,何況是裝備簡陋的南蠻軍?不吃個大虧才怪呢。
不過,遠程攻擊再強,也不可能成為解決戰鬥的決勝手。幾千步卒的傷亡,對南蠻軍連輕傷都算不上,這仗還有得打呢,現在高興還太早。
若是南蠻軍的騎兵剛剛就全軍殺上來,倒是值得高興高興,有前軍那些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步卒阻擋,騎兵在衝鋒之初根本提不起速度來,完全就是一群活靶子。
但孟獲畢竟沒有被怒火衝破頭,因此也沒形成足夠的殺傷。
現在孟獲暫且退卻,接下來就要看他打算怎麽做了。是拉開距離後,直接用騎兵打先鋒,步卒隨後掩殺?還是幹脆讓騎兵大範圍迂回,攻擊己方側翼?亦或……
“原來如此,是櫓車啊。”李翊的疑惑很快便得到了解答,重整陣勢後,南蠻軍並未改變前後都是步卒,騎兵在中間的配置,但陣前卻多出了數百輛櫓車。
櫓車是攻城的器械,在野戰也可以拿來對付強弩。即便是弩車,也很難突破櫓車的防禦,步卒隨後跟進的話,倒是和後世的步兵坦克協同作戰差不多了。唯一的缺點就是速度太慢了些,對可以拋射的弓箭沒有防禦作用。
李翊點點頭,淡淡的說道:“很好,一切都在預計之中,接下來,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取勝了!”
………………
為了越過兩百多步的距離,南蠻軍足足丟下了數千具屍體,連做為王牌的櫓車,都無法完全抵擋弩車的殺傷。
櫓車可以擋住弩箭的射擊,卻無法承受弩箭的重量,一旦車身一側集中了大量的弩矢,就有失去平衡性的危險,稍有不慎,就是車覆人亡的下場。
不過,正如李翊所說,以冷兵器時代遠程武器的威力,就算占據再怎麽大的優勢,也不可能重創,甚至殲滅對手。
強弩沒有重機槍的覆蓋殺傷能力,頂多也就是達到破壞敵人的陣型,延緩推進速度,以及摧毀敵人士氣的作用。
當南蠻軍將壓箱底的手段,本預備著攻城使用的櫓車推出來之後,弓弩的殺傷力便不複先前那麽恐怖了,至少是在南蠻軍的承受範圍之內。
證據就是,當南蠻軍推進到最後五十步範圍之後,一部分悍卒便從櫓牆後衝了出來,冒著被弩箭串成肉串的危險向唐軍的陣地衝去。
遠程戰中占到便宜的唐軍也不示弱,前排的弓弩手迅速後退,後排的士卒則操起矛戈戰刀,快速迎住前來拚命者。金屬的碰撞聲蓋住所有聲響迅速成為戰場上的主旋律。白刃揮舞,血肉橫飛,屍體一具接一具地倒下。
“居然不是陣列而戰?”進攻順利,孟獲卻顯得相當意外。
唐軍步卒最著名的就是嚴整的戰陣,隻要唐軍結成陣勢,就算麵對數倍敵人的衝擊,也能堅守陣型,將敵人擋在防禦圈之外。
孟獲不肯縱騎衝鋒,而是以步卒為前驅,主要就是出於這個原因。他擔心李翊隱藏了某個殺手鐧,騎兵衝鋒,即便突破了弓弩陣的封鎖和唐軍的陣列,衝擊力也會大幅下降,若在這種時候再麵對李翊的殺手就很危險了。
在唐軍的嚴整陣列麵前,步卒雖然很難創造奇跡,卻可以用人海戰術對敵軍造成消耗。
唐軍的陣列相對笨重,隻能站在那裏承受衝擊,無論士卒再怎麽精銳,最後也無可避免的被消耗一空。
隻要沒了唐軍陣列的阻擋,孟獲有信心,可以一口氣打贏這一仗。無論李翊有什麽撒手鐧,都不能阻擋數萬甲騎的衝鋒。
然而,此刻他所看到的一幕,卻是唐軍主動放棄了陣列,發動了針鋒相對的反衝擊。
按照常理來說,孟獲應該高興才對。但不知為何,孟獲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安,他說不出到底哪裏有問題。但他敢肯定,對手此舉,絕對不是無謀的舉動!
孟獲的遲疑並未延緩南蠻大軍的攻擊。兩翼本來就是分別蠻族各部負責指揮的。在先前的遠程對戰中,這幫人都吃足了苦頭。此刻見前軍迫退唐軍的弓弩手,已經展開了大規模的白刃戰。一個個都是雙目血紅,氣衝天庭,聲嘶力竭的大呼催戰。
“殺啊!殺啊!有擒殺李翊者,無論是什麽身份,都可當洞主,得百萬之賞!”
“讓懦弱的中原人看看咱們南蠻男兒的厲害,一鼓作氣,殺光他們!”
“衝啊!打贏這一仗,就能去中原放手大搶了!那裏遍地都是金銀,土裏都能攥出油來!”
“打到中原,吃香喝辣,財帛女子任取之!”
………………
什麽軍隊就適合用什麽樣的激勵方式。在南蠻這個混亂之地,無論漢胡,盡多亡命之徒,南蠻部族首領們喊出來的口號極大的激勵了軍隊的士氣,士兵們紅著眼睛,無視前方利刃閃爍吞吐的寒光,無視頭頂上如雨般落下的羽箭,瘋狂的向前猛衝。
勝在數量眾多,唐軍的優勢則體現在裝備和彼此之間的配合上。
裝備不用說,即便是步卒,唐軍中的鐵甲裝備率也達到了接近三成。比起連刀槍都沒配備齊全的南蠻軍,強出了何止一籌?
從整體來看,這條戰線上並沒有軍陣的存在,但隻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唐軍並未陷入各自為戰的混戰,而是由每十幾個人結成一個五邊形的小陣,彼此配合著進行作戰。
每個小陣都有著相近似的構成。三名盾手各占一角居前,四到五名矛戈手緊隨其後,後麵的兩個角則由四名刀斧手占住,中間則由一名持戟的軍官指揮,三名弓弩手不斷發射冷箭攻殺敵人。
遇敵之時,三名盾手專心防禦,矛戈手配合盾手,利用矛戈的長度形成防禦縱深,讓敵人沒辦法直接圍攻上來。
一旦形成僵持,就是弓弩手建功的時候了,等弓弩手打開缺口,武藝精強的持戟指揮官就會率領刀斧手趁機突入,以強猛的斬擊,將各自為戰的敵軍砍得七零八落。
這樣的小型戰陣攻守兩便,就算遇到成建製的大規模敵軍也不用擔心,相鄰的幾個小陣會彼此靠近,迅速融合在一起,結成百人,甚至千人的戰陣,以敵軍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