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猶豫不決的時候,陸遜與蔣幹吵了起來。
蔣幹辯解著自己的一切布置,並一遍一遍的重申,這裏麵還有陸遜的計謀在。並且,蔣幹隱晦的點出,陸遜之所以反對自己,隻是因為不想自己獨立大功。
而陸遜剛剛從牢裏麵出來,手中沒有具體的東西,隻有主觀的猜測。
隨著三更即將到來,孫權有了決斷,他不再考慮隻是憑空猜測的陸遜,而是選擇相信蔣幹,畢竟,孫權自己也是參與到整個計劃的製定當中去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孫權起身,拔出寶劍,指天呼道,“今夜一戰,三軍用命,擊破唐國,一統天下!”
於是,東吳眾將出帳,各自依計行事去了。
蔣幹不屑的望了陸遜一眼,也離開了。
陸遜已經發現事情無法阻止了,顫聲道:“皇上,不可,或者,不要將戰船連在一起……”
孫權在侍從的服侍下穿上甲胄,一臉不耐煩的說道:“唐軍數量龐大,訓練有素。若是不能一鼓作氣,快速將其擊敗,就會給敵人反擊的機會。而連環戰船的穩定性,運輸力極強,可以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軍隊運輸到江北,擊敗唐軍。”
“皇上……”陸遜攔住要出帳的孫權,還想再勸。
誰知十分不爽的孫權一把將他推到一邊,沉聲道:“送陸愛卿回去休息……”
………………
三更時分,牛渚東吳水寨,密密麻麻停靠著大量連環戰艦。這裏聚集了東吳水軍的主力,而在沿江南岸個個渡口,也有東吳水軍集結。為了此次大戰的勝利,孫權調動了所有能夠調動的兵艦。
蔣幹就在水寨岸上的祭壇前,望了望天空,便見烏雲遮月,風勢漸有,喃喃自語道:“月黑風高殺人夜……”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牛叫,蔣幹回頭望去,便見一隊士兵抓了一頭大牯牛過來。
蔣幹就在祭壇上開始出軍前的祭祀活動,他望了不遠處的孫權一眼,孫權一點頭。蔣幹陡然麵色凶狠起來,他親自操刀,一刀就斬了牛頭,用那牛血祭旗。
祭祀禮儀完畢,蔣幹揮舞著飛血的牛刀,振臂大呼道:“今夜一戰,不破唐國誓不旋踵!”
將官帶領三軍呼應,然後紛紛登船。
老將黃蓋先行,副都督魯肅在中,淩統在後,三人統領五百火船為先鋒,負責焚燒唐軍水寨。各船旗幟上,卻是打著陸遜、呂蒙等人的旗號。
緊隨其後的是以宗室大將,也是大吳皇帝孫權的堂弟,征虜將軍孫皎為首,和揚威將軍孫韶、丁奉、朱桓等人率領的四百餘大小連環戰船,總計一千餘艘拚的。每艘或數百人,或數千人不等。或為戰艦,或為運兵艦。而孫權與蔣幹,就在最後的一艘樓船上督戰。
兩人年輕,精力充沛,鬥誌昂揚,心中憧憬著擊破唐軍後的美好未來
………………
在東吳大軍開始行動的同一時間,江北唐軍大營也是緊鑼密鼓的行動起來,陸上三軍戒備,水寨中水軍登船,整裝待發。
大唐武德皇帝李翊麵色凝重,一早就在岸邊遙望對岸。
忽然之間遮月的烏雲散去,皎潔的月光灑在江麵之上,一時間波光粼粼。
“報……”
這時,斥候狂奔而來,拜道:“啟奏皇上,江麵出現一支船隊。巡江小船靠近查看,皆插青龍牙旗,將旗上寫著陸遜等人的名字。他們說是來投誠的,請求打開水寨接應!”
李翊這才鬆了口氣,大笑道:“孫權中計,天助我也!傳令各部,依計行事!”
角號聲中,幾十名唐軍力士,推著磨盤一般的索盤,拉開了十餘丈寬的水寨木門。
緊跟著大唐水軍大將張世傑帶著十幾艘巡邏船出了水寨,迎上東吳來的船隊。
就見他站在船頭,大聲說道:“來船降下速度,排成兩列,徐徐駛入水寨!”
這也隻是誆騙敵人之意,畢竟若是無人出來迎接,倒是顯得十分奇怪。
果然,為首的黃蓋見到出來的隻是巡邏船,懸著的心終於放回肚子裏麵了。他隻以為李翊中計,非但沒有降下速度,反而加速前進。而黃蓋彎弓搭箭,一箭射向張世傑。
這一箭根本沒有射中,然而為了誘敵,張世傑假裝中箭,慘呼一聲,隨即用滿是驚惶的語氣大叫道:“敵襲,是敵人,不是來投順的!”
這一聲喊被黃蓋聽到後,果然讓他心急了起來,便不斷催促道:“快快挺近,所有兩翼的火船,去焚燒敵人水寨大門,不能讓敵人的水寨關閉!”
於是,東吳船隊中間的火船加快了速度,而左右各分出十隻火船瞬間起火,呼呼風吹的火響中,轟隆一聲撞到了水寨大門兩側的柵欄上,瞬間起火。
後方的魯肅、淩統眼見黃蓋得手,也是十分高興,命令加快行進速度,並下達了最終的命令:“傳令,進入敵人水寨後,各自尋找焚毀目標,各自為戰!”
在唐軍的有意放水下,黃蓋的前部火船隊一馬當先,順利進入了唐軍水寨內。
黃蓋自然不會自己進去玩命,他的座艦就在水寨門口側麵停下,隻是揮舞著寶劍,在熊熊大火下,催促士兵快進去放火。
這一批東吳火船進入唐軍水寨後,上麵的士兵們便看到唐軍的水寨內,停滿了高大的戰艦。
“看那,那一定是戰列艦,跟城牆一樣呀,快去燒!”
士兵劃著火船過去,就有人點上了火。十餘艘小船,便如同獅群發現了大型獵物,四麵八方蜂擁而上。
“轟隆”一聲碰撞中,火星四濺,大艦起火。而東吳士兵紛紛跳水逃走。
“先燒大的……”
人的秉性就是如此,隨後而來的火船,或五六隻,或七八隻,撞擊向高大的戰艦。
隻是幾息之間,唐軍水寨內所有大船起火,火勢很快就衝天而起。
而唐軍三軍將士,依照李翊的安排,“恐慌”的大喊大叫起來:“快救火啊,敵襲!”
“救命,救命!”
……
火光伴隨著尖叫,一時間唐軍水寨成了岩漿地獄一般。
黃蓋、魯肅、淩統三人就在水寨門外並船一起,揮舞著寶劍,興奮的催促後來的火船快快進去再燒。
駕駛火船的東吳兵亦是興奮的兩眼放光,然而當他們進入唐軍水寨後立刻罵娘。因為這水寨裏麵已經出現了一麵火牆,根本看不清裏麵的形勢。
駕駛火船進入火海,這不是找死嗎?
好在這個時候,有大將黃蓋等人的呼聲傳來:“左右分流,繞開去燒!”
士兵們得到了提醒,急忙左右並進,便發現水寨裏麵,還有船隻停靠。
於是,點燃,撞擊,在船上唐軍士兵驚恐的目光注視下,東吳水兵大笑著,一個個劃出優美的弧線,潛入水中開溜。
“白癡!”一艘大船上演完戲的一個唐軍校尉望著消失在水裏的東吳兵,露出不屑的模樣,轉身道,“燒的太慢了,咱們自己也點火,然後棄了這些空殼子船撤退,快快!”
在雙方都縱火的情況下,隻是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從外麵望去,就見唐軍蔓延十餘裏的水寨全麵起火。
隔江隱隱傳來歡呼聲,而岸邊的大唐武德皇帝李翊冷笑,不屑的說道:“東吳不過是燒了一個朕留給他們的空殼子,還自以為有多了不起!”
………………
唐軍水寨極其龐大,綿延十餘裏。而此刻,這十餘裏的水上地界,已經成了水上火海。大火熊熊直如焚天的火牆,江水仿佛化成了石油,吱吱聲中不斷支持著烈焰燃燒。
孫權就在東吳兵艦群的最後,此刻便看到對岸全部是火海,仿佛天地的另一半已經全部被焚燒。
能夠有這般大的火勢,多虧了唐軍船殼子裏麵的引火之物。然而東吳隻以為這麽大的火勢,是唐軍整個水寨起火。
“好,燒得好,太好了!”孫權用力揮舞著手臂,緊攥著拳頭,咬牙切齒的叫道,“燒死李翊,天下是朕的,是朕的,哈哈哈哈……”
而蔣幹亦是漲紅了臉,他還有些念想,於是他眼珠子一轉,對孫權說道:“皇上,火計成功了,陸伯言說的是錯的……”
孫權一愣,連聲道:“對對,陸遜已經糊塗了……還需子翼指揮大軍。快快傳令全軍,全速前進。”
蔣幹欣喜不已,又是擂戰鼓,又是搖令旗,忙的不亦樂乎。
俗話說趁他病要他命,在東吳這邊看來,唐軍已經是病入膏肓了。於是東吳一方上千艘戰艦,鼓噪大進。由於連環在一起,仿佛踏波而行的水上連環馬,那真是百舸爭流千帆競,聲勢好不浩大。
“快!這個方向!”
“衝鋒,燒死唐軍!”
“殺啊!”
……
就在大火熊熊的唐軍水寨大門外,黃蓋、魯肅、淩統三人乘坐的戰船,他們也不進攻,也不後退,就前中後一字排列,指引後來的本方戰艦群,好辨別水寨入口突入。
同時,他們還肩負著營救完成放火後,從江水裏逃回來的東吳將士,在短短的時間裏,他們已經救起千多名遊泳返回的火船士兵。
蔣幹辯解著自己的一切布置,並一遍一遍的重申,這裏麵還有陸遜的計謀在。並且,蔣幹隱晦的點出,陸遜之所以反對自己,隻是因為不想自己獨立大功。
而陸遜剛剛從牢裏麵出來,手中沒有具體的東西,隻有主觀的猜測。
隨著三更即將到來,孫權有了決斷,他不再考慮隻是憑空猜測的陸遜,而是選擇相信蔣幹,畢竟,孫權自己也是參與到整個計劃的製定當中去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孫權起身,拔出寶劍,指天呼道,“今夜一戰,三軍用命,擊破唐國,一統天下!”
於是,東吳眾將出帳,各自依計行事去了。
蔣幹不屑的望了陸遜一眼,也離開了。
陸遜已經發現事情無法阻止了,顫聲道:“皇上,不可,或者,不要將戰船連在一起……”
孫權在侍從的服侍下穿上甲胄,一臉不耐煩的說道:“唐軍數量龐大,訓練有素。若是不能一鼓作氣,快速將其擊敗,就會給敵人反擊的機會。而連環戰船的穩定性,運輸力極強,可以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軍隊運輸到江北,擊敗唐軍。”
“皇上……”陸遜攔住要出帳的孫權,還想再勸。
誰知十分不爽的孫權一把將他推到一邊,沉聲道:“送陸愛卿回去休息……”
………………
三更時分,牛渚東吳水寨,密密麻麻停靠著大量連環戰艦。這裏聚集了東吳水軍的主力,而在沿江南岸個個渡口,也有東吳水軍集結。為了此次大戰的勝利,孫權調動了所有能夠調動的兵艦。
蔣幹就在水寨岸上的祭壇前,望了望天空,便見烏雲遮月,風勢漸有,喃喃自語道:“月黑風高殺人夜……”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牛叫,蔣幹回頭望去,便見一隊士兵抓了一頭大牯牛過來。
蔣幹就在祭壇上開始出軍前的祭祀活動,他望了不遠處的孫權一眼,孫權一點頭。蔣幹陡然麵色凶狠起來,他親自操刀,一刀就斬了牛頭,用那牛血祭旗。
祭祀禮儀完畢,蔣幹揮舞著飛血的牛刀,振臂大呼道:“今夜一戰,不破唐國誓不旋踵!”
將官帶領三軍呼應,然後紛紛登船。
老將黃蓋先行,副都督魯肅在中,淩統在後,三人統領五百火船為先鋒,負責焚燒唐軍水寨。各船旗幟上,卻是打著陸遜、呂蒙等人的旗號。
緊隨其後的是以宗室大將,也是大吳皇帝孫權的堂弟,征虜將軍孫皎為首,和揚威將軍孫韶、丁奉、朱桓等人率領的四百餘大小連環戰船,總計一千餘艘拚的。每艘或數百人,或數千人不等。或為戰艦,或為運兵艦。而孫權與蔣幹,就在最後的一艘樓船上督戰。
兩人年輕,精力充沛,鬥誌昂揚,心中憧憬著擊破唐軍後的美好未來
………………
在東吳大軍開始行動的同一時間,江北唐軍大營也是緊鑼密鼓的行動起來,陸上三軍戒備,水寨中水軍登船,整裝待發。
大唐武德皇帝李翊麵色凝重,一早就在岸邊遙望對岸。
忽然之間遮月的烏雲散去,皎潔的月光灑在江麵之上,一時間波光粼粼。
“報……”
這時,斥候狂奔而來,拜道:“啟奏皇上,江麵出現一支船隊。巡江小船靠近查看,皆插青龍牙旗,將旗上寫著陸遜等人的名字。他們說是來投誠的,請求打開水寨接應!”
李翊這才鬆了口氣,大笑道:“孫權中計,天助我也!傳令各部,依計行事!”
角號聲中,幾十名唐軍力士,推著磨盤一般的索盤,拉開了十餘丈寬的水寨木門。
緊跟著大唐水軍大將張世傑帶著十幾艘巡邏船出了水寨,迎上東吳來的船隊。
就見他站在船頭,大聲說道:“來船降下速度,排成兩列,徐徐駛入水寨!”
這也隻是誆騙敵人之意,畢竟若是無人出來迎接,倒是顯得十分奇怪。
果然,為首的黃蓋見到出來的隻是巡邏船,懸著的心終於放回肚子裏麵了。他隻以為李翊中計,非但沒有降下速度,反而加速前進。而黃蓋彎弓搭箭,一箭射向張世傑。
這一箭根本沒有射中,然而為了誘敵,張世傑假裝中箭,慘呼一聲,隨即用滿是驚惶的語氣大叫道:“敵襲,是敵人,不是來投順的!”
這一聲喊被黃蓋聽到後,果然讓他心急了起來,便不斷催促道:“快快挺近,所有兩翼的火船,去焚燒敵人水寨大門,不能讓敵人的水寨關閉!”
於是,東吳船隊中間的火船加快了速度,而左右各分出十隻火船瞬間起火,呼呼風吹的火響中,轟隆一聲撞到了水寨大門兩側的柵欄上,瞬間起火。
後方的魯肅、淩統眼見黃蓋得手,也是十分高興,命令加快行進速度,並下達了最終的命令:“傳令,進入敵人水寨後,各自尋找焚毀目標,各自為戰!”
在唐軍的有意放水下,黃蓋的前部火船隊一馬當先,順利進入了唐軍水寨內。
黃蓋自然不會自己進去玩命,他的座艦就在水寨門口側麵停下,隻是揮舞著寶劍,在熊熊大火下,催促士兵快進去放火。
這一批東吳火船進入唐軍水寨後,上麵的士兵們便看到唐軍的水寨內,停滿了高大的戰艦。
“看那,那一定是戰列艦,跟城牆一樣呀,快去燒!”
士兵劃著火船過去,就有人點上了火。十餘艘小船,便如同獅群發現了大型獵物,四麵八方蜂擁而上。
“轟隆”一聲碰撞中,火星四濺,大艦起火。而東吳士兵紛紛跳水逃走。
“先燒大的……”
人的秉性就是如此,隨後而來的火船,或五六隻,或七八隻,撞擊向高大的戰艦。
隻是幾息之間,唐軍水寨內所有大船起火,火勢很快就衝天而起。
而唐軍三軍將士,依照李翊的安排,“恐慌”的大喊大叫起來:“快救火啊,敵襲!”
“救命,救命!”
……
火光伴隨著尖叫,一時間唐軍水寨成了岩漿地獄一般。
黃蓋、魯肅、淩統三人就在水寨門外並船一起,揮舞著寶劍,興奮的催促後來的火船快快進去再燒。
駕駛火船的東吳兵亦是興奮的兩眼放光,然而當他們進入唐軍水寨後立刻罵娘。因為這水寨裏麵已經出現了一麵火牆,根本看不清裏麵的形勢。
駕駛火船進入火海,這不是找死嗎?
好在這個時候,有大將黃蓋等人的呼聲傳來:“左右分流,繞開去燒!”
士兵們得到了提醒,急忙左右並進,便發現水寨裏麵,還有船隻停靠。
於是,點燃,撞擊,在船上唐軍士兵驚恐的目光注視下,東吳水兵大笑著,一個個劃出優美的弧線,潛入水中開溜。
“白癡!”一艘大船上演完戲的一個唐軍校尉望著消失在水裏的東吳兵,露出不屑的模樣,轉身道,“燒的太慢了,咱們自己也點火,然後棄了這些空殼子船撤退,快快!”
在雙方都縱火的情況下,隻是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從外麵望去,就見唐軍蔓延十餘裏的水寨全麵起火。
隔江隱隱傳來歡呼聲,而岸邊的大唐武德皇帝李翊冷笑,不屑的說道:“東吳不過是燒了一個朕留給他們的空殼子,還自以為有多了不起!”
………………
唐軍水寨極其龐大,綿延十餘裏。而此刻,這十餘裏的水上地界,已經成了水上火海。大火熊熊直如焚天的火牆,江水仿佛化成了石油,吱吱聲中不斷支持著烈焰燃燒。
孫權就在東吳兵艦群的最後,此刻便看到對岸全部是火海,仿佛天地的另一半已經全部被焚燒。
能夠有這般大的火勢,多虧了唐軍船殼子裏麵的引火之物。然而東吳隻以為這麽大的火勢,是唐軍整個水寨起火。
“好,燒得好,太好了!”孫權用力揮舞著手臂,緊攥著拳頭,咬牙切齒的叫道,“燒死李翊,天下是朕的,是朕的,哈哈哈哈……”
而蔣幹亦是漲紅了臉,他還有些念想,於是他眼珠子一轉,對孫權說道:“皇上,火計成功了,陸伯言說的是錯的……”
孫權一愣,連聲道:“對對,陸遜已經糊塗了……還需子翼指揮大軍。快快傳令全軍,全速前進。”
蔣幹欣喜不已,又是擂戰鼓,又是搖令旗,忙的不亦樂乎。
俗話說趁他病要他命,在東吳這邊看來,唐軍已經是病入膏肓了。於是東吳一方上千艘戰艦,鼓噪大進。由於連環在一起,仿佛踏波而行的水上連環馬,那真是百舸爭流千帆競,聲勢好不浩大。
“快!這個方向!”
“衝鋒,燒死唐軍!”
“殺啊!”
……
就在大火熊熊的唐軍水寨大門外,黃蓋、魯肅、淩統三人乘坐的戰船,他們也不進攻,也不後退,就前中後一字排列,指引後來的本方戰艦群,好辨別水寨入口突入。
同時,他們還肩負著營救完成放火後,從江水裏逃回來的東吳將士,在短短的時間裏,他們已經救起千多名遊泳返回的火船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