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欲意執行焦土政策,所有存糧收繳,所有地裏的莊稼破壞,大到馬車木犁,小到鍋碗瓢勺,帶不走的全部破壞。
若是這個計策執行起來,在他們撤退的路上,將有數十萬百姓遭受滅頂之災。
然而這對孫權來說,絕對是一個極好的主意。不過孫權還是十分擔心,說道:“李翊的仁德都是假的,他一定不會去管百姓的死活。他若是追上來,咱們怎麽辦?他就算一時半會追不上來,可運輸人口去夷洲需要時間,他總會追上來的。”
出此毒謀的大都督陸遜猙獰的麵龐消失,恢複了昔日的儒雅,笑道:“陛下,海岸線是漫長的,咱們挑選一個易守難攻的隱蔽地方。李翊找到咱們需要時間,想要攻下也沒有那麽容易。另外,皇上可以先走一步,臣留下來,能送多少人走就走多少。”
孫權聞言點頭,就說道:“那麽咱們從哪個路線走呢?哪裏去找易守難攻的地方?”
這時候,就體現出來大都督陸遜對江東的了解,他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說道:“我們從寧國縣走,過天目山和浙水前往會稽郡。我們的目的地是會稽郡的天門水對麵的鄮縣。這鄮縣在陸地上距離夷洲最近。且背靠金雞山,東麵有天門水,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這鄮縣的金雞山在後世也是著名的沿岸防禦基點,它就是1885年中法戰爭鎮海戰役的作戰指揮中心,清朝愛國將領歐陽利見曾在這裏指揮作戰,取得了主戰大捷,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曆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大陸延伸到了這裏,的確是除了海島之外,距離夷洲最近的地點。
這時候,蔣幹見孫權高興了起來,擔心聖寵被陸遜獨占,急忙出班拜道:“陛下,得到的物資,可以用來收買大山中的山越人,讓他們為咱們抵擋李翊的追兵!”
孫權大喜過望,便認為這是自己東山再起的機會,裹挾百姓去夷洲,將來****也好,就在夷洲重新建國也好,都比留在這裏等死強。
陸遜又提醒道:“要防止唐軍的奸細,隻告知各地方門閥士族官員帶民眾去會稽郡東部,並且先不告知他們具體的出海地點,臨近再行通知。”
於是,孫權派出身邊忠心的大內侍衛為使者,前往任何還沒有被占領的地區,告訴當地的官員和士族這個消息。讓他們收集物資,裹挾百姓。或陸行,或駕駛船隻,向會稽郡東部幾個縣集中。並讓他們嚴密封鎖去哪裏的消息,嚴密控製裹挾的百姓,連坐,跑一個全殺,以免被唐軍察覺。
………………
消息最先在宛陵附近地區傳開,並且還是有限度的傳開,門閥士族知曉,老百姓還被蒙在鼓裏,就連駐兵宣城,遠遠的監視著宛陵城的藍玉,也同樣被蒙在鼓裏。
城中的門閥世族們得到消息後,首先他們自己分析了一番。
江東作為這些年來為數不多的沒有遭受黃巾之亂的地方,門閥士族的勢力非常強大,幾乎控製了當地的一切。在很多地方,就連孫吳的官方力量的影響力都極為有限。
因為控製力強,門閥士族們自然更加是為所欲為,對於自己土地上的佃戶,基本就是比奴隸強那麽一點點。門閥士族們個個手中都有百姓的鮮血。
而一旦大唐占領江東,按照大唐武德皇帝的政策,估摸著他們這些門閥士族,不但土地沒了,人也夠嗆。
這些門閥士族雖然對老百姓窮凶極惡,但卻也有一些自知之明,知道以他們的力量,根本抵擋不了強大的大唐軍隊。
既然如此,那就隻有跑路了。於是,門閥士族們紛紛響應起孫權來。他們派出代表求見孫權,隻要孫權答應在夷洲分配給他們土地,他們就會出錢出人,幫助孫權轉移。
這樣的事情分析一番,對孫權是有好處的。而且現在的夷洲跟蠻荒之地沒什麽區別,當地的土人不多,等他們去了夷洲後,自然有數不清的土地。
於是,孫權與陸遜商量了一番後,大手一揮決定道:“誰帶的人多物資多,誰分的土地就多!”
門閥士族們聽後十分激動,為了將來在夷洲的土地,他們也是開始玩命了。
一日後,孫權正在與陸遜在議事廳琢磨著焦土政策。這時,蔣幹高興的跑了進來,拜道:“陛下,好消息!”
孫權見到蔣幹就提不起勁頭來,不過還是順口問了一句道:“什麽好消息?”
蔣幹心中雖然有些不爽,但是他也拿孫權沒辦法,隻好裝作沒看見,說道:“宛陵周邊的統計上來了,共有大戶百家追隨,家丁、私兵一萬多人。臣已經命令他們搗毀村莊,夾帶百姓前來宛陵城匯聚。”
孫權嚇了一跳,驚道:“一萬多私兵?!”
蔣幹搖頭一笑,說道:“一開始臣也是沒有想到。宛陵乃是丹陽百年來的郡治,是江東有數的大城,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這些大族大戶在這裏經營數百年,根基深厚,家丁私兵都是好幾代跟著這些大戶,所以十分聽用。若是真的能夠全部整合起來,力量不在官方之下……”
孫權目前就怕沒人跟著,他終於露出了笑容,連聲說道:“好!好!好!韓信用兵,多多益善。都跟著朕去夷洲,重建大吳國。”
然而孫權很快又愁眉不展起來,陸遜這個計策十分惡毒,必然會留下罵名。為了將來能夠名正言順的回歸,所以還需要有一個遮羞布。
於是孫權麵露難色,隱晦的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一旁的陸遜琢磨了一番,說道:“陛下,這件事情好說,臣可以召集全城百姓聽陛下訓話。陛下可以講一講孫氏三代對江東的恩惠,便讓百姓自願隨行。”
孫權一聽就不高興了,孫氏三代對江東百姓的確有恩惠,但主要是他的老爹孫堅和哥哥孫策,至於他自己,掌權後一直在江東橫征暴斂,老百姓在背後不知道怎麽說他呢。要是將他們召集起來,恐怕會適得其反。
於是,孫權不悅的說道:“若是百姓不願意隨行,朕的顏麵何存?不是更加對名聲不利了嗎?”
陸遜笑道:“陛下想錯了,不願隨行的就是叛國,叛國罪那都是誅殺九族的,隻是抓他們去夷洲,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孫權聞言一愣,隨即狂喜,連聲道:“對對對,不跟著的就是叛國。朕網開一麵,隻抓他們去夷洲,已經是聖人般的仁慈了!好,很好,就這麽辦!”
蔣幹聽著這對君臣對答,心裏就琢磨著:“你將老百姓搶個精光,老百姓不答應就是叛國?這自古以來隻有暴君才實行的政策,竟然還是皇恩浩蕩了!這言論真是暴君的遮羞布,比表子立牌坊凶狠多了!”
………………
第二日早晨,宛陵城中一萬兵馬出動,驅趕十萬百姓,來到了南城門外。
“出什麽事情了?為什麽讓我們出城?”
“不知道呀……”
……
一時間,十萬百姓便如同被鬼子趕到打穀場的村民,瑟瑟發抖聚在一起,不敢亂動。
就見著一萬東吳兵手持兵器,就在外圍警戒,看誰不聽話上去就是一陣拳打腳踢,又仿佛一群盯住魚群的惡鯊。
突然,東西方向傳來女人的哭聲。魚群一般的百姓驚恐中舉目張望,便見有許多兵丁押著更多的百姓到來。
這些百姓以壯年勞力,年輕少女為主。男人推著滿是貨物的板車,或是扛著大包小包。而女人則是抱著細軟之物。
陸續有更多的人到來,而這些人就是宛陵附近各門閥大戶夾帶的百姓。
一萬多私兵和惡奴家丁押解著十萬百姓,百姓沒有武力,無法反抗。
城內被趕出來的百姓見到後,頓時升起不祥的預感。
嗡嗡私語聲中,孫權穿著嶄新的龍袍,登上了城門樓子。他遙望兩側的遠方,發現越來越多的地方門閥大戶,挾裹著百姓到來。他便感到,陸遜的這個計劃一定能夠順利實施。而自己有了這些門閥大戶的支持,前往夷洲重建大吳也就順理成章。至於其他,孫權也不想那麽多了。
隻見孫權一招手,城門下戰馬疾馳而出,就在百姓四周轉圈,大呼道:“肅靜,肅靜,大吳皇帝要講話!”
外圍都是拿著刀槍,凶神惡煞的暴兵,百姓哪裏敢不聽話?一個個緊閉住了嘴,一些哭泣的小孩,更是被大人死死捂住嘴巴。
孫權龍袍手袖一揮,聲如洪鍾的說道:“朕,繼承父兄之基業,建立大吳國。爾等皆是吳國的子民。如今,暴敵寇邊,國難當頭……”
孫權講到這裏,便示意一旁的陸遜,陸遜便拿出詔書,開始念道:“大吳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時,為了打贏對唐國的戰爭,需要戰略轉移。但凡吳國子民,都要上繳所有的錢糧,壯年人都要參軍,青壯婦女都要為後勤出力……不能留給敵人一件有用的物品,帶不走的全部銷毀……”
若是這個計策執行起來,在他們撤退的路上,將有數十萬百姓遭受滅頂之災。
然而這對孫權來說,絕對是一個極好的主意。不過孫權還是十分擔心,說道:“李翊的仁德都是假的,他一定不會去管百姓的死活。他若是追上來,咱們怎麽辦?他就算一時半會追不上來,可運輸人口去夷洲需要時間,他總會追上來的。”
出此毒謀的大都督陸遜猙獰的麵龐消失,恢複了昔日的儒雅,笑道:“陛下,海岸線是漫長的,咱們挑選一個易守難攻的隱蔽地方。李翊找到咱們需要時間,想要攻下也沒有那麽容易。另外,皇上可以先走一步,臣留下來,能送多少人走就走多少。”
孫權聞言點頭,就說道:“那麽咱們從哪個路線走呢?哪裏去找易守難攻的地方?”
這時候,就體現出來大都督陸遜對江東的了解,他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說道:“我們從寧國縣走,過天目山和浙水前往會稽郡。我們的目的地是會稽郡的天門水對麵的鄮縣。這鄮縣在陸地上距離夷洲最近。且背靠金雞山,東麵有天門水,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這鄮縣的金雞山在後世也是著名的沿岸防禦基點,它就是1885年中法戰爭鎮海戰役的作戰指揮中心,清朝愛國將領歐陽利見曾在這裏指揮作戰,取得了主戰大捷,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曆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大陸延伸到了這裏,的確是除了海島之外,距離夷洲最近的地點。
這時候,蔣幹見孫權高興了起來,擔心聖寵被陸遜獨占,急忙出班拜道:“陛下,得到的物資,可以用來收買大山中的山越人,讓他們為咱們抵擋李翊的追兵!”
孫權大喜過望,便認為這是自己東山再起的機會,裹挾百姓去夷洲,將來****也好,就在夷洲重新建國也好,都比留在這裏等死強。
陸遜又提醒道:“要防止唐軍的奸細,隻告知各地方門閥士族官員帶民眾去會稽郡東部,並且先不告知他們具體的出海地點,臨近再行通知。”
於是,孫權派出身邊忠心的大內侍衛為使者,前往任何還沒有被占領的地區,告訴當地的官員和士族這個消息。讓他們收集物資,裹挾百姓。或陸行,或駕駛船隻,向會稽郡東部幾個縣集中。並讓他們嚴密封鎖去哪裏的消息,嚴密控製裹挾的百姓,連坐,跑一個全殺,以免被唐軍察覺。
………………
消息最先在宛陵附近地區傳開,並且還是有限度的傳開,門閥士族知曉,老百姓還被蒙在鼓裏,就連駐兵宣城,遠遠的監視著宛陵城的藍玉,也同樣被蒙在鼓裏。
城中的門閥世族們得到消息後,首先他們自己分析了一番。
江東作為這些年來為數不多的沒有遭受黃巾之亂的地方,門閥士族的勢力非常強大,幾乎控製了當地的一切。在很多地方,就連孫吳的官方力量的影響力都極為有限。
因為控製力強,門閥士族們自然更加是為所欲為,對於自己土地上的佃戶,基本就是比奴隸強那麽一點點。門閥士族們個個手中都有百姓的鮮血。
而一旦大唐占領江東,按照大唐武德皇帝的政策,估摸著他們這些門閥士族,不但土地沒了,人也夠嗆。
這些門閥士族雖然對老百姓窮凶極惡,但卻也有一些自知之明,知道以他們的力量,根本抵擋不了強大的大唐軍隊。
既然如此,那就隻有跑路了。於是,門閥士族們紛紛響應起孫權來。他們派出代表求見孫權,隻要孫權答應在夷洲分配給他們土地,他們就會出錢出人,幫助孫權轉移。
這樣的事情分析一番,對孫權是有好處的。而且現在的夷洲跟蠻荒之地沒什麽區別,當地的土人不多,等他們去了夷洲後,自然有數不清的土地。
於是,孫權與陸遜商量了一番後,大手一揮決定道:“誰帶的人多物資多,誰分的土地就多!”
門閥士族們聽後十分激動,為了將來在夷洲的土地,他們也是開始玩命了。
一日後,孫權正在與陸遜在議事廳琢磨著焦土政策。這時,蔣幹高興的跑了進來,拜道:“陛下,好消息!”
孫權見到蔣幹就提不起勁頭來,不過還是順口問了一句道:“什麽好消息?”
蔣幹心中雖然有些不爽,但是他也拿孫權沒辦法,隻好裝作沒看見,說道:“宛陵周邊的統計上來了,共有大戶百家追隨,家丁、私兵一萬多人。臣已經命令他們搗毀村莊,夾帶百姓前來宛陵城匯聚。”
孫權嚇了一跳,驚道:“一萬多私兵?!”
蔣幹搖頭一笑,說道:“一開始臣也是沒有想到。宛陵乃是丹陽百年來的郡治,是江東有數的大城,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這些大族大戶在這裏經營數百年,根基深厚,家丁私兵都是好幾代跟著這些大戶,所以十分聽用。若是真的能夠全部整合起來,力量不在官方之下……”
孫權目前就怕沒人跟著,他終於露出了笑容,連聲說道:“好!好!好!韓信用兵,多多益善。都跟著朕去夷洲,重建大吳國。”
然而孫權很快又愁眉不展起來,陸遜這個計策十分惡毒,必然會留下罵名。為了將來能夠名正言順的回歸,所以還需要有一個遮羞布。
於是孫權麵露難色,隱晦的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一旁的陸遜琢磨了一番,說道:“陛下,這件事情好說,臣可以召集全城百姓聽陛下訓話。陛下可以講一講孫氏三代對江東的恩惠,便讓百姓自願隨行。”
孫權一聽就不高興了,孫氏三代對江東百姓的確有恩惠,但主要是他的老爹孫堅和哥哥孫策,至於他自己,掌權後一直在江東橫征暴斂,老百姓在背後不知道怎麽說他呢。要是將他們召集起來,恐怕會適得其反。
於是,孫權不悅的說道:“若是百姓不願意隨行,朕的顏麵何存?不是更加對名聲不利了嗎?”
陸遜笑道:“陛下想錯了,不願隨行的就是叛國,叛國罪那都是誅殺九族的,隻是抓他們去夷洲,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孫權聞言一愣,隨即狂喜,連聲道:“對對對,不跟著的就是叛國。朕網開一麵,隻抓他們去夷洲,已經是聖人般的仁慈了!好,很好,就這麽辦!”
蔣幹聽著這對君臣對答,心裏就琢磨著:“你將老百姓搶個精光,老百姓不答應就是叛國?這自古以來隻有暴君才實行的政策,竟然還是皇恩浩蕩了!這言論真是暴君的遮羞布,比表子立牌坊凶狠多了!”
………………
第二日早晨,宛陵城中一萬兵馬出動,驅趕十萬百姓,來到了南城門外。
“出什麽事情了?為什麽讓我們出城?”
“不知道呀……”
……
一時間,十萬百姓便如同被鬼子趕到打穀場的村民,瑟瑟發抖聚在一起,不敢亂動。
就見著一萬東吳兵手持兵器,就在外圍警戒,看誰不聽話上去就是一陣拳打腳踢,又仿佛一群盯住魚群的惡鯊。
突然,東西方向傳來女人的哭聲。魚群一般的百姓驚恐中舉目張望,便見有許多兵丁押著更多的百姓到來。
這些百姓以壯年勞力,年輕少女為主。男人推著滿是貨物的板車,或是扛著大包小包。而女人則是抱著細軟之物。
陸續有更多的人到來,而這些人就是宛陵附近各門閥大戶夾帶的百姓。
一萬多私兵和惡奴家丁押解著十萬百姓,百姓沒有武力,無法反抗。
城內被趕出來的百姓見到後,頓時升起不祥的預感。
嗡嗡私語聲中,孫權穿著嶄新的龍袍,登上了城門樓子。他遙望兩側的遠方,發現越來越多的地方門閥大戶,挾裹著百姓到來。他便感到,陸遜的這個計劃一定能夠順利實施。而自己有了這些門閥大戶的支持,前往夷洲重建大吳也就順理成章。至於其他,孫權也不想那麽多了。
隻見孫權一招手,城門下戰馬疾馳而出,就在百姓四周轉圈,大呼道:“肅靜,肅靜,大吳皇帝要講話!”
外圍都是拿著刀槍,凶神惡煞的暴兵,百姓哪裏敢不聽話?一個個緊閉住了嘴,一些哭泣的小孩,更是被大人死死捂住嘴巴。
孫權龍袍手袖一揮,聲如洪鍾的說道:“朕,繼承父兄之基業,建立大吳國。爾等皆是吳國的子民。如今,暴敵寇邊,國難當頭……”
孫權講到這裏,便示意一旁的陸遜,陸遜便拿出詔書,開始念道:“大吳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時,為了打贏對唐國的戰爭,需要戰略轉移。但凡吳國子民,都要上繳所有的錢糧,壯年人都要參軍,青壯婦女都要為後勤出力……不能留給敵人一件有用的物品,帶不走的全部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