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雷嘯天的一聲令下,屋子裏的大漢不再猶豫,一個個摩拳擦掌,氣勢洶洶地撲向了李雲天。


    “都退下!”雷婷見狀頓時就急了,她不能暴露李雲天的身份,情急之下刷一下拔出了腰間的匕首抵在了頸部,衝著那些大漢嬌聲喝道。


    這把匕首就是先前紮了魯天行手下粗壯護衛的那把,進宮的時候被大明門前的親軍給收繳,離開皇宮時親軍又把匕首還給了她。


    “退下!”雷嘯天大吃了一驚,萬萬沒想到雷婷竟然會用性命相逼,要是雷婷衝動之下做出什麽傻事,那他後悔也來不及了。


    李雲天的臉上流露出了尷尬的神色,他也想表明自己的身份,可是為了雷婷的安全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假冒朝廷命官的騙子。


    很顯然,現在漢王最痛恨的人就是李雲天和雷婷,李雲天倒沒什麽,他不僅是禦史和庶吉士,而且還是周征的女婿,根本就不怕漢王,漢王也沒什麽好辦法對付他。


    可雷婷不一樣,雷婷隻是平民百姓,漢王隻要示意一下,自然有人去找雷婷和漕幫的麻煩,故而雷婷幫助李雲天進宮送遺詔的事情不能傳出去。


    “爹,我有話要對你,我們去書房。”雷婷放下了手裏的匕首,嬌聲向雷嘯天道。


    雷嘯天冷冷地瞪了李雲天一眼,抬步走向了門外,李雲天苦笑了一聲,與雷婷追了出去。


    “你們今天進宮去送皇上的遺詔?”後宅書房,聽完了雷婷的講述後,雷嘯天從書桌後麵的椅子上站起身,一臉震驚地望著李雲天和雷婷。


    “爹,你看看這個,這是皇上給我的諭旨。”見雷嘯天不相信,雷婷從懷裏掏出一塊疊在一起的黃絹遞給了他。


    通常來,記錄皇帝命令的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聖旨,用在隆重的場合,另外一種就是諭旨,與生活更加貼近。


    諭旨與聖旨最大的區別就是,聖旨兩端有柄軸,而諭旨這沒有柄軸,但製式相同,擁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朱高熾既然答應了給雷婷賜婚,那麽自然要以諭旨的名義記錄下來,否則他公務繁忙,日理萬機,以後保不準就忘記這件事情了。


    屆時,隻要雷婷看中了哪家的子弟,把這道諭旨一遞上去,那麽朱高熾就會下聖旨給兩人賜婚。


    “你真的見到皇上了?”雷嘯天仔細看了幾遍手裏的諭旨,然後心翼翼地收好,神情激動地看向了雷婷,怪不得今天城裏兵荒馬亂,原來是李雲天和雷婷把永樂帝的遺詔送進了宮裏。


    “不僅見到了皇上了,而且還參加了皇上的登基大典。”雷婷有些得意地了頭,能在太和殿殿內觀禮,這種榮耀可不是任何人都能享有的。


    “雷幫主,先前叨擾了,如果冒犯之處還望海涵。”李雲天起身衝著雷嘯天一拱手,沉聲道。


    “李禦史言重了,李禦史身負皇命,是在下唐突了才對。”雷嘯天連忙向李雲天一抱拳,顯得有些敬畏。


    實話,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竟然會是都察院的監察禦史,而且還考上了庶吉士,前途無可限量。


    “你們話不要這麽別扭好不好。”雷婷覺得李雲天和雷嘯天之間顯得有些局促,於是笑著向雷嘯天道,“爹,這裏沒有什麽禦史,你就把他當成那個騙子看就行了。”


    “休得無禮。”雷嘯天聞言不由得麵色一沉,開口斥責道。


    雷婷涉世未深,不知道官場等級的森嚴,更不清楚禦史的厲害,一旦禦史被外放巡漕,就是漕運衙門的總督也要禮讓三分。


    “雷姑娘的對,這裏沒有什麽禦史,雷幫主把在下當騙子即可。”李雲天聞言笑了起來,他既然不準備暴露身份,那麽自然也不會在雷嘯天麵前擺禦史的架子。


    雷婷聞言頓時得意地望著雷嘯天,她跟李雲天待了這麽幾天,早就看出了李雲天不是那種呆板的人,豈會在意這種節。


    既然李雲天都開口了,那麽雷嘯天也不好計較,他還從沒有遇見過如此好話的禦史。


    由於天色已晚,李雲天並沒有多待,很快就告辭離去,雷婷和雷嘯天親自將他送出了大門。


    望著騎上馬絕塵而去的李雲天,雷婷咬了咬嘴唇,心中一陣黯然,像李雲天這麽好的條件,絕對已經娶妻生子了。


    路上,李雲天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他一走就是半年,心中對周雨婷和綠萼是無比的牽掛,更想知道陳凝凝和鄭婉柔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


    今天在宮裏的時候,他本想向周征打探一下家裏的情況,可是周征自從上午離開就一直沒有出現過,也就隻好作罷。


    周雨婷和綠萼知道李雲天晚上會回來,故而在前院的大廳裏等著。


    當李雲天看見周雨婷凸起的腹時不由得大喜,如果不是周雨婷懷有身孕的話他絕對會抱起她在地上轉幾圈。


    尤為令李雲天感到興奮的是,陳凝凝生了一個兒子,而鄭婉柔則是一對龍鳳胎,他現在可謂是兒女雙全,再過一兩個月陳凝凝和鄭婉柔就會來京城,屆時他就能看見自己的寶貝兒子和女兒。


    本來,李雲天晚上想摟著周雨婷的肚皮入睡,不過俗話別勝新婚,周雨婷把他趕去了綠萼的房裏,****旖旎。


    第二天一早,正當李雲天摟著綠萼酣睡的時候,李家的門外已經聚滿了拎著禮物前來拜訪的商賈和官員。


    京城裏傳遞最快的就要數各種道消息了,故而一夕之間李雲天送遺詔的事情已經傳遍了全城的政壇和商界,誰都知道立下大功的他要飛黃騰達,再加上他有一個重兵在握的嶽父,自然會有人上趕著來巴結。


    李雲天早就預想到了這種情況,因此李家的大門一直關著,閉門謝客。


    按照朝廷的規定,李雲天隨永樂帝出行是出公差,所以回來後會有一個假期進行休息。


    再者了,現在朝廷上下忙的是迎喪以及隨後的治喪,是那些高官顯貴需要操心的事情,與他這禦史八杆子也打不著,他正好可以趁著這個假期輕鬆一下。


    有一句老話的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李雲天這次可謂出盡了風頭,故而他接下來要低調行事,夾著尾巴做人,等風聲過了再,以免招人嫉恨。


    一連幾天,李家都是大門緊閉,圍聚在門前的那些官員商賈也就逐漸散去,各自想別的門路去搭李雲天的這條線。


    九月六日,永樂帝的靈柩抵達京城,朱高熾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喪。


    第二天早朝時,朱高熾正式確定了年號,把來年定為洪熙元年,並頒布了大赦令,同時宣布給永樂帝舉行國喪。


    京城之內隨即一派縞素,絲竹調笑之聲禁絕,**紛紛關門歇業,酒樓裏的酒也被限量販賣,全城籠罩在一股哀痛的氛圍中。


    按照定製,國喪的時間是二十七天,李雲天身為禦史有幸給永樂帝守了三天的靈。


    李雲天守完靈回到家時,周雨婷興衝衝地給他看了一樣東西――那尊被她送給皇太孫妃的玉馬像。


    昨天下午,太子妃,也就是先前的皇太孫妃,親自來府中探望懷有身孕的周雨婷,帶來了不少禮物和補品,裏麵就有這尊價值連城的玉馬像。


    這一下,周雨婷可以安心收下玉馬像,心情自然無比舒暢,也足見周征在朱高熾心中的地位。


    自從朱高熾登基後,駐紮在京城裏麵的京衛就交給了周征統帥,駐紮在京城外的京衛由張昊和牛世豪統領。


    在京的五十個京衛中,駐紮城內的有三十個,駐紮城外的有二十個,周征現在統帥了百分之六十的京衛,充分彰顯出了朱高熾對他的倚重。


    對於朱高熾來,像周征、張昊和牛世豪這樣忠於大明皇權的勳貴更值得信賴,魯仲乾等人當日雖然在太和殿迫於形勢不得不臣服,可漢王一旦伺機反擊,那麽這些人絕對會暗中呼應。


    俗話的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李雲天瞅準了這一,不適時宜地向朱高熾上書,建議朱高熾整頓在京的京衛,把京衛的統轄權從五軍都督府中收回,建立專門負責京城防衛的京畿都督府,便於在京京衛的管理和調動。


    至於五軍都督府,則隻負責地方衛所的事務,使得五軍都督府內的勳貴無法再幹涉京城的防衛事務,進而確保了京城的安全。


    如此一來,京畿都督府和五軍都督府一內一外,即相輔相成,又相互製約。


    朱高熾非常欣賞李雲天的這個提議,永樂帝把京衛歸屬五軍都督府分轄,其中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希望五軍都督府相互之間能互相牽製,確保京城安危。


    永樂帝在位的時候,五軍都督府的那些勳貴們被永樂帝牢牢地壓製住,自然老老實實的。


    可永樂帝駕崩後,朱高熾無法像他的父皇那樣臣服那些在靖難中立有大功的驕兵悍將,況且再加上漢王朱高煦在一旁虎視眈眈,那麽由五軍都督府分掌京城兵權的弊端無疑就顯露了出來,那就是他無法掌控住京城的京衛。


    故而,李雲天設立京畿都督府的提議深得朱高熾的聖心,這樣一來他就能把京城的防務牢牢掌握在手裏。


    毫無疑問,一旦成立京畿都督府,那麽受到衝擊最大的是後軍都督府,它在京城有二十個京衛。


    其次是左軍都督府,有十七個京衛,其餘的三個都督府由於在京城京衛不多,故而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國喪期間,朱高熾已經開始在處理京畿都督府成立的相關事宜,在朝廷的那些公侯中選擇擔任京畿都督府都督和副都督的人選。


    李雲天此舉不僅消除了朱高熾的心頭之患,更重要的是確保了京城的安全,邁出了對大明軍隊進行革新的第一步。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