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德帝萬萬沒有想到漢王可能會打京城的主意,聽了李雲天這麽一才意識到形勢的嚴峻,眉頭緊緊皺在了一起,要是漢王真的鋌而走險偷襲京城,京城可就危矣,而平叛大軍也會隨之陷入險境。。更多最新章節訪問:щш.shuhāhā 。


    當年靖難時,永樂帝率兵南下,繞過了駐守在濟南府的南軍後,從山東一路打到了南直隸,期間經過的時間長達半年。


    就在這長達半年的時間裏,南京城的防務並沒有得到加強,進京勤王的部隊寥寥無幾,絕大多數的人都在觀望,等待永樂帝和建文帝一決勝負。


    畢竟這是大明皇族的內鬥,無論誰勝誰負江山還是朱家的,那些地方官員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況且,誰也不想在永樂帝和建文帝勝負未分時站錯了隊,那樣的話將遭受滅之災,還是按兵不動最為穩妥。


    話又回來了,雖然南京城兵力薄弱,但城高牆厚,擁有大明最為堅固的城牆,要是守軍固守待援,永樂帝要想攻下南京城絕非易事,等到追擊的南軍到達,永樂帝唯有撤退的份兒。


    可誰能想到,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穀王竟然會開城投降,使得燕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了固若金湯的南京城,永樂帝也因此奪取了天下。


    如今,宣德帝和漢王之間的情形與當年的靖難何其相似,除了忠於雙方的軍隊外,兩人在分出勝負前很難獲得各地方都司兵力的支持,那些外地的文武官員絕大對數都會處於觀望中,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也就是,宣德帝和漢王的這場戰爭,參與進來的軍隊除了南直隸的京畿都督府和山東都司,也就隻有周邊的大寧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和河南都司會卷入其中,其餘都司不是鞭長莫及就是心有顧慮。[0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 0執宰大明


    如今,忠於宣德帝的明軍和忠於漢王的叛軍在居庸關、宣府鎮、大名城和真定城等處對峙,那麽世間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了禦駕親征的宣德帝和坐鎮德州的漢王之間的較量。


    一旦漢王出其不意地兵臨城下,那麽京城的文武百官絕對會慌成一團,驚恐不已,屆時會不會有李景隆和穀王之類的人為了榮華富貴或者其他原因打開城門投降,那就未嚐可知了。更新最快最穩定


    歸根結底,宣德帝和漢王之間的戰爭屬於皇族之爭,又有靖難之役的例子擺在眼前,屆時京城裏能有多少人效忠宣德帝可真的不好了。


    張輔神情詫異地望著李雲天,當前的局麵是宣德帝處於攻勢而漢王處於防守姿態,可年紀輕輕的李雲天竟然能敏銳地意識到漢王潛在的優勢,這可著實令他大吃了一驚。


    “陛下,倘若漢王真的有此打算,我等不得不防。”隨後,張輔回過神來,鄭重其事地提醒宣德帝。


    或許在外人看來,漢王偷襲京城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先不尾隨而至的平叛大軍,居庸關、宣府鎮、大名城和真定城得知消息後肯定會派兵前來馳援京城,屆時漢王將麵對被圍殲的局麵,無處可逃。


    可正是因為眾人都這麽看,反而給了漢王一個出奇製勝的機會,在張輔看來,能看穿這一的人實在是殊為難得。


    “陛下,臣也覺得應該在山東境內與漢王決一死戰,不宜讓其踏足北直隸。”張昊也對李雲天的分析表示了讚同,頗為欣賞地望了李雲天一眼,就連他也沒能想到漢王可能會采用這種孤注一擲的做法。


    “如何將漢王留在山東?”宣德帝蹙著眉頭望著李雲天,既然李雲天給他出了一道難題,那麽應該有破解之法。


    “陛下,臣以為,倘若漢王真的要偷襲京城,那麽一定會走滄州,然後經滄州北上京城,這是一條抵達京城的最安全捷徑。”


    李雲天聞言沉吟了一下,伸手指著地圖上景州城和滄州城之間的一個地道,“如果能確定漢王有此意圖,我軍可在白河溝設伏,給予漢王迎頭痛擊,使得他以後不敢輕舉妄動。”


    白河溝是從德州前往滄州的必經之地,是一個狹長的多山地帶,此時正值初秋,山上的樹木枝繁葉茂,正好用來打伏擊。


    “如何才能知道漢王想要偷襲京城?”宣德帝望了一眼地圖上的白河溝,若有所思地了頭,然後神情嚴肅地問道。


    “陛下,戰局瞬息萬變,臣現在也無法清楚,隻有靜觀其變。”李雲天搖了搖頭,現在他手頭的信息量太少,無法做出判斷。


    “來人!”宣德帝聞言沉吟了一下,喊進了守在禦輦車廂門外的金英,鄭重下達了諭令,“告訴陽武侯和清平伯,讓兩人心行軍,提防叛軍的伏擊。”[0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 0執宰大明


    幾天後,當宣德帝的禦輦即將離開河間府的時候,前方傳來了一個糟糕的消息:


    陽武侯和清平伯所率領的先鋒部隊在景州以北的阜城縣遭到了叛軍的伏擊,曆經半天的苦戰後落敗。


    在陽武侯的指揮下,明軍奮力廝殺最終衝出了伏擊圈,不僅清平伯在混戰中身受重傷,也因此折損了一半的人馬,傷亡慘重。


    麵對潰逃的明軍,叛軍擔心景州城會派兵來救,又忌憚陽武侯的威名,怕陽武侯阻止部隊反戈一擊,因此並沒有趁勝追擊而是迅速南撤,退回了德州城。


    得知這個消息後宣德帝不由得勃然大怒,將奏報重重地扔在了地上,他先前已經提醒了陽武侯和清平伯,結果兩人還是落進了叛軍的伏擊圈,實在是太過可惡。


    其實,這也怨不得陽武侯和清平伯大意,誰也沒有想到叛軍居然會孤軍深入,竟然潛行到景州以北的阜城縣去伏擊他們。


    況且,叛軍的統帥是慶義伯呂平,不僅是漢王的心腹而且還是大明勳貴中最擅長遠程奇襲的人之一。


    呂平是後軍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本在京城的後軍都督府裏任職,三個月前被派往山西都司執行公務,誰也沒想料到他會出現在這裏,著實令人感到意外。


    此次伏擊呂平輕車簡從,帶了五萬叛軍悄悄埋伏在了阜城縣,出其不意地給了明軍的先鋒部隊一記痛擊。


    本來,按照呂平的打算他準備將先鋒部隊全殲,可陽武侯畢竟不是等閑之輩,硬是指揮著人馬衝破了呂平設下的兩道防線,最終得以帶領殘部脫離了伏擊圈。


    宣德帝被漢王給了一記下馬威,心中不由得萬分惱怒下令部隊加快行進速度,盡快趕到景州城。


    不過為了穩定軍心和鼓舞士氣,明軍在對外宣傳的時候將先鋒部隊的大敗變成了大勝,表示此戰殲滅叛軍兩萬餘人。


    八月二十七,經過七天的行軍後,宣德帝所率領的平叛大軍終於抵達了景州城,坐鎮景州城的青陽伯魯慶率領城內文武官員出城迎接,整個景州城已經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兵營。


    青陽伯魯慶是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半個月前率領五萬大軍進駐了景州城,在與漢王的對峙中采取了守勢,靜待平叛大軍的到來。


    進入景州城後,宣德帝召集了文武重臣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從目前的局勢看,景州城的明軍有三個進攻方向,一是德州城,二是樂安,三是滄州。


    其中滄州的兵力最弱,隻有兩萬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城裏的叛軍一定會固守不出,憑城堅守。


    考慮到守城方的地利優勢,像這種攻城戰的話,如果攻城方的兵力不是守城方的數倍,那麽很難將城池攻下來。


    德州和樂安的兵力都很充裕,又互成掎角之勢,要想攻下這兩座城池中的任意一座的話並非易事,需要濟南城的明軍相配合。


    “捷報,捷報,我軍在真定府殲滅山西叛軍兩萬餘人!”就在眾人各抒己見,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名侍衛官手裏高舉著一份公文快步走了進來,口中高喊著。


    聽聞此言,宣德帝眼前不由得一亮,連忙拿來公文查閱,臉上隨即流露出喜色,暗中鬆了一口氣。


    就在陽武侯的先鋒部隊遇襲後的第二天,坐鎮真定城的周征主動出擊,偷襲了進入真定府境內的山西叛軍,使得山西叛軍不得不退出了真定府的地界。


    山西叛軍一共有十二萬人,真定城有駐軍十萬,是明軍在北直隸地界中駐紮軍隊最多的城鎮,僅次於京城。


    單從兵力上看,雙方的實力相差無幾,真定城守軍雖然能夠依借城牆的優勢來阻擊叛軍,可是叛軍一旦繞過了真定城向京師或者德州而去,那麽真定城的守軍必將陷入被動中。


    因此周征可不想將戰局脫離了真定府,那樣可就會失去控製,故而主動出擊,打了毫無防備的山西叛軍一個措手不及,肯定不會再貿然出擊。


    直到這個時候,在座的眾位大臣才知道坐鎮真定府的人竟然是忠國公周征,同時也得知了山西叛軍統帥的身份――威國公魯仲乾,震驚之餘暗暗猜測兩為國公誰技高一籌,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經過眾人的一番商議後,最終決定集中兵力強攻德州城,隻要將德州城拿下那麽漢王將失去手中最重要的軍事重鎮,勢力隨之會大為受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