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剛剛接到交趾那邊的快馬急報,叛軍已於六天前向占城發動了攻擊,雙方在占城國北部重鎮那桑城展開了激戰。”


    宣德三年九月底的一個下午,忙完了一天公務的李雲天正在院子裏活動著身體,雷婷興匆匆地從門外走來,告訴了他一個新近獲得的消息。


    “終於開始了。”李雲天聞言麵色不由得一喜,隨後笑著望向了雷婷,“妹子,你黎利多長時間能拿下占城?”


    在李雲天看來,黎利手下的叛軍經過多年作戰後其戰鬥力無疑要高於占城國士兵,兵力又比占城國多,故而占城國無法抵擋住黎利的這次攻勢。


    “三個月內足以打到多海港!”雷婷沉吟了一下,嬌聲給出了一個答案。


    “多海城是占城最堅固的城池,多格薩酋長手下的士兵也是占城國最精銳的部隊,他們至少能守上個一年半載。”


    李雲天聞言頓時笑了起來,懶洋洋地伸了一個懶腰,雷婷的推測與他的想法一樣,占城國在三個月內除了堅固的多海城外其他地區必將淪陷。


    雷婷見狀莞爾一笑,李雲天平常所看的情報都由她負責整理,再加上她負責李雲天的日常起居,從李雲天那裏對交趾和占城的局勢了解甚多,故而很容易就能做出與李雲天相似的結論。


    “大哥,你真臘會不會趁機也向占城出兵?”隨後,雷婷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問道。


    由於地理上的因素,中南半島的幾個國家相互之間都有著曆史恩怨,真臘的兩個敵對國家有兩個,一個是西邊的暹羅,另外一個就是東邊的占城。


    據史料記載,南宋建炎年間,占城國攻打真臘國,真臘國屢戰屢敗,在此後的六十餘年時間裏一直處於劣勢。


    直至南宋慶元年間真臘國才恢複了元氣,對占城國大舉反攻,並且一舉占領了占城國,將其納入版圖。當時真臘國擁有戰象近二十萬頭,國土七千裏,成為南海強國。


    後來,占城人闍耶波羅密首羅跋摩二世舉兵擊敗了真臘國,將真臘人趕出了占城,由此成為了占城國的國王,開創了占城國第九王朝。


    鑒於真臘和占城之間的恩怨糾葛,一旦黎利率軍大舉進攻占城,真臘很可能會落井下石,趁機攻打占城,與黎利將占城國的領土瓜分。


    “真臘國王不會這樣做,黎利是大明的叛匪,他要是協助黎利攻打占城那就是與大明為敵。”李雲天沉吟了一下,向雷婷搖了搖頭,他相信真臘國的國王和大臣分得清楚當前的形勢,絕對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大哥擔心的是多格薩酋長死守多海城,要是真的堅持一年半載的話,那麽大哥可就無法將占城收入掌中了。”


    隨後,李雲天的眉頭微微一皺,他現在擔心的是叛軍無法在短時間內攻破多海城,隻要占城國國王還活著,那麽他就沒有借口把占城收歸到大明的版圖中。


    畢竟占城國國王接受大明天子的冊封,是大明的藩屬國,大明如果強行將其吞並的話絕對會引發其他藩屬國的不安,也與大明天朝上國的形象不符。


    尤為重要的是,占城國是洪武皇帝明確表明的十五個不征之國,即便是永樂皇帝也受製於洪武皇帝的這條祖製,等安南國國王一脈死絕後才將安南並入大明的版圖。


    “不征之國”是明朝的宗藩製度和朝貢體係下的重要政策,大明立國後洪武皇帝對大明的對外政策定下了奉行和睦的基本外交原則,既是華夏傳統的“懷柔遠人”之道的延續,同時也是對蒙元統治者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否定。


    洪武二年,即公元169年,洪武皇帝下令編纂了《皇明祖訓》,宣布將十五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征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


    這十五個國家依次是: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占城國、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


    由於洪武皇帝的祖訓,李雲天想要拿下占城國並不容易,否則的話京城的那些文官們必將會群起攻之,彈劾他妄開戰端、恃強淩弱以及大逆不道,公然違背洪武皇帝的祖訓,這將給他帶來很多麻煩。


    故而,李雲天隻能等黎利的叛軍殺了占城國國王後,他才能在擊敗黎利的叛軍後順理成章地接掌占城國,這也是他為何要將占城國國王想要出兵幫大明攻打交趾叛軍的消息透露給黎利的原因。


    “大哥,你不會是想對付占城國國王吧?”雷婷見李雲天的眉關皺了起來,立刻意識到了他正在做重要的決策,於是試探性地問道,她知道占城國國王的生死在李雲天的計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了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占,一定不能讓占城國王逃到多海城!”


    李雲天沉吟了一下,扭頭望向了雷婷,沉聲囑咐道,“你派人告訴黎利,就占城的戰事一起,皇上必定會令本定南將軍舉兵南下進攻他的後方,本定南將軍隻給他五個月的時間,如果五個月內他不能攻下占城,那麽必須從占城撤軍,否則本定南將軍唯有出兵!”


    “還有,倘若他五個月內攻下了占城,而占城又沒有了可以繼承王位的皇族,那麽本定南將軍會向皇上進言,將占城的土地一並封給他,讓他成為中南半島的第一土司!”著,李雲天雙目精光一閃,沉聲補充了一句。


    “我這就是辦!”雷婷聞言怔了一下,然後向李雲天一拱手,快步離開了院子,雖然李雲天沒有明,但言語中的意思已經委婉地告訴了黎利必須要滅了占城國的皇族,占城國皇族的命運此時已然決定。


    “你要怨的話就怨這亂世,既然你也是一國國王,想必已經做好了殉國的準備。”等雷婷離開,李雲天仰首望向了天空,口中喃喃自語了一句。


    他口中的國王自然指的是占城國國王,兩人素昧平生,可謂無冤無仇,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兩人無形中就已經成為了對手。


    李雲天這次派去見黎利的使者還是上次來的那一個,畢竟他與黎利之間的交易屬於級機密,不宜讓太多的人知曉。


    黎利早就知道李雲天絕對不會對他進攻占城國一事置之不理,畢竟占城國是大明的藩屬國,而一旦兩個藩屬國開戰大明有調停的職責。


    再者了,黎利是在交趾作亂的叛軍,大明京師的官員們絕對不會坐視他肆意攻打占城國,一定會讓宣德帝下令李雲天趁機進攻叛軍。


    不過,黎利並不是太過擔心李雲天會出兵,他現在已經很清楚李雲天並沒有在廣西和交趾整軍備武,而是忙著處理廣西和交趾兩地的政務,要不然明軍交趾轄地內的夏糧也不會豐收。


    在黎利看來,李雲天手頭的兵力不過四五萬而已,還都聚集在廣西境內剿匪,根本就無暇顧及到交趾。


    而且,由於李雲天已經下令讓交趾明軍中的老弱病殘卸甲歸田,交趾此時的明軍加起來也不過才兩三萬而已,是交趾兵力最弱的時候。


    這表明李雲天並不願意與他開戰,他這才放手一搏,準備通過攻打占城國來使得叛軍脫離目前的困境。


    其實,黎利這個時候並沒有吞並占城國的想法,他隻是想從占城國來獲得叛軍所需的錢財物資。


    可李雲天這個時候卻給他畫了一張大餅,這就使得他的心思迅速發生了改變,如果他集中力量的話根本就不需要五個月就能攻下占城,屆時就等著宣德皇帝的冊封,正式擁有占城國的土地。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藩屬國分為朝貢國、附屬國、服屬國、贈貢國、屏藩、藩屏等不同的種類。


    每種屬國所履行的責任與義務都不相同,例如日本,是大明的朝貢國,雖然接受大明天子的冊封,但是卻擁有著獨立的主權。


    而朝鮮和安南等與大明相鄰的國家則是大明的附屬國,其國王的確立都要得到大明天子的允許,被視為大明的勢力範圍。


    至於占城國等沒有與大明接壤的國家,則屬於附屬國或者贈貢國等等。


    這也是為何大明對朝鮮和安南如此看重的原因,當朝鮮被日本派兵侵略的時候萬曆皇帝要發兵救援,而安南國發生內亂永樂帝要進行平定的原因。


    大明對於藩屬國曆來采用的是懷柔政策,不幹涉其內政,但是藩屬國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施以援手,其中朝鮮和安南等相鄰的附屬國是大明重關注的對象,以武力確保其的安危。


    而占城和暹羅等國家,大明則不會提供武力保護,一旦遇有戰事,更多的是進行調停,調停不成的話也就任其發展下去,因為無論那些國家哪位國王上台,都會對大明臣服,大明沒有必要勞師遠征。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黎利才會攻打占城國,正如李雲天所的那樣,隻要他能在五個月內攻下占城,那麽就極有可能在李雲天向宣德帝的建議下,以交趾土司的身份獲得占城的領土。


    由於大明對西南諸國采用的懷柔政策,通常都不會強行幹涉其政變和戰爭,這正好給了黎利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不過在此之前黎利必須解決一件事情,那就是絕對不能讓占城國皇族中有繼承資格的人活著,否則那些人一旦去大明京城上告,宣德帝和朝中的大臣絕對不會允許他占有占城國的領土。


    這個公道大明必須要主持,到底黎利現在還是大明的子民,麵對占城國的那些苦主們豈能置之不理,尤為重要的是這也違背了洪武皇帝“不征之國”的祖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