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你懷疑陳嵐是趙文舉的同謀?”見李雲天如此關心陳嵐,陸德忠不由得開口問道,據他所知陳嵐並沒有參與販賣私鹽的事情。
“今日之事不可向外泄露。”李雲天微微頷首,他並沒有向陸德忠進行解釋,神情嚴肅地叮囑他。
“侯爺放心,在下明白。”陸德忠自然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連忙向李雲天一拱手,沉聲回答。
李雲天見狀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陸德忠在他此次徹查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能發揮出陸德忠作用的話,那麽兩淮鹽道貪墨案取得重大進展的日子將指日可待。
當李雲天離開陸家的時已經是半個時辰後,誰也不清楚他和陸德忠了一些什麽,不過滿麵笑容的陸德忠步履輕鬆地將他從後門送走看起來心情愉悅。
回到了講武堂揚州司務處,李雲天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喊來李滿山,讓他派人秘密前往浙江紹興府陳嵐家中進行暗查,一旦發現趙登宇一家的蹤跡立刻抓捕。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李雲天開始處理趙文舉一案的相關事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清查從涉案官吏和鹽商家中查抄的家產了,其次就是核查那些涉案人員的犯罪事實,畢竟這是宣德帝禦定的欽案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據李雲天手頭掌握的情報,從那些涉案人員家中抄出來的財物折合白銀的話已經近五百萬兩,如果再算上房產和田產的話至少有八百萬兩,可謂大明立國後第一貪腐大案。
其中,案首趙文舉的家中抄出來的財物折合白銀七十萬兩,其中單單黃金就有五萬兩,被埋在了趙家的院子裏,房產和田產折合五十萬兩,進而一舉超過了張貴的一百萬兩,其涉案金額之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明朝缺少銀礦,而且銀礦的品質也不好,另外再加上煉金技術的提高,故而明朝中期以前金銀的兌換比率大概在一比六,也就是一萬兩黃金兌換六萬兩白銀,足見銀子當時價值之高。
直到隆慶開關後,美洲的白銀大量湧入大明,這才使得銀子的價值逐漸貶低,金銀的兌換比率從一比六逐漸升為了一比十。
不過,按照李雲天所掌握的消息趙文舉的資產並沒有全部被查出來,作為鹽商總會的執事,他的全部身家很顯然不止一百二十萬兩,至少還有三十萬兩的財物、房產和地產被他藏匿了起來,這些資產十有**留給了趙登宇,作為趙登宇以後安身立命的資本。
李雲天並沒有讓人追查趙文舉是否藏匿有其他的資產,相對於那被藏起來的資產他更在意趙登宇能否被抓回來,隻要趙登宇掌握在他的手裏那麽將徹底擊潰趙文舉的心理防線,進而為他所用。
按照李雲天離京前宣德帝所下的旨意,從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查處的銀兩將分為三部分,四成歸入宣德帝的內庫,三成五歸入戶部的國庫,兩成五歸講武堂用以建設交趾,以保大明西南邊疆永固。
這意味著,八百萬兩銀子中有兩百萬兩屬於講武堂,這對於李雲天來絕對是一個意外之喜。
講武堂現在要用銀子的地方多了去了,而講武堂現在最大的收益就是交趾的海外貿易,不過由於海上貿易的艱險再加上需要準備貨物,故而現在兩年貿易船隊才能出海一次,再加上將貨物變成資金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使得李雲天手裏的錢已經捉襟見肘。
如果講武堂能從兩淮鹽道貪墨案中分一杯羹的話,那麽李雲天將完全沒有了資金上的壓力,很顯然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涉及的金額遠超那八百萬兩銀子,具體有多少他現在也無法做出估算。
宣德帝下那道分配兩淮鹽道貪墨案所收繳的銀兩時,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反對講武堂從中分一杯羹。
對於勳貴集團來,他們巴不得李雲天從文官手中搶來朝廷下撥的資金,講武堂再怎麽也是軍閣的直屬衙門,給講武堂就等於給了軍閣,也就是給了勳貴集團。
由於李雲天被視為文官集團中內閣陣營的重要一員,故而內閣不會拖李雲天的後退,而李雲天徹查兩淮鹽道巡鹽正使的身份也令文官集團六部陣營的官員頗為忌憚,明智地選擇不招惹李雲天,以免李雲天將怒氣發到兩淮鹽道上,屆時後果將不堪設想。
李雲天調任京城有六七年了,無論是查案還是打仗乃至治理政務都令朝廷的文武百官刮目相看,已經在京城官場上有著不的名氣,以他的能力如果真想查兩淮鹽道的話那麽屆時兩淮鹽道非被他攪得天翻地覆,六部的人自然不會反對講武堂從中得好處了。
況且,當時也沒人認為講武堂這次能從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撈到多少好處,李雲天是一個聰明人,肯定知道兩淮鹽道涉及到的複雜利益,因此絕對不會使得事態激化,自然也就查不出多少髒銀了。
就在李雲天有條不紊地安排著手頭事務的時候,一輛馬車悄無聲息地駛進了揚州城,在城南一座偏僻的普通民宅前停了下來,一名身穿白袍的公子哥從馬車上下來,在幾名隨從的簇擁下快步走進了院門。
院落中,十來名衣著華貴的男子正圍聚在一起低聲著什麽,神色顯得頗為凝重,這使得現場的氣氛有些沉悶。
“大公子!”見那名白袍公子哥進來,十幾名男子頓時湧了過去,紛紛躬身行禮。
白袍公子哥一臉孤傲,微微頷首後就在眾人的簇擁下走向了正屋的客廳。
“大公子!”沒等白袍公子哥走出幾步,客廳裏裏迎出了幾個人來,領頭的一個正是鹽商總會的會長楊慕恩,向著白袍公子哥一拱手,微笑著道,“大公子一來,我等也就有了主心骨。”
“楊會長過獎了,本公子就是一俗人,隻不過負責穿針引線的活兒而已,楊會長才是江南鹽商的中流砥柱。”直到這時,白袍公子哥的臉上才有一絲笑意,向楊慕恩拱手回了一禮。
“大公子,請。”楊慕恩聞言笑了笑,一伸手,躬身將白袍公子哥請進了客廳。
“大公子,如果再不把貨發出去的話各地明年就會鬧起鹽荒來,後果不堪設想。”等白袍公子哥在客廳首位落座後,坐在左側下首位的楊慕恩憂心忡忡地道。
“是呀大公子,這些貨本應該六月初就發走,可現在都快九月了,鎮武侯還沒有離開的意思,各地催鹽的信件是一封接著一封,這貨究竟是發還是不發?”楊慕恩的話音剛落,坐在他對麵座位的鹽商總會副會長魏德光苦笑著問。
“大公子,山西距離揚州路途遙遠不,冬季更是天寒地凍,根本就不好走鹽車,如果再遇上一場風雪的話,鹽車可就要陷在路上了。”
“大公子,雲貴道路崎嶇,再不發貨的話恐怕就無法將那些鹽按時運到各州府。”
“大公子,九月後水麵上的船隻逐漸變得稀少,運貨的船隊浩浩蕩蕩,必然十分顯眼,難免引發麻煩。”
……
兩人的話立刻引起了現場眾人的共鳴,七嘴八舌地訴起了苦,他們都是鹽商總會的鹽商,而且還是執事以上的級別,屬於鹽商總會的重量級人物。
“諸位稍安勿躁,本公子此次前來就是為了發貨的事情。”見屋子裏的人群情激動,白袍公子哥向下壓了壓雙手示意眾人冷靜下來,然後不動聲色地道。
“大公子,何時發貨?”楊慕恩聞言眉色不由得一喜,連忙問道,作為鹽商總會的會長他現在每天都要麵對鹽商總會的副會長和執事追問發貨時間,令他是心神俱疲。
鹽商總會雖然負責鹽業的運輸和販賣,但真正掌控鹽業生意的並不是鹽商總會的會長、副會長和執事們,而是眼前這名白袍公子哥。
白袍公子哥雖然隻是一介布衣,並沒有功名在身,但是他的來頭很大,是南京戶部掌管鹽引的陳侍郎的大公子陳光宗,其弟就是禁止鹽商總會的人參與競價交趾商業專營權和采礦權的陳二公子,本名為陳耀祖。
與喜歡吃喝玩樂的陳耀祖不同,陳光宗在洪熙元年就已經成為了鹽商總會的幕後掌控者,負責協調鹽商總會與兩淮鹽道之間的關係。
按理,每年六月初鹽商總會將把賣往各地的私鹽從各大鹽場運走,這樣到了年底時各地的食鹽庫存都能得到補充。
可是隨著張貴家中被搜出百萬兩家財,鹽商總會今年的販鹽計劃一下子就被打亂了,很顯然張貴的案子成為了一起驚天大案,在事態未明前誰也不敢貿然行事,萬一撞到了槍口上那可就欲哭無淚了。
果然,宣德帝隨之震怒,責令李雲天前來江南徹查兩淮鹽道,這就使得鹽商總會的人更加不敢輕舉妄動,如果換作別人來還好,而鎮武侯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應付得了的,況且雙方當年還因為競拍交趾商業專營權和采礦權一事結了梁子。
就這樣,鹽商商會今年的販鹽計劃就被擱淺了,楊慕恩等人緊密觀察著兩淮鹽道事態的進展,暗中等待著發貨的機會。
雖然李雲天來到揚州後領著謝恒和韓亮四處遊山玩水,擺出了一副無心查案的姿態來,但再怎麽李雲天現在人在揚州,本身就是對鹽商總會的一種無形的震懾。
故而,在李雲天未走之前沒有哪個鹽商敢把那些私鹽運送走,萬一出兒差錯的話那麽倒黴的將不是他一個,而是牽連到整個鹽商總會。
可這樣下去並不是辦法,要是那些囤積在兩淮的私鹽不能按時運送出去的話,屆時除了南北直隸和交趾外,大明另外十三個布政使司將出現嚴重的鹽荒,這樣一來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今日之事不可向外泄露。”李雲天微微頷首,他並沒有向陸德忠進行解釋,神情嚴肅地叮囑他。
“侯爺放心,在下明白。”陸德忠自然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連忙向李雲天一拱手,沉聲回答。
李雲天見狀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陸德忠在他此次徹查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能發揮出陸德忠作用的話,那麽兩淮鹽道貪墨案取得重大進展的日子將指日可待。
當李雲天離開陸家的時已經是半個時辰後,誰也不清楚他和陸德忠了一些什麽,不過滿麵笑容的陸德忠步履輕鬆地將他從後門送走看起來心情愉悅。
回到了講武堂揚州司務處,李雲天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喊來李滿山,讓他派人秘密前往浙江紹興府陳嵐家中進行暗查,一旦發現趙登宇一家的蹤跡立刻抓捕。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李雲天開始處理趙文舉一案的相關事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清查從涉案官吏和鹽商家中查抄的家產了,其次就是核查那些涉案人員的犯罪事實,畢竟這是宣德帝禦定的欽案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據李雲天手頭掌握的情報,從那些涉案人員家中抄出來的財物折合白銀的話已經近五百萬兩,如果再算上房產和田產的話至少有八百萬兩,可謂大明立國後第一貪腐大案。
其中,案首趙文舉的家中抄出來的財物折合白銀七十萬兩,其中單單黃金就有五萬兩,被埋在了趙家的院子裏,房產和田產折合五十萬兩,進而一舉超過了張貴的一百萬兩,其涉案金額之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明朝缺少銀礦,而且銀礦的品質也不好,另外再加上煉金技術的提高,故而明朝中期以前金銀的兌換比率大概在一比六,也就是一萬兩黃金兌換六萬兩白銀,足見銀子當時價值之高。
直到隆慶開關後,美洲的白銀大量湧入大明,這才使得銀子的價值逐漸貶低,金銀的兌換比率從一比六逐漸升為了一比十。
不過,按照李雲天所掌握的消息趙文舉的資產並沒有全部被查出來,作為鹽商總會的執事,他的全部身家很顯然不止一百二十萬兩,至少還有三十萬兩的財物、房產和地產被他藏匿了起來,這些資產十有**留給了趙登宇,作為趙登宇以後安身立命的資本。
李雲天並沒有讓人追查趙文舉是否藏匿有其他的資產,相對於那被藏起來的資產他更在意趙登宇能否被抓回來,隻要趙登宇掌握在他的手裏那麽將徹底擊潰趙文舉的心理防線,進而為他所用。
按照李雲天離京前宣德帝所下的旨意,從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查處的銀兩將分為三部分,四成歸入宣德帝的內庫,三成五歸入戶部的國庫,兩成五歸講武堂用以建設交趾,以保大明西南邊疆永固。
這意味著,八百萬兩銀子中有兩百萬兩屬於講武堂,這對於李雲天來絕對是一個意外之喜。
講武堂現在要用銀子的地方多了去了,而講武堂現在最大的收益就是交趾的海外貿易,不過由於海上貿易的艱險再加上需要準備貨物,故而現在兩年貿易船隊才能出海一次,再加上將貨物變成資金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使得李雲天手裏的錢已經捉襟見肘。
如果講武堂能從兩淮鹽道貪墨案中分一杯羹的話,那麽李雲天將完全沒有了資金上的壓力,很顯然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涉及的金額遠超那八百萬兩銀子,具體有多少他現在也無法做出估算。
宣德帝下那道分配兩淮鹽道貪墨案所收繳的銀兩時,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反對講武堂從中分一杯羹。
對於勳貴集團來,他們巴不得李雲天從文官手中搶來朝廷下撥的資金,講武堂再怎麽也是軍閣的直屬衙門,給講武堂就等於給了軍閣,也就是給了勳貴集團。
由於李雲天被視為文官集團中內閣陣營的重要一員,故而內閣不會拖李雲天的後退,而李雲天徹查兩淮鹽道巡鹽正使的身份也令文官集團六部陣營的官員頗為忌憚,明智地選擇不招惹李雲天,以免李雲天將怒氣發到兩淮鹽道上,屆時後果將不堪設想。
李雲天調任京城有六七年了,無論是查案還是打仗乃至治理政務都令朝廷的文武百官刮目相看,已經在京城官場上有著不的名氣,以他的能力如果真想查兩淮鹽道的話那麽屆時兩淮鹽道非被他攪得天翻地覆,六部的人自然不會反對講武堂從中得好處了。
況且,當時也沒人認為講武堂這次能從兩淮鹽道貪墨案中撈到多少好處,李雲天是一個聰明人,肯定知道兩淮鹽道涉及到的複雜利益,因此絕對不會使得事態激化,自然也就查不出多少髒銀了。
就在李雲天有條不紊地安排著手頭事務的時候,一輛馬車悄無聲息地駛進了揚州城,在城南一座偏僻的普通民宅前停了下來,一名身穿白袍的公子哥從馬車上下來,在幾名隨從的簇擁下快步走進了院門。
院落中,十來名衣著華貴的男子正圍聚在一起低聲著什麽,神色顯得頗為凝重,這使得現場的氣氛有些沉悶。
“大公子!”見那名白袍公子哥進來,十幾名男子頓時湧了過去,紛紛躬身行禮。
白袍公子哥一臉孤傲,微微頷首後就在眾人的簇擁下走向了正屋的客廳。
“大公子!”沒等白袍公子哥走出幾步,客廳裏裏迎出了幾個人來,領頭的一個正是鹽商總會的會長楊慕恩,向著白袍公子哥一拱手,微笑著道,“大公子一來,我等也就有了主心骨。”
“楊會長過獎了,本公子就是一俗人,隻不過負責穿針引線的活兒而已,楊會長才是江南鹽商的中流砥柱。”直到這時,白袍公子哥的臉上才有一絲笑意,向楊慕恩拱手回了一禮。
“大公子,請。”楊慕恩聞言笑了笑,一伸手,躬身將白袍公子哥請進了客廳。
“大公子,如果再不把貨發出去的話各地明年就會鬧起鹽荒來,後果不堪設想。”等白袍公子哥在客廳首位落座後,坐在左側下首位的楊慕恩憂心忡忡地道。
“是呀大公子,這些貨本應該六月初就發走,可現在都快九月了,鎮武侯還沒有離開的意思,各地催鹽的信件是一封接著一封,這貨究竟是發還是不發?”楊慕恩的話音剛落,坐在他對麵座位的鹽商總會副會長魏德光苦笑著問。
“大公子,山西距離揚州路途遙遠不,冬季更是天寒地凍,根本就不好走鹽車,如果再遇上一場風雪的話,鹽車可就要陷在路上了。”
“大公子,雲貴道路崎嶇,再不發貨的話恐怕就無法將那些鹽按時運到各州府。”
“大公子,九月後水麵上的船隻逐漸變得稀少,運貨的船隊浩浩蕩蕩,必然十分顯眼,難免引發麻煩。”
……
兩人的話立刻引起了現場眾人的共鳴,七嘴八舌地訴起了苦,他們都是鹽商總會的鹽商,而且還是執事以上的級別,屬於鹽商總會的重量級人物。
“諸位稍安勿躁,本公子此次前來就是為了發貨的事情。”見屋子裏的人群情激動,白袍公子哥向下壓了壓雙手示意眾人冷靜下來,然後不動聲色地道。
“大公子,何時發貨?”楊慕恩聞言眉色不由得一喜,連忙問道,作為鹽商總會的會長他現在每天都要麵對鹽商總會的副會長和執事追問發貨時間,令他是心神俱疲。
鹽商總會雖然負責鹽業的運輸和販賣,但真正掌控鹽業生意的並不是鹽商總會的會長、副會長和執事們,而是眼前這名白袍公子哥。
白袍公子哥雖然隻是一介布衣,並沒有功名在身,但是他的來頭很大,是南京戶部掌管鹽引的陳侍郎的大公子陳光宗,其弟就是禁止鹽商總會的人參與競價交趾商業專營權和采礦權的陳二公子,本名為陳耀祖。
與喜歡吃喝玩樂的陳耀祖不同,陳光宗在洪熙元年就已經成為了鹽商總會的幕後掌控者,負責協調鹽商總會與兩淮鹽道之間的關係。
按理,每年六月初鹽商總會將把賣往各地的私鹽從各大鹽場運走,這樣到了年底時各地的食鹽庫存都能得到補充。
可是隨著張貴家中被搜出百萬兩家財,鹽商總會今年的販鹽計劃一下子就被打亂了,很顯然張貴的案子成為了一起驚天大案,在事態未明前誰也不敢貿然行事,萬一撞到了槍口上那可就欲哭無淚了。
果然,宣德帝隨之震怒,責令李雲天前來江南徹查兩淮鹽道,這就使得鹽商總會的人更加不敢輕舉妄動,如果換作別人來還好,而鎮武侯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應付得了的,況且雙方當年還因為競拍交趾商業專營權和采礦權一事結了梁子。
就這樣,鹽商商會今年的販鹽計劃就被擱淺了,楊慕恩等人緊密觀察著兩淮鹽道事態的進展,暗中等待著發貨的機會。
雖然李雲天來到揚州後領著謝恒和韓亮四處遊山玩水,擺出了一副無心查案的姿態來,但再怎麽李雲天現在人在揚州,本身就是對鹽商總會的一種無形的震懾。
故而,在李雲天未走之前沒有哪個鹽商敢把那些私鹽運送走,萬一出兒差錯的話那麽倒黴的將不是他一個,而是牽連到整個鹽商總會。
可這樣下去並不是辦法,要是那些囤積在兩淮的私鹽不能按時運送出去的話,屆時除了南北直隸和交趾外,大明另外十三個布政使司將出現嚴重的鹽荒,這樣一來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