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你究竟想幹什麽,本官可是皇上禦命的副使,你難道想要造反不成?”陳銘見李雲天咄咄逼人,頓時惱羞成怒,轉身指著李雲天吼道。
“陳主事,皇上在朝鮮國采購軍糧不僅僅是為了遼東的戰事,還要對朝鮮國百姓施恩,故而特別下了詔令買糧價格極盡優惠。”
李雲天見陳銘還有臉拿宣德帝來壓自己,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冷笑,神情冷峻地望著他,“可本官卻聽聞那些高於市價兩三倍甚至四五倍的糧食,竟然是朝鮮國地方官吏以給我大明籌糧為名強行向百姓們征收而來的,你身為采辦軍糧事宜的主事人是否知情?”
“本官隻負責買糧,至於那些糧食從何而來就不是本官所關心的事情。”陳銘聞言怔了一下,終於明白李雲天為何突然對他發難了,原來是知道了那些從朝鮮國所購軍糧的來曆,隨後冷冷地望著李雲天,將責任推得一幹二淨。
“你可知道,如果那些軍糧真的是朝鮮國地方官員強征而來的那麽你便犯了欺君之罪,屆時不用你到皇上那裏告本官的狀,皇上自然會讓錦衣衛北鎮撫司的人來找你。”
李雲天早就料到陳銘會推卸罪責,因此冷笑了一聲,語氣變得嚴厲起來,“陳主事,本官再問你一遍,你是否知道那些軍糧來路不正?”
“本官是合法買賣,那些軍糧都是從朝鮮國議政廳戶曹那裏買來的,豈會來路不正?”
陳銘沒想到李雲天的言辭竟然如此厲害,頃刻之間就給他扣了一個欺君之罪的帽子而且還令他無法反駁,不過他才不會那麽傻承認那些軍糧的來路有問題,自然事硬扛到底,不甘示弱地反問李雲天。
“陳主事,本官已經給過你機會了。”李雲天見陳銘頑抗到底,嘴角閃過一絲冷笑,抬頭望向了跪在麵前的樸永吉,“本官問你,你所的糧食被地方官吏以給大明籌糧的名義強行征收是否屬實?”
“上使大人,人不敢欺瞞大人,所言句句屬實,不信的話大人可以派人就近去漢城府周邊郡縣一查,定然會知道人所言非虛,為了盡快給大明籌集軍糧漢城府所在的整個京畿道的糧食差不多都已經被征完了。”
經過護衛的翻譯後,樸永吉連忙拜伏在地上,鄭重其事地向李雲天道,他原本心中並沒有抱著多大的希望,認為李雲天一定會袒護陳銘,不過現在看來李雲天好像非常重視此事,否則陳銘也不會被冷水澆了一個透心涼。
“來人,連夜出城去仁川港,調兩百兵丁前來漢城!”聽了樸永吉的話後,李雲天沉吟了一下,沉聲向一名護衛道。
“遵命!”那名護衛聞言向李雲天一躬身,領著兩名同步快步離開。
明揚號已經返回仁川港,李雲天既然想要把軍糧一事搞大,那麽自然需要調用信得過的手下來查案,同時這也是給漢城的朝鮮國官吏以威懾,故意在城裏營造緊張的氛圍。
“劉大人息怒,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勿需勞動貴軍,議政廳一定會查清此事,給劉大人一個滿意的交代。”李瑈見李雲天竟然要調兵進漢城,雖然隻是寥寥的兩百人但漢城畢竟是朝鮮國的都城,明軍要是進入的話影響重大,恐怕會引發城裏的恐慌。
“大君,此事事關大明天子的威嚴,本官必定要查清此案,否則不但無法向皇上複命,而且也將影響到大明在遼東戰事在朝鮮國籌集物資的事宜。”
李雲天聞言向李瑈搖了搖頭,神情嚴肅地婉拒了李瑈的提議,他知道李瑈自然是想大事化,事化了,把這件事情給敷衍過去,可李雲天的意圖就是將事情鬧大,因此豈會把案子交給議政廳來審理?
李瑈的臉上頓時流露出一絲失望的神色,李雲天是宣德帝派來的使者,代表了大明的天威,故而身為大明藩屬國的朝鮮國要是阻止明軍進入漢城的話無疑是叛亂的行為,即使不引發明軍的征討也會使得朝鮮國內發生內亂。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王國與安南國等附屬國,安南國等附屬國是大明的屬國,而朝鮮王國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實是大明的一個藩國。
所謂藩國,指的是大明立國時明太祖所冊封的藩王所在的地盤,朝鮮王國就類似於大明的一個藩國,因此大明與朝鮮王國的交往最為密切,派去的使者也最為頻繁。
因此,朝鮮王國的那些兩班貴族即是朝鮮國的大臣,同時也是大明的臣子,朝鮮王要想與大明開戰並不容易,首先就要過了國內兩班貴族一關。
朝鮮國的兩班貴族把持了朝鮮王國的朝政,擁有著左右朝鮮王國政局的權利,而由於很多兩班貴族已經認同了大明這個宗主國,在朝鮮王國形成了強大的親明派,所以朝鮮王與大明作戰從法理上而言就是叛亂,那些親明派的兩班貴族絕對會反對。
從高麗時代起,高麗王朝兩班貴族之間的權力爭鬥就異常激烈,等到了朝鮮王朝時更是達到了,權臣架空朝鮮王甚是廢除朝鮮王的事情屢有發生。
李瑈現在不僅擔心軍糧的事情會鬧大難以善後,更擔心朝鮮王會拒絕明軍進入漢城,屆時事情可就要變得糟糕了。
“劉方,如今遼東戰局危急,你在朝鮮國惹出這麽多事端來,居心何在?”
陳銘此時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妙,沒想到李雲天竟然調兵,如此一來事情可就要鬧大了,那批軍糧如果查下去的話裏麵的那些齷齪和貓膩可就全都要暴露了,因此他壓抑著心中的震驚,故作沉穩地厲聲質問李雲天。
“陳主事,皇上讓你籌買的軍糧出了這麽大的事,你不思悔改反而想要誣陷本官,著實可惡!”李雲天聞言嘴角頓時流露出一絲不屑的冷笑,麵無表情地望著陳銘,“來人,將他關在太平館後院,沒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與之接觸。”
“劉方,本官乃皇上禦命的副使,你竟敢囚禁本官,難道就不怕犯了欺君大罪?”陳銘聞言頓時就慌了,感覺李雲天不像是在開玩笑,連忙色厲內荏地指著李雲天吼道。
李雲天沒有理會他,衝著一旁的護衛擺了擺手,大喊大叫的劉方就被幾名護衛拖了出去,吸引了沿途藝妓和嫖客的視線,私下裏在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臉上皆流露出震驚的神色。
劉方來到漢城已經有幾個月,幾乎每晚都要在漢城教坊喝花酒玩樂,故而漢城教坊藝妓和嫖客差不多都知道他是大明來朝鮮國的副使,平日裏飛揚跋扈很是傲慢,沒成想不但被澆了一個透心涼瑟瑟發抖,而且還被人給強行拖走,實在是令他們感到匪夷所思。
“大君,事發突然,本使有要案要查,下次在與大君把盞言歡。”等陳銘被拖出門,李雲天起身向李瑈一拱手,不動聲色地道。
“劉大人如果有什麽需要本王效力盡管開口,本王一定盡力而為。”李瑈連忙站起來,向李雲天拱手道。
“那本使謝過大君,軍糧一案案情重大,本使正需要大君這樣的貴人相助,請大君前去奏請國王殿下,本使要議政廳協助本使徹查軍糧案。”李雲天聞言再度向李瑈拱了拱手,順勢將李瑈拖下了水。
“本王這就向過往殿下稟告。”李瑈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然後向雲天一躬身,臉上的神色緩和了下來,聽語氣李雲天並沒有要向朝鮮王興師問罪的意思,這就使得事情比較好辦。
李雲天敏銳地注意到了李瑈臉上神情的變化,嘴角不由得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由於明軍在遼東處於劣勢,因此李雲天現在肯定不會向朝鮮王發難,他需要從朝鮮國得到物資和兵力用以與遼東的蒙古人交戰,故而打算先給朝鮮王一個下馬威,以便讓朝鮮王乖乖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景福宮,康寧殿。
朝鮮王李陶正在翻閱著公文,身為朝鮮王國被後世萬民敬仰的千古明君,平日裏可謂日理萬機,勤於政務。
“主上殿下,首陽大君和左議政有緊急公務求見。”忽然,房門開了,大殿提調尚宮快步走了進來,向李裪躬身道。
“哦!傳他們進來。”李裪聞言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如今夜色已深李瑈和黃喜還聯袂而來,難道出了什麽大事?
“主上殿下,大事不好了,戶曹給大明籌集的那批糧食出事了,上使劉大人發現軍糧不是花錢購買的,而是地方官吏以給大明籌集軍糧為由從百姓那裏強行征收而來的,為此上使劉大人已然動怒,不僅派人從仁川港調來兩百明軍,而且已經將上使陳大人囚禁在了太平館後院。”
李裪和黃喜就在門外候著,隨後急匆匆進來,黃喜向李裪躬身行李後,一臉凝重地稟告道。
“什麽?”李裪的雙目頓時流露出愕然的神色。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戶曹得了三十五萬兩銀子用來購買糧食,其中的五萬兩銀子戶曹給了景福宮,其餘的銀子用來從民間購買糧食,怎會變成了征糧?
另外,陳銘可是大明的副使,李雲天也是大明的副使,兩人無論在大明的官職相差多大,在朝鮮國的身份可都是一樣的,而現在李雲天竟然囚禁了陳銘,這膽子也太大了一些。
“父王殿下,大明皇上這次為了給遼東明軍購買軍糧可是花費了重金,如今那些錢被地方官吏克扣,一旦事發後果不堪設想,請父王殿下早做準備,以策萬全。”李瑈見李裪一臉的驚愕,不由得憂心忡忡地道。
“那些混蛋,竟然敢做出這等膽大包天之事。”李裪聞言回過神來,伸手重重地一拍桌案,怒氣衝衝地道。
雖然李裪知道那些經手的官吏難免會上下其手從中撈油水,可萬萬沒想到他們利欲熏心下竟敢把買糧改為了征糧,這簡直令他感到匪夷所思。
“陳主事,皇上在朝鮮國采購軍糧不僅僅是為了遼東的戰事,還要對朝鮮國百姓施恩,故而特別下了詔令買糧價格極盡優惠。”
李雲天見陳銘還有臉拿宣德帝來壓自己,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冷笑,神情冷峻地望著他,“可本官卻聽聞那些高於市價兩三倍甚至四五倍的糧食,竟然是朝鮮國地方官吏以給我大明籌糧為名強行向百姓們征收而來的,你身為采辦軍糧事宜的主事人是否知情?”
“本官隻負責買糧,至於那些糧食從何而來就不是本官所關心的事情。”陳銘聞言怔了一下,終於明白李雲天為何突然對他發難了,原來是知道了那些從朝鮮國所購軍糧的來曆,隨後冷冷地望著李雲天,將責任推得一幹二淨。
“你可知道,如果那些軍糧真的是朝鮮國地方官員強征而來的那麽你便犯了欺君之罪,屆時不用你到皇上那裏告本官的狀,皇上自然會讓錦衣衛北鎮撫司的人來找你。”
李雲天早就料到陳銘會推卸罪責,因此冷笑了一聲,語氣變得嚴厲起來,“陳主事,本官再問你一遍,你是否知道那些軍糧來路不正?”
“本官是合法買賣,那些軍糧都是從朝鮮國議政廳戶曹那裏買來的,豈會來路不正?”
陳銘沒想到李雲天的言辭竟然如此厲害,頃刻之間就給他扣了一個欺君之罪的帽子而且還令他無法反駁,不過他才不會那麽傻承認那些軍糧的來路有問題,自然事硬扛到底,不甘示弱地反問李雲天。
“陳主事,本官已經給過你機會了。”李雲天見陳銘頑抗到底,嘴角閃過一絲冷笑,抬頭望向了跪在麵前的樸永吉,“本官問你,你所的糧食被地方官吏以給大明籌糧的名義強行征收是否屬實?”
“上使大人,人不敢欺瞞大人,所言句句屬實,不信的話大人可以派人就近去漢城府周邊郡縣一查,定然會知道人所言非虛,為了盡快給大明籌集軍糧漢城府所在的整個京畿道的糧食差不多都已經被征完了。”
經過護衛的翻譯後,樸永吉連忙拜伏在地上,鄭重其事地向李雲天道,他原本心中並沒有抱著多大的希望,認為李雲天一定會袒護陳銘,不過現在看來李雲天好像非常重視此事,否則陳銘也不會被冷水澆了一個透心涼。
“來人,連夜出城去仁川港,調兩百兵丁前來漢城!”聽了樸永吉的話後,李雲天沉吟了一下,沉聲向一名護衛道。
“遵命!”那名護衛聞言向李雲天一躬身,領著兩名同步快步離開。
明揚號已經返回仁川港,李雲天既然想要把軍糧一事搞大,那麽自然需要調用信得過的手下來查案,同時這也是給漢城的朝鮮國官吏以威懾,故意在城裏營造緊張的氛圍。
“劉大人息怒,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勿需勞動貴軍,議政廳一定會查清此事,給劉大人一個滿意的交代。”李瑈見李雲天竟然要調兵進漢城,雖然隻是寥寥的兩百人但漢城畢竟是朝鮮國的都城,明軍要是進入的話影響重大,恐怕會引發城裏的恐慌。
“大君,此事事關大明天子的威嚴,本官必定要查清此案,否則不但無法向皇上複命,而且也將影響到大明在遼東戰事在朝鮮國籌集物資的事宜。”
李雲天聞言向李瑈搖了搖頭,神情嚴肅地婉拒了李瑈的提議,他知道李瑈自然是想大事化,事化了,把這件事情給敷衍過去,可李雲天的意圖就是將事情鬧大,因此豈會把案子交給議政廳來審理?
李瑈的臉上頓時流露出一絲失望的神色,李雲天是宣德帝派來的使者,代表了大明的天威,故而身為大明藩屬國的朝鮮國要是阻止明軍進入漢城的話無疑是叛亂的行為,即使不引發明軍的征討也會使得朝鮮國內發生內亂。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王國與安南國等附屬國,安南國等附屬國是大明的屬國,而朝鮮王國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實是大明的一個藩國。
所謂藩國,指的是大明立國時明太祖所冊封的藩王所在的地盤,朝鮮王國就類似於大明的一個藩國,因此大明與朝鮮王國的交往最為密切,派去的使者也最為頻繁。
因此,朝鮮王國的那些兩班貴族即是朝鮮國的大臣,同時也是大明的臣子,朝鮮王要想與大明開戰並不容易,首先就要過了國內兩班貴族一關。
朝鮮國的兩班貴族把持了朝鮮王國的朝政,擁有著左右朝鮮王國政局的權利,而由於很多兩班貴族已經認同了大明這個宗主國,在朝鮮王國形成了強大的親明派,所以朝鮮王與大明作戰從法理上而言就是叛亂,那些親明派的兩班貴族絕對會反對。
從高麗時代起,高麗王朝兩班貴族之間的權力爭鬥就異常激烈,等到了朝鮮王朝時更是達到了,權臣架空朝鮮王甚是廢除朝鮮王的事情屢有發生。
李瑈現在不僅擔心軍糧的事情會鬧大難以善後,更擔心朝鮮王會拒絕明軍進入漢城,屆時事情可就要變得糟糕了。
“劉方,如今遼東戰局危急,你在朝鮮國惹出這麽多事端來,居心何在?”
陳銘此時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妙,沒想到李雲天竟然調兵,如此一來事情可就要鬧大了,那批軍糧如果查下去的話裏麵的那些齷齪和貓膩可就全都要暴露了,因此他壓抑著心中的震驚,故作沉穩地厲聲質問李雲天。
“陳主事,皇上讓你籌買的軍糧出了這麽大的事,你不思悔改反而想要誣陷本官,著實可惡!”李雲天聞言嘴角頓時流露出一絲不屑的冷笑,麵無表情地望著陳銘,“來人,將他關在太平館後院,沒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與之接觸。”
“劉方,本官乃皇上禦命的副使,你竟敢囚禁本官,難道就不怕犯了欺君大罪?”陳銘聞言頓時就慌了,感覺李雲天不像是在開玩笑,連忙色厲內荏地指著李雲天吼道。
李雲天沒有理會他,衝著一旁的護衛擺了擺手,大喊大叫的劉方就被幾名護衛拖了出去,吸引了沿途藝妓和嫖客的視線,私下裏在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臉上皆流露出震驚的神色。
劉方來到漢城已經有幾個月,幾乎每晚都要在漢城教坊喝花酒玩樂,故而漢城教坊藝妓和嫖客差不多都知道他是大明來朝鮮國的副使,平日裏飛揚跋扈很是傲慢,沒成想不但被澆了一個透心涼瑟瑟發抖,而且還被人給強行拖走,實在是令他們感到匪夷所思。
“大君,事發突然,本使有要案要查,下次在與大君把盞言歡。”等陳銘被拖出門,李雲天起身向李瑈一拱手,不動聲色地道。
“劉大人如果有什麽需要本王效力盡管開口,本王一定盡力而為。”李瑈連忙站起來,向李雲天拱手道。
“那本使謝過大君,軍糧一案案情重大,本使正需要大君這樣的貴人相助,請大君前去奏請國王殿下,本使要議政廳協助本使徹查軍糧案。”李雲天聞言再度向李瑈拱了拱手,順勢將李瑈拖下了水。
“本王這就向過往殿下稟告。”李瑈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然後向雲天一躬身,臉上的神色緩和了下來,聽語氣李雲天並沒有要向朝鮮王興師問罪的意思,這就使得事情比較好辦。
李雲天敏銳地注意到了李瑈臉上神情的變化,嘴角不由得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由於明軍在遼東處於劣勢,因此李雲天現在肯定不會向朝鮮王發難,他需要從朝鮮國得到物資和兵力用以與遼東的蒙古人交戰,故而打算先給朝鮮王一個下馬威,以便讓朝鮮王乖乖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景福宮,康寧殿。
朝鮮王李陶正在翻閱著公文,身為朝鮮王國被後世萬民敬仰的千古明君,平日裏可謂日理萬機,勤於政務。
“主上殿下,首陽大君和左議政有緊急公務求見。”忽然,房門開了,大殿提調尚宮快步走了進來,向李裪躬身道。
“哦!傳他們進來。”李裪聞言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如今夜色已深李瑈和黃喜還聯袂而來,難道出了什麽大事?
“主上殿下,大事不好了,戶曹給大明籌集的那批糧食出事了,上使劉大人發現軍糧不是花錢購買的,而是地方官吏以給大明籌集軍糧為由從百姓那裏強行征收而來的,為此上使劉大人已然動怒,不僅派人從仁川港調來兩百明軍,而且已經將上使陳大人囚禁在了太平館後院。”
李裪和黃喜就在門外候著,隨後急匆匆進來,黃喜向李裪躬身行李後,一臉凝重地稟告道。
“什麽?”李裪的雙目頓時流露出愕然的神色。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戶曹得了三十五萬兩銀子用來購買糧食,其中的五萬兩銀子戶曹給了景福宮,其餘的銀子用來從民間購買糧食,怎會變成了征糧?
另外,陳銘可是大明的副使,李雲天也是大明的副使,兩人無論在大明的官職相差多大,在朝鮮國的身份可都是一樣的,而現在李雲天竟然囚禁了陳銘,這膽子也太大了一些。
“父王殿下,大明皇上這次為了給遼東明軍購買軍糧可是花費了重金,如今那些錢被地方官吏克扣,一旦事發後果不堪設想,請父王殿下早做準備,以策萬全。”李瑈見李裪一臉的驚愕,不由得憂心忡忡地道。
“那些混蛋,竟然敢做出這等膽大包天之事。”李裪聞言回過神來,伸手重重地一拍桌案,怒氣衝衝地道。
雖然李裪知道那些經手的官吏難免會上下其手從中撈油水,可萬萬沒想到他們利欲熏心下竟敢把買糧改為了征糧,這簡直令他感到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