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風穀北穀口的爆炸聲響起時,南穀口外一片樹林裏,顧禮裕神情嚴峻地大手一揮,埋伏著的驍武軍軍士和女真諸部士兵紛紛揮舞著手裏的兵器呐喊著向正準備進入穀口的北元援兵輜重營衝了過去。
輜重營通常都在行軍隊伍的最後方,一是因為輜重部隊走得慢,二來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有更多的機會逃走,不過這一次很顯然他們沒有逃走的機會。
望著蜂擁從樹林裏衝出來的驍武軍軍士和女真諸部士兵,押運糧草的仆從軍士兵頓時傻了,一時間竟然怔在了那裏,茫然不知所措,誰也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上埋伏。
“不好,有伏兵,快跑!”很快,人群中也不知道誰大喊了一聲,本就士氣低落的仆從軍士兵頓時一哄而散,像沒頭的蒼蠅似的四處逃竄,場麵亂哄哄得異常混亂。
麵對著失去鬥誌的仆從軍士兵,驍武軍的軍士和女真諸部的士兵沒費多少力氣就拿下了輜重營,眾多逃無可逃的仆從軍的士兵舉著雙手跪在地上投降。
負責掌管輜重營的蒙古將領想要組織兵力抵抗,可狼奔豕突的仆從軍士兵哪裏肯聽他的話,而他手中的蒙古兵兵力有限,因此隻好舍棄了輜重營領著手下的蒙古士兵逃進了清風穀。
幾乎與此同時,清風穀兩側的山上呼啦啦滾落下來眾多的木頭和大石塊,砸得山穀裏的北元援兵哭爹喊娘,抱頭鼠竄,狼狽不堪地找地方躲避,陣形一時間大亂。
突如其來的襲擊使得察合萬分震驚,為了躲避山上滾落的滾木和石塊,手下的親兵簇擁著他躲在了路邊一塊突出來岩石的下方,神情愕然地望著山穀中那些被滾木和石塊砸得狼狽逃竄的蒙古兵。
無論如何察合都想不到龜縮在城池裏的明軍竟敢在清風穀設伏,要知道此處距離銀州城隻有一百多裏,銀州城的蒙古騎兵得到消息後能迅速趕來馳援。
而且,令察合大為不解的是伏擊他的明軍是從哪裏冒出來的,為何沒有被沿途的蒙古軍隊發現。
雖然山上的滾木和落石很快就停止了,可不少蒙古士兵和仆從軍的士兵被滾木和落石砸中死於非命,受傷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
察合知道他這回陰溝裏翻了船,在清風穀中了明軍的埋伏,既然山穀兩側的山頭上埋伏了明軍,那麽他唯有率軍衝出穀口向銀州城突圍才能有一線生機,他相信明軍無法阻止蒙古騎兵的鐵騎。
因此,察合向前方蒙古騎兵的將領下令,讓其組織人馬衝出穀口,給後麵的大軍開路。
“將軍,明軍的火器異常厲害,我軍的騎兵無法衝出穀口。”隨著清風穀北穀口再度傳來一連串的爆炸聲,一名從穀口方向趕來的騎兵給察合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想要衝出穀口的蒙古騎兵被從山下落下的黑色圓球給炸了回來。
“傳本將軍的命令,騎兵全力衝鋒,不惜一切代價衝出去,臨陣退縮者定斬不赦!”察合聞言臉色頓時變了幾遍,隨後麵色鐵青地下達了命令,讓前方的蒙古騎兵全力衝鋒,否則清風穀就是他們的葬身之地,他就不相信明軍有足夠的黑色鐵球來阻擋蒙古騎兵。
隨著察合的這道命令,山穀中的蒙古騎兵紛紛催動馬匹,搖晃著手裏的馬刀,高聲呐喊著衝向了穀口處。
察合猜的沒錯,李雲天此次帶來的地雷有限不可能都用在清風穀,因此蒙古騎兵這次並沒有受到黑色圓球的襲擊,順利地衝出了穀口,呼嘯著湧向了前方列陣以待的五個火槍兵混合軍陣。
“射擊!”
當蒙古騎兵距離中間處混合方陣一百五十米時,一名驍武軍的武官下達了開火的命令,早已經做好射擊準備的火槍兵們紛紛勾動了扳機。
伴隨著一陣炒豆般的聲響,衝在最前麵的蒙古騎兵紛紛連人帶馬倒了下去,呼啦啦倒了一片。
後麵的蒙古騎兵不清楚發生了什麽,踐踏著倒在地上的騎兵和馬匹向前衝鋒著,而當第二輪槍聲響起後,又有一大批騎兵和馬匹栽倒在了地上。
李雲天的眉頭微微皺著,從他所處的方位可以清楚地看見穀口處發生的事情,在火槍兵的連續射擊下,蒙古騎兵一片一片地倒在了軍陣前方,無法向前逾越一步,這使得穀口外很快就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橫七豎八的屍體逐漸疊了起來,將前進的道路堵住。
望見了眼前的一幕後,立在李雲天身後觀戰的女真諸部首領不由得麵麵相覷,雙目中滿是駭然的神色,與上一次火槍營的操演相比,火繩槍在實戰的威力帶給了他們更大的震撼。
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兩千多名蒙古騎兵倒在了五個火槍兵軍陣的槍口下,陣前的地上密密麻麻地堆滿了人和馬匹的屍體。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蒙古騎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他們隻不過向前推進了三四十米而已,而且越往後越難向前推進。
因此,麵對慘重的傷亡蒙古騎兵終於停止了衝鋒,立在穀口前神情驚恐地望著遠處五個火槍兵軍陣,他們以前還從沒有遇經曆如此恐怖的事情,誰能想到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騎兵竟然在那五個火槍兵軍陣前絲毫沒有還手之力,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隨著蒙古騎兵停止衝鋒,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倒在血泊中的蒙古傷兵所發出的呻吟聲和慘叫聲在寂靜的氛圍中顯得異常刺耳,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什麽?”得知蒙古騎兵被阻擋在了穀口處後,察合頓時大吃了一驚,他本以為蒙古騎兵衝出穀口後將衝散明軍的陣型,萬萬想不到會被明軍的火器射殺在陣前,明軍何時配備了如此厲害的火器。
“通令全軍,翻山突圍!”臉色變了幾變後,察合高聲下達了軍令,既然無法衝出穀口,那麽也就隻能讓步卒從山穀兩側的山上突圍,與明軍決一死戰。
尤為重要的是,隻要銀州城的蠻蘇和穆都得到北元援兵遇襲的消息,一定會率兵前來救援。
現在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察合手下的士兵能否堅持到慢速和穆都援兵的到來,很顯然在這裏設伏的明軍是有備而來。
經曆了剛才的一番滾木和落石襲擊後,山穀中的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人心惶惶,紛紛找地方躲避,生怕山下再滾落什麽東西。
察合下令後,蒙古兵立刻向兩側的山頭突圍,那些仆從軍士兵在蒙古將領和士兵的驅趕下一臉不情願地往山頭上爬去。
當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爬到山腰時,山頭上轟隆隆地再度滾落了許多滾木和落石,不少人躲避不及被砸中,慘叫著從山上滾了下來。
見此情形,仆從軍士兵一窩蜂似地往山下跑去,天知道山上還有多少滾木和落石,誰吃飽了撐的白白去送命。
麵對那些滾木和落石,蒙古兵也不得不撤退,潮水般往山下退去。
“可惡!”察合已經目睹了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被滾木和落石擊退的一幕,禁不住攥緊了拳頭,臉色陰沉的可怕,看來明軍準備充分今天要想從清風口脫身可就難了。
“殺呀!”察合的話音剛落,山穀兩側的山頭上就傳來了震天的喊殺聲,隻見無數人影揮舞著兵器從山上衝了下來,餓虎撲食般撲向了還未撤到山腳下的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
明軍此時發起攻擊的原因很簡單,山上已經沒有滾木和落石,雖然滾木和落石有著不錯的殺傷力,但是要把它們弄到山上卻並不容易,因此現在輪到明軍進攻,趁著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陣腳大亂之際一舉將其殲滅。
察合見狀臉色頓時變得蒼白,雙目不由得流露出絕望的神色,麵對著明軍凶猛的攻勢他豈有逃脫之理?
“我去睡一會兒,等戰事完了喊我?”聽見了山穀內傳來的排山倒海般的喊殺聲後,李雲天懶洋洋地打了一個哈欠,吩咐了雷婷一句後鑽進了軍帳呼呼大睡起來。
這些天為了布置清風口的伏擊事宜他常常熬夜,如今大局已定他終於能夠鬆一口氣,安心睡一個回籠覺了。
當李雲天一覺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清晨,清風口的戰事已經在昨天下午結束,明軍此役大獲全勝,俘敵近兩萬人,活捉了北元統軍將領察合。
雷婷見李雲天睡得很熟,因此就沒有打擾他,讓他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這種“違抗軍令”的事情也隻有雷婷敢做,其他人斷然不敢抗命。
“鎮武侯救命之恩,我等沒齒難忘!”趙勇和楊威等被俘明軍將領由於跟輜重部隊在一起,因此已經被顧禮裕安然救出,等李雲天洗漱完畢後跟著顧禮裕等人進軍帳拜見,畢恭畢敬地躬身致謝。
他們本以為以後將成為北元的階下囚,誰也沒有料到李雲天竟出人意料地在清風口設伏,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仗,將他們給救了出來,猶如夢中一樣。
尤其是趙勇和楊威,見到李雲天後更是心情複雜,去年宣德帝親征時李雲天一直對進軍北元王城哈拉和林城持有謹慎態度,正是在李雲天的影響下宣德帝才停在了伊林城,沒有隨同安平候牛世豪的大軍前往哈拉和林城。
可惜的是,包括牛世豪、趙勇和楊威在內的隨軍勳貴被阿魯台和脫歡所製造的假象蒙蔽,認為韃靼和瓦剌不堪一擊,故而在李雲天趕赴遼東都司後極力勸宣德帝像永樂帝一樣君臨哈拉和林城,既彰顯了大明天威,同時也是給宣德帝的此次北征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宣德帝最終被牛世豪等人動了心,因此擺駕前往哈拉和林城,結果回來的時候在飲馬河遇襲,遭遇了一場慘敗。
“諸位言重了,這是本侯的職責,何足掛齒。”李雲天聞言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微笑著扶起了趙勇和楊威。
“鎮武侯,我等在阿魯台的軍營裏見到了文勇伯,他替阿魯台招降了一些貪生怕死的叛將。”趙勇沉吟了一下,神情嚴肅地向李雲天道。
“文勇伯!”李雲天的雙目頓時流露出驚訝的神色,對此顯得十分意外,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當年文勇伯已經隨著威國公魯仲乾自盡了,怎會出現在了阿魯台的軍營而且還為阿魯台效命?
輜重營通常都在行軍隊伍的最後方,一是因為輜重部隊走得慢,二來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有更多的機會逃走,不過這一次很顯然他們沒有逃走的機會。
望著蜂擁從樹林裏衝出來的驍武軍軍士和女真諸部士兵,押運糧草的仆從軍士兵頓時傻了,一時間竟然怔在了那裏,茫然不知所措,誰也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上埋伏。
“不好,有伏兵,快跑!”很快,人群中也不知道誰大喊了一聲,本就士氣低落的仆從軍士兵頓時一哄而散,像沒頭的蒼蠅似的四處逃竄,場麵亂哄哄得異常混亂。
麵對著失去鬥誌的仆從軍士兵,驍武軍的軍士和女真諸部的士兵沒費多少力氣就拿下了輜重營,眾多逃無可逃的仆從軍的士兵舉著雙手跪在地上投降。
負責掌管輜重營的蒙古將領想要組織兵力抵抗,可狼奔豕突的仆從軍士兵哪裏肯聽他的話,而他手中的蒙古兵兵力有限,因此隻好舍棄了輜重營領著手下的蒙古士兵逃進了清風穀。
幾乎與此同時,清風穀兩側的山上呼啦啦滾落下來眾多的木頭和大石塊,砸得山穀裏的北元援兵哭爹喊娘,抱頭鼠竄,狼狽不堪地找地方躲避,陣形一時間大亂。
突如其來的襲擊使得察合萬分震驚,為了躲避山上滾落的滾木和石塊,手下的親兵簇擁著他躲在了路邊一塊突出來岩石的下方,神情愕然地望著山穀中那些被滾木和石塊砸得狼狽逃竄的蒙古兵。
無論如何察合都想不到龜縮在城池裏的明軍竟敢在清風穀設伏,要知道此處距離銀州城隻有一百多裏,銀州城的蒙古騎兵得到消息後能迅速趕來馳援。
而且,令察合大為不解的是伏擊他的明軍是從哪裏冒出來的,為何沒有被沿途的蒙古軍隊發現。
雖然山上的滾木和落石很快就停止了,可不少蒙古士兵和仆從軍的士兵被滾木和落石砸中死於非命,受傷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
察合知道他這回陰溝裏翻了船,在清風穀中了明軍的埋伏,既然山穀兩側的山頭上埋伏了明軍,那麽他唯有率軍衝出穀口向銀州城突圍才能有一線生機,他相信明軍無法阻止蒙古騎兵的鐵騎。
因此,察合向前方蒙古騎兵的將領下令,讓其組織人馬衝出穀口,給後麵的大軍開路。
“將軍,明軍的火器異常厲害,我軍的騎兵無法衝出穀口。”隨著清風穀北穀口再度傳來一連串的爆炸聲,一名從穀口方向趕來的騎兵給察合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想要衝出穀口的蒙古騎兵被從山下落下的黑色圓球給炸了回來。
“傳本將軍的命令,騎兵全力衝鋒,不惜一切代價衝出去,臨陣退縮者定斬不赦!”察合聞言臉色頓時變了幾遍,隨後麵色鐵青地下達了命令,讓前方的蒙古騎兵全力衝鋒,否則清風穀就是他們的葬身之地,他就不相信明軍有足夠的黑色鐵球來阻擋蒙古騎兵。
隨著察合的這道命令,山穀中的蒙古騎兵紛紛催動馬匹,搖晃著手裏的馬刀,高聲呐喊著衝向了穀口處。
察合猜的沒錯,李雲天此次帶來的地雷有限不可能都用在清風穀,因此蒙古騎兵這次並沒有受到黑色圓球的襲擊,順利地衝出了穀口,呼嘯著湧向了前方列陣以待的五個火槍兵混合軍陣。
“射擊!”
當蒙古騎兵距離中間處混合方陣一百五十米時,一名驍武軍的武官下達了開火的命令,早已經做好射擊準備的火槍兵們紛紛勾動了扳機。
伴隨著一陣炒豆般的聲響,衝在最前麵的蒙古騎兵紛紛連人帶馬倒了下去,呼啦啦倒了一片。
後麵的蒙古騎兵不清楚發生了什麽,踐踏著倒在地上的騎兵和馬匹向前衝鋒著,而當第二輪槍聲響起後,又有一大批騎兵和馬匹栽倒在了地上。
李雲天的眉頭微微皺著,從他所處的方位可以清楚地看見穀口處發生的事情,在火槍兵的連續射擊下,蒙古騎兵一片一片地倒在了軍陣前方,無法向前逾越一步,這使得穀口外很快就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橫七豎八的屍體逐漸疊了起來,將前進的道路堵住。
望見了眼前的一幕後,立在李雲天身後觀戰的女真諸部首領不由得麵麵相覷,雙目中滿是駭然的神色,與上一次火槍營的操演相比,火繩槍在實戰的威力帶給了他們更大的震撼。
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兩千多名蒙古騎兵倒在了五個火槍兵軍陣的槍口下,陣前的地上密密麻麻地堆滿了人和馬匹的屍體。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蒙古騎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他們隻不過向前推進了三四十米而已,而且越往後越難向前推進。
因此,麵對慘重的傷亡蒙古騎兵終於停止了衝鋒,立在穀口前神情驚恐地望著遠處五個火槍兵軍陣,他們以前還從沒有遇經曆如此恐怖的事情,誰能想到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騎兵竟然在那五個火槍兵軍陣前絲毫沒有還手之力,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隨著蒙古騎兵停止衝鋒,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倒在血泊中的蒙古傷兵所發出的呻吟聲和慘叫聲在寂靜的氛圍中顯得異常刺耳,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什麽?”得知蒙古騎兵被阻擋在了穀口處後,察合頓時大吃了一驚,他本以為蒙古騎兵衝出穀口後將衝散明軍的陣型,萬萬想不到會被明軍的火器射殺在陣前,明軍何時配備了如此厲害的火器。
“通令全軍,翻山突圍!”臉色變了幾變後,察合高聲下達了軍令,既然無法衝出穀口,那麽也就隻能讓步卒從山穀兩側的山上突圍,與明軍決一死戰。
尤為重要的是,隻要銀州城的蠻蘇和穆都得到北元援兵遇襲的消息,一定會率兵前來救援。
現在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察合手下的士兵能否堅持到慢速和穆都援兵的到來,很顯然在這裏設伏的明軍是有備而來。
經曆了剛才的一番滾木和落石襲擊後,山穀中的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人心惶惶,紛紛找地方躲避,生怕山下再滾落什麽東西。
察合下令後,蒙古兵立刻向兩側的山頭突圍,那些仆從軍士兵在蒙古將領和士兵的驅趕下一臉不情願地往山頭上爬去。
當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爬到山腰時,山頭上轟隆隆地再度滾落了許多滾木和落石,不少人躲避不及被砸中,慘叫著從山上滾了下來。
見此情形,仆從軍士兵一窩蜂似地往山下跑去,天知道山上還有多少滾木和落石,誰吃飽了撐的白白去送命。
麵對那些滾木和落石,蒙古兵也不得不撤退,潮水般往山下退去。
“可惡!”察合已經目睹了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被滾木和落石擊退的一幕,禁不住攥緊了拳頭,臉色陰沉的可怕,看來明軍準備充分今天要想從清風口脫身可就難了。
“殺呀!”察合的話音剛落,山穀兩側的山頭上就傳來了震天的喊殺聲,隻見無數人影揮舞著兵器從山上衝了下來,餓虎撲食般撲向了還未撤到山腳下的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
明軍此時發起攻擊的原因很簡單,山上已經沒有滾木和落石,雖然滾木和落石有著不錯的殺傷力,但是要把它們弄到山上卻並不容易,因此現在輪到明軍進攻,趁著蒙古兵和仆從軍士兵陣腳大亂之際一舉將其殲滅。
察合見狀臉色頓時變得蒼白,雙目不由得流露出絕望的神色,麵對著明軍凶猛的攻勢他豈有逃脫之理?
“我去睡一會兒,等戰事完了喊我?”聽見了山穀內傳來的排山倒海般的喊殺聲後,李雲天懶洋洋地打了一個哈欠,吩咐了雷婷一句後鑽進了軍帳呼呼大睡起來。
這些天為了布置清風口的伏擊事宜他常常熬夜,如今大局已定他終於能夠鬆一口氣,安心睡一個回籠覺了。
當李雲天一覺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清晨,清風口的戰事已經在昨天下午結束,明軍此役大獲全勝,俘敵近兩萬人,活捉了北元統軍將領察合。
雷婷見李雲天睡得很熟,因此就沒有打擾他,讓他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這種“違抗軍令”的事情也隻有雷婷敢做,其他人斷然不敢抗命。
“鎮武侯救命之恩,我等沒齒難忘!”趙勇和楊威等被俘明軍將領由於跟輜重部隊在一起,因此已經被顧禮裕安然救出,等李雲天洗漱完畢後跟著顧禮裕等人進軍帳拜見,畢恭畢敬地躬身致謝。
他們本以為以後將成為北元的階下囚,誰也沒有料到李雲天竟出人意料地在清風口設伏,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仗,將他們給救了出來,猶如夢中一樣。
尤其是趙勇和楊威,見到李雲天後更是心情複雜,去年宣德帝親征時李雲天一直對進軍北元王城哈拉和林城持有謹慎態度,正是在李雲天的影響下宣德帝才停在了伊林城,沒有隨同安平候牛世豪的大軍前往哈拉和林城。
可惜的是,包括牛世豪、趙勇和楊威在內的隨軍勳貴被阿魯台和脫歡所製造的假象蒙蔽,認為韃靼和瓦剌不堪一擊,故而在李雲天趕赴遼東都司後極力勸宣德帝像永樂帝一樣君臨哈拉和林城,既彰顯了大明天威,同時也是給宣德帝的此次北征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宣德帝最終被牛世豪等人動了心,因此擺駕前往哈拉和林城,結果回來的時候在飲馬河遇襲,遭遇了一場慘敗。
“諸位言重了,這是本侯的職責,何足掛齒。”李雲天聞言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微笑著扶起了趙勇和楊威。
“鎮武侯,我等在阿魯台的軍營裏見到了文勇伯,他替阿魯台招降了一些貪生怕死的叛將。”趙勇沉吟了一下,神情嚴肅地向李雲天道。
“文勇伯!”李雲天的雙目頓時流露出驚訝的神色,對此顯得十分意外,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當年文勇伯已經隨著威國公魯仲乾自盡了,怎會出現在了阿魯台的軍營而且還為阿魯台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