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來方良可謂春風得意,不僅李雲天死了而且越王也回到了京城,他不由得有些飄飄然,開始幻想自己以後高官顯貴的生活。
在方良看來,李雲天是朝堂上唯一一個比他厲害的人,如今李雲天已經葬身京畿都督府的大火,如此一來朝堂上將沒人是他的對手。
實話,當方良得知京畿都督府發生大火後大吃了一驚,雖然他不清楚這場大火是如何發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阿仇做下的,阿仇的能量之大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竟然在內廷裏都安插了人手。
方良很慶幸,阿仇是他的朋友而不是敵人,有了阿仇的幫助他以後在朝堂上將如魚得水。
開始時,方良還在擔心張太後會把越王趕出京城,可結果令他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去,張太後出麵給越王開脫後越王可以光明正大地留在京城。
越王回京一事猶如一粒石子落在波浪不驚的湖麵上,使得平靜的湖水蕩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京城各方勢力都被攪動,進而陷入到了這些漣漪裏。
不過,京城百姓的視線被鎮國公府所發生的事情吸引,就在趙欣月和紅鸞被周雨婷收為李雲天妾室的第二天,大年初六的上午,又有一名身穿孝服的妙齡女子出現在了鎮國公府的大門口。
與大明的孝服不同的是,這名妙齡女子的孝服樣式看上去有些怪異,屬於比較蓬鬆的白色的孝裙。
由於院門處的鎮國公家丁都不認識那名妙齡女子,故而她被擋在了門外,這立刻吸引了前來吊唁李雲天的那些人注意。
那名妙齡女子並沒有因此而惱怒,而是神色哀傷地讓門口的家丁前去請雷婷,並告訴那些家丁她的名字叫“柳真”,來自朝鮮王國。
對於柳真的出現,雷婷既感到意外同時也覺得情理之中,當年在漢城的時候她就發現柳真已經被李雲天所折服,而且李雲天對柳真的保護也使得朝鮮國的那些權貴將其視為李雲天的女人。
自從柳真跟著朝鮮國的使團來到大明,雷婷就知道柳真對李雲天動了真感情,如今柳真來吊唁李雲天她自然不會拒絕,出門將其領了進去。
柳真的來意與趙欣月和紅鸞一樣,都是想死後能得以陪伴李雲天,這意味著她也唯有成為李雲天的妾室,這令京城不少人感到唏噓。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眼見這些如花似玉的妙齡女子接二連三地要給死去的李雲天守節,不得不使得人們感到感慨和難以理解。
其實,柳真是和紅鸞一同從江南趕來的,兩人本來在江南切磋舞藝,從《明新報》上得知李雲天牽涉進京畿都督府火繩槍一案後日夜兼程地趕來,沒想到還是慢了一步沒能見到李雲天一麵。
對於柳真來,李雲天當年讓她怦然心動的感覺是別人無法做到的,故而她決定按照自己心靈上的指引與李雲天在一起,雖生不能同寢,但願死能同眠。
與趙欣月和紅鸞一樣,柳真和兩人一起被孫皇後下達了懿旨,得以成為了朝廷的三品誥命淑人。
除了鎮國公府和蹇府外,京城裏最熱鬧的莫過於越王在京城的別院。
按照大明的定製,京城裏麵的皇族要住在皇城裏,而皇城到了晚上是要封門的,不過京城最繁華的地方時城南,故而越王在城南買了一套宅院當別院用以與京城權貴的交際。
嚴格來,越王的這個行為已經觸犯了大明的律例,不過越王是宣德帝疼愛的親兄弟,宣德帝不什麽的話那麽別人也隻好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屬於皇族內部的事務,大家沒有必要因此而得罪越王。
越王突然回京再加上張皇後對其的袒護,使得京城裏不少官員敏銳地意識到了越王在未來的朝局中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故而紛紛前去越王的別院登門拜訪。
當然了,能進去越王別院的官員皆為朝廷的高官顯貴,像方良這種級別的官根本就不夠資格。
不過,方良有他自己的門路,由於阿仇從中的穿針引線,這使得他得意在深夜的時候從越王別院的後門進入。
方良現在的心情有些激動,按照阿仇的法,越王現在並不知道是誰安排的人從錦衣衛手裏劫走了他,而方良就是安排了那次行動的人,越王一定會重用他。
“下官方良,宣德八年癸醜科進士,拜見王爺。”在後院的書房裏,方良見到了坐在書桌後麵看書的越王,躬身拱手行禮。
“方進士勿需多禮。”越王笑著放下手裏的書,伸手示意方良落座,然後微笑著道,“方進士,本王這次能回京城你居功至偉。”
“王爺言重了,下官隻不過是順應時事而已,當時皇上重病纏身而太子年幼,在下官看來唯有王爺能執掌大明朝局。”方良側著身子,躬身恭維著越王。
“方進士,你的功勞本王不會忘的,倘若本王有朝一日能執掌朝局,那麽定會重用方進士。”越王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開口沉聲道。
“謝王爺栽培,下官一定全心全力給王爺效命。”方良聞言不由得大喜,連忙向越王表達忠心。
“方進士,本王聽義國公已經回京,京畿都督府的大權掌握在義國公的手裏,而他好像與太子走得比較近。”
越王笑了笑,他早已經習慣了被人阿諛奉承,然後語峰一轉,意味深長地道,“這使得本王有些擔心,他們這種人最為迂腐,頑固不化。”
“王爺的意思是不希望看見義國公?”方良怔了一下,雙目流露出驚訝的神色。
“經曆了京畿都督府一案後,仁國公和成勇候現在的處境非常微妙,如果義國公有什麽意外的話兩人將接管京畿都督府的軍權。”越王沒有直接回答方良,而是有條不紊地起了陳泰和胡大海。
自從李雲天死在了京畿都督府大火後,陳泰和胡大海的日子就變得非常難過,雖然兩人是奉旨辦了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可是在辦案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使得外界非常不滿,更何況李雲天還死在了京畿都督府,這使得兩人受到了勳貴集團的排擠和孤立,私下裏有傳言李雲天的死與兩人有關。
一旦太子登基,那麽勳貴集團勢必要想辦法將兩人從京畿都督府左右副都督的寶座上拉下來,因此陳泰和胡大海需要外界的幫助,而越王很顯然是最佳的人選。
如果兩人投靠越王的話,那麽即便越王不能登基,隻要越王能擔任攝政王的話就足以給兩人提供足夠的保護。
聽了越王的話後,方良的臉上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他明白越王為何如何看重陳泰和胡大海,這並不是因為陳泰和胡大海有多特殊,而是兩人掌管著京城一半的京軍,越王需要這些兵力。
忠國公周征和義國公張昊對皇權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否則當年兩人早就投靠了漢王,兩人的部下掌控著京城的另一半京軍,鑒定地站在太子的身後。
曆朝曆代的皇位的爭奪,最終都是依靠軍事力量來進行完結,因此現在越王和太子誰能掌握更多的軍事力量,確切的是京城附近的軍事力量那麽就將壓倒對方取得勝利。
既然越王無法拉攏周征和張昊,那麽唯有把目標轉向了陳泰和胡大海,雙方也算是各取所需。
隻不過方良沒想到越王竟然會對張昊起了殺心,方良相信如果條件許可的話越王肯定也會把周征幹掉,很顯然無法同時殺了周征和張昊,而一旦其中一人遇刺另外一個人肯定會更加戒備。
雖然周征在勳貴中的影響力更大,可對於京畿都督府來張昊這個大都督所起的作用要勝過周征一籌,故而張昊就成為了越王的獵物。
可要想在京城裏殺掉由衛兵保護的張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越王很顯然沒有這個能力,自然會想到將他從錦衣衛手裏“救”走的方良,方良既然有力量殺死那些錦衣衛,那麽也應該有力量殺了張昊。
“王爺放心,下官一定盡力而為。”方良並沒有殺張昊的本事,不過阿仇卻有這個能力,他知道張昊的人頭就是投靠越王的投名狀,故而沉吟了一下後就答應了下來,經曆此事後越王一定會將其當成是心腹。
“那本王就靜待佳音了。”越王聞言微微一笑,沉聲向方良道。
“下官定不會讓王爺失望。”方良連忙起身,鄭重其事地衝著越王拱手行禮。
“據本王所知,義國公兩天後的早上將會結束在壽皇殿的值守回府。”越王對方良的反應非常滿意,沉吟了一下後告訴他一個消息。
“王爺放心,下官知道該如何去做。”方良清楚越王這是暗示他在張昊回府的路上襲擊張昊,於是沉聲應道。
見方良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越王的嘴角閃過了一絲詭異的笑容,很可惜躬身行禮的方良並沒有看見,否則一定會使得他不寒而栗。
在方良看來,李雲天是朝堂上唯一一個比他厲害的人,如今李雲天已經葬身京畿都督府的大火,如此一來朝堂上將沒人是他的對手。
實話,當方良得知京畿都督府發生大火後大吃了一驚,雖然他不清楚這場大火是如何發生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阿仇做下的,阿仇的能量之大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竟然在內廷裏都安插了人手。
方良很慶幸,阿仇是他的朋友而不是敵人,有了阿仇的幫助他以後在朝堂上將如魚得水。
開始時,方良還在擔心張太後會把越王趕出京城,可結果令他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去,張太後出麵給越王開脫後越王可以光明正大地留在京城。
越王回京一事猶如一粒石子落在波浪不驚的湖麵上,使得平靜的湖水蕩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京城各方勢力都被攪動,進而陷入到了這些漣漪裏。
不過,京城百姓的視線被鎮國公府所發生的事情吸引,就在趙欣月和紅鸞被周雨婷收為李雲天妾室的第二天,大年初六的上午,又有一名身穿孝服的妙齡女子出現在了鎮國公府的大門口。
與大明的孝服不同的是,這名妙齡女子的孝服樣式看上去有些怪異,屬於比較蓬鬆的白色的孝裙。
由於院門處的鎮國公家丁都不認識那名妙齡女子,故而她被擋在了門外,這立刻吸引了前來吊唁李雲天的那些人注意。
那名妙齡女子並沒有因此而惱怒,而是神色哀傷地讓門口的家丁前去請雷婷,並告訴那些家丁她的名字叫“柳真”,來自朝鮮王國。
對於柳真的出現,雷婷既感到意外同時也覺得情理之中,當年在漢城的時候她就發現柳真已經被李雲天所折服,而且李雲天對柳真的保護也使得朝鮮國的那些權貴將其視為李雲天的女人。
自從柳真跟著朝鮮國的使團來到大明,雷婷就知道柳真對李雲天動了真感情,如今柳真來吊唁李雲天她自然不會拒絕,出門將其領了進去。
柳真的來意與趙欣月和紅鸞一樣,都是想死後能得以陪伴李雲天,這意味著她也唯有成為李雲天的妾室,這令京城不少人感到唏噓。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眼見這些如花似玉的妙齡女子接二連三地要給死去的李雲天守節,不得不使得人們感到感慨和難以理解。
其實,柳真是和紅鸞一同從江南趕來的,兩人本來在江南切磋舞藝,從《明新報》上得知李雲天牽涉進京畿都督府火繩槍一案後日夜兼程地趕來,沒想到還是慢了一步沒能見到李雲天一麵。
對於柳真來,李雲天當年讓她怦然心動的感覺是別人無法做到的,故而她決定按照自己心靈上的指引與李雲天在一起,雖生不能同寢,但願死能同眠。
與趙欣月和紅鸞一樣,柳真和兩人一起被孫皇後下達了懿旨,得以成為了朝廷的三品誥命淑人。
除了鎮國公府和蹇府外,京城裏最熱鬧的莫過於越王在京城的別院。
按照大明的定製,京城裏麵的皇族要住在皇城裏,而皇城到了晚上是要封門的,不過京城最繁華的地方時城南,故而越王在城南買了一套宅院當別院用以與京城權貴的交際。
嚴格來,越王的這個行為已經觸犯了大明的律例,不過越王是宣德帝疼愛的親兄弟,宣德帝不什麽的話那麽別人也隻好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屬於皇族內部的事務,大家沒有必要因此而得罪越王。
越王突然回京再加上張皇後對其的袒護,使得京城裏不少官員敏銳地意識到了越王在未來的朝局中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故而紛紛前去越王的別院登門拜訪。
當然了,能進去越王別院的官員皆為朝廷的高官顯貴,像方良這種級別的官根本就不夠資格。
不過,方良有他自己的門路,由於阿仇從中的穿針引線,這使得他得意在深夜的時候從越王別院的後門進入。
方良現在的心情有些激動,按照阿仇的法,越王現在並不知道是誰安排的人從錦衣衛手裏劫走了他,而方良就是安排了那次行動的人,越王一定會重用他。
“下官方良,宣德八年癸醜科進士,拜見王爺。”在後院的書房裏,方良見到了坐在書桌後麵看書的越王,躬身拱手行禮。
“方進士勿需多禮。”越王笑著放下手裏的書,伸手示意方良落座,然後微笑著道,“方進士,本王這次能回京城你居功至偉。”
“王爺言重了,下官隻不過是順應時事而已,當時皇上重病纏身而太子年幼,在下官看來唯有王爺能執掌大明朝局。”方良側著身子,躬身恭維著越王。
“方進士,你的功勞本王不會忘的,倘若本王有朝一日能執掌朝局,那麽定會重用方進士。”越王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開口沉聲道。
“謝王爺栽培,下官一定全心全力給王爺效命。”方良聞言不由得大喜,連忙向越王表達忠心。
“方進士,本王聽義國公已經回京,京畿都督府的大權掌握在義國公的手裏,而他好像與太子走得比較近。”
越王笑了笑,他早已經習慣了被人阿諛奉承,然後語峰一轉,意味深長地道,“這使得本王有些擔心,他們這種人最為迂腐,頑固不化。”
“王爺的意思是不希望看見義國公?”方良怔了一下,雙目流露出驚訝的神色。
“經曆了京畿都督府一案後,仁國公和成勇候現在的處境非常微妙,如果義國公有什麽意外的話兩人將接管京畿都督府的軍權。”越王沒有直接回答方良,而是有條不紊地起了陳泰和胡大海。
自從李雲天死在了京畿都督府大火後,陳泰和胡大海的日子就變得非常難過,雖然兩人是奉旨辦了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可是在辦案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使得外界非常不滿,更何況李雲天還死在了京畿都督府,這使得兩人受到了勳貴集團的排擠和孤立,私下裏有傳言李雲天的死與兩人有關。
一旦太子登基,那麽勳貴集團勢必要想辦法將兩人從京畿都督府左右副都督的寶座上拉下來,因此陳泰和胡大海需要外界的幫助,而越王很顯然是最佳的人選。
如果兩人投靠越王的話,那麽即便越王不能登基,隻要越王能擔任攝政王的話就足以給兩人提供足夠的保護。
聽了越王的話後,方良的臉上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他明白越王為何如何看重陳泰和胡大海,這並不是因為陳泰和胡大海有多特殊,而是兩人掌管著京城一半的京軍,越王需要這些兵力。
忠國公周征和義國公張昊對皇權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否則當年兩人早就投靠了漢王,兩人的部下掌控著京城的另一半京軍,鑒定地站在太子的身後。
曆朝曆代的皇位的爭奪,最終都是依靠軍事力量來進行完結,因此現在越王和太子誰能掌握更多的軍事力量,確切的是京城附近的軍事力量那麽就將壓倒對方取得勝利。
既然越王無法拉攏周征和張昊,那麽唯有把目標轉向了陳泰和胡大海,雙方也算是各取所需。
隻不過方良沒想到越王竟然會對張昊起了殺心,方良相信如果條件許可的話越王肯定也會把周征幹掉,很顯然無法同時殺了周征和張昊,而一旦其中一人遇刺另外一個人肯定會更加戒備。
雖然周征在勳貴中的影響力更大,可對於京畿都督府來張昊這個大都督所起的作用要勝過周征一籌,故而張昊就成為了越王的獵物。
可要想在京城裏殺掉由衛兵保護的張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越王很顯然沒有這個能力,自然會想到將他從錦衣衛手裏“救”走的方良,方良既然有力量殺死那些錦衣衛,那麽也應該有力量殺了張昊。
“王爺放心,下官一定盡力而為。”方良並沒有殺張昊的本事,不過阿仇卻有這個能力,他知道張昊的人頭就是投靠越王的投名狀,故而沉吟了一下後就答應了下來,經曆此事後越王一定會將其當成是心腹。
“那本王就靜待佳音了。”越王聞言微微一笑,沉聲向方良道。
“下官定不會讓王爺失望。”方良連忙起身,鄭重其事地衝著越王拱手行禮。
“據本王所知,義國公兩天後的早上將會結束在壽皇殿的值守回府。”越王對方良的反應非常滿意,沉吟了一下後告訴他一個消息。
“王爺放心,下官知道該如何去做。”方良清楚越王這是暗示他在張昊回府的路上襲擊張昊,於是沉聲應道。
見方良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越王的嘴角閃過了一絲詭異的笑容,很可惜躬身行禮的方良並沒有看見,否則一定會使得他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