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議事大廳。≧,
為了解決薩摩國的危機,足利義仁召集了幕府的高級家臣和細川勝元、山名持豐這樣的權臣來商議,高級家臣在右側,權臣們在左側,可謂涇渭分明。
說實話,麵對薩摩國的事情足利義仁非常頭疼,雖然他有些不滿島津鳴雲得罪了李雲天,但畢竟島津鳴雲是他手下的守護大名,因此麵對薩摩國緊張的局勢他不得不進行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些家臣和權臣外,鬆山銘由於去過大明並對李雲天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也得以參與此次議事。
由於李雲天向足利義仁挑明了來意,使得現場的人無不感到了巨大的壓力,此時的局勢唯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讓島津鳴雲向李雲天妥協交出劫掠大明南直隸鬆江府的倭寇,另外一種就是與膽敢“入侵”倭國的李雲天開戰,使得大明知道倭國並不是一個軟柿子。
雖然有些家臣和權臣並不想與國力強大的大明爆發衝突,但還有一些家臣和權臣則希望以此事給李雲天一個教訓,像兩百年前的元朝那樣使得大明知難而退,不敢再染指倭國的事務。
故而,議事一開始現場就陷入了激烈的爭吵中,從大體上劃分的話,文臣們的觀點主和,想要低調解決薩摩藩的事情,避免與大明開戰,而武將們則想著要跟李雲天打上一場,他們認為能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元朝那麽就一定也能擊敗大明,趕走“入侵”薩摩國的李雲天。
足利義仁暗中觀察著現場的局勢,想要知道現場這些家臣和權臣在對待薩摩國一事上的觀點。
不過,足利義仁的視線落在了雙腿盤坐在左側隊列前兩位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兩人慢條斯理地品著茶,一言未發。
足利義仁最為關注的自然是實力雄厚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的態度,兩人的決定將對倭國各地的大名產生重要影響。
另外,鬆山銘也保持了沉默,現場的人都是倭國手握實權的權貴,根本就輪不到他開口說話。
“鬆山判官,你覺得如何看待此事?”現場的局勢越來越混亂,眾人為了是戰是和吵得不可開交差一點就要動手打起來,足利義仁於是沉吟了一下,開口高聲問向了坐在左側隊列最後麵的鬆山銘。
聽聞此言,屋子裏的爭吵聲頓時停止了,人們紛紛扭頭望向了鬆山銘,想要知道他支持哪一派的觀點。
“將軍大人,下官覺得諸位大人的初衷是一樣的,無論是戰還是和都是為了保護我國的利益。下官覺得此事事關我國未來國運,應由將軍大人乾坤獨斷。”見被足利義仁點了名,鬆山銘這下不得不開口,於是向足利義仁一躬身,沉聲說道。
鬆山銘的這個回答可謂非常圓滑,並沒有點明他的觀點而是把皮球踢給了足利義仁,對主戰派與主和派兩不得罪,畢竟在大明他不僅學習了先進的知識同時也學會了明哲保身和中庸之道。
見此情形眾人的視線又落在了足利義仁的身上,就像鬆山銘所說的那樣,是否與大明開戰是倭國的軍國大事,故而最終拿主意的還是足利義仁。
“兩位京兆尹大人的意思呢?”足利義仁見鬆山銘說了一通廢話,於是望向了在那裏慢條斯理喝著茶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想要聽聽兩人的意思。
“一切聽將軍大人定奪。”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多年,自然清楚此時無論是戰還是和都要招人非議,故而兩人對視了一眼,放下手裏的茶杯後異口同聲地躬身向足利義仁說道。
足利義仁聞言眉頭不由得微微皺了皺,雖然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都沒有表明態度,但兩人的這種言行無形中已經表明了觀點,那就是不希望與大明開戰,隻不過兩個人誰都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而已。
這段時間來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與李雲天走得很近,足利義仁暗中將這一幕看在了眼裏,清楚兩人打得什麽如意算盤,肯定是想借助李雲天來壓倒對方。
因此,如果這個時候倭國與大明開戰的話,那麽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手下的部隊將是與明軍作戰的主力,無疑會在戰爭中受到重創,進而給了別的大名崛起的機會,所以兩人要避免爆發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無謂戰爭。
其實,無論是細川勝元還是山名持豐都與薩摩藩的關係不是很好,一是薩摩藩地處我國九州島南部,距離京都距離遙遠,使得兩人的勢力很難伸到那裏,二來是薩摩藩由於民風悍勇故而很難降服。
故而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並不介意通過這次李雲天的興師問罪來打擊島津鳴雲一下,如果能趁機在薩摩藩扶持起一個親近兩人的藩主那麽可就皆大歡喜了。
“鬆山判官,你在大明待了幾年,覺得大明會如何看待薩摩藩海盜劫掠大明南直隸鬆江府一事?”既然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都在是否與大明交戰上持態度曖昧,那麽足利義仁也絕對不會輕易表明意見,因此沉吟了一下後再度問向了鬆山銘。
“將軍大人,據下官所知,大明的朝廷一直對海盜一事采取守勢,不過忠武王在此事上態度強硬,數年前就成立了水師來給大明南洋貿易的船隊護航,對航線上的海盜是大舉掃蕩。”
鬆山銘知道他必須要發表一些實質性的意見,因此猶豫了一下後斟酌地說道,“下官聽說忠武王去年奉大明先帝之遺詔清剿沿海海盜,自從去年上半年起一直待在小琉球島處理剿滅海盜事宜,故而依下官之見如果不能給忠武王一個滿意的交待,恐怕其不會善罷甘休。”
“哼,不善罷甘休又能怎樣,當年元朝兩次東征還不是被咱們給擊退了!”鬆山銘的話音剛落,一名坐在家臣隊列的中年圓臉武士就冷笑著說道,對大明強大的軍事實力不屑一顧。
“我們有天照大神的庇護,屆時大明派遣再多的軍隊過來也會被天照大神刮起的神風葬送海底!”隨後,權貴隊列中的一名中年男子開口附和,好像對在與明軍的交戰中取得勝利有著相當的自信。
“來這就,咱們照樣把他們消滅幹淨。”
“天照大神肯定會庇佑咱們的,沒必要怕他們。”
“如果現在對大明妥協的話肯定會引起大明的輕視,進而提出更加無禮的要求。”
……
隨即,現場的主戰派們紛紛表達了與明軍交戰的決心,顯得群情激揚。
“諸位,我要提醒你們一句,天照大神固然會保佑我們,但忠武王此次已經順利率領水師船隊抵達了薩摩的出水港,並且順利攻占了出水郡,如果他們以出水郡為踏板,等待援軍到來而向九州島腹地緩慢推進的話,試問諸位要如何與這支擊敗了元朝騎兵的明軍作戰?”
見此情形,一名家臣隊列中的小胡子男子高聲打斷了那些主戰派,不動聲色地問道。
“哼,明軍的實力如何想必大家心知肚明,前年僅僅數十名浪人就攪得大明南方京畿雞犬不寧,數十萬明軍竟然對其束手無策,咱們的勇士一個至少可以打他們一百個!”這時,先前說話的那名中年圓臉武士再度開口,冷笑著說道。
原來,當年南京城被數十名浪人逼得城門緊閉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倭國,這使得明軍著實被倭國的權貴嘲諷了一番,心中不由得對大明有了輕視之心。
“忠武王手下的軍隊與大明南方的明軍不同,是其精心訓練的精銳部隊,元朝不可一世的騎兵就是栽倒在了這支精銳部隊的手中。”小胡子男子的眉頭微微皺了皺,高聲反駁道。
“哼,明軍之所以能擊敗元朝騎兵,依靠的不過是火器之利罷了,在下聽說薩摩藩的那些船隻並不是在與明軍水師交戰中被毀,而是雙方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被明軍水師船上的火器所擊沉。”
中年圓臉武士不由得冷哼了一聲,然後望向了足利義仁,“將軍大人,明軍的火器笨重,使用不便,如果我們能避開明軍的火器與其短兵相接,那麽明軍必敗無疑!”
“火器之利隻是明軍擊敗元朝騎兵的一個原因,元軍吃虧後必將調整戰略避開明軍的火器,可是其隨後還是在交戰中敗給了明軍,由此可見忠武王手下的那支精銳部隊實力不可小覷,我等要小心謹慎。”
法,正色向足利義仁說道,畢竟明軍與元軍之間的戰爭不僅一場,元軍在吃了明軍火器的虧後肯定會躲避明軍火器,這樣一來明軍機動性能很差的火器就沒了用武之地。
“你是不是被明軍嚇破了膽子,又或者收受了什麽好處,怎麽處處替明軍說話,居心何在?”聽聞此言,中年圓臉武士頓時怒了,忍不住站起身指著小胡子男子高聲喝道。
“血口噴人,你一介莽夫隻知道打打殺殺,根本不清楚此事對我國影響的深遠,難道我等每次都要依靠天照大神來拯救不成?”道。
“你敢罵我是莽夫!”中年圓臉武士聞言大怒,伸手去拔腰上的倭刀。
“難道我說錯了不成?”小胡子男子也不甘示弱地拔刀,怒氣衝衝地喝道。
周圍的人們見狀連忙起身拉住了兩人,避免兩人因此而打起來,這使得現場的局勢一片混亂,不少人紛紛站起來觀望,就連門外的衛兵也伸長了腦袋往裏張望,琢磨著是否進去維持秩序。u
為了解決薩摩國的危機,足利義仁召集了幕府的高級家臣和細川勝元、山名持豐這樣的權臣來商議,高級家臣在右側,權臣們在左側,可謂涇渭分明。
說實話,麵對薩摩國的事情足利義仁非常頭疼,雖然他有些不滿島津鳴雲得罪了李雲天,但畢竟島津鳴雲是他手下的守護大名,因此麵對薩摩國緊張的局勢他不得不進行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些家臣和權臣外,鬆山銘由於去過大明並對李雲天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也得以參與此次議事。
由於李雲天向足利義仁挑明了來意,使得現場的人無不感到了巨大的壓力,此時的局勢唯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讓島津鳴雲向李雲天妥協交出劫掠大明南直隸鬆江府的倭寇,另外一種就是與膽敢“入侵”倭國的李雲天開戰,使得大明知道倭國並不是一個軟柿子。
雖然有些家臣和權臣並不想與國力強大的大明爆發衝突,但還有一些家臣和權臣則希望以此事給李雲天一個教訓,像兩百年前的元朝那樣使得大明知難而退,不敢再染指倭國的事務。
故而,議事一開始現場就陷入了激烈的爭吵中,從大體上劃分的話,文臣們的觀點主和,想要低調解決薩摩藩的事情,避免與大明開戰,而武將們則想著要跟李雲天打上一場,他們認為能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元朝那麽就一定也能擊敗大明,趕走“入侵”薩摩國的李雲天。
足利義仁暗中觀察著現場的局勢,想要知道現場這些家臣和權臣在對待薩摩國一事上的觀點。
不過,足利義仁的視線落在了雙腿盤坐在左側隊列前兩位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兩人慢條斯理地品著茶,一言未發。
足利義仁最為關注的自然是實力雄厚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的態度,兩人的決定將對倭國各地的大名產生重要影響。
另外,鬆山銘也保持了沉默,現場的人都是倭國手握實權的權貴,根本就輪不到他開口說話。
“鬆山判官,你覺得如何看待此事?”現場的局勢越來越混亂,眾人為了是戰是和吵得不可開交差一點就要動手打起來,足利義仁於是沉吟了一下,開口高聲問向了坐在左側隊列最後麵的鬆山銘。
聽聞此言,屋子裏的爭吵聲頓時停止了,人們紛紛扭頭望向了鬆山銘,想要知道他支持哪一派的觀點。
“將軍大人,下官覺得諸位大人的初衷是一樣的,無論是戰還是和都是為了保護我國的利益。下官覺得此事事關我國未來國運,應由將軍大人乾坤獨斷。”見被足利義仁點了名,鬆山銘這下不得不開口,於是向足利義仁一躬身,沉聲說道。
鬆山銘的這個回答可謂非常圓滑,並沒有點明他的觀點而是把皮球踢給了足利義仁,對主戰派與主和派兩不得罪,畢竟在大明他不僅學習了先進的知識同時也學會了明哲保身和中庸之道。
見此情形眾人的視線又落在了足利義仁的身上,就像鬆山銘所說的那樣,是否與大明開戰是倭國的軍國大事,故而最終拿主意的還是足利義仁。
“兩位京兆尹大人的意思呢?”足利義仁見鬆山銘說了一通廢話,於是望向了在那裏慢條斯理喝著茶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想要聽聽兩人的意思。
“一切聽將軍大人定奪。”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多年,自然清楚此時無論是戰還是和都要招人非議,故而兩人對視了一眼,放下手裏的茶杯後異口同聲地躬身向足利義仁說道。
足利義仁聞言眉頭不由得微微皺了皺,雖然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都沒有表明態度,但兩人的這種言行無形中已經表明了觀點,那就是不希望與大明開戰,隻不過兩個人誰都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而已。
這段時間來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與李雲天走得很近,足利義仁暗中將這一幕看在了眼裏,清楚兩人打得什麽如意算盤,肯定是想借助李雲天來壓倒對方。
因此,如果這個時候倭國與大明開戰的話,那麽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手下的部隊將是與明軍作戰的主力,無疑會在戰爭中受到重創,進而給了別的大名崛起的機會,所以兩人要避免爆發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無謂戰爭。
其實,無論是細川勝元還是山名持豐都與薩摩藩的關係不是很好,一是薩摩藩地處我國九州島南部,距離京都距離遙遠,使得兩人的勢力很難伸到那裏,二來是薩摩藩由於民風悍勇故而很難降服。
故而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並不介意通過這次李雲天的興師問罪來打擊島津鳴雲一下,如果能趁機在薩摩藩扶持起一個親近兩人的藩主那麽可就皆大歡喜了。
“鬆山判官,你在大明待了幾年,覺得大明會如何看待薩摩藩海盜劫掠大明南直隸鬆江府一事?”既然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都在是否與大明交戰上持態度曖昧,那麽足利義仁也絕對不會輕易表明意見,因此沉吟了一下後再度問向了鬆山銘。
“將軍大人,據下官所知,大明的朝廷一直對海盜一事采取守勢,不過忠武王在此事上態度強硬,數年前就成立了水師來給大明南洋貿易的船隊護航,對航線上的海盜是大舉掃蕩。”
鬆山銘知道他必須要發表一些實質性的意見,因此猶豫了一下後斟酌地說道,“下官聽說忠武王去年奉大明先帝之遺詔清剿沿海海盜,自從去年上半年起一直待在小琉球島處理剿滅海盜事宜,故而依下官之見如果不能給忠武王一個滿意的交待,恐怕其不會善罷甘休。”
“哼,不善罷甘休又能怎樣,當年元朝兩次東征還不是被咱們給擊退了!”鬆山銘的話音剛落,一名坐在家臣隊列的中年圓臉武士就冷笑著說道,對大明強大的軍事實力不屑一顧。
“我們有天照大神的庇護,屆時大明派遣再多的軍隊過來也會被天照大神刮起的神風葬送海底!”隨後,權貴隊列中的一名中年男子開口附和,好像對在與明軍的交戰中取得勝利有著相當的自信。
“來這就,咱們照樣把他們消滅幹淨。”
“天照大神肯定會庇佑咱們的,沒必要怕他們。”
“如果現在對大明妥協的話肯定會引起大明的輕視,進而提出更加無禮的要求。”
……
隨即,現場的主戰派們紛紛表達了與明軍交戰的決心,顯得群情激揚。
“諸位,我要提醒你們一句,天照大神固然會保佑我們,但忠武王此次已經順利率領水師船隊抵達了薩摩的出水港,並且順利攻占了出水郡,如果他們以出水郡為踏板,等待援軍到來而向九州島腹地緩慢推進的話,試問諸位要如何與這支擊敗了元朝騎兵的明軍作戰?”
見此情形,一名家臣隊列中的小胡子男子高聲打斷了那些主戰派,不動聲色地問道。
“哼,明軍的實力如何想必大家心知肚明,前年僅僅數十名浪人就攪得大明南方京畿雞犬不寧,數十萬明軍竟然對其束手無策,咱們的勇士一個至少可以打他們一百個!”這時,先前說話的那名中年圓臉武士再度開口,冷笑著說道。
原來,當年南京城被數十名浪人逼得城門緊閉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倭國,這使得明軍著實被倭國的權貴嘲諷了一番,心中不由得對大明有了輕視之心。
“忠武王手下的軍隊與大明南方的明軍不同,是其精心訓練的精銳部隊,元朝不可一世的騎兵就是栽倒在了這支精銳部隊的手中。”小胡子男子的眉頭微微皺了皺,高聲反駁道。
“哼,明軍之所以能擊敗元朝騎兵,依靠的不過是火器之利罷了,在下聽說薩摩藩的那些船隻並不是在與明軍水師交戰中被毀,而是雙方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被明軍水師船上的火器所擊沉。”
中年圓臉武士不由得冷哼了一聲,然後望向了足利義仁,“將軍大人,明軍的火器笨重,使用不便,如果我們能避開明軍的火器與其短兵相接,那麽明軍必敗無疑!”
“火器之利隻是明軍擊敗元朝騎兵的一個原因,元軍吃虧後必將調整戰略避開明軍的火器,可是其隨後還是在交戰中敗給了明軍,由此可見忠武王手下的那支精銳部隊實力不可小覷,我等要小心謹慎。”
法,正色向足利義仁說道,畢竟明軍與元軍之間的戰爭不僅一場,元軍在吃了明軍火器的虧後肯定會躲避明軍火器,這樣一來明軍機動性能很差的火器就沒了用武之地。
“你是不是被明軍嚇破了膽子,又或者收受了什麽好處,怎麽處處替明軍說話,居心何在?”聽聞此言,中年圓臉武士頓時怒了,忍不住站起身指著小胡子男子高聲喝道。
“血口噴人,你一介莽夫隻知道打打殺殺,根本不清楚此事對我國影響的深遠,難道我等每次都要依靠天照大神來拯救不成?”道。
“你敢罵我是莽夫!”中年圓臉武士聞言大怒,伸手去拔腰上的倭刀。
“難道我說錯了不成?”小胡子男子也不甘示弱地拔刀,怒氣衝衝地喝道。
周圍的人們見狀連忙起身拉住了兩人,避免兩人因此而打起來,這使得現場的局勢一片混亂,不少人紛紛站起來觀望,就連門外的衛兵也伸長了腦袋往裏張望,琢磨著是否進去維持秩序。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