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見粗壯隨從情急之下竟然撇開了巴忽,李雲天的嘴角頓時閃過一絲冷笑,由此看來這個粗壯隨從的身份果真不簡單,隨後他冷冷地盯著粗壯隨從問道,“本王問你,帖木兒的後裔如何能繼承察合台汗國的大汗之位?”


    “帖木兒大汗的母親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後來又娶了西察合台汗國大汗的公主為妻,其子嗣具有察合台汗國王族血統,故而可以繼承察合台汗國之位。”


    粗壯隨從此時已經意識到自己先前行為的不妥,神色顯得有些尷尬,不過事已至此他已經避無可避,因此抬起頭向李雲天恭聲說道。


    “據本王所知,帖木兒之所以能登上西察合台的汗位,是因為他弑殺了與他情同手足的西察合台大汗忽辛,這才得以登上西察合台的汗位,而忽辛是正統的察合台後裔。”


    李雲天麵無表情地望著粗壯隨從,冷冷地問道,“你告訴本王,自從忽辛死後西察合台汗國是否還存在?”


    “這……”粗壯隨從聞言不由得微微一怔,萬萬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連數十年前的往事都知道,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


    當年,帖木兒正是殺死了與其有姻親關係,並且情同兄弟的西察合台大汗忽辛,這才登上了西察合台汗國大汗的寶座,不過這個時候西察合台汗國已然變成了帖木兒帝國。


    這意味著帖木兒帝國這次打著重新恢複察合台汗國榮光的幌子已經被李雲天給戳穿,帖木兒帝國對東察合台汗國的軍事進攻實際上是一個國家隊另外一個國家的入侵。


    “巴忽,你告訴本王,東察合台汗國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經被你們趕到了天山以南,其國力遠不如你們,為何你們這次不僅動用了二十萬兵力攻打東察合台汗國,而且還調集了三十萬大軍在撒馬爾罕待命,隻要一攻下東察合台汗國就揮軍東進!”


    見粗壯隨從無言以對,李雲天冷笑了一聲,意味深長地望著粗壯隨從說道,“雖然本王不知道你為何要隱藏身份,不過你此舉是對我大明天子大不敬!”


    “巴忽?”聽聞此言,包括多魯爾在內的現場眾人頓時大吃了一驚,神色錯愕地望向了那名粗壯隨從。


    “他果然是巴忽!”娜爾莎顯得則比較平靜,從先前的一連串表現來看她也懷疑那名粗壯隨從才是帖木兒帝國的使臣巴忽,而出現在大庭廣眾的那個巴忽隻不過是個替身而已,如今既然李雲天也這樣懷疑,那麽想必十有**此人就是巴忽了。


    至於巴忽為何這樣做,很顯然是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了,畢竟帖木兒帝國現在正在與東察合台汗國交戰,整個西域也變得不怎麽安穩,故而巴忽采取這樣的形式既能避開敵人的耳目同時也便於其私下裏行事。


    張氏太皇太後的臉上流露出驚訝的神色,萬萬沒有想到帖木兒帝國的使團還會來這麽一手,不過正統帝則顯得有些興奮,他覺得李雲天實在是太厲害,竟然一眼就看出了粗壯隨從的真實身份。


    “小國使者巴忽,叩見大明皇帝陛下、太皇太後娘娘!”粗壯隨從一臉震驚地望著李雲天,雙目中滿是震撼的神色,隨後連忙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後行叩首禮,以頭觸地,聲音不無慌亂地說道,“在下做出此舉實屬萬不得已,王皇帝陛下和太皇太後娘娘恕罪。”


    “他是巴忽?”


    “這個人竟然是西察合台汗國的使者?”


    “既然忠武王說他是巴忽,那麽想必他就是巴忽了。”


    “真沒想到,這個巴忽竟然如此狡猾。”


    “竟然用一個假使者來覲見皇上和太皇太後,這可是對皇上和太皇太後的大不敬呀!”


    轟的一下,大殿上再度騷動了起來,文武百官望著跪在那裏的粗壯隨從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誰也沒想到會有這麽一出。


    這時,那名假巴忽意識到形勢不妙,嚇得連忙跪在了地上,渾身瑟瑟發抖,這在大明可是欺君之罪,是要掉腦袋的。


    “巴忽,你們汗國舉兵五十萬,究竟意欲何為?”李雲天見粗壯隨從承認了身份,不由得冷笑了一聲,沉聲喝問道。


    此言一出,有些喧嘩的大殿上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齊刷刷地看向了巴忽,雙目中無不充滿了震驚的神色,倘若帖木兒帝國真的舉兵五十萬,那麽很顯然不會單單為了攻下東察合台汗國而已。


    多魯爾此時已經從娜爾莎那裏知道了先前的巴忽竟然是假冒的,而且被李雲天當堂戳穿,那名其貌不揚的粗壯隨從才是真正的巴忽,這令他倍感詫異,同時也對李雲天刮目相看,一路行來他竟然沒有看出那個假巴忽的絲毫破綻。


    不僅如此,多魯爾的臉上也顯露出了緊張的神色,因為李雲天指出帖木兒帝國這次出動的兵力高達五十萬,一旦後繼的那三十萬兵力進入東察合台汗國,那麽東察合台汗國在明軍沒有趕赴前就已經完了。


    “王爺,在下不知王爺從何處得來的消息,據在下所知,本國這次進軍東察合台隻出兵十萬而已。”巴忽聞言臉色變了幾變,他自然不可能承認李雲天所言之事,否則的話勢必使得大明出兵西域,於是向李雲天搖了搖頭後說道。


    “本王的情報來源絕對可靠,如果你想聽的話,本王就把你們汗國這次統兵將領的名字一一報之於你!”


    李雲天早就料到巴忽會抵賴,因此不動聲色地說道,“不過想必你也不會承認,本王也就不費這個口舌了。”


    “皇上、太皇太後,西察合台汗國早已非昔日的西察合台,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全新的國家,其大汗與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並不是直係血親,故而也就沒有重新恢複察合台汗國昔日榮光之說。”


    隨後,李雲天轉向了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後,神情嚴肅地說道,“依臣之見,西察合台汗國這次出兵之舉居心叵測,為了西域的穩定以及大明西北安寧,大明應阻止這場戰禍。”


    “皇上、太皇太後,臣讚同忠武王之言,為了西域的安寧應讓西察合台汗國撤軍。”李雲天的話音落後,楊士奇率先從隊列中站了出來,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後一躬身,沉聲說道。


    “臣也讚同忠武王之言,西察合台此次集結重兵,實在令人難以尋味。”緊跟著,張輔也走出了隊列,立在楊士奇身旁沉聲奏稟道。


    “臣附議!”隨後,內閣閣員、軍閣閣員、五府都督和六部堂官紛紛出列,表明了各自的態度。


    “臣等附議!”見此情形,滿朝文武紛紛向正統帝和張氏太皇太後一躬身,不約而同地沉聲說道,悠揚低沉的聲音在太和殿內久久回蕩。


    望著大殿上齊刷刷躬身行禮的文武大臣們,娜爾莎的臉上禁不住流露出欣喜的神色,隨後神情激動地望向了李雲天,李雲天果然履行了他先前的諾言,將阻止帖木兒帝國攻占東察合台汗國。


    巴忽的臉上則青一陣白一陣,顯得十分難看,很顯然帖木兒帝國想要在避開大明幹涉的情形下吞並東察合台汗國已經不可能,天知道大明的忠武王竟會收集到與帖木兒帝國有關的如此多隱秘的情報。


    “巴忽,回去告訴你們的汗王,東察合台汗國乃西域安定的根基所在,不容有失!”


    張氏太皇太後掃視了一眼現場的眾臣,隨後神情嚴肅地向巴忽說道,“否則,大明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在下一定將太皇太後娘娘的話帶到。”巴忽知道事已至此無法挽回,唯有無奈地向張氏太皇太後磕了一個頭後說道。


    隨後,一名內侍走上前,領著失魂落魄的巴忽等帖木兒帝國的使團人員離開了太和殿,如果不是太皇太後想要停息戰火的話,那麽必將追究巴忽的欺君之罪。


    “太皇太後娘娘,西察合台汗國這次來勢洶洶,意圖染指大明領土,恐怕不會輕易退兵,請大明早做打算,以備不測。”等巴忽一行人離開後,娜爾莎沉吟了一下,向張氏太後一躬身,憂心忡忡地說道。


    很顯然,帖木兒帝國這次進攻東察合台汗國是籌謀已久的事情,而且兵鋒直指大明,肯定不會因為大明的三言兩語就退兵。


    “眾位卿家,你們如何看待此事?”張氏太皇太後聞言微微頷首,然後看向了大殿上的文武百官。


    “稟太皇太後,西察合台汗國這次舉兵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肯定是衝著咱們大明來的。”


    張輔沉吟了一下,率先開口,向張氏太皇太後高聲說道,“因此,臣以為應該整軍備戰,以防不測。”


    “是不是太著急了點兒,一旦整軍備戰的話那麽百姓們將陷入慌亂中,要不要再等等看,萬一西察合台退兵了也就免去一場不必要的驚慌。”楊士奇是文臣,考慮的事情自然與張輔不同,聞言聲說道。


    “楊大人此言差矣,西察合台此次大舉進攻,如果不遭受重創的話絕對不會收兵。”


    張輔清楚楊士奇的意思,搖了搖頭後語重心長地說道,“楊大人,大明在西南兵力薄弱,再加上路途遙遠顛簸,一旦西察合台進犯我軍很難及時增援,屆時西南地區很可能會被其攻占,然後直搗大明腹地,後果不堪設想。”


    楊士奇聞言不再言語,雖說整軍備戰可能會使得百姓們發生慌亂,但倘若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真的打過來的話,那麽明軍屆時就可以及時應對。


    “報,關西七衛發來十萬火急軍情!”就在這時,一名內侍手裏高高舉著一份公文,急匆匆走進了太和殿,立刻吸引了大殿內眾人的注意。


    人們紛紛驚愕地望著那名內侍,關西七衛是大明最西部的部隊,此時送來十萬火急軍情,難道帖木兒帝國的軍隊打了過來?u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