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焰火中,京城的百姓們在喜慶的氛圍中迎來了正統六年的除夕夜。
忠王府內人聲鼎沸一派熱鬧的景象,包括遠在交趾的吳倩,李雲天的妃子們史無前例地齊聚在了一起,圍坐在大廳的酒桌前談笑風生,歡歡樂樂地一同度過新春佳節。
“爹,這是我送給你的新年禮物,是我親手畫的。”就在李雲天與周雨婷聊著當年在戶口縣的往事時,一群孩子呼啦啦擁了進來,跑在最前麵的是一個胖嘟嘟的小男孩,一臉的自豪地把一張畫遞給了李雲天。
畫上是一個手裏握著寶劍的男子肖像,樣貌與李雲天有著幾分相似。
“錯了,要喊爹‘父王’。”那名小男孩的話音剛落,一名十來歲、麵如冠玉的少年就一本正經地開口糾正了他。
“父王。”小男孩抓了抓腦袋,奶聲奶氣地喊了李雲天一句。
“你的這份禮物父王很喜歡。”李雲天笑著把,你想要什麽禮物?”
“父王,吉兒希望父王能多陪陪吉兒。”道。
“好,父王以後多陪陪你們。”李雲天怔了一下,臉上隨即流露出了歉意的神色,微笑著答應了小男孩,自從兒女們出世後他就一直忙於公務沒有多少時間來陪伴他們,可謂一個不稱職的父親。
小男孩聞言開心地笑了起來,他名叫李安吉,是柳真的兒子,胖乎乎的煞是可愛。
進來的這些孩子都是李雲天的兒女,在此新春佳節之際紛紛給李雲天送新年禮物。
“邦兒,父王聽說你攛掇著皇上出宮,有沒有這回事?”兒女們送完新年禮物後到一旁的廂房裏玩去了,李雲天把先前糾正李安吉的那名少年留了下來,不動聲色地問道。
這名少年就是李安邦,周雨婷所生的嫡長子,忠王府的世子,現在是正統帝的伴讀,整天在宮裏陪伴在正統帝的身邊。
“父王,兒臣覺得讀萬卷書不能行萬裏路,有些東西是在書本上學不來的,唯有到宮外體驗。”李安邦聞言向李雲天一躬身,有條不紊地回答,落落大方,沒有絲毫的慌亂。
“父王已經向太皇太後請來了旨意,以後你就陪著皇上去講武堂聽課。”李雲天見狀心中不由得暗自點著頭,臉上流露出了一絲笑意,告訴了李安邦一個好消息。
在李雲天看來,李安邦對於自己的問題從容應對,已經顯現出了超於同齡人的成熟和沉穩,故而心中非常滿意。
雖然李雲天也想李安邦有一個無拘無束、快快樂樂的童年,可既然李安邦出身在勳貴之家並且是未來忠王府的掌舵人,那麽身上肩負著振興王府的重任,自然也就沒有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他必須要比同齡人更優秀才能撐起忠王府的諾大家業。
“謝父王。”李安邦聞言頓時大喜,連忙向李雲天躬身道謝,他和正統帝早就想要去講武堂上課,隻不過由於不能出宮而作罷。
其實,這次前去講武堂學習的並不隻李安邦,還有皇室子弟和勳貴子弟,這些年自小就陪在正統帝的身邊,可謂是正統帝的嫡係,而李雲天的任務就是培養這批人以後成為正統帝的左肩右臂,這也是張氏太皇太後所希望看見的。
放眼大明,除了李雲天外沒人合適教導正統帝的那些嫡係,無論政治還是武略,李雲天都在大明首屈一指,是那些人當之無愧的師傅。
“聽說邦兒跟宮裏的一個小宮女走得比較近,你知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李安邦離開後,李雲天沉吟了一下問向坐在身旁的周雨婷,據他所知李安邦與宮裏的一個小宮女關係特別好,甚至為了小宮女領著那些皇族和勳貴子弟教訓了一名宮裏的女官。
“那名小宮女是江寧知縣陳傑的女兒,與邦兒很是投緣,臣妾見過,為人聰明伶俐,很討人喜歡,太皇太後已經讓其去伺候永德公主,屆時陪嫁到咱們王府。”
周雨婷聞言嘴角不由得閃過了一絲笑意,開口向李雲天解釋道,所謂虎父無犬子,李安邦與李雲天一樣都有著很好的女人緣。
“江寧知縣?”李雲天聞言眉頭不由得微微一皺,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六年前江寧知縣陳傑因為勞累過度猝死在了任上。
本來,李雲天不會關注這種小事,畢竟陳傑隻是一個七品縣官,不過由於近來他在緩和內廷與文官集團之間的緊張關係,其中涉及到了江寧製造局,故而對江寧的事情有些了解,留意到了陳傑猝死任上的事情。
內廷與文官集團的這次戰爭雖然是以工部左侍郎楊毓為開端,但根子卻在江寧織造局上。
江寧織造局負責宮裏禦用和官用的仿製品,以及宮廷采買事宜,歸內廷的宦官管轄,是大明在江南的三大織造局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一個織造局。
原本,江寧織造局歸戶部管轄,後來在永樂帝時期歸宦官掌管,由於油水豐厚故而成為了文官集團和內廷爭奪的焦點。
宣德帝駕崩後內廷的勢力一下子降到了穀底,文官集團乘勢而上對內廷進行了窮追猛打,迫使內廷不得不撤回了各地的鎮守中官和鎮守太監,處於被動防禦的態勢。
自然了,江南的三大織造局成為了文官集團進攻的重點,想要將經營權重新交回到戶部的手上,不過受到了內廷的激烈反抗,張氏太皇太後為了平衡內廷和文官集團的勢力故而一直都沒有鬆口。
麵對步步緊逼的文官集團,為了保住江南三大織造局,內廷在張氏太皇太後的暗中扶持下向文官集團發動了反擊,突破口就是工部左侍郎楊毓,畢竟內廷在宣德帝時期建立的根基還在,再加上手中掌握著東廠,要想查到楊毓的隱秘並不是什麽難事。
文官集團見楊毓栽了,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因此就拿江寧織造局開刀,江寧織造局每年過手的銀子成千上萬,如果不存在上下其手、中飽私囊的情形那可就奇怪了。
故而,內廷和文官集團僵持上了,雙方手裏都抓著對方的把柄,自然誰也不肯退讓,而且也沒辦法退讓,一旦退了的話可就要輸了士氣。
也不知道為何,李雲天隱隱約約覺得那個不上來其中的緣由,但潛意識給他這種感覺。
不得不說,這個小宮女還是有著幾分手段,竟然能讓李安邦對她如此之好。
“相公,她的身世有何不妥嗎?”見李雲天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周雨婷不由得有些好奇地問道。
雖說那個小宮女是在刻意接近李安邦,但如果沒有心計的話如何能在宮裏生存,以後也如何能幫得上李安邦?
所以,周雨婷並不介意那個小宮女想要攀李安邦這個高枝,李安邦是未來忠王府的主人,有幾個女人很正常,重要的是能幫李安邦分憂。
“沒,隻不過想到了她爹,前江寧縣知縣因公殉職死在了任上,這孩子也著實可憐。”李雲天聞言微微一笑,風輕雲淡地敷衍了過去,以免壞了眾人的興致。
“晴兒,船隊的事情準備得如何了?”雖然李雲天不想在酒桌上談論公務,但他隨後還是忍不住問了柳雯晴,明年大明水師就要正式進駐波斯灣,這使得他不得不為之操心。
“相公放心,船隻已經準備妥當,誤不了行程。”柳雯晴莞爾一笑,開口安慰李雲天道,這次明軍水師將進行自鄭和下西洋以來的最大規模遠征,其目的地就是波斯灣。
與鄭和下西洋不同,水師這次出海是為了達成大明掌控海上航道的軍事任務,會進駐沿途李雲天從帖木兒帝國那裏獲得的各個軍港。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李雲天與霍爾都汗達成割讓波斯灣和那些沿海港口隻有一年多的時間,但自從他去關西時起雷婷和柳雯晴就已經開始運作這件事情。
屆時,水師出海的人數將超過五萬人,除了護航的士兵外就是要在波斯灣和各個海外港口落戶的軍戶,以後還會有更多的軍戶分批前去,在李雲天看來如果不移民過去的話很難在海外站穩腳跟。
這也是大明向外界宣揚國威的一次大好機會,通過展現軍事實力使得海外諸國臣服,打開大明與歐洲諸國交流的通道。
與此同時,為了履行了對李雲天的承諾,帖木兒帝國的霍爾都汗加強了割讓給大明的疆土和港口的統治,並且派兵進入了波斯灣與當地的武裝勢力交戰。
由於大明扣押了十餘萬帖木兒帝國的士兵,再加上大明在西域一役中對帖木兒帝國展現了強大的軍事威懾,使得霍爾都汗不得不確保那些疆土和港口的穩定。
回到撒馬爾罕城後,霍爾都汗的大軍沒怎麽休整就再度開拔,前去平複帖木兒帝國境內的叛亂,得知帖木兒帝**隊在西域的戰事中失利的消息後,被征服的地方勢力紛紛揭竿而起。
霍爾都汗現在非常慶幸,如果不是與李雲天議和的話,他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圍剿地方上的叛亂。
當前,帖木兒帝國境內戰火紛飛,雖然霍爾都汗在與叛軍的交戰中占有優勢,但卻不足以將對方吞並,唯有選擇重點地域進攻,與叛軍形成了僵持的態勢。
霍爾都汗現在就盼望著李雲天能把那十餘萬的帖木兒帝國大軍還回來,如果得到這股強大的軍事力量後那麽將徹底改變帖木兒帝國國內的僵持的戰局,他將有足夠的勢力擊潰那些可惡的叛軍。
忠王府內人聲鼎沸一派熱鬧的景象,包括遠在交趾的吳倩,李雲天的妃子們史無前例地齊聚在了一起,圍坐在大廳的酒桌前談笑風生,歡歡樂樂地一同度過新春佳節。
“爹,這是我送給你的新年禮物,是我親手畫的。”就在李雲天與周雨婷聊著當年在戶口縣的往事時,一群孩子呼啦啦擁了進來,跑在最前麵的是一個胖嘟嘟的小男孩,一臉的自豪地把一張畫遞給了李雲天。
畫上是一個手裏握著寶劍的男子肖像,樣貌與李雲天有著幾分相似。
“錯了,要喊爹‘父王’。”那名小男孩的話音剛落,一名十來歲、麵如冠玉的少年就一本正經地開口糾正了他。
“父王。”小男孩抓了抓腦袋,奶聲奶氣地喊了李雲天一句。
“你的這份禮物父王很喜歡。”李雲天笑著把,你想要什麽禮物?”
“父王,吉兒希望父王能多陪陪吉兒。”道。
“好,父王以後多陪陪你們。”李雲天怔了一下,臉上隨即流露出了歉意的神色,微笑著答應了小男孩,自從兒女們出世後他就一直忙於公務沒有多少時間來陪伴他們,可謂一個不稱職的父親。
小男孩聞言開心地笑了起來,他名叫李安吉,是柳真的兒子,胖乎乎的煞是可愛。
進來的這些孩子都是李雲天的兒女,在此新春佳節之際紛紛給李雲天送新年禮物。
“邦兒,父王聽說你攛掇著皇上出宮,有沒有這回事?”兒女們送完新年禮物後到一旁的廂房裏玩去了,李雲天把先前糾正李安吉的那名少年留了下來,不動聲色地問道。
這名少年就是李安邦,周雨婷所生的嫡長子,忠王府的世子,現在是正統帝的伴讀,整天在宮裏陪伴在正統帝的身邊。
“父王,兒臣覺得讀萬卷書不能行萬裏路,有些東西是在書本上學不來的,唯有到宮外體驗。”李安邦聞言向李雲天一躬身,有條不紊地回答,落落大方,沒有絲毫的慌亂。
“父王已經向太皇太後請來了旨意,以後你就陪著皇上去講武堂聽課。”李雲天見狀心中不由得暗自點著頭,臉上流露出了一絲笑意,告訴了李安邦一個好消息。
在李雲天看來,李安邦對於自己的問題從容應對,已經顯現出了超於同齡人的成熟和沉穩,故而心中非常滿意。
雖然李雲天也想李安邦有一個無拘無束、快快樂樂的童年,可既然李安邦出身在勳貴之家並且是未來忠王府的掌舵人,那麽身上肩負著振興王府的重任,自然也就沒有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他必須要比同齡人更優秀才能撐起忠王府的諾大家業。
“謝父王。”李安邦聞言頓時大喜,連忙向李雲天躬身道謝,他和正統帝早就想要去講武堂上課,隻不過由於不能出宮而作罷。
其實,這次前去講武堂學習的並不隻李安邦,還有皇室子弟和勳貴子弟,這些年自小就陪在正統帝的身邊,可謂是正統帝的嫡係,而李雲天的任務就是培養這批人以後成為正統帝的左肩右臂,這也是張氏太皇太後所希望看見的。
放眼大明,除了李雲天外沒人合適教導正統帝的那些嫡係,無論政治還是武略,李雲天都在大明首屈一指,是那些人當之無愧的師傅。
“聽說邦兒跟宮裏的一個小宮女走得比較近,你知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李安邦離開後,李雲天沉吟了一下問向坐在身旁的周雨婷,據他所知李安邦與宮裏的一個小宮女關係特別好,甚至為了小宮女領著那些皇族和勳貴子弟教訓了一名宮裏的女官。
“那名小宮女是江寧知縣陳傑的女兒,與邦兒很是投緣,臣妾見過,為人聰明伶俐,很討人喜歡,太皇太後已經讓其去伺候永德公主,屆時陪嫁到咱們王府。”
周雨婷聞言嘴角不由得閃過了一絲笑意,開口向李雲天解釋道,所謂虎父無犬子,李安邦與李雲天一樣都有著很好的女人緣。
“江寧知縣?”李雲天聞言眉頭不由得微微一皺,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六年前江寧知縣陳傑因為勞累過度猝死在了任上。
本來,李雲天不會關注這種小事,畢竟陳傑隻是一個七品縣官,不過由於近來他在緩和內廷與文官集團之間的緊張關係,其中涉及到了江寧製造局,故而對江寧的事情有些了解,留意到了陳傑猝死任上的事情。
內廷與文官集團的這次戰爭雖然是以工部左侍郎楊毓為開端,但根子卻在江寧織造局上。
江寧織造局負責宮裏禦用和官用的仿製品,以及宮廷采買事宜,歸內廷的宦官管轄,是大明在江南的三大織造局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一個織造局。
原本,江寧織造局歸戶部管轄,後來在永樂帝時期歸宦官掌管,由於油水豐厚故而成為了文官集團和內廷爭奪的焦點。
宣德帝駕崩後內廷的勢力一下子降到了穀底,文官集團乘勢而上對內廷進行了窮追猛打,迫使內廷不得不撤回了各地的鎮守中官和鎮守太監,處於被動防禦的態勢。
自然了,江南的三大織造局成為了文官集團進攻的重點,想要將經營權重新交回到戶部的手上,不過受到了內廷的激烈反抗,張氏太皇太後為了平衡內廷和文官集團的勢力故而一直都沒有鬆口。
麵對步步緊逼的文官集團,為了保住江南三大織造局,內廷在張氏太皇太後的暗中扶持下向文官集團發動了反擊,突破口就是工部左侍郎楊毓,畢竟內廷在宣德帝時期建立的根基還在,再加上手中掌握著東廠,要想查到楊毓的隱秘並不是什麽難事。
文官集團見楊毓栽了,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因此就拿江寧織造局開刀,江寧織造局每年過手的銀子成千上萬,如果不存在上下其手、中飽私囊的情形那可就奇怪了。
故而,內廷和文官集團僵持上了,雙方手裏都抓著對方的把柄,自然誰也不肯退讓,而且也沒辦法退讓,一旦退了的話可就要輸了士氣。
也不知道為何,李雲天隱隱約約覺得那個不上來其中的緣由,但潛意識給他這種感覺。
不得不說,這個小宮女還是有著幾分手段,竟然能讓李安邦對她如此之好。
“相公,她的身世有何不妥嗎?”見李雲天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周雨婷不由得有些好奇地問道。
雖說那個小宮女是在刻意接近李安邦,但如果沒有心計的話如何能在宮裏生存,以後也如何能幫得上李安邦?
所以,周雨婷並不介意那個小宮女想要攀李安邦這個高枝,李安邦是未來忠王府的主人,有幾個女人很正常,重要的是能幫李安邦分憂。
“沒,隻不過想到了她爹,前江寧縣知縣因公殉職死在了任上,這孩子也著實可憐。”李雲天聞言微微一笑,風輕雲淡地敷衍了過去,以免壞了眾人的興致。
“晴兒,船隊的事情準備得如何了?”雖然李雲天不想在酒桌上談論公務,但他隨後還是忍不住問了柳雯晴,明年大明水師就要正式進駐波斯灣,這使得他不得不為之操心。
“相公放心,船隻已經準備妥當,誤不了行程。”柳雯晴莞爾一笑,開口安慰李雲天道,這次明軍水師將進行自鄭和下西洋以來的最大規模遠征,其目的地就是波斯灣。
與鄭和下西洋不同,水師這次出海是為了達成大明掌控海上航道的軍事任務,會進駐沿途李雲天從帖木兒帝國那裏獲得的各個軍港。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李雲天與霍爾都汗達成割讓波斯灣和那些沿海港口隻有一年多的時間,但自從他去關西時起雷婷和柳雯晴就已經開始運作這件事情。
屆時,水師出海的人數將超過五萬人,除了護航的士兵外就是要在波斯灣和各個海外港口落戶的軍戶,以後還會有更多的軍戶分批前去,在李雲天看來如果不移民過去的話很難在海外站穩腳跟。
這也是大明向外界宣揚國威的一次大好機會,通過展現軍事實力使得海外諸國臣服,打開大明與歐洲諸國交流的通道。
與此同時,為了履行了對李雲天的承諾,帖木兒帝國的霍爾都汗加強了割讓給大明的疆土和港口的統治,並且派兵進入了波斯灣與當地的武裝勢力交戰。
由於大明扣押了十餘萬帖木兒帝國的士兵,再加上大明在西域一役中對帖木兒帝國展現了強大的軍事威懾,使得霍爾都汗不得不確保那些疆土和港口的穩定。
回到撒馬爾罕城後,霍爾都汗的大軍沒怎麽休整就再度開拔,前去平複帖木兒帝國境內的叛亂,得知帖木兒帝**隊在西域的戰事中失利的消息後,被征服的地方勢力紛紛揭竿而起。
霍爾都汗現在非常慶幸,如果不是與李雲天議和的話,他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圍剿地方上的叛亂。
當前,帖木兒帝國境內戰火紛飛,雖然霍爾都汗在與叛軍的交戰中占有優勢,但卻不足以將對方吞並,唯有選擇重點地域進攻,與叛軍形成了僵持的態勢。
霍爾都汗現在就盼望著李雲天能把那十餘萬的帖木兒帝國大軍還回來,如果得到這股強大的軍事力量後那麽將徹底改變帖木兒帝國國內的僵持的戰局,他將有足夠的勢力擊潰那些可惡的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