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雲縣縣城南門外,陳光宗和古晨麵無表情地望著火光衝天的城裏,臉上的神情異常凝重。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如今已經是寅時三刻,距離炸開城門過去了三四個時辰,可由於城內明軍的殊死抵抗,攻進城裏的倭兵和倭寇還沒能突破明軍的防線,自然也就無法抵達李雲天所住的小院。
不僅水師士兵,鬆江衛的士兵由於李雲天的存在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了頑強的戰鬥力,這大大出乎了陳光宗和古晨的意料。
而按照陳光宗和古晨的計劃,攻城的倭兵和倭寇兩個時辰內就應該抵達李雲天住的地方,這使得兩人的心中感到有些焦躁不安,沒想到城內的明軍竟然如此頑強。
“稟主公,我軍已經攻到了大明忠王府邸外圍,現在正在與守衛那裏的明軍激戰。”不久後,一匹快騎從城裏本來,馬背上的倭兵跳下來後單膝跪在地上高聲稟告。
“傳令下去,全力進攻。”陳光宗聞言頓時精神一振,高聲下達了命令,他等待多時終於有了一個好消息。
不過,與神情興奮的陳光宗不同,古晨的眉頭則是緊緊皺著,畢竟他與李雲天交戰多時,自然清楚李雲天一定會在府邸周圍安排重兵,單單突破前麵的明軍防線就要花費兩倍的時間,那麽要想攻取府邸談何容易?
古晨可以猜到,圍繞著李雲天所住府邸將會爆發一場無比殘酷的攻防戰,李雲天身為大明堂堂的親王肯定不會輕易突圍,這意味著李雲天會調集所有的力量與陳光宗的手下進行決戰。
轉眼間,東方的天際出現了一絲晨曦,在幽冷的夜色下落在了臨雲縣縣城東城城門樓上。
經過一夜的激戰,喧鬧的臨雲縣縣城逐漸沉寂了下來,攻城的倭人與守城的明軍抓住這難得的時機進行休整,準備迎接最後決戰的到來。
李雲天所住宅院的街區已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橫七豎八地倒滿了屍體,有倭人的也有明軍的,還有手拿武器的青壯年百姓。
圍繞著李雲天所在的這個街區,倭人與明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倭人最近的時候距離李雲天府邸隻有十餘米,但最終沒能接近府邸,被增援的明軍和百姓給趕了回去。
“主公,城裏的那些人都瘋了,卑職的刀刃都砍卷了他們還是蜂擁而來。”城南的一所民宅內,一名渾身是血的倭將單膝跪在地上,向神色陰沉的陳光宗稟報,他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形,城裏的軍民好像忘記了死亡為何物,爭先恐後地衝向倭兵和倭寇。
“廢物!”陳光宗聞言麵色一寒,一腳就把那名倭將踹在了地上,麵色猙獰地衝著其吼道,“本藩再給你一次機會,如果不能抓住大明的忠王,你就切腹謝罪吧!”
“嗨!”那名倭將從地上爬起來,擦了擦嘴角溢出的鮮血後向陳光宗一躬身,起身急匆匆離開。
“可惡!”陳光宗一拳砸在了一旁的一棵大樹上,他發現自己不僅低估了鬆江府的士兵,同時也低估了臨雲縣縣城裏的百姓,為了保護李雲天紛紛奮不顧身地與倭人交戰,進而給他的手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老弟,咱們在這裏最多隻能待一個時辰,否則很難擺脫明軍援兵的追擊。”
立在一旁的古晨見狀皺著眉頭提醒陳光宗,按照原先的計劃他們現在應該已經開始撤離才對,要知道這可是在大明地界,此時整個鬆江府肯定都被臨雲縣的戰鬥震動,他們要想撤離談何容易。
尤為重要的是,明軍水師肯定會封鎖海麵,如果不能及時乘船撤離的話那麽這些倭兵和倭寇將被圍殲殆盡。
“不殺姓李的,難消我心頭之恨。”陳光宗聞言冷笑了一聲,刷一聲抽出腰上掛著的倭刀,大步走出了院門。
“這個瘋子!”望著陳光宗離去的背影,古晨先是微微一怔,隨後口中禁不住迸出了一句,很顯然陳光宗根本就沒有考慮那些倭人的性命,並沒有給那些倭人留下退路。
“大人,咱們怎麽辦?”一名大漢湊上前,沉聲向古晨請示道。
“李雲天命不該絕,咱們不能留下來陪那些倭人送死。”古晨略一沉吟,麵無表情地向那名大漢說道,“告訴咱們的人,立刻離開這裏。”
隨後,古晨望向了李雲天府邸所在的方向,臉上流露出了黯然的神色,他知道這次失敗後恐怕很難再找到機會行刺李雲天,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大人,咱們剩下的炸藥怎麽辦?要不要交給姓陳的。”那名大漢聞言一躬身,開口請示道。
“不,姓陳的是個瘋子,交給這種人隻能徒添傷亡。”古晨搖了搖頭,神情嚴肅地叮囑道,“把那些炸藥藏好,等有朝一日或許會派上用場。”
“屬下明白。”大漢向古晨一拱手,低聲應道。
古晨手裏還有最後一批炸藥,原本想要用在攻打李雲天藏身之處的戰鬥中,不過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這批炸藥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交給陳光宗隻會殺傷一些保護李雲天的軍民而已。
陳光宗很快就知道古晨離開的事情,他對此並不是十分在意,不屑地冷笑一聲後繼續指揮手下的倭人向護衛李雲天的軍民發動最後的攻擊。
對於陳光宗來說,古晨的作用僅僅是炸開臨雲縣城的城門而已,參與進攻的士兵都是他手下的倭人,因此古晨的離去並沒有減弱他的力量,隻不過令陳光宗心中鄙視古晨的為人,認為其貪生怕死。
在陳光宗的親自督戰下,臨雲縣縣城的戰火再度被引燃,倭人們高舉著手裏的武器衝向了城內明軍軍民的防線,雙方很快又糾纏在了一起,慘叫聲和哀嚎聲此起彼伏。
“王爺,倭人的這次進攻來勢洶洶,王爺要早做準備。”半個多時辰後,天色已經大亮,林馨推開了李雲天房間的門,沉聲向站在窗前望著院裏一棵大樹出神的李雲天稟報道。
由於陳光宗這次把手頭的兵力都投入了戰鬥,這使得明軍軍民難以抵擋,經過一番血腥廝殺後後退到了距離李雲天府邸隻有二三十米的街上,故而林馨不得不前來通稟李雲天。
“把護衛都壓上去,敵人現在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一定要把他們的這股士氣給打下去。”李雲天沉吟了一下,扭頭向林馨吩咐道,“另外,發信號告訴全城軍民,全線反攻,本王要關門打狗把他們圍剿在城裏。”
“屬下遵命。”林馨聞言一躬身,轉身快步離去,很快就有三顆紅色的信號彈尖嘯著從院中升入天空,然後在空中綻放出三朵美麗的焰火。
“兄弟們,反擊的時候到了,殺呀!”見到天空中的焰火後,明軍的武官們紛紛拎著武器衝向了交戰中的倭人,這使得城內的軍民頓時沸騰了起來,潮水般跟在後麵發動了衝鋒。
驍武軍成立了也有十幾年,不僅講武堂一係的軍隊,連大明的衛所軍都知道,一旦李雲天下令全線出擊,那麽即便前麵是刀山火海也要衝上去,否則便是怯戰,是要受到軍法審判的。
實際上,臨雲縣城的這場混戰持續到現在,明軍軍民們的情緒早已經被調動了起來,頭腦中處於一種高度的興奮狀態,使得他們一時間忘記了對死亡的恐懼。
李雲天靜靜地立在窗口望著院中的那棵大樹,他並不是無緣無故地下令成立的軍民反攻,經過一晚上的廝殺後那些倭兵和倭寇已經精疲力竭,士氣逐漸低落,而明軍軍民的戰鬥欲卻依舊高漲,畢竟他們知道援兵即將到來,所以能保持高昂的士氣。
因此,李雲天決定給倭兵和倭寇們迎頭痛擊,隻要把他們最後的士氣給打下去,那麽臨雲縣縣城的這場混戰也就到了落幕的時候。
對於眼前的局勢李雲天並不陌生,從當年的黑牛鎮伏擊漢王開始,到後來的敦煌古城之戰,他已經經曆了太多兵臨城下的危局,故而早已經臨危不亂,處變不驚。
況且,陳光宗現在已經用盡了底牌,無法再對李雲天構成威脅,李雲天自然不會擔心戰局的發展。
“主公,我們頂不住了,撤吧。”麵對著全線反撲的明軍軍民,尤其是李雲天身邊護衛的犀利進攻,已成強弩之末的倭人無法抵擋很快就發生了潰敗,一名拎著半截倭刀、滿臉是血的倭兵跌跌撞撞地向在街頭督戰的陳光宗稟告。
“李雲天!”陳光宗此時距離李雲天的府邸不到一百米的距離,能清晰地看見院牆上的磚塊,可惜無法再前進一步,因為前麵聚滿了明軍的士兵,他的雙拳緊緊攥在一起,咬牙切齒地望著府邸,沒想到自己費了如此大的力氣籌謀的突襲竟然會功虧一簣,實在令他不甘心。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小的們護送主公撤離,隻要主公在總有一天能殺了大明的忠王。”一名立在陳光宗身後、左手臂纏著繃帶的倭將湊上前沉聲勸著陳光宗,很顯然他們已經無法去殺李雲天。
“撤!”陳光宗咬了咬牙,口中冷冷地迸出了一個字來,雖然他的行為雖然瘋狂,但畢竟不是一個瘋子,知道再打下去的話他就要被困死在臨雲縣城,這樣的話可就得不償失了。
正如那名受傷的倭將所言,他在倭國還有不小的勢力,沒有必要在這個地方跟李雲天拚命,隻要他能逃得一命就依然有複仇的希望。
隨著陳光宗的這個命令,現場的倭人潮水般護送著他向城外逃去,這意味著他的這次偷襲將以失敗告終。
p
如今已經是寅時三刻,距離炸開城門過去了三四個時辰,可由於城內明軍的殊死抵抗,攻進城裏的倭兵和倭寇還沒能突破明軍的防線,自然也就無法抵達李雲天所住的小院。
不僅水師士兵,鬆江衛的士兵由於李雲天的存在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了頑強的戰鬥力,這大大出乎了陳光宗和古晨的意料。
而按照陳光宗和古晨的計劃,攻城的倭兵和倭寇兩個時辰內就應該抵達李雲天住的地方,這使得兩人的心中感到有些焦躁不安,沒想到城內的明軍竟然如此頑強。
“稟主公,我軍已經攻到了大明忠王府邸外圍,現在正在與守衛那裏的明軍激戰。”不久後,一匹快騎從城裏本來,馬背上的倭兵跳下來後單膝跪在地上高聲稟告。
“傳令下去,全力進攻。”陳光宗聞言頓時精神一振,高聲下達了命令,他等待多時終於有了一個好消息。
不過,與神情興奮的陳光宗不同,古晨的眉頭則是緊緊皺著,畢竟他與李雲天交戰多時,自然清楚李雲天一定會在府邸周圍安排重兵,單單突破前麵的明軍防線就要花費兩倍的時間,那麽要想攻取府邸談何容易?
古晨可以猜到,圍繞著李雲天所住府邸將會爆發一場無比殘酷的攻防戰,李雲天身為大明堂堂的親王肯定不會輕易突圍,這意味著李雲天會調集所有的力量與陳光宗的手下進行決戰。
轉眼間,東方的天際出現了一絲晨曦,在幽冷的夜色下落在了臨雲縣縣城東城城門樓上。
經過一夜的激戰,喧鬧的臨雲縣縣城逐漸沉寂了下來,攻城的倭人與守城的明軍抓住這難得的時機進行休整,準備迎接最後決戰的到來。
李雲天所住宅院的街區已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橫七豎八地倒滿了屍體,有倭人的也有明軍的,還有手拿武器的青壯年百姓。
圍繞著李雲天所在的這個街區,倭人與明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倭人最近的時候距離李雲天府邸隻有十餘米,但最終沒能接近府邸,被增援的明軍和百姓給趕了回去。
“主公,城裏的那些人都瘋了,卑職的刀刃都砍卷了他們還是蜂擁而來。”城南的一所民宅內,一名渾身是血的倭將單膝跪在地上,向神色陰沉的陳光宗稟報,他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形,城裏的軍民好像忘記了死亡為何物,爭先恐後地衝向倭兵和倭寇。
“廢物!”陳光宗聞言麵色一寒,一腳就把那名倭將踹在了地上,麵色猙獰地衝著其吼道,“本藩再給你一次機會,如果不能抓住大明的忠王,你就切腹謝罪吧!”
“嗨!”那名倭將從地上爬起來,擦了擦嘴角溢出的鮮血後向陳光宗一躬身,起身急匆匆離開。
“可惡!”陳光宗一拳砸在了一旁的一棵大樹上,他發現自己不僅低估了鬆江府的士兵,同時也低估了臨雲縣縣城裏的百姓,為了保護李雲天紛紛奮不顧身地與倭人交戰,進而給他的手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老弟,咱們在這裏最多隻能待一個時辰,否則很難擺脫明軍援兵的追擊。”
立在一旁的古晨見狀皺著眉頭提醒陳光宗,按照原先的計劃他們現在應該已經開始撤離才對,要知道這可是在大明地界,此時整個鬆江府肯定都被臨雲縣的戰鬥震動,他們要想撤離談何容易。
尤為重要的是,明軍水師肯定會封鎖海麵,如果不能及時乘船撤離的話那麽這些倭兵和倭寇將被圍殲殆盡。
“不殺姓李的,難消我心頭之恨。”陳光宗聞言冷笑了一聲,刷一聲抽出腰上掛著的倭刀,大步走出了院門。
“這個瘋子!”望著陳光宗離去的背影,古晨先是微微一怔,隨後口中禁不住迸出了一句,很顯然陳光宗根本就沒有考慮那些倭人的性命,並沒有給那些倭人留下退路。
“大人,咱們怎麽辦?”一名大漢湊上前,沉聲向古晨請示道。
“李雲天命不該絕,咱們不能留下來陪那些倭人送死。”古晨略一沉吟,麵無表情地向那名大漢說道,“告訴咱們的人,立刻離開這裏。”
隨後,古晨望向了李雲天府邸所在的方向,臉上流露出了黯然的神色,他知道這次失敗後恐怕很難再找到機會行刺李雲天,或許這就是天意吧。
“大人,咱們剩下的炸藥怎麽辦?要不要交給姓陳的。”那名大漢聞言一躬身,開口請示道。
“不,姓陳的是個瘋子,交給這種人隻能徒添傷亡。”古晨搖了搖頭,神情嚴肅地叮囑道,“把那些炸藥藏好,等有朝一日或許會派上用場。”
“屬下明白。”大漢向古晨一拱手,低聲應道。
古晨手裏還有最後一批炸藥,原本想要用在攻打李雲天藏身之處的戰鬥中,不過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這批炸藥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交給陳光宗隻會殺傷一些保護李雲天的軍民而已。
陳光宗很快就知道古晨離開的事情,他對此並不是十分在意,不屑地冷笑一聲後繼續指揮手下的倭人向護衛李雲天的軍民發動最後的攻擊。
對於陳光宗來說,古晨的作用僅僅是炸開臨雲縣城的城門而已,參與進攻的士兵都是他手下的倭人,因此古晨的離去並沒有減弱他的力量,隻不過令陳光宗心中鄙視古晨的為人,認為其貪生怕死。
在陳光宗的親自督戰下,臨雲縣縣城的戰火再度被引燃,倭人們高舉著手裏的武器衝向了城內明軍軍民的防線,雙方很快又糾纏在了一起,慘叫聲和哀嚎聲此起彼伏。
“王爺,倭人的這次進攻來勢洶洶,王爺要早做準備。”半個多時辰後,天色已經大亮,林馨推開了李雲天房間的門,沉聲向站在窗前望著院裏一棵大樹出神的李雲天稟報道。
由於陳光宗這次把手頭的兵力都投入了戰鬥,這使得明軍軍民難以抵擋,經過一番血腥廝殺後後退到了距離李雲天府邸隻有二三十米的街上,故而林馨不得不前來通稟李雲天。
“把護衛都壓上去,敵人現在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一定要把他們的這股士氣給打下去。”李雲天沉吟了一下,扭頭向林馨吩咐道,“另外,發信號告訴全城軍民,全線反攻,本王要關門打狗把他們圍剿在城裏。”
“屬下遵命。”林馨聞言一躬身,轉身快步離去,很快就有三顆紅色的信號彈尖嘯著從院中升入天空,然後在空中綻放出三朵美麗的焰火。
“兄弟們,反擊的時候到了,殺呀!”見到天空中的焰火後,明軍的武官們紛紛拎著武器衝向了交戰中的倭人,這使得城內的軍民頓時沸騰了起來,潮水般跟在後麵發動了衝鋒。
驍武軍成立了也有十幾年,不僅講武堂一係的軍隊,連大明的衛所軍都知道,一旦李雲天下令全線出擊,那麽即便前麵是刀山火海也要衝上去,否則便是怯戰,是要受到軍法審判的。
實際上,臨雲縣城的這場混戰持續到現在,明軍軍民們的情緒早已經被調動了起來,頭腦中處於一種高度的興奮狀態,使得他們一時間忘記了對死亡的恐懼。
李雲天靜靜地立在窗口望著院中的那棵大樹,他並不是無緣無故地下令成立的軍民反攻,經過一晚上的廝殺後那些倭兵和倭寇已經精疲力竭,士氣逐漸低落,而明軍軍民的戰鬥欲卻依舊高漲,畢竟他們知道援兵即將到來,所以能保持高昂的士氣。
因此,李雲天決定給倭兵和倭寇們迎頭痛擊,隻要把他們最後的士氣給打下去,那麽臨雲縣縣城的這場混戰也就到了落幕的時候。
對於眼前的局勢李雲天並不陌生,從當年的黑牛鎮伏擊漢王開始,到後來的敦煌古城之戰,他已經經曆了太多兵臨城下的危局,故而早已經臨危不亂,處變不驚。
況且,陳光宗現在已經用盡了底牌,無法再對李雲天構成威脅,李雲天自然不會擔心戰局的發展。
“主公,我們頂不住了,撤吧。”麵對著全線反撲的明軍軍民,尤其是李雲天身邊護衛的犀利進攻,已成強弩之末的倭人無法抵擋很快就發生了潰敗,一名拎著半截倭刀、滿臉是血的倭兵跌跌撞撞地向在街頭督戰的陳光宗稟告。
“李雲天!”陳光宗此時距離李雲天的府邸不到一百米的距離,能清晰地看見院牆上的磚塊,可惜無法再前進一步,因為前麵聚滿了明軍的士兵,他的雙拳緊緊攥在一起,咬牙切齒地望著府邸,沒想到自己費了如此大的力氣籌謀的突襲竟然會功虧一簣,實在令他不甘心。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小的們護送主公撤離,隻要主公在總有一天能殺了大明的忠王。”一名立在陳光宗身後、左手臂纏著繃帶的倭將湊上前沉聲勸著陳光宗,很顯然他們已經無法去殺李雲天。
“撤!”陳光宗咬了咬牙,口中冷冷地迸出了一個字來,雖然他的行為雖然瘋狂,但畢竟不是一個瘋子,知道再打下去的話他就要被困死在臨雲縣城,這樣的話可就得不償失了。
正如那名受傷的倭將所言,他在倭國還有不小的勢力,沒有必要在這個地方跟李雲天拚命,隻要他能逃得一命就依然有複仇的希望。
隨著陳光宗的這個命令,現場的倭人潮水般護送著他向城外逃去,這意味著他的這次偷襲將以失敗告終。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