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前院會客大廳。


    李璆和李稷坐在那裏邊喝茶邊低聲說著話,等待著李雲天的接見,雖然這並不是李璆第一次來司務處,但由於此次肩負著重任故而心情顯得有些緊張。


    “王爺,看來果真如您所料想的那樣,李稷他們想要把臨瀛大君推出來抗衡首陽大君。”與此同時,在前往會客大廳的路上,雲娜微笑著向走在前麵你的李雲天說道。


    自從李雲天進入漢城,漢城就處於了講武堂的全麵監控中,所以李稷近來頻繁接觸李璆的事情早就被李雲天知道。


    李雲天很清楚,李稷這是在開始鋪後路,隨著李珦局勢越來越糟糕李稷需要用一個人來對抗李瑈,而李璆無疑就是最佳的人選。


    “除此之外他們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李雲天聞言笑了笑,政壇上的爭鬥異常殘酷,往往是你死我活、魚死網破的結果,李稷要想在官場上立足必須要想辦法自保,而像他這種級別的任務即便是投靠首陽大君也會被首陽大君廢棄,很顯然領相這種重要的職位還是由首陽大君自己的人擔任最為放心。


    這就使得李稷必須要全力以赴打倒首陽大君,隻有這樣他以後才能繼續馳騁在官場上,像他這種手握重權的上位者除了對權力的眷戀外還要對追隨他的那些人負責,因此不能就這麽倒台了。


    “王爺,金宗瑞的事情是不是也是一場苦肉計?”雲娜沉吟了一下,試探性地問道,雖然單獨看金宗瑞遇刺一事非常偶然,但如果與李璆聯係在一起的話就變得有些微妙了。


    顯而易見,金宗瑞差點死在那些來曆不明刺客手上一事對李璆站出來對抗李瑈無形中起到了推動作用,所以雲娜不由得懷疑這件事情與李稷有關。


    “金宗瑞對他們比李璆重要,如果李璆不願意站出來的話他們還能找別人,可要是金宗瑞出事了那麽可就無人可以代替他的職位,這件事情與他們無關。”李雲天搖了搖頭,並不認為金宗瑞的事情是李稷等人設下的苦肉計。


    當然了,李雲天並不是平白無故地得出這個結論,他詢問了當時與那些行刺者交手的明軍士兵,對方不僅訓練有素而且異常凶悍,對金宗瑞的人出手完全就是要命的架勢,並且給巡邏的明軍士兵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李雲天可不認為李稷等人有如此凶悍的手下,更不認為他們想要了金宗瑞的性命,所以認為此事應該與李稷等人無關。


    至於李瑈,李雲天覺得這個倒黴的家夥再次成為了這場是非漩渦的中心,李瑈剛剛擊敗了李珦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多事。


    因此李雲天現在心裏非常好奇,不知道究竟是何方勢力想要暗算金宗瑞,把漢城的局勢攪得越來越複雜,兩人有一種霧裏看花的朦朧感。


    “王爺!”當李雲天走進會客大廳時,在那裏低聲說著話的李稷和李璆連忙站了起來,躬身相迎。


    “兩位此次前來找本王何事?”李雲天在上首位落座後,不動聲色地問道。


    “王爺,臨瀛大君近來得到一株上等的野山參,覺得王爺日理萬機甚是辛苦,故而就送來給王爺補補身子。”李稷笑著拿起了麵前放著的一個錦盒,打開後裏麵擺著一株品相上乘的人參,躬身向李雲天說道。


    在朝鮮國,由於其地理和氣候條件,最珍貴的就是野生的人參了,雖然沒有起死回生之效但對身體可是大補之物。


    李雲天打量了那株野山參,即便是對人參了解不多的他也從其品相上看出這株野山參是難得的珍品,至少長了一千多年。


    李璆的臉色有些微微發紅,這株野山參是李稷帶來以他的名義送給李雲天的禮物,據說長了已經近兩千年,可謂是人參中的極品,如果不是這次要帶著他拜見李雲天的話李稷可舍不得拿出來。


    對於李璆這次登門的禮物李稷可是煞費苦心,李雲天身為大明的親王什麽樣的寶貝沒見過,故而唯有用這株珍貴無比的野山參當成拜見李雲天的墊腳石。


    “讓臨瀛大君費心了。”李雲天知道李稷和李璆的來意,因此自然不會拒絕這份禮物,吩咐下人收下後微笑著說道,“本王早就聽柳庶妃說過臨瀛大君是音律方麵的奇才,如果有機會的話本王可要洗耳恭聽大君的琴藝了。”


    “王爺過獎了,下官隻不過是粗通音律而已。”李璆聞言有些尷尬地笑了笑,同時臉上禁不住流露出一絲得意的神色,在音律上他還是非常有自信。


    李雲天的這一句話看似普通,但不經意間就化解了現場有著緊張壓抑的氛圍,隨後他就與李璆談起了音律,這使得李璆感到非常驚訝,沒想到李雲天在音律上也頗有研究。


    實際上,李雲天在音律上的那點兒東西都是平常耳濡目染來的,陳凝凝是琴藝方麵的大家,憐香和紅鸞、柳真等人也都是音律歌舞方麵的行家,故而,久而久之李雲天在音律上的修養自然而然地得以提高。


    望著在那裏談笑風生的李雲天和李璆,李稷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去,他先前還擔心李璆的性格使得他跟李雲天無話可說,可沒想到兩人卻在音律上聊得非常開心。


    由於李稷和李璆送來了如此貴重的野山參,那麽李雲天自然留兩人吃了晚飯,使得兩人對廚子的手藝是讚不絕口。


    這次李雲天來朝鮮國特意帶來了八大菜係的廚師,畢竟他要在朝鮮國待上很久,故而自然要把飲食調理好。


    況且,除了李雲天外還有紅鸞,紅鸞肯定吃不慣朝鮮國當地的菜肴,所以多帶幾名廚師很有必要,還能給隨行的武官們改善一下飲食。


    晚飯後,喝得醉醺醺的李稷心滿意足地領著李璆離開,李雲天今天用從大明運來的貢酒招待了他們,使得李稷喝得非常盡興,不得不說大明的釀酒技術比朝鮮國要高出太多太多。


    除了酒是難得的好酒外,更為令李稷感到高興的是李雲天對李璆好像有著不少好感,跟他聊了很多音律方麵的事情,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隻要李璆能在李雲天麵前掛上號那麽對他而言就是最大的勝利,以後推李璆上位的時候就不會遇到什麽阻力。


    別看現在李瑈在爭奪王位一事上占據了上風,引得漢城的官員紛紛前去投靠,實際上李稷非常清楚,真正決定朝鮮國命運的人是李雲天,唯有得到李雲天的認可那麽才能登上朝鮮王的寶座。


    李璆則是暗暗鬆了一口氣,在政務上他隻是一個新手,所幸李雲天今天與他談論音律,否則的話他都不知道該跟李雲天說些什麽。


    不過,李璆通過與李雲天的這次接觸也收獲了信心,原本他還以為李雲天非常難接觸,可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那麽回事,李雲天的和藹待人使得他逐漸有了一絲與李瑈抗衡的底氣。


    與此同時,首陽大君府。


    “大君,臨瀛大君和領相離開了忠王爺那裏,兩人一身的酒氣好像喝了不少酒。”一名下人急匆匆進門,向斜躺在軟榻上享受兩名侍女按摩的李瑈稟報道。


    “看來領相這條老狗賊心不死,竟然想要用臨瀛大君來對付本大君!”李瑈正在閉目養神,聞言睜開雙眼,雙目閃過一道陰冷的光芒,他輕而易舉地就能猜到了李稷的用意,沒想到李稷竟然還在掙紮。


    “大君,臨瀛大君醉心於音律,對朝政漠不關心,如何能是大君的對手?”那名下人聞言頓時滿臉堆笑地說道,根本就沒把臨瀛大君看在眼裏。


    “錯了,臨瀛大君是對本大君威脅最大的一個。”李瑈知道那名下人是在拍馬屁,瞅了他一眼後皺著眉頭說道,“臨瀛大君雖然不喜政務,但他卻與柳館主因為音律而結交,如果柳館主支持臨瀛大君的話,那麽本大君可就危險了。”


    “大君,臨瀛大君並不懂得治理政務,忠王爺會選他來繼承王位?”那名下人聞言頓時吃了一驚,一臉不解地問道。


    “雖然臨瀛大君的心思並不在那些政務上,但是領相那些人可以幫他處理國家的軍政事務。”李瑈聞言不由得冷笑了一聲,“恐怕那些家夥的心思還不止這些,如果臨瀛大君被他們扶上了台,那麽國家的大權肯定會落在他們手裏。”


    “大君,咱們應該怎麽辦?”聽聞此言,那名下人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緊張的神色,他沒想到李瑈竟然如此重視李璆。


    “靜觀其變吧!”李瑈沉吟了一下開口吩咐道,現在他還不知道李稷等人出什麽牌,故而先按兵不動,屆時再見招拆招。


    “對了,金宗瑞被刺一事上查到了什麽沒?”隨後,李瑈想起了一件事情,沉聲問道。


    “大君,小的們已經全力打探了,實在不知道是什麽人做下的,隻知道領頭的一個有著全羅道那邊的口音。”那名下人搖了搖頭,自從金宗瑞出事後李瑈就讓手下的人打探消息,結果一天下來並沒什麽收獲。


    “怪事,究竟是誰想要了金宗瑞的命?”李瑈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金宗瑞遇刺的事情在漢城掀起了軒然大波,誰能想到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裏漢城接連發生行刺事件,使得原本就複雜的局勢變得更加混亂。


    “大君,金大人的事情是一出苦肉計,想要以此博得忠王爺的同情。”聽聞此言,那名道。


    “這倒有這個可能,不過忠王爺是何等睿智的人物,豈會看不穿這種雕蟲小技?”李瑈點了點頭,隨後冷冷地說道,“想要用臨瀛大君來威脅本大君,簡直就是白日做夢,本大君的位子豈是能這麽容易動搖的!”


    “大君,咱們要不要給臨瀛大君提個醒,讓他別被領相他們給利用了。”那名下人見李瑈並沒把李璆當成一個對手,想了想後說道。


    “沒用的,本大君清楚臨瀛大君的個性,他一旦認定了的事情就是八頭牛都拉不回,這次肯定是李稷給他設下了圈套讓他鑽了進去。”


    李瑈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他與李璆從小長大自然知道李璆不會輕易答應站出來幫李稷,現在既然他已經與李稷走在了一起那麽要想再勸回來可就難了。


    再者說了,在李瑈看來他的對手是李稷等人,李璆最多不過是一個被他們利用的傀儡罷了,因此他要對付的是李稷等人,隻要把李稷這些人給擺平了李璆自然對他也就沒了危險。


    由於臨近春節,漢城裏逐漸變得喜慶熱鬧,經過這半年多的休養生息漢城的百姓已經恢複了不少元氣,其市麵逐漸變得繁榮起來。


    說起來,漢城能這麽快就變得繁華,離不開李雲天的治理以及明軍駐軍的消費。


    李雲天在漢城可並不是白白待著虛耗光陰的,他讓議政府修改製訂了不少律法條文,以促進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廢除了名目眾多的稅收,裁撤了機構臃腫衙門的人員。


    雖然李雲天此舉出動了朝鮮國當地利益階層的利益,但由於李雲天的行事手法比較溫和,再加上他有著那些利益階層所無法抗拒的權威,因此這些法律條文都得以執行,而監督執行的人就是明軍在朝鮮八道監督賑濟的明軍人員。


    由於漢城官場上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李瑈和李珦的爭鬥上,故而對於李雲天所做的這些事情都給忽略了,有什麽能比未來朝鮮王人選更加重要呢?


    如果通觀全局的話就會發現,李雲天來到朝鮮國後其實已經以朝鮮八道為棋盤布下了一道棋局,悄無聲息地就逐漸控製了朝鮮八道當地的時局,等他收官的時候也就是朝鮮過並入大明之日。


    包括李稷和黃喜在內,誰也想不到李雲天會有如此一番驚人的計劃,更想不到為了完成這個計劃李雲天有著如此好的耐心。


    李雲天很清楚,如果不把朝鮮國的事情解決好了的話,那麽朝鮮國即便是並入大明的話恐怕也會像交趾那樣發動叛亂。


    所以,他現在在朝鮮國多花些精力,那麽以後朝鮮國並入大明後出事的機會就小上許多,可謂用心良苦。


    p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