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經過最初的錯愕後李稷率先反應過來,扭頭望了一眼鎮定自若的李雲天,心中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說實話,李稷原先還以為李雲天對尹氏等人毫無辦法,很顯然尹氏等人肯定是要包庇李瑈的,萬萬沒想到李雲天另辟蹊徑,一句話就使得尹氏啞口無言,實在令他欽佩之至,要是換做他的話肯定會對李瑈的那些下人用刑。
而李雲天之所以一句話就使得現場眾人動容,是因為李瑈經曆和性格決定了他絕對不會在叛軍攻打景福宮的時候當縮頭烏龜躲起來。
與眾不同的是,李瑈幼年時寄養於民間,所以對於世事艱難與人情偽善知之甚詳,嚐過苦楚也了解過辛酸,最終成就了特有的器度。
據傳,李瑈五歲就能朗誦《孝經》,而且好弓馬之事,經常隨身帶著弓箭,又喜歡飛禽,得到一隻猛禽後就愛不釋手。
少年時期,朝鮮王曾經命首陽大君李瑈、安平大君李瑢和臨瀛大君李璆一起學習樂理,李瑢生性喜好華麗,而李璆素來通曉音律,所以兩人都樂意學習,唯有李瑈不願意學習音樂。
李瑈誌在弓馬,每天都跟習武之人角力,沒人比得過他,世子李珦誇獎李瑈英勇健壯,到聽說朝鮮王喜歡彈琴這才開始學習樂理。
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十年二月朝鮮王在平康講武,結果李瑈十六箭射死了十六頭鹿,風吹鹿血染紅了李瑈的衣服,武將李元奇、金敢等見狀喜極而泣道:“又看到太祖的雄風了。”
因此,李瑈是朝鮮王諸子中最為勇武的一個,與武將的關係也最為密切,猶如大明當年的漢王。
故而李雲天有了先前一問,李瑈既然如此勇猛豈會留在府上,一定會與樸輝一同與叛軍展開戰鬥,畢竟救駕可是頭等大事。
李瑈神情複雜地望著李雲天,心中五味雜陳,此時此刻他忽然之間明白了過來,原來李雲天這次來朝鮮國果真是為了查清朝鮮王的死因。
可笑他還以為自己能夠得到李雲天的支持,而先前李雲天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穩住他而已。
很顯然,李瑈無法回答李雲天的這個問題,如果他躲在家裏貪生怕死不去救朝鮮王的話,那麽說明他心中沒有朝鮮國的國王,也不配當人子,那麽何來的繼承朝鮮國王位的資格?
李瑈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精心設計的計劃竟然存在著如此巨大的紕漏之處,並且輕而易舉地被李雲天抓住,進而給了他堪稱致命的一擊。
要是李瑈並不勇武過人,不說他手無縛雞之力,隻要平常的表現不那麽引人注目的話,他在叛軍攻打景福宮的時候不去救援朝鮮王也情有可原。
可他偏偏勇武善戰,這就給外界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把柄,成為了他無法避免的麻煩。
其實,李瑈先前隻想著如何來證明自己與朝鮮王被殺一事無關,忘記了大明最為注重的就是禮儀法統,像他這種置朝鮮王安危於不顧的人並不符合大明的價值觀念,不要說李雲天了,單單禮部那一關李瑈就過不去。
李瑈心中感到一股莫名的悲哀,他費盡心機地準備了這麽些年,結果李雲天僅僅憑著一句話就擊碎了他所有的希望,令他一時間難以接受。
現場的文武官員自然也都聽出了李雲天話裏的意思,勇武不凡的李瑈麵對陷入為難的朝鮮王見死不救,這樣的人不僅目無君上同時也沒有父子之情,談何能成為朝鮮國的國王?
官員們雖然明白了過來,但院子裏聚集的那些聽審的百姓還有很多人沒有反應過來,不知道李瑈此時已經深陷泥潭,即便是李瑈擺脫了謀殺朝鮮王的嫌疑也失去了繼任朝鮮王的資格。
此時,最為感到震驚的莫過於李稷,李稷一直以來都以為李雲天支持李瑈,可現在看來給了李瑈致命一擊的人正是李雲天,這意味著他先前的猜測都錯了,李雲天來朝鮮國的第一要務是查清朝鮮王的死因,其次才是物色朝鮮王的人選。
這令李稷又驚又喜,從李雲天目前的態度上來看,李瑈已經失去了繼位的可能,那麽他先前所支持的臨瀛大君李璆將有很大的機會坐上朝鮮王的寶座。
黃喜現在的心情十分糟糕,直到這一刻他才像李稷那樣意識到,李雲天在朝鮮國的頭等大事時查明朝鮮王的死因,這就使得李瑈的境況非常不利。
雖然李雲天現在並沒有表示朝鮮王是李瑈幕後指使弑殺的,但很顯然李雲天並不希望有著重大嫌疑的李瑈染指朝鮮王的寶座,這使得李瑈陣營的官員們都陷入到了危險中,一旦李瑈失勢的話那麽在朝鮮王的諸嫡子中被李稷力推的臨瀛大君李璆將占據最有利的位置。
與李稷和黃喜相比,柳尚民的心情最為平靜,李瑈如果栽了的話那麽對他最為有利,屆時他正好可以趁機崛起。
“尹氏,回答本王,為何首陽大君沒有去救朝鮮王?”見尹氏怔在了那裏,李雲天不由得提高了音量問道,他知道尹氏很難給出答案,這可涉及到了李瑈的品性問題。
“王爺,當時形勢混亂街上到處都是叛軍,下官不敢貿然行事因此唯有在府中等待,並不知道叛軍已經攻進了景福宮。”李瑈自然清楚尹氏的難處,於是不等她開口提前回答,臉上擠出了一絲笑容。
“首陽大君,如果本王沒有記錯的話,叛軍最先圍攻的是景福宮,等叛軍與趕來增援的部隊交戰的時候已經過了不少時間。”
李雲天見狀嘴角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他知道李瑈這是急了,於是不動聲色地望著他說道,“況且,雙方交戰最激烈的地方在景福宮附近,其餘地方的戰鬥比較平淡。”
“首陽大君,據本王所知,叛亂發生的當晚你的府上被樸輝將軍派人的士兵護住,難道你就沒想過領兵去救援景福宮?”說著,李雲天雙目寒光一閃,冷冷地問道。
“王爺,大君本想去救援主上殿下,是內命婦擔心他和家人的安危,故而以死相逼才把大君留了下來,否則大君肯定率軍進宮,錯的是內命婦,與大君無關。”這時,回過神來的尹氏連忙跪在了地上,開口把責任攬了過去。
“諸位,皇上對朝鮮王的此次橫死倍感震驚,俗語有雲,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沒想到有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弑殺君王這種惡行來。”
李雲天瞅了瞅尹氏,他知道尹氏護夫心切可既然事情已經發生那麽就再也沒有補救的法子,隨後環視了一眼現場眾人沉聲說道,“此等弑殺君父的行為實在是可惡之至,本王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李瑈聞言心中頓時一聲哀歎,李雲天的這句話把他心中僅存的一絲幻想無情地擊得粉碎,李雲天這次很顯然不會放過他。
現場的眾位官員私下裏不由得對視了一眼,紛紛意識到李瑈這下完了,剛才李瑈和尹氏的那番解釋蒼白無力,一看就是敷衍之詞。
這也意味著朝鮮王十有**就是李瑈讓人弑殺的,如果李雲天肯下大力氣去查的話一定能夠把真相給查出來,畢竟並不是所有首陽大君府上的人都能承受過如此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隻要有一個人交待那麽就會引發可怕的連鎖反應,使得李瑈一敗塗地,進而失去翻身的機會。
“首陽大君,本王給你一次機會,當晚的事情究竟如何,如果你如實招來的話本王算你戴罪立功,否則本王可就要公事公辦了!”就在眾人心中忐忑不安的時候,李雲天忽然語峰一轉,神情嚴肅地望著李瑈說道。
聽聞此言,現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這意味著李雲天已經把李瑈當成了幕後弑殺朝鮮王的凶手,於是紛紛抬頭望向了李瑈,想要知道他如何回答,
“唉!”黃喜聞言不由得心中暗自歎了一口氣,知道李瑈大勢已去,以李雲天的性格如果沒有掌握確鑿證據的話不會這樣對李瑈說話。
“王爺,下官有些聽不明白,你要讓下官招供些什麽。”李瑈起身走到李雲天的麵前,向李雲天一躬身後說道,雖然他看似鎮定自若實際上臉色已經有些發青,現在是強行撐著。
“首陽大君,事到如今你還執迷不悟嗎?”李雲天聞言眉頭微微皺了皺,不動聲色地望著李瑈說道,“難道你以為本王在漢城的這些日子都是白過的嗎?本王為了查明朝鮮王被殺的真相可是費了不少心力”
“王爺,下官是冤枉的,下官並沒有弑殺主上殿下,請王爺明察。”
李瑈聞言雙目閃過一絲絕望的神色,看來李雲天這次是不會放過他,可大庭廣眾之下他豈能認罪,那樣的話顏麵何存?況且為了追隨他的官員他也不能承認,否則就沒了翻身的資本,故而一咬牙向李雲天拱手說道。
在李瑈看來,李雲天要想查清他弑殺朝鮮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他打算拖延時間再慢慢想辦法來應付李雲天,在李雲天拿出確鑿證據之前他還有著一線生機所以必須要堅持下去。
p
</br>
說實話,李稷原先還以為李雲天對尹氏等人毫無辦法,很顯然尹氏等人肯定是要包庇李瑈的,萬萬沒想到李雲天另辟蹊徑,一句話就使得尹氏啞口無言,實在令他欽佩之至,要是換做他的話肯定會對李瑈的那些下人用刑。
而李雲天之所以一句話就使得現場眾人動容,是因為李瑈經曆和性格決定了他絕對不會在叛軍攻打景福宮的時候當縮頭烏龜躲起來。
與眾不同的是,李瑈幼年時寄養於民間,所以對於世事艱難與人情偽善知之甚詳,嚐過苦楚也了解過辛酸,最終成就了特有的器度。
據傳,李瑈五歲就能朗誦《孝經》,而且好弓馬之事,經常隨身帶著弓箭,又喜歡飛禽,得到一隻猛禽後就愛不釋手。
少年時期,朝鮮王曾經命首陽大君李瑈、安平大君李瑢和臨瀛大君李璆一起學習樂理,李瑢生性喜好華麗,而李璆素來通曉音律,所以兩人都樂意學習,唯有李瑈不願意學習音樂。
李瑈誌在弓馬,每天都跟習武之人角力,沒人比得過他,世子李珦誇獎李瑈英勇健壯,到聽說朝鮮王喜歡彈琴這才開始學習樂理。
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十年二月朝鮮王在平康講武,結果李瑈十六箭射死了十六頭鹿,風吹鹿血染紅了李瑈的衣服,武將李元奇、金敢等見狀喜極而泣道:“又看到太祖的雄風了。”
因此,李瑈是朝鮮王諸子中最為勇武的一個,與武將的關係也最為密切,猶如大明當年的漢王。
故而李雲天有了先前一問,李瑈既然如此勇猛豈會留在府上,一定會與樸輝一同與叛軍展開戰鬥,畢竟救駕可是頭等大事。
李瑈神情複雜地望著李雲天,心中五味雜陳,此時此刻他忽然之間明白了過來,原來李雲天這次來朝鮮國果真是為了查清朝鮮王的死因。
可笑他還以為自己能夠得到李雲天的支持,而先前李雲天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穩住他而已。
很顯然,李瑈無法回答李雲天的這個問題,如果他躲在家裏貪生怕死不去救朝鮮王的話,那麽說明他心中沒有朝鮮國的國王,也不配當人子,那麽何來的繼承朝鮮國王位的資格?
李瑈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精心設計的計劃竟然存在著如此巨大的紕漏之處,並且輕而易舉地被李雲天抓住,進而給了他堪稱致命的一擊。
要是李瑈並不勇武過人,不說他手無縛雞之力,隻要平常的表現不那麽引人注目的話,他在叛軍攻打景福宮的時候不去救援朝鮮王也情有可原。
可他偏偏勇武善戰,這就給外界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把柄,成為了他無法避免的麻煩。
其實,李瑈先前隻想著如何來證明自己與朝鮮王被殺一事無關,忘記了大明最為注重的就是禮儀法統,像他這種置朝鮮王安危於不顧的人並不符合大明的價值觀念,不要說李雲天了,單單禮部那一關李瑈就過不去。
李瑈心中感到一股莫名的悲哀,他費盡心機地準備了這麽些年,結果李雲天僅僅憑著一句話就擊碎了他所有的希望,令他一時間難以接受。
現場的文武官員自然也都聽出了李雲天話裏的意思,勇武不凡的李瑈麵對陷入為難的朝鮮王見死不救,這樣的人不僅目無君上同時也沒有父子之情,談何能成為朝鮮國的國王?
官員們雖然明白了過來,但院子裏聚集的那些聽審的百姓還有很多人沒有反應過來,不知道李瑈此時已經深陷泥潭,即便是李瑈擺脫了謀殺朝鮮王的嫌疑也失去了繼任朝鮮王的資格。
此時,最為感到震驚的莫過於李稷,李稷一直以來都以為李雲天支持李瑈,可現在看來給了李瑈致命一擊的人正是李雲天,這意味著他先前的猜測都錯了,李雲天來朝鮮國的第一要務是查清朝鮮王的死因,其次才是物色朝鮮王的人選。
這令李稷又驚又喜,從李雲天目前的態度上來看,李瑈已經失去了繼位的可能,那麽他先前所支持的臨瀛大君李璆將有很大的機會坐上朝鮮王的寶座。
黃喜現在的心情十分糟糕,直到這一刻他才像李稷那樣意識到,李雲天在朝鮮國的頭等大事時查明朝鮮王的死因,這就使得李瑈的境況非常不利。
雖然李雲天現在並沒有表示朝鮮王是李瑈幕後指使弑殺的,但很顯然李雲天並不希望有著重大嫌疑的李瑈染指朝鮮王的寶座,這使得李瑈陣營的官員們都陷入到了危險中,一旦李瑈失勢的話那麽在朝鮮王的諸嫡子中被李稷力推的臨瀛大君李璆將占據最有利的位置。
與李稷和黃喜相比,柳尚民的心情最為平靜,李瑈如果栽了的話那麽對他最為有利,屆時他正好可以趁機崛起。
“尹氏,回答本王,為何首陽大君沒有去救朝鮮王?”見尹氏怔在了那裏,李雲天不由得提高了音量問道,他知道尹氏很難給出答案,這可涉及到了李瑈的品性問題。
“王爺,當時形勢混亂街上到處都是叛軍,下官不敢貿然行事因此唯有在府中等待,並不知道叛軍已經攻進了景福宮。”李瑈自然清楚尹氏的難處,於是不等她開口提前回答,臉上擠出了一絲笑容。
“首陽大君,如果本王沒有記錯的話,叛軍最先圍攻的是景福宮,等叛軍與趕來增援的部隊交戰的時候已經過了不少時間。”
李雲天見狀嘴角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他知道李瑈這是急了,於是不動聲色地望著他說道,“況且,雙方交戰最激烈的地方在景福宮附近,其餘地方的戰鬥比較平淡。”
“首陽大君,據本王所知,叛亂發生的當晚你的府上被樸輝將軍派人的士兵護住,難道你就沒想過領兵去救援景福宮?”說著,李雲天雙目寒光一閃,冷冷地問道。
“王爺,大君本想去救援主上殿下,是內命婦擔心他和家人的安危,故而以死相逼才把大君留了下來,否則大君肯定率軍進宮,錯的是內命婦,與大君無關。”這時,回過神來的尹氏連忙跪在了地上,開口把責任攬了過去。
“諸位,皇上對朝鮮王的此次橫死倍感震驚,俗語有雲,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沒想到有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弑殺君王這種惡行來。”
李雲天瞅了瞅尹氏,他知道尹氏護夫心切可既然事情已經發生那麽就再也沒有補救的法子,隨後環視了一眼現場眾人沉聲說道,“此等弑殺君父的行為實在是可惡之至,本王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李瑈聞言心中頓時一聲哀歎,李雲天的這句話把他心中僅存的一絲幻想無情地擊得粉碎,李雲天這次很顯然不會放過他。
現場的眾位官員私下裏不由得對視了一眼,紛紛意識到李瑈這下完了,剛才李瑈和尹氏的那番解釋蒼白無力,一看就是敷衍之詞。
這也意味著朝鮮王十有**就是李瑈讓人弑殺的,如果李雲天肯下大力氣去查的話一定能夠把真相給查出來,畢竟並不是所有首陽大君府上的人都能承受過如此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隻要有一個人交待那麽就會引發可怕的連鎖反應,使得李瑈一敗塗地,進而失去翻身的機會。
“首陽大君,本王給你一次機會,當晚的事情究竟如何,如果你如實招來的話本王算你戴罪立功,否則本王可就要公事公辦了!”就在眾人心中忐忑不安的時候,李雲天忽然語峰一轉,神情嚴肅地望著李瑈說道。
聽聞此言,現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這意味著李雲天已經把李瑈當成了幕後弑殺朝鮮王的凶手,於是紛紛抬頭望向了李瑈,想要知道他如何回答,
“唉!”黃喜聞言不由得心中暗自歎了一口氣,知道李瑈大勢已去,以李雲天的性格如果沒有掌握確鑿證據的話不會這樣對李瑈說話。
“王爺,下官有些聽不明白,你要讓下官招供些什麽。”李瑈起身走到李雲天的麵前,向李雲天一躬身後說道,雖然他看似鎮定自若實際上臉色已經有些發青,現在是強行撐著。
“首陽大君,事到如今你還執迷不悟嗎?”李雲天聞言眉頭微微皺了皺,不動聲色地望著李瑈說道,“難道你以為本王在漢城的這些日子都是白過的嗎?本王為了查明朝鮮王被殺的真相可是費了不少心力”
“王爺,下官是冤枉的,下官並沒有弑殺主上殿下,請王爺明察。”
李瑈聞言雙目閃過一絲絕望的神色,看來李雲天這次是不會放過他,可大庭廣眾之下他豈能認罪,那樣的話顏麵何存?況且為了追隨他的官員他也不能承認,否則就沒了翻身的資本,故而一咬牙向李雲天拱手說道。
在李瑈看來,李雲天要想查清他弑殺朝鮮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他打算拖延時間再慢慢想辦法來應付李雲天,在李雲天拿出確鑿證據之前他還有著一線生機所以必須要堅持下去。
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