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人!”第三天晚上,當金宗瑞氣衝衝地從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回到家的時候,剛進院門,一些將領就喜氣洋洋的從客廳裏迎了出來,紛紛向他拱手道賀。,
見此情形金宗瑞不由得微微一怔,他認出這些將領都是他以前的部下,不清楚他們口中的“喜”從何來。
“老爺,下午的時候忠王爺讓人送來了您的任職公文,您被任命為了新組建的朝鮮都司副都指揮使。”這時,管家走上前喜氣洋洋地躬身向金宗瑞解釋,雖然隻是朝鮮都司的二把手但已經足夠榮耀,至少可以守住金宗瑞在政壇上的地盤。
金宗瑞聞言臉上頓時流露出了吃驚的神色,他還以為李雲天一直在耍他,萬萬沒想到李雲天會把如此重要的職務交給他,別看隻是副都指揮使,憑借他的資曆和威望完全可以跟崔閏德對抗。
想到去年李雲天出人意料地給東北六鎮送去急需的糧草,金宗瑞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苦笑,他完全無法猜透李雲天的想法。
雖然心中感到驚愕,但金宗瑞暗自鬆了一口氣,畢竟他得到了朝鮮都司副都指揮使一職,不僅守住了他在官場上的地盤而且還得以參與到朝鮮**隊的整編中,也算是了結了他的一樁心願,這三天的等待值得了。
由於得到了李雲天所簽發的委任書,所以金宗瑞第二天再度去了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前去向李雲天表示感謝。
不過金宗瑞這次依舊沒有見到李雲天,但是他這次並沒有久等,很快就獲得了柳真的接見,對他是勉勵有加,希望他能完成這次軍務的整編。
金宗瑞心中感到非常奇怪,他不清楚李雲天既然已經任命他為朝鮮都司的副都指揮使但為何又不見他。
此時此刻,金宗瑞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雲天就是那個身份神秘的李先生,在仁川港的事情沒解決前自然不會見他,否則的話身份就要穿幫了。
離開了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後,金宗瑞又趕去了景福宮去拜見新晉朝鮮王李璆,作為被前任朝鮮王信賴的官員他對朝鮮國還是非常忠心。
李璆雖然登上了朝鮮王的寶座,但每天過得並不開心,三司一院的成立改變了朝鮮國的政治格局,使得其取代了議政府成為了朝鮮國的政治中心,而他卻因為李雲天的存在而無法插手,空有一個朝鮮國國王的頭銜。
實際上,除了那些對王室死忠的官員外,包括李稷在內,漢城官場上的人沒人關心李璆的境況,在李雲天的坐鎮下他們已經獲得了想要的權力和利益。
作為朝鮮國的國王,李璆自然想把三司一院攥在手裏,以此來掌控朝鮮國的大局,可惜他的願望一時間難以實現,有李雲天在的話他就無法插手三司一院的事務。
這個時候,李璆沒有底蘊的劣勢就顯露了出來,他除了李稷可以依仗外沒有其他人可以給他效力做事。
金宗瑞的到來使得李璆感到非常開心,他知道金宗瑞是朝鮮國的忠臣,深受前任朝鮮王的信賴和倚重,故而也值得他信任,他現在迫切的希望招攬自己的勢力。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金宗瑞成為朝鮮都司副都指揮使後就是不折不扣的武職官員,這樣一來就無法在三司的事務上幫上李璆什麽忙,但總算是支持李璆的重臣。
金宗瑞清楚李璆的處境但是卻無能為力,唯有期待李雲天離開朝鮮國後情況會有所好轉,他知道李雲天的存在猶如一座大山一樣壓得李璆透不過氣來。
由於朝鮮**隊的整編事宜迫在眉睫,金宗瑞沒有多少精力放在李璆的身上,要想把朝鮮國的軍隊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頓裁減並非一件易事,裏麵涉及到了各個方麵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此次朝鮮**隊的整編是由朝鮮都司負責的,但是具體執行整編事宜是李雲天派下去的驍武軍武官團,驍武軍武官團的武官們實際上在整編中起到了主導作用,畢竟這次整編是按照遼東明軍以模板進行的,而驍武軍在這方麵有著絕對的經驗。
為了能使得整編事宜得以順利推廣,朝鮮都司的幾位高官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商議了要裁減和保留的軍隊後紛紛離開漢城前往地方上的軍營中坐鎮監督,以確保整編的順利進行。
金宗瑞自然是要前往鹹鏡道的東北六鎮,在這場整編中東北六鎮的兵力得以保留一半,這已經使得金宗瑞非常滿意,要知道崔閏德西北四郡也隻保留了兩個而已,至於其他地方的兵力能保住三分之一也就不錯了。
按照李雲天的“兵貴精而不貴多”的理念,以朝鮮國的境況最多保留十萬軍隊足矣,這將解放出一大批精壯勞動力。
由於大明已經加強了對朝鮮國的掌控,故而朝鮮**隊的主力不可能在布置在與大明接壤的北方,所以東北和西北的朝鮮軍隊被李雲天調去了朝鮮國南方與倭國隔海而望,防備一海之隔的倭國。
正統十一年七月,經過一年的緊張忙碌後,在外奔波的金宗瑞和崔閏德等朝鮮都司的高官相繼返回了漢城。
朝鮮**隊的整編事宜順利達成第一階段,經過裁減和整合後朝鮮**隊的兵力保持在了十萬左右,下一步就是對整編後的部隊進行訓練,使得士兵們能盡快形成預期的戰鬥力。
此時此刻,誰也不會想到漢城正在醞釀一場驚天的巨變。
講武堂漢城司務處。
“王爺,據暗探稟報,朝鮮王近來頻頻召見城裏的文武官員,對那些人極力拉攏,王爺即將回京的流言就是朝鮮王讓人散步的。”
李雲天正在與柳真對弈的時候,一名護衛進門稟告道。
“看來咱們的主上殿下已經等不及了,迫切地想要讓本王離開。”李雲天聞言微微一笑,把手裏的棋子落在了棋盤上。
近來,漢城市麵上流傳著李雲天即將返回大明的消息,在別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這使得漢城的一些官員開始倒向李璆,想要留一條後路。
很顯然,一旦李雲天離開朝鮮國後那麽李璆這個朝鮮王將統治朝鮮國,雖然他的權力被三司一院限製了不少但終究是朝鮮國的國王,有著製衡三司一院的權力。
其實,李雲天不用猜就知道這件事情是李璆做出來的,由於他的存在使得從李璆繼位後還從沒能染指三司一院,故而李璆的心中肯定對他充滿了無法言明的不滿,故而想用這種方式來贏得外界的關注。
“相公,咱們何時回京?”柳真聞言也跟著笑了起來,一邊查看著棋盤上的局勢一邊問道。
“相公跟皇上有過約定,在朝鮮國最多不超過三年,如今已經過了兩年多,看來主上殿下悠閑的日子已經到頭了。”李雲天盯著棋盤一臉輕鬆地回答。
“相公要出手了?”這時,坐在一旁觀戰的紅鸞眼前一亮,一臉驚喜地問道。
“如今朝鮮國的軍隊已經被相公掌控,那麽接下來就要對付朝鮮王了,事到如今朝鮮王的使命已經結束。”李雲天聞言微微頷首,慢條斯理地拿起一旁的香茗品著,他之所以去年把李璆推上王位就是等著現在這一天的到來。
“王爺,朝鮮王會就範嗎?”這時,柳真遲疑了一下有些擔憂地問道,她可不想漢城再發生流血事件。
“放心,相公會兵不血刃地拿下他。”李雲天知道柳真複雜的心情,於是抬頭笑著安慰道,他既然能把李璆推上朝鮮王的寶座,那麽也就能將他從王座上拉下來。
柳真聞言不由得暗自鬆了一口氣,朝鮮國是她的故鄉,所以她希望李雲天和李璆能和平解決雙方之間的糾葛。
與此同時,景福宮。
身穿朝鮮王王袍的李璆在後花園裏練習著箭術,自從成為朝鮮王後他就放下了喜愛的音律轉而愛上了射箭,幾乎每天都要練習射箭,經過一年來的練習他的箭術大為精進,或許他把心中的憤懣都寄托在了箭支上。
“主上殿下,金大人已經從外地回來了。”當李璆射出手中的一支箭時,一名內侍急匆匆地走過來,躬身在他身旁低聲說道。
“哦?”李璆放下手裏的弓,臉上路露出一絲驚喜的神色,他等了這麽長時間終於把金宗瑞個盼來了。
經過一年多的朝鮮王生涯,李璆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青澀青年,他在這一年裏可謂嚐盡了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雖然貴為朝鮮王但漢城的那些文武大員誰都沒把他放在眼裏,都屁顛屁顛地前去討好李雲天,肯來投靠他的人都是一些消尖了腦袋往上爬的小人,真正的耿直之士少之又少。
尤為令李璆感到憤怒和無奈的是,他的權力已經完完全全被三司一院的人架空了,想辦一點點的事情都受到三司一院官員的刁難,根本就沒有把他這個朝鮮王放在眼裏,是個不折不扣的傀儡。
即便是先前推李璆上位的李稷,現在跟李璆的關係也冷淡了許多,整天跟在李雲天的屁股後麵行事。
李璆當然不甘心成為受人擺弄的木偶,於是私下裏暗中籠絡朝中的官員,想要培養自己的班底。
為了營造聲勢,李璆聽取了身邊人的意見故意放出風聲說李雲天即將離開朝鮮國回京述職,結果使得不少官員前來投靠,達成了散播流言的目的。
其實,這個流言把那個費空穴來風,李雲天是堂堂的大明親王有著諸多的公務要忙,他已經在朝鮮國待了兩年不可能長久留在這裏,而且如今朝鮮國三司一院的組建已經完成,李雲天沒有留下來的必要。
正是因為這樣,這個流言出來後才被漢城官場的官員們相信,進而使得一些牆頭草迅速倒向了李璆。u
</br>
見此情形金宗瑞不由得微微一怔,他認出這些將領都是他以前的部下,不清楚他們口中的“喜”從何來。
“老爺,下午的時候忠王爺讓人送來了您的任職公文,您被任命為了新組建的朝鮮都司副都指揮使。”這時,管家走上前喜氣洋洋地躬身向金宗瑞解釋,雖然隻是朝鮮都司的二把手但已經足夠榮耀,至少可以守住金宗瑞在政壇上的地盤。
金宗瑞聞言臉上頓時流露出了吃驚的神色,他還以為李雲天一直在耍他,萬萬沒想到李雲天會把如此重要的職務交給他,別看隻是副都指揮使,憑借他的資曆和威望完全可以跟崔閏德對抗。
想到去年李雲天出人意料地給東北六鎮送去急需的糧草,金宗瑞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苦笑,他完全無法猜透李雲天的想法。
雖然心中感到驚愕,但金宗瑞暗自鬆了一口氣,畢竟他得到了朝鮮都司副都指揮使一職,不僅守住了他在官場上的地盤而且還得以參與到朝鮮**隊的整編中,也算是了結了他的一樁心願,這三天的等待值得了。
由於得到了李雲天所簽發的委任書,所以金宗瑞第二天再度去了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前去向李雲天表示感謝。
不過金宗瑞這次依舊沒有見到李雲天,但是他這次並沒有久等,很快就獲得了柳真的接見,對他是勉勵有加,希望他能完成這次軍務的整編。
金宗瑞心中感到非常奇怪,他不清楚李雲天既然已經任命他為朝鮮都司的副都指揮使但為何又不見他。
此時此刻,金宗瑞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雲天就是那個身份神秘的李先生,在仁川港的事情沒解決前自然不會見他,否則的話身份就要穿幫了。
離開了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後,金宗瑞又趕去了景福宮去拜見新晉朝鮮王李璆,作為被前任朝鮮王信賴的官員他對朝鮮國還是非常忠心。
李璆雖然登上了朝鮮王的寶座,但每天過得並不開心,三司一院的成立改變了朝鮮國的政治格局,使得其取代了議政府成為了朝鮮國的政治中心,而他卻因為李雲天的存在而無法插手,空有一個朝鮮國國王的頭銜。
實際上,除了那些對王室死忠的官員外,包括李稷在內,漢城官場上的人沒人關心李璆的境況,在李雲天的坐鎮下他們已經獲得了想要的權力和利益。
作為朝鮮國的國王,李璆自然想把三司一院攥在手裏,以此來掌控朝鮮國的大局,可惜他的願望一時間難以實現,有李雲天在的話他就無法插手三司一院的事務。
這個時候,李璆沒有底蘊的劣勢就顯露了出來,他除了李稷可以依仗外沒有其他人可以給他效力做事。
金宗瑞的到來使得李璆感到非常開心,他知道金宗瑞是朝鮮國的忠臣,深受前任朝鮮王的信賴和倚重,故而也值得他信任,他現在迫切的希望招攬自己的勢力。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金宗瑞成為朝鮮都司副都指揮使後就是不折不扣的武職官員,這樣一來就無法在三司的事務上幫上李璆什麽忙,但總算是支持李璆的重臣。
金宗瑞清楚李璆的處境但是卻無能為力,唯有期待李雲天離開朝鮮國後情況會有所好轉,他知道李雲天的存在猶如一座大山一樣壓得李璆透不過氣來。
由於朝鮮**隊的整編事宜迫在眉睫,金宗瑞沒有多少精力放在李璆的身上,要想把朝鮮國的軍隊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頓裁減並非一件易事,裏麵涉及到了各個方麵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此次朝鮮**隊的整編是由朝鮮都司負責的,但是具體執行整編事宜是李雲天派下去的驍武軍武官團,驍武軍武官團的武官們實際上在整編中起到了主導作用,畢竟這次整編是按照遼東明軍以模板進行的,而驍武軍在這方麵有著絕對的經驗。
為了能使得整編事宜得以順利推廣,朝鮮都司的幾位高官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商議了要裁減和保留的軍隊後紛紛離開漢城前往地方上的軍營中坐鎮監督,以確保整編的順利進行。
金宗瑞自然是要前往鹹鏡道的東北六鎮,在這場整編中東北六鎮的兵力得以保留一半,這已經使得金宗瑞非常滿意,要知道崔閏德西北四郡也隻保留了兩個而已,至於其他地方的兵力能保住三分之一也就不錯了。
按照李雲天的“兵貴精而不貴多”的理念,以朝鮮國的境況最多保留十萬軍隊足矣,這將解放出一大批精壯勞動力。
由於大明已經加強了對朝鮮國的掌控,故而朝鮮**隊的主力不可能在布置在與大明接壤的北方,所以東北和西北的朝鮮軍隊被李雲天調去了朝鮮國南方與倭國隔海而望,防備一海之隔的倭國。
正統十一年七月,經過一年的緊張忙碌後,在外奔波的金宗瑞和崔閏德等朝鮮都司的高官相繼返回了漢城。
朝鮮**隊的整編事宜順利達成第一階段,經過裁減和整合後朝鮮**隊的兵力保持在了十萬左右,下一步就是對整編後的部隊進行訓練,使得士兵們能盡快形成預期的戰鬥力。
此時此刻,誰也不會想到漢城正在醞釀一場驚天的巨變。
講武堂漢城司務處。
“王爺,據暗探稟報,朝鮮王近來頻頻召見城裏的文武官員,對那些人極力拉攏,王爺即將回京的流言就是朝鮮王讓人散步的。”
李雲天正在與柳真對弈的時候,一名護衛進門稟告道。
“看來咱們的主上殿下已經等不及了,迫切地想要讓本王離開。”李雲天聞言微微一笑,把手裏的棋子落在了棋盤上。
近來,漢城市麵上流傳著李雲天即將返回大明的消息,在別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這使得漢城的一些官員開始倒向李璆,想要留一條後路。
很顯然,一旦李雲天離開朝鮮國後那麽李璆這個朝鮮王將統治朝鮮國,雖然他的權力被三司一院限製了不少但終究是朝鮮國的國王,有著製衡三司一院的權力。
其實,李雲天不用猜就知道這件事情是李璆做出來的,由於他的存在使得從李璆繼位後還從沒能染指三司一院,故而李璆的心中肯定對他充滿了無法言明的不滿,故而想用這種方式來贏得外界的關注。
“相公,咱們何時回京?”柳真聞言也跟著笑了起來,一邊查看著棋盤上的局勢一邊問道。
“相公跟皇上有過約定,在朝鮮國最多不超過三年,如今已經過了兩年多,看來主上殿下悠閑的日子已經到頭了。”李雲天盯著棋盤一臉輕鬆地回答。
“相公要出手了?”這時,坐在一旁觀戰的紅鸞眼前一亮,一臉驚喜地問道。
“如今朝鮮國的軍隊已經被相公掌控,那麽接下來就要對付朝鮮王了,事到如今朝鮮王的使命已經結束。”李雲天聞言微微頷首,慢條斯理地拿起一旁的香茗品著,他之所以去年把李璆推上王位就是等著現在這一天的到來。
“王爺,朝鮮王會就範嗎?”這時,柳真遲疑了一下有些擔憂地問道,她可不想漢城再發生流血事件。
“放心,相公會兵不血刃地拿下他。”李雲天知道柳真複雜的心情,於是抬頭笑著安慰道,他既然能把李璆推上朝鮮王的寶座,那麽也就能將他從王座上拉下來。
柳真聞言不由得暗自鬆了一口氣,朝鮮國是她的故鄉,所以她希望李雲天和李璆能和平解決雙方之間的糾葛。
與此同時,景福宮。
身穿朝鮮王王袍的李璆在後花園裏練習著箭術,自從成為朝鮮王後他就放下了喜愛的音律轉而愛上了射箭,幾乎每天都要練習射箭,經過一年來的練習他的箭術大為精進,或許他把心中的憤懣都寄托在了箭支上。
“主上殿下,金大人已經從外地回來了。”當李璆射出手中的一支箭時,一名內侍急匆匆地走過來,躬身在他身旁低聲說道。
“哦?”李璆放下手裏的弓,臉上路露出一絲驚喜的神色,他等了這麽長時間終於把金宗瑞個盼來了。
經過一年多的朝鮮王生涯,李璆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青澀青年,他在這一年裏可謂嚐盡了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雖然貴為朝鮮王但漢城的那些文武大員誰都沒把他放在眼裏,都屁顛屁顛地前去討好李雲天,肯來投靠他的人都是一些消尖了腦袋往上爬的小人,真正的耿直之士少之又少。
尤為令李璆感到憤怒和無奈的是,他的權力已經完完全全被三司一院的人架空了,想辦一點點的事情都受到三司一院官員的刁難,根本就沒有把他這個朝鮮王放在眼裏,是個不折不扣的傀儡。
即便是先前推李璆上位的李稷,現在跟李璆的關係也冷淡了許多,整天跟在李雲天的屁股後麵行事。
李璆當然不甘心成為受人擺弄的木偶,於是私下裏暗中籠絡朝中的官員,想要培養自己的班底。
為了營造聲勢,李璆聽取了身邊人的意見故意放出風聲說李雲天即將離開朝鮮國回京述職,結果使得不少官員前來投靠,達成了散播流言的目的。
其實,這個流言把那個費空穴來風,李雲天是堂堂的大明親王有著諸多的公務要忙,他已經在朝鮮國待了兩年不可能長久留在這裏,而且如今朝鮮國三司一院的組建已經完成,李雲天沒有留下來的必要。
正是因為這樣,這個流言出來後才被漢城官場的官員們相信,進而使得一些牆頭草迅速倒向了李璆。u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