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瞞天過海(六)


    “董卿明白就好,孤就不必多費唇舌了。。。”劉馮見董承能明白他的意思,欣然點頭道。


    兩人這樣的對話,讓四下的群臣更加的疑惑了。當然,也有人理解了。比如說,昭信將軍王服,他輕聲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隨著王服的提醒,群臣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麽回事,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就是想要取得一樣東西,必先給對方。


    而要想保住董承的命,就先要董承叛變,投奔對方。


    想明白了之後,群臣都佩服的看向劉馮。他們忠心耿耿,也剛直。但卻也因為這樣,才會想不到這一點。


    他們想的都是如何拚命維護天子劉協,維護漢室。但從來沒有想到過,詭詐之計。


    而劉馮卻想到了,從天子劉協,屯騎校尉伏完的表情上看,群臣已經知道這個一定是劉馮想出來了。


    這個皇太子,讓他們即佩服,又覺得羞愧。


    他們這輩子真的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群臣佩服,羞愧。劉馮感受不到了,他聽到王服說出這句,“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不由點了點頭,說道:“對。隻有這樣,才能救董卿的命。”


    這是劉馮所想到的唯一能夠救董承的命,在目前官渡之戰爆發以前,擁有五千兵權的董承已經成為了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


    阻止曹操拔下董承,就要把董承包裝,偽裝一下。成為曹操的人,這樣一來,擁有五千兵權的董承,就不是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但是殿下,車騎將軍向來忠心耿耿,又如何才能讓曹操相信,車騎將軍反叛天子,投入曹操帳下呢?”王服問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對啊,該如何讓曹操相信呢。


    本來覺得佩服,欣喜的群臣們也不禁陷入了疑惑。曹操,無疑是一頭老狐狸,而且疑心很重,董承說變就變,怎麽可能獲得信任。


    “負荊請罪,交出兵權,譴子為質。”劉馮神色不變,淡淡的說道。


    負荊請罪,譴子為質。這群臣都是理解的,負荊請罪,就是代表對過往跟隨天子劉協的懺悔,而譴兒子過去給曹操當質子。就是向曹操表示決心,這輩子跟隨曹操了。


    但是交出兵權,這似乎與他們的目的不同啊。


    他們是要得到兵權,而不是交出兵權。就在一些反應稍慢的大臣們不解的時候。董承,王服等一些才智之士,眼睛卻是越來越亮。


    心中對劉馮的佩服,幾乎升到了頂點了。


    好一個“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啊。要救董承的命,就要改變立場,成為曹操的人。而要得到兵權,就要先交出兵權。


    劉馮玩的這一手,可以說把“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給耍的極為通透,這番手段下去,曹操恐怕也不好意思,殺董承,奪董承的兵權了。


    因為當董承在大庭廣眾之下負荊請罪,並且帶著兒子過去,說願意派遣兒子服侍明公。又願意交出兵權,祈求高老歸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十並收藏三國之我是皇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