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夜,月朦朧,鳥朦朧;大楊樹村一片漆黑,皆以安睡,隻有據點裏還燃著點點燈火。這據點的規模不大不小,從外麵看像是一個富戶的大宅子;圍牆約莫有三米高,本來是豔紅牆漆,但因為年月久遠已經褪色不少,更像是粉紅色。院門不大卻很厚實,由老榆木製成。院子分前院後院,前院是三排房屋,後院是個大倉庫。總的來說,這個據點和大多數據點很不一樣,簡直不像是軍事設施,更像是民用設施。


    在這種緊張時期,任何一種不合乎常理的事情,都應該被極度重視。但張梁非但沒有重視,反而在看到這個據點的模樣時,露出了滿臉微笑,信心滿滿,似乎攻下這據點已經是粘板上釘釘的事。


    據點大門緊閉,張梁看不見裏麵的情況,便派兩個好手攀上牆頭打探一番,片刻之後好手回報,說是裏麵隻有一間屋子燃著燈,且時不時的傳出對話聲,其他屋子皆以熄燈。得到消息後,張梁當即下令,命人翻牆進去,從裏麵把院門打開,而後全部人躡手躡腳的湧進大院。


    這人一多,就不可避免的會發出聲音,無論是腳步聲也好,還是碰到了壇壇罐罐也好,總之是將那個屋裏的人給驚動了。房門吱呀一聲開了,從裏麵走出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當他看到‘熱鬧非凡’的院子時,在短嶄的驚愕之後,發出一聲暴吼:“不好,有賊人!”


    燃著燈的那個屋子裏不止一個人,聽到小夥伴的呼喊之後,裏麵瞬間響起了響亮的銅鑼聲。原本還昏暗的院子,瞬間燈火通明,半夢半醒的守軍們,連衣服都來不及穿,就拿著刀從各自的房間衝了出來。倉促應戰的守軍與早有準備的張梁隊伍廝殺在一起,一時間震天喊殺聲將大楊樹村寂靜的夜打破,村子民居的燈火開始一個接一個的點亮。


    這三十守軍能力不俗,盡管是倉促應戰,盡管人數劣勢,但仍舊與張梁的人打了個不相上下。反倒是一直信心滿滿的張梁,在這一刻有點應接不暇,指揮起來也甚是慌張,整個場麵變得混亂不堪。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十個守軍麵對四十餘人的攻擊,很快就出現了敗勢。張梁見狀,連忙下令加緊進攻,務必即刻將敵軍全數消滅。片刻之後,三十個守軍隻剩下八個,按理來說,就大順軍那德行,恐怕早已經投降了。可偏偏這八個守軍抵死不降,甚是英勇,大有魚死網破之勢。


    守軍的英勇並未感染張梁,反而是令張梁氣急,心想真是不識時務,既然找死,那就送爾等歸西!當即,張梁便拿著刀,親自迎了上去。這張梁除了有點性格上的缺點之外,打起仗來倒是很猛的。剛才眾人還無法攻克最後八個守軍組成的防禦圈,結果張梁一上去,頃刻之間便斬落兩人,將那近乎於完美的防禦圈攻克!同時間,其他人也一擁而上,將最後六個人亂刀砍死。


    盡管最終還是贏了,但這一戰的損失,確實不小。原本四十多人的隊伍,此時隻剩下了三十人,而且還有半數身上都有傷。上一次攻打清廷驛站,因為太過順利,蒙蔽了眾人的雙眼,以為天下軍隊皆如此不堪。結果此番攻克大順軍據點,卻傷亡慘重。這種結果令所有人都開始重新考慮,主動進攻清廷和闖賊,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雖說心裏有些犯嘀咕,但眼下已經攻克據點,自然是要按原計劃行事,大肆搜刮一番,而後撤離。據點的前院是守軍的居住地,除了一些兵器和生活用品之外,沒什麽值得搜刮的。眾人便將目光投向了後院的倉庫,當倉庫大門打開的一瞬間,連同張梁在內的人全都傻了。隻見這堪比縣倉的大倉庫裏,整整齊齊堆滿了密密麻麻的麻袋,用劍刺入麻袋裏,便有一縷金黃的麥子流出來,顯然這倉庫是個大糧倉。


    眾人的心情瞬間變得五味陳雜,這糧倉就好比一座金山,可偏偏這金山是一整塊,無法取走。以至於眾人,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滿倉的糧食,卻無法拿走半點兒。於是乎,張梁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會做的英明決定,一把火把這滿倉糧食都給燒了!當洶洶的火焰將糧倉吞噬之時,張梁笑了,心中暗道:“我們拿不走,你們也別想得到!”


    殊不知,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英明的決定,卻令張梁以及所有的同伴,陷入了無止境的追殺!就在剛才戰鬥打響之時,村子裏的百姓就已經集結在一處,村長命兩個小夥子前往固關報信,其餘的人則拿著鋤頭、鐵鎬各式各樣的農具,向據點撲去。當到達據點之時,看到據點內血流成河,且後院的糧倉失火時,這些農民露出了連軍隊都沒有的凶狠氣勢。男女老少,病弱婦孺,但凡是村子裏的人,皆義無反顧的向糧倉方向衝去。


    正在觀火的眾人,突然聽到前院響起喊殺聲,還以為是有援軍來犯,一時間慌亂不止。可等發現來者不是軍隊,而是一群‘泥腿子’時,眾人皆是鬆了口氣。張梁擰眉瞪眼,衝這群不怕死的泥腿子吼道:“我等乃義軍,為光複大明,隻殺闖賊!爾等還不速速退下,莫不是要擁護闖賊,篡我大明?”


    這話說的鏗鏘有力,義正言辭,可張梁忘了,現在他們身上都穿著清軍的服飾。這些百姓受闖王統治,自然要被‘闖王’文宣一番,對清軍自然是恨之入骨,再加上這些人殺了守軍,又燒了糧倉,百姓們恨不得把張梁這些人剝皮抽筋!原來,這據點裏的三十守軍,根本就不是正牌大順軍,而是就地從大楊樹村裏選的三十個青年充當,都是大楊樹村的子弟。這個據點,其實是個物資中轉站,設立在大楊樹村就是為了掩人耳目。如今被張梁給毀了,百姓們焉能不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世崢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世崢嶸並收藏風流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