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關是明朝四大名關之一,北起娘子關嘉峪溝,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長二十公裏;曆史悠久,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其上所修建的長城,甚至比秦始皇修建的萬裏長城還要早一百五十五年。想要過固關,隻有一個地方,就是南門。
多爾袞的五萬大軍止於固關南門,看著高大堅固的城牆,無不望城興歎。但這座城池並不是不可攻克的,尤其是在這個已經擁有熱兵器的年代,城牆修的再厚再高也於事無補,幾炮下來該倒還是得倒。但多爾袞並不急於攻城,而是先勸降。畢竟此番多爾袞要會師南下,進攻金陵,這一路上不僅有李自成,還有張獻忠,若是在路上損耗太多的話,到了南方對南明的威脅就會大大降低。
打仗,最不好打的就是攻堅戰,在沒有熱兵器的年代,通常需要三到五倍的兵力才能攻克城池。鎮守固關的將領顯然懂得這個道理,在固關堅厚的城牆支撐下,信心並沒有被多爾袞的五萬大軍擊垮。因此,多爾袞派來一個信使,固關將領就殺一個,來一個殺一個,來一個殺一個。多爾袞意識到無法勸降,便不再耽擱,即刻發起進攻。
以前攻城,依靠的是人海戰術,讓士兵們玩命兒的往上衝。而現在,不需要再浪費珍貴的兵力了,隻需要將大炮架好,對著城門或者城牆開幾炮就行。當清軍的大炮推到前線之時,固關城牆上的大炮也準備妥當了,在清軍的率先發炮之下,雙方的炮戰展開了。雙方士兵都知道炮彈不長眼,因此除了炮兵之外,其餘的士兵能躲多遠就躲多遠,盡量不去觸那個黴頭,於是乎,整個戰場隻能聽見震耳欲聾的炮彈聲。
顯然固關的大炮不如清軍的大炮,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亦或是裝填速度。在不斷的互射中,固關的城牆開始坍塌,城門早已被炸成了木屑。但清軍並沒有要停止的意思,炮火依舊繼續,一通亂炸,目的不是殺敵,而是將敵人的精氣神打散,讓他們從心底裏畏懼自己!
炮火一直從早上持續到傍晚,固關南門的城牆變成一片廢墟,如潮般的清軍蜂擁而入,所過之處,殘肢斷臂,血流成河。固關的三萬守軍,麵對清廷的五萬大軍,輸局已定,但固關守將卻誓死不退,指揮著部隊戰到最後一分鍾。當第二天的太陽升起時,固關城內的戰鬥已經結束了,固關守軍被斬殺三千餘人,俘虜兩萬,剩餘的人皆是失蹤。這場戰爭,清廷獲得了全麵勝利。但多爾袞卻沒有笑出來,因為在這一戰裏,他也損失了將近三千人。若是照此下去,他不知道到達金陵的時候,還會剩多少兵馬。
固關失蹤的將近七千人並非失蹤,也並非當了逃兵,而是在戰鬥即將結束的前一刻,李自成下令讓固關守軍突圍,能衝出來多少就衝多少,盡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這七千人中就包括茂生,自大戰打響,到逃離固關,茂生的隊伍一直奮戰在第一線,就連茂生自己都親手斬殺了六名敵軍。這種戰績無疑是輝煌的,但茂生卻不以為榮反以為恥,因為他輸了,輸得很徹底。
固關的戰鬥,令短嶄太平的天下,再次陷入了風起雲湧的局勢。李自成丟了固關,又麵對勢如破竹的清軍,不得已將大軍匯攏在太原,抗擊清軍。同為農民起義軍,與李自成齊名的張獻忠也在嚴陣以待,等待著清軍的到來。處在戰略位置最南邊的金陵,顯然是天下最混亂的地方,不僅陷入了奪權的內鬥,還有清廷揮師南下的外部壓力。為了盡快擺脫內鬥,重振旗鼓,抵禦清廷,朱青峰、盧九德、錢謙益、史可法四方勢力都加快了動作。
朱青峰覺得兵法裏最好用的一招就是‘離間計’,不動一兵一卒就可令敵人自行瓦解。朱青峰想要使用一次離間計,但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離間計,因為目的隻是讓敵人內部不能一條心。
按理來說無論是打仗,還是爭鬥,都應該先從相對弱小的下手,比如史可法。但朱青峰卻反其道而行之,先對勢力最大的盧九德下手。既然要用離間計,那就應該找一個心智不是那麽堅定的人,也就是朱由菘。
朱由菘的心裏無疑是想當皇帝的,但他同時也清楚,他不過是任政治擺弄的一個傀儡罷了。並不是盧九德或是其他什麽人操縱他,而是政治本身在操縱他。因此,朱青峰在盧九德毫不察覺的情況下找到朱由菘的時候,並沒有玩虛的,而是十分務實的對朱由菘說:“王叔,你是個聰明人,想必南明的處境你心裏很清楚,咱們誰也拖不起。與其這麽鬥下去,不如化幹戈為玉帛,共同麵對敵人,重振大明盛世,才是上策。”
朱由菘怎麽說也是朱姓後人,心裏也是想重振大明,自然知道朱青峰的一席話,都是肺腑之言,沒有絲毫虛假。因此朱由菘便反問道:“那依殿下,應當如何?”
朱青峰言道:“說句實在話,王叔雖有盧大人鼎力相助,但想要掌握南明大權,絕無可能。與其美夢一場,倒不如務實一些。倘若王叔放棄權力之爭,安於本分,本宮在此立誓,日後絕不會因今朝之時,對王叔心存芥蒂!待我大明朝重迎盛世,王叔依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爺,權力、金錢、地位、美人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至今還能堅持在金陵的人,都是心係大明將來的人,朱由菘等三位王爺如此、盧九德等幾位大人也是如此,甚至說站在客觀立場上,盧九德等人都是一代忠臣,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此時朱青峰能主動找朱由菘說這些掏心窩子的話,朱由菘很受用。於公,隻要大明能延續下去,朱由菘覺得自己個人利益可以暫時拋到後麵;於私,政權之路多艱辛,且不一定有結果,與其下場悲慘,倒不如安於現狀,當一個長樂王爺,豈不快活?
多爾袞的五萬大軍止於固關南門,看著高大堅固的城牆,無不望城興歎。但這座城池並不是不可攻克的,尤其是在這個已經擁有熱兵器的年代,城牆修的再厚再高也於事無補,幾炮下來該倒還是得倒。但多爾袞並不急於攻城,而是先勸降。畢竟此番多爾袞要會師南下,進攻金陵,這一路上不僅有李自成,還有張獻忠,若是在路上損耗太多的話,到了南方對南明的威脅就會大大降低。
打仗,最不好打的就是攻堅戰,在沒有熱兵器的年代,通常需要三到五倍的兵力才能攻克城池。鎮守固關的將領顯然懂得這個道理,在固關堅厚的城牆支撐下,信心並沒有被多爾袞的五萬大軍擊垮。因此,多爾袞派來一個信使,固關將領就殺一個,來一個殺一個,來一個殺一個。多爾袞意識到無法勸降,便不再耽擱,即刻發起進攻。
以前攻城,依靠的是人海戰術,讓士兵們玩命兒的往上衝。而現在,不需要再浪費珍貴的兵力了,隻需要將大炮架好,對著城門或者城牆開幾炮就行。當清軍的大炮推到前線之時,固關城牆上的大炮也準備妥當了,在清軍的率先發炮之下,雙方的炮戰展開了。雙方士兵都知道炮彈不長眼,因此除了炮兵之外,其餘的士兵能躲多遠就躲多遠,盡量不去觸那個黴頭,於是乎,整個戰場隻能聽見震耳欲聾的炮彈聲。
顯然固關的大炮不如清軍的大炮,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亦或是裝填速度。在不斷的互射中,固關的城牆開始坍塌,城門早已被炸成了木屑。但清軍並沒有要停止的意思,炮火依舊繼續,一通亂炸,目的不是殺敵,而是將敵人的精氣神打散,讓他們從心底裏畏懼自己!
炮火一直從早上持續到傍晚,固關南門的城牆變成一片廢墟,如潮般的清軍蜂擁而入,所過之處,殘肢斷臂,血流成河。固關的三萬守軍,麵對清廷的五萬大軍,輸局已定,但固關守將卻誓死不退,指揮著部隊戰到最後一分鍾。當第二天的太陽升起時,固關城內的戰鬥已經結束了,固關守軍被斬殺三千餘人,俘虜兩萬,剩餘的人皆是失蹤。這場戰爭,清廷獲得了全麵勝利。但多爾袞卻沒有笑出來,因為在這一戰裏,他也損失了將近三千人。若是照此下去,他不知道到達金陵的時候,還會剩多少兵馬。
固關失蹤的將近七千人並非失蹤,也並非當了逃兵,而是在戰鬥即將結束的前一刻,李自成下令讓固關守軍突圍,能衝出來多少就衝多少,盡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這七千人中就包括茂生,自大戰打響,到逃離固關,茂生的隊伍一直奮戰在第一線,就連茂生自己都親手斬殺了六名敵軍。這種戰績無疑是輝煌的,但茂生卻不以為榮反以為恥,因為他輸了,輸得很徹底。
固關的戰鬥,令短嶄太平的天下,再次陷入了風起雲湧的局勢。李自成丟了固關,又麵對勢如破竹的清軍,不得已將大軍匯攏在太原,抗擊清軍。同為農民起義軍,與李自成齊名的張獻忠也在嚴陣以待,等待著清軍的到來。處在戰略位置最南邊的金陵,顯然是天下最混亂的地方,不僅陷入了奪權的內鬥,還有清廷揮師南下的外部壓力。為了盡快擺脫內鬥,重振旗鼓,抵禦清廷,朱青峰、盧九德、錢謙益、史可法四方勢力都加快了動作。
朱青峰覺得兵法裏最好用的一招就是‘離間計’,不動一兵一卒就可令敵人自行瓦解。朱青峰想要使用一次離間計,但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離間計,因為目的隻是讓敵人內部不能一條心。
按理來說無論是打仗,還是爭鬥,都應該先從相對弱小的下手,比如史可法。但朱青峰卻反其道而行之,先對勢力最大的盧九德下手。既然要用離間計,那就應該找一個心智不是那麽堅定的人,也就是朱由菘。
朱由菘的心裏無疑是想當皇帝的,但他同時也清楚,他不過是任政治擺弄的一個傀儡罷了。並不是盧九德或是其他什麽人操縱他,而是政治本身在操縱他。因此,朱青峰在盧九德毫不察覺的情況下找到朱由菘的時候,並沒有玩虛的,而是十分務實的對朱由菘說:“王叔,你是個聰明人,想必南明的處境你心裏很清楚,咱們誰也拖不起。與其這麽鬥下去,不如化幹戈為玉帛,共同麵對敵人,重振大明盛世,才是上策。”
朱由菘怎麽說也是朱姓後人,心裏也是想重振大明,自然知道朱青峰的一席話,都是肺腑之言,沒有絲毫虛假。因此朱由菘便反問道:“那依殿下,應當如何?”
朱青峰言道:“說句實在話,王叔雖有盧大人鼎力相助,但想要掌握南明大權,絕無可能。與其美夢一場,倒不如務實一些。倘若王叔放棄權力之爭,安於本分,本宮在此立誓,日後絕不會因今朝之時,對王叔心存芥蒂!待我大明朝重迎盛世,王叔依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爺,權力、金錢、地位、美人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至今還能堅持在金陵的人,都是心係大明將來的人,朱由菘等三位王爺如此、盧九德等幾位大人也是如此,甚至說站在客觀立場上,盧九德等人都是一代忠臣,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此時朱青峰能主動找朱由菘說這些掏心窩子的話,朱由菘很受用。於公,隻要大明能延續下去,朱由菘覺得自己個人利益可以暫時拋到後麵;於私,政權之路多艱辛,且不一定有結果,與其下場悲慘,倒不如安於現狀,當一個長樂王爺,豈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