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緊密布置
原來這顏餘得罪了嫪毐後越想越怕,知道此人心胸狹窄,眥睚必報,加上太後的寵信,權勢熏天,朝中多有他的親信幫眾,思前想後覺得嫪毐無論謀反與否肯定不會放過自己,但是又害怕自己貿然高密,到時候沒有那回事情,一個誣陷朝中大臣的罪名,也是自己無法承受的。
顏餘在家裏左右為難,苦思解決之策,還是其門下的門客,一番勸導讓他如實稟告,並求得大王的庇護,想來大王對於嫪毐的惡性也是清楚的,估計應該不會落罪於他,所以才拖到現在,戰戰兢兢前來回報。
顏餘的事情簡單,幾句話就交代清楚了,還正如他門客所言,大王並未怪罪,這讓他鬆了一口氣,全然不知道他的話卻佐證了項真情報的真實。
等顏餘告退,蒙恬有些著急,走到項真身邊急促道:“大王,項真所言已經大黃門顏大人證實乃是所報非虛,言之確鑿,不能猶豫,還望大王明斷。”
秦王嬴政此刻也有些迷糊慌亂,自己登基為王可謂多災多難,還未親政之時,自己卻在太後與相國呂不韋的陰影下度日,好不容易等到親政,以為可以大展拳腳,一施抱負,可沒想到遇到自己的兄弟成蟜叛亂,幾經挫折,平定了叛亂,哪曾想,這長信侯又要謀反,難道自己失德,不得人心,可自己登基以來,殫盡竭慮,不敢懈怠,不曾有何暴虐之處,可為何叛亂平平。
此時的嬴政除了憤怒和無奈之外,心中也沒啥注意,有些色荏厲冉,叫道:“嫪毐不過是鹹陽一無賴,真有這麽大膽子?”
項真冷眼旁觀,心中暗忖道到底是年輕啊,也難怪,這秦王嬴政今天不過二十三歲,才剛剛親政,到底還未成熟,沒有經曆太多的宮廷內鬥,自我修煉也沒有達到以後那種氣吞八荒的氣度,遇上如此大事難免有些慌張。
蒙恬不善言辭,想不出怎麽勸說,於是望了一眼項真,今天的接觸,對於尉繚子弟子頗有好感,認為他是個人才。
項真清了清嗓子,好整以暇道:“大王,草民前幾日聽說楚國發生了政變,春申君黃歇去王宮奔喪時,被他之前的門客李園在王宮埋伏勇士暗殺了,李園當了令尹,以謀反罪誅滅了春申君三族。草民聽說春申君一直看不起李園,多有蔑視,他準備前往王宮時,曾有門客言李園心懷叵測,有不軌之法,望君上勿要涉險,而春申君卻道:李園,爾敢?”
項真的話,沒有直接勸慰,卻講了一個故事,秦王嬴政明白過來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不可小視嫪。
蒙恬感激地看著項真,心裏想著這個朋友交定了,項真能言善辯,足智多謀,此乃大才也。
秦王略微思索,便下令蒙恬:“項真言之有理,蒙恬,速速派人將嫪毐擒獲。”
項真聽了,搖了搖頭這嬴政性格還未成型,外表看起來成熟霸氣,內心怎麽還有些許的幼稚,大王,這可是叛亂,豈能一到大王旨意就能抓到人呢。
項真上前稟告道:“陛下不可,昨日在下曾聽嫪毐所說,今夜就要襲擊王宮,鹹陽、雍城同時動手,相比其同黨業已埋伏在宮外,隻等時機,為今之計,則是速速調兵勤王,另收攏宮中禁衛守衛蘄年宮。”
“大王,項先生所言極是。”蒙恬現在愈發佩服項真,指揮有度,行事有章有法,這些也都是自己準備想要說的。
秦王嬴政這才安穩下來,有了對應的計劃,心中不慌了,立刻就顯現出他的果決來:“來人!即可趕往王翦大營,入鹹陽平叛。傳令昌平君羋權,星夜調王賁的虎賁軍入雍城,封閉四門,保衛蘄年宮。蒙恬即刻收攏郎中,統帥宮中護衛,堅守蘄年宮,等候援軍。”
點了幾名宦人,嬴政一口氣發布數道命令,末了還詢問了一下項真,“先生你看如何?”可見之間項真的表現,讓嬴政信服,也尊稱先生了。
項真恭敬道:“大王,應對有方,早有成竹,不過,傳令之人可換蒙將軍的郎中前往,別忘了嫪毐也是閹者身份,另外,各大軍應該有口令,才可。”
項真的提醒很及時,秦王一拍額頭,大喜道:“還是先生說得對!”轉頭對蒙恬道:“蒙恬即刻選派得力郎中,前往傳令!”
蒙恬應聲而去布置。
說完這個,嬴政突然問道:“先生,你剛才所說的口令乃何事?”
項真恍然,這年月還沒這個說法,於是將現代口令一說詳細介紹給秦王聽,秦王聽了大讚道,真乃杜絕混入奸細的好辦法。
不過項真不以為然,這是後世軍隊長用的,不過呢也不完全杜絕,很多老手都可以套出口令來。
很快蒙恬便布置完畢返回,秦王又將項真所說口令一事告知,蒙恬看向項真又多了一項佩服。
三人商定今晚的口令是“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商量完畢後,蒙恬便告辭領命出去布置防禦事宜,整個大殿就剩下秦王與項真二人。秦王帶著欣賞的眼光看著項真,突然發現項真沒有這個時代的寶劍,開口問道:“先生,為何不佩戴寶劍?”
“被蒙將軍拿去了。”項真笑道。
秦王有些疑惑,二人按理是相識的,王宮裏也沒有禁絕大臣們佩戴寶劍,項真為何說蒙恬拿走呢,於是便問道:“這是為何緣故?”
項真無奈的笑了笑,坦然將他如何闖入郎中營地,如何抓住俘虜,如何被精銳士卒舍生喊叫,驚動衛兵,最後深陷包圍,打鬥一番後,才見到蒙恬等事情,一一道來。
秦王嬴政聽得津津有味,沒想到就在自己眼皮底下,還發生這麽有趣的事情,他哈哈大笑道:“沒想到現在還如此勇猛,寡人的禁衛軍如何,不同凡響吧。”不免有些洋洋自得,難得這麽一個人才,居然被自己的士卒逼得投降。
項真本意是讓他輕鬆,放鬆心情,所以才說這事,看著效果達到了,自然而然要拍拍他馬匹,畢竟傍大款嗎,如今已經成功了一半,對待今後的老板那肯定得要好好招呼招呼,於是伸出拇指讚道:“不錯!吾觀六國之兵,唯我大秦獨尊,想必未來橫掃六國,一統六合,可期可見。”
一席話說得秦王嬴政樂嗬嗬,因嫪毐叛亂帶來的不安,就這麽悄無聲息地消除殆盡。
在秦王笑聲中,命人取來一把特製的寶劍,遞給項真:“此乃姑蘇名師所製鋼劍,削鐵如泥,贈予先生。”
項真趕緊上前謝恩:“草民謝恩,隻不過讓明珠暗投。”
項真的話,秦王雖然沒聽過,但意思倒也明白,“明珠暗投,好詞,好詞,先生言辭廣博,談吐不凡呢,就拿去防身吧。”
聽了秦王的話,項真有些汗顏,這不過是後世常見的成語,怎麽到這就成了新詞,唉,戰國時代太過久遠,一切都還在成型中,包括我們華夏一族。
不過,近觀嬴政還是覺得頗有帝王之氣魄,嘴角已經開始蓄須,帝王威儀赫然呈現,他成就大業也是天命所歸吧,畢竟曆史早已證明。
項真也有些激動,因為自己處於創造曆史或者身處曆史發生的時刻,這種體驗實在難得,也許將來史書會有自己濃濃的一筆吧。
原來這顏餘得罪了嫪毐後越想越怕,知道此人心胸狹窄,眥睚必報,加上太後的寵信,權勢熏天,朝中多有他的親信幫眾,思前想後覺得嫪毐無論謀反與否肯定不會放過自己,但是又害怕自己貿然高密,到時候沒有那回事情,一個誣陷朝中大臣的罪名,也是自己無法承受的。
顏餘在家裏左右為難,苦思解決之策,還是其門下的門客,一番勸導讓他如實稟告,並求得大王的庇護,想來大王對於嫪毐的惡性也是清楚的,估計應該不會落罪於他,所以才拖到現在,戰戰兢兢前來回報。
顏餘的事情簡單,幾句話就交代清楚了,還正如他門客所言,大王並未怪罪,這讓他鬆了一口氣,全然不知道他的話卻佐證了項真情報的真實。
等顏餘告退,蒙恬有些著急,走到項真身邊急促道:“大王,項真所言已經大黃門顏大人證實乃是所報非虛,言之確鑿,不能猶豫,還望大王明斷。”
秦王嬴政此刻也有些迷糊慌亂,自己登基為王可謂多災多難,還未親政之時,自己卻在太後與相國呂不韋的陰影下度日,好不容易等到親政,以為可以大展拳腳,一施抱負,可沒想到遇到自己的兄弟成蟜叛亂,幾經挫折,平定了叛亂,哪曾想,這長信侯又要謀反,難道自己失德,不得人心,可自己登基以來,殫盡竭慮,不敢懈怠,不曾有何暴虐之處,可為何叛亂平平。
此時的嬴政除了憤怒和無奈之外,心中也沒啥注意,有些色荏厲冉,叫道:“嫪毐不過是鹹陽一無賴,真有這麽大膽子?”
項真冷眼旁觀,心中暗忖道到底是年輕啊,也難怪,這秦王嬴政今天不過二十三歲,才剛剛親政,到底還未成熟,沒有經曆太多的宮廷內鬥,自我修煉也沒有達到以後那種氣吞八荒的氣度,遇上如此大事難免有些慌張。
蒙恬不善言辭,想不出怎麽勸說,於是望了一眼項真,今天的接觸,對於尉繚子弟子頗有好感,認為他是個人才。
項真清了清嗓子,好整以暇道:“大王,草民前幾日聽說楚國發生了政變,春申君黃歇去王宮奔喪時,被他之前的門客李園在王宮埋伏勇士暗殺了,李園當了令尹,以謀反罪誅滅了春申君三族。草民聽說春申君一直看不起李園,多有蔑視,他準備前往王宮時,曾有門客言李園心懷叵測,有不軌之法,望君上勿要涉險,而春申君卻道:李園,爾敢?”
項真的話,沒有直接勸慰,卻講了一個故事,秦王嬴政明白過來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不可小視嫪。
蒙恬感激地看著項真,心裏想著這個朋友交定了,項真能言善辯,足智多謀,此乃大才也。
秦王略微思索,便下令蒙恬:“項真言之有理,蒙恬,速速派人將嫪毐擒獲。”
項真聽了,搖了搖頭這嬴政性格還未成型,外表看起來成熟霸氣,內心怎麽還有些許的幼稚,大王,這可是叛亂,豈能一到大王旨意就能抓到人呢。
項真上前稟告道:“陛下不可,昨日在下曾聽嫪毐所說,今夜就要襲擊王宮,鹹陽、雍城同時動手,相比其同黨業已埋伏在宮外,隻等時機,為今之計,則是速速調兵勤王,另收攏宮中禁衛守衛蘄年宮。”
“大王,項先生所言極是。”蒙恬現在愈發佩服項真,指揮有度,行事有章有法,這些也都是自己準備想要說的。
秦王嬴政這才安穩下來,有了對應的計劃,心中不慌了,立刻就顯現出他的果決來:“來人!即可趕往王翦大營,入鹹陽平叛。傳令昌平君羋權,星夜調王賁的虎賁軍入雍城,封閉四門,保衛蘄年宮。蒙恬即刻收攏郎中,統帥宮中護衛,堅守蘄年宮,等候援軍。”
點了幾名宦人,嬴政一口氣發布數道命令,末了還詢問了一下項真,“先生你看如何?”可見之間項真的表現,讓嬴政信服,也尊稱先生了。
項真恭敬道:“大王,應對有方,早有成竹,不過,傳令之人可換蒙將軍的郎中前往,別忘了嫪毐也是閹者身份,另外,各大軍應該有口令,才可。”
項真的提醒很及時,秦王一拍額頭,大喜道:“還是先生說得對!”轉頭對蒙恬道:“蒙恬即刻選派得力郎中,前往傳令!”
蒙恬應聲而去布置。
說完這個,嬴政突然問道:“先生,你剛才所說的口令乃何事?”
項真恍然,這年月還沒這個說法,於是將現代口令一說詳細介紹給秦王聽,秦王聽了大讚道,真乃杜絕混入奸細的好辦法。
不過項真不以為然,這是後世軍隊長用的,不過呢也不完全杜絕,很多老手都可以套出口令來。
很快蒙恬便布置完畢返回,秦王又將項真所說口令一事告知,蒙恬看向項真又多了一項佩服。
三人商定今晚的口令是“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商量完畢後,蒙恬便告辭領命出去布置防禦事宜,整個大殿就剩下秦王與項真二人。秦王帶著欣賞的眼光看著項真,突然發現項真沒有這個時代的寶劍,開口問道:“先生,為何不佩戴寶劍?”
“被蒙將軍拿去了。”項真笑道。
秦王有些疑惑,二人按理是相識的,王宮裏也沒有禁絕大臣們佩戴寶劍,項真為何說蒙恬拿走呢,於是便問道:“這是為何緣故?”
項真無奈的笑了笑,坦然將他如何闖入郎中營地,如何抓住俘虜,如何被精銳士卒舍生喊叫,驚動衛兵,最後深陷包圍,打鬥一番後,才見到蒙恬等事情,一一道來。
秦王嬴政聽得津津有味,沒想到就在自己眼皮底下,還發生這麽有趣的事情,他哈哈大笑道:“沒想到現在還如此勇猛,寡人的禁衛軍如何,不同凡響吧。”不免有些洋洋自得,難得這麽一個人才,居然被自己的士卒逼得投降。
項真本意是讓他輕鬆,放鬆心情,所以才說這事,看著效果達到了,自然而然要拍拍他馬匹,畢竟傍大款嗎,如今已經成功了一半,對待今後的老板那肯定得要好好招呼招呼,於是伸出拇指讚道:“不錯!吾觀六國之兵,唯我大秦獨尊,想必未來橫掃六國,一統六合,可期可見。”
一席話說得秦王嬴政樂嗬嗬,因嫪毐叛亂帶來的不安,就這麽悄無聲息地消除殆盡。
在秦王笑聲中,命人取來一把特製的寶劍,遞給項真:“此乃姑蘇名師所製鋼劍,削鐵如泥,贈予先生。”
項真趕緊上前謝恩:“草民謝恩,隻不過讓明珠暗投。”
項真的話,秦王雖然沒聽過,但意思倒也明白,“明珠暗投,好詞,好詞,先生言辭廣博,談吐不凡呢,就拿去防身吧。”
聽了秦王的話,項真有些汗顏,這不過是後世常見的成語,怎麽到這就成了新詞,唉,戰國時代太過久遠,一切都還在成型中,包括我們華夏一族。
不過,近觀嬴政還是覺得頗有帝王之氣魄,嘴角已經開始蓄須,帝王威儀赫然呈現,他成就大業也是天命所歸吧,畢竟曆史早已證明。
項真也有些激動,因為自己處於創造曆史或者身處曆史發生的時刻,這種體驗實在難得,也許將來史書會有自己濃濃的一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