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周天爵的追擊最後並沒有打成一場殲滅戰,張國梁部和馮子材部都表現出了相當優秀的技戰術能力,他們邊打邊撤,隊伍嚴整,更何況旁邊還有放了羊的綠營兵在側,有這樣一群吸引火力的好隊友在身邊,周天爵最終逃出生天。
不過他現在隻剩張國梁和馮子材部下的兩百多人聽用,他的巡撫標營和征募來的丁壯已經隨著江水滔滔東去不複還了。
當楊秀清的前軍高舉著“巡撫廣西都禦史台周”和“總督廣西剿匪事”兩麵大旗返回到平南城下,太平軍的士氣達到了巔峰,頭裹紅巾的太平軍將士們此起彼伏的振臂歡呼。清廷在廣西的最高級官員都已經被我們太平軍打得抱頭鼠竄,連大旗都保不住。這朝廷還能攔住我們前進嗎?
歡呼的太平軍將士很快就迎來了第二個高潮,周天爵逃走的時候不僅把他的巡撫儀仗丟在了軍營裏,還丟下了官服官帽。愛鬧的楊輔清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了一長一短兩根木棍,用釘子釘成十字形,將周天爵的官服官帽掛在這個粗製濫造的衣服架子上高高舉起來。
估計沒有什麽能比這種褻瀆大清封疆大吏威嚴的行為更能激發群眾大無畏革命精神順道打擊反動派氣焰的了,當這兩麵大旗出現在平南縣南門的時候,城牆上的清軍士氣低迷到了極點。有腦子的人都清楚,既然周天爵遭遇慘敗,那估計不會有什麽援軍會到了。
向榮很快就帶著和春向繼雄他們登上城樓看了一眼,然後就又匆匆離開了。廣西提督最近一直憂心忡忡非常焦慮,甚至讓和春開始考慮自己是不是要投降了。既然向榮這樣的宿將都一副無力回天的樣子,和大人還是老老實實地考慮後路吧。
楊秀清也受到了洪秀全、蕭朝貴、馮雲山等太平天國高層的歡迎,他們都沒有預料到楊秀清會取得這樣的勝利,以兩千多新軍進攻廣西巡撫親領的兩千多巡撫標營,以傷亡不到百人的代價將這支軍隊徹底從清軍作戰序列中抹去,這樣的武勳,實在是耀眼到射的大家眼睛發痛。等楊秀清回來之後,這些人把他從營門外一裏一直送到了他的中樞大帳
“秀清你說,這次打平南的時機是不是成熟了?”馮雲山的戰鬥意誌非常高,他本來就是非常接地氣的一個人,現在又擔任了全軍先鋒的職責,楊秀清不斷把太平軍中篤信宗教的家夥們送到他那裏,前導副軍師得到了這麽多不拍死的勇士之後顯得非常有攻擊欲望。楊秀清不在的時候,他已經和蕭朝貴他們探討過打平南,攻梧州,甚至打桂林的諸多攻擊計劃了。
“平南?”楊秀清想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現在已經過了最好的時機了,下一步到底怎麽走,我倒是有個思量,咱們晚上慢慢說說。”
“現在廣西清妖主力盡滅,是攻城略地建立政權的時候。”作為最高元首的洪秀全雖然不太關心太平軍的具體事務,但是大政方針還是偶爾說上兩句的。
在廣西建立根據地?楊秀清心裏搖了搖頭,自古一朝將興,如果不是靠篡位,那必然要有一個從流寇變成坐寇,從坐寇到學會種田的過程。而坐寇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選山頭。供太平軍選山頭的地方不少,但他最中意的還是曆史上楊秀清選的那個地方,南京。
從傳統角度來看,南京不僅虎踞龍盤,而且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有長江黃金水道通商賈,靠近產糧區更是解決了糧食這個大問題。明太祖就是以這裏為根基完成了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以南統北。雖然南京有不少割據政權敗亡於此的黑曆史,但是從記錄上來看還是非常不錯的。
如果換一個角度,南京更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選擇。首先南京下遊就是蘇鬆太農業區,傳統農作物和商業作物都非常豐富,如果想搞紡織業的話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而南京上遊不僅有蕪湖這個四大米市之一提供糧食作物,還有太平府的鐵,銅陵的銅,江蘇還有徐州,安徽還有淮北這兩個大型煤礦,當年中國人誰不知道馬鞍山鋼鐵的大名,前有雷鋒後有郭明義,充分展示了產業工人的偉大形象。這個厲害的不得了得馬鞍山現在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太平府,就像駐馬店這個一聽就像大車店的地方曾經叫蔡州一樣。
農業發達,商品經濟繁榮,還有工業化所需的各項資源,一條讓民族複興從虛幻走向現實的康莊大道似乎就在眼前。
但以南京為根據地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清朝的四麵圍攻比如一旦在南京開始種田必然導致的外國勢力覬覦。
任何想在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之後一統天下的政權都逃不脫外國人這三個難以越過的字眼,更何況建都南京最大的問題就是直接動了現在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英國的禁臠,一個控製了長江中下遊水域不願阿附外國人的政權是不為英國人所容的。等到了後來英國人從清朝手裏拿到了海關的管理權之後,他們就開始明火執仗的支持清政府了,他們不僅僅在太平軍進攻上海時為清廷友情站街背書,後來還有戈登戈總兵這樣的外國人歸化參戰。
楊秀清現在就認識到了他如果打算統一天下最大的對手不是北京城裏搖搖欲墜的朝廷,而是海外覬覦著世界上最後一塊未被開發市場的外國列強。
現在要解決的就是路線問題,要麽去做石敬瑭,要麽去做朱元璋。如果做石敬瑭的話一切都簡單得很,隻要和我大清比賽賣過就好了,連慈禧這樣的老太太都知道用“舉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咱們左輔正軍師絕對賣的花樣比那位向萬國宣戰的女漢子強得多。
退一萬步說,反正還要打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實力嚴重受損的列強遲早要將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的。
不過既然老天讓你穿越到這個時代,難道就為了讓你抱殘守缺地這麽一步步耗下去。這樣你的太平天國和大清又有什麽區別?你楊某人固然是能走向人生巔峰,可這樣的走法和簽了二十一條的袁世凱有何區別?區別在於你知道外國人遲早要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嗎?
家國天下,家國天下,這個國,這個天下遠遠比你一家一姓要重要得多!
既然要建太平天國,何不轟轟烈烈,用莊嚴高亢的聲音向外國人宣說:“帝國主義列強在海麵上架起幾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天既然讓你來到這個時代,難道隻是看你抱殘守缺麽?如果不能勒石燕然,立柱天南,東觀富士,西看碎葉,又怎麽能說對得起這個時代,對得起上天!
有些路固然要艱難險阻無數倍,但總要有仁人誌士來走,因為這個國家需要你走,因為這個民族需要你走。
這些仁人誌士,後來者恭敬地稱頌他們為叫先賢英豪。
刷司禮監禦馬監的咱還能理解,畢竟這兩個地方,一個是忠心柄國群賢畢集,一個是威武雄壯赤膽忠肝。刷作者是偽娘的,到底是何心態?
不過他現在隻剩張國梁和馮子材部下的兩百多人聽用,他的巡撫標營和征募來的丁壯已經隨著江水滔滔東去不複還了。
當楊秀清的前軍高舉著“巡撫廣西都禦史台周”和“總督廣西剿匪事”兩麵大旗返回到平南城下,太平軍的士氣達到了巔峰,頭裹紅巾的太平軍將士們此起彼伏的振臂歡呼。清廷在廣西的最高級官員都已經被我們太平軍打得抱頭鼠竄,連大旗都保不住。這朝廷還能攔住我們前進嗎?
歡呼的太平軍將士很快就迎來了第二個高潮,周天爵逃走的時候不僅把他的巡撫儀仗丟在了軍營裏,還丟下了官服官帽。愛鬧的楊輔清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了一長一短兩根木棍,用釘子釘成十字形,將周天爵的官服官帽掛在這個粗製濫造的衣服架子上高高舉起來。
估計沒有什麽能比這種褻瀆大清封疆大吏威嚴的行為更能激發群眾大無畏革命精神順道打擊反動派氣焰的了,當這兩麵大旗出現在平南縣南門的時候,城牆上的清軍士氣低迷到了極點。有腦子的人都清楚,既然周天爵遭遇慘敗,那估計不會有什麽援軍會到了。
向榮很快就帶著和春向繼雄他們登上城樓看了一眼,然後就又匆匆離開了。廣西提督最近一直憂心忡忡非常焦慮,甚至讓和春開始考慮自己是不是要投降了。既然向榮這樣的宿將都一副無力回天的樣子,和大人還是老老實實地考慮後路吧。
楊秀清也受到了洪秀全、蕭朝貴、馮雲山等太平天國高層的歡迎,他們都沒有預料到楊秀清會取得這樣的勝利,以兩千多新軍進攻廣西巡撫親領的兩千多巡撫標營,以傷亡不到百人的代價將這支軍隊徹底從清軍作戰序列中抹去,這樣的武勳,實在是耀眼到射的大家眼睛發痛。等楊秀清回來之後,這些人把他從營門外一裏一直送到了他的中樞大帳
“秀清你說,這次打平南的時機是不是成熟了?”馮雲山的戰鬥意誌非常高,他本來就是非常接地氣的一個人,現在又擔任了全軍先鋒的職責,楊秀清不斷把太平軍中篤信宗教的家夥們送到他那裏,前導副軍師得到了這麽多不拍死的勇士之後顯得非常有攻擊欲望。楊秀清不在的時候,他已經和蕭朝貴他們探討過打平南,攻梧州,甚至打桂林的諸多攻擊計劃了。
“平南?”楊秀清想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現在已經過了最好的時機了,下一步到底怎麽走,我倒是有個思量,咱們晚上慢慢說說。”
“現在廣西清妖主力盡滅,是攻城略地建立政權的時候。”作為最高元首的洪秀全雖然不太關心太平軍的具體事務,但是大政方針還是偶爾說上兩句的。
在廣西建立根據地?楊秀清心裏搖了搖頭,自古一朝將興,如果不是靠篡位,那必然要有一個從流寇變成坐寇,從坐寇到學會種田的過程。而坐寇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選山頭。供太平軍選山頭的地方不少,但他最中意的還是曆史上楊秀清選的那個地方,南京。
從傳統角度來看,南京不僅虎踞龍盤,而且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有長江黃金水道通商賈,靠近產糧區更是解決了糧食這個大問題。明太祖就是以這裏為根基完成了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以南統北。雖然南京有不少割據政權敗亡於此的黑曆史,但是從記錄上來看還是非常不錯的。
如果換一個角度,南京更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選擇。首先南京下遊就是蘇鬆太農業區,傳統農作物和商業作物都非常豐富,如果想搞紡織業的話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而南京上遊不僅有蕪湖這個四大米市之一提供糧食作物,還有太平府的鐵,銅陵的銅,江蘇還有徐州,安徽還有淮北這兩個大型煤礦,當年中國人誰不知道馬鞍山鋼鐵的大名,前有雷鋒後有郭明義,充分展示了產業工人的偉大形象。這個厲害的不得了得馬鞍山現在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太平府,就像駐馬店這個一聽就像大車店的地方曾經叫蔡州一樣。
農業發達,商品經濟繁榮,還有工業化所需的各項資源,一條讓民族複興從虛幻走向現實的康莊大道似乎就在眼前。
但以南京為根據地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清朝的四麵圍攻比如一旦在南京開始種田必然導致的外國勢力覬覦。
任何想在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之後一統天下的政權都逃不脫外國人這三個難以越過的字眼,更何況建都南京最大的問題就是直接動了現在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英國的禁臠,一個控製了長江中下遊水域不願阿附外國人的政權是不為英國人所容的。等到了後來英國人從清朝手裏拿到了海關的管理權之後,他們就開始明火執仗的支持清政府了,他們不僅僅在太平軍進攻上海時為清廷友情站街背書,後來還有戈登戈總兵這樣的外國人歸化參戰。
楊秀清現在就認識到了他如果打算統一天下最大的對手不是北京城裏搖搖欲墜的朝廷,而是海外覬覦著世界上最後一塊未被開發市場的外國列強。
現在要解決的就是路線問題,要麽去做石敬瑭,要麽去做朱元璋。如果做石敬瑭的話一切都簡單得很,隻要和我大清比賽賣過就好了,連慈禧這樣的老太太都知道用“舉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咱們左輔正軍師絕對賣的花樣比那位向萬國宣戰的女漢子強得多。
退一萬步說,反正還要打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實力嚴重受損的列強遲早要將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的。
不過既然老天讓你穿越到這個時代,難道就為了讓你抱殘守缺地這麽一步步耗下去。這樣你的太平天國和大清又有什麽區別?你楊某人固然是能走向人生巔峰,可這樣的走法和簽了二十一條的袁世凱有何區別?區別在於你知道外國人遲早要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嗎?
家國天下,家國天下,這個國,這個天下遠遠比你一家一姓要重要得多!
既然要建太平天國,何不轟轟烈烈,用莊嚴高亢的聲音向外國人宣說:“帝國主義列強在海麵上架起幾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天既然讓你來到這個時代,難道隻是看你抱殘守缺麽?如果不能勒石燕然,立柱天南,東觀富士,西看碎葉,又怎麽能說對得起這個時代,對得起上天!
有些路固然要艱難險阻無數倍,但總要有仁人誌士來走,因為這個國家需要你走,因為這個民族需要你走。
這些仁人誌士,後來者恭敬地稱頌他們為叫先賢英豪。
刷司禮監禦馬監的咱還能理解,畢竟這兩個地方,一個是忠心柄國群賢畢集,一個是威武雄壯赤膽忠肝。刷作者是偽娘的,到底是何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