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懋根本沒收到捷報,五軍都督府也沒收到相關消息,他之所以帶著夏儒等人進宮,完全是因為朱厚照這邊派人前去通傳,在其想來,兵部尚書沈溪神通廣大,很可能先五軍都督府一步得到前線戰報,所以他沒加思索便帶人前來。
但具體情況究竟如何,甚至張懋在見到張苑後依然有些摸不著頭腦。
張苑以為宣府戰事塵埃落定,情緒有些低落,把手向旁一指:“張老公爺先到文華殿等候,陛下之後應會前往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賀。”
“朝賀?哈哈,好!”
張懋是個老狐狸,即便心裏有諸多疑問也不會直言,側頭對夏儒道,“國丈,你我二人去文華殿等候如何?卻說以前你還未去過那兒……”
因為朱厚照登基後基本沒舉行朝會,就連一年三節兩壽很多都被精簡,使得夏儒這個國丈少有進宮的機會。
夏儒對張懋非常恭敬,雖然以二人地位來說,當朝國丈身份更顯赫些,但爵位始終是張懋高,且張懋是世襲的公爵,承襲爵位掌兵至今已曆四朝,朝中地位非同小可。
作為新貴的夏儒,資曆不深,跟曾作為婚使南下金陵迎親的張懋走得更近一些,非常好理解。
目送張懋和夏儒等五軍都督府大員往文華殿而去,張苑此時已不再想是否真的存在虛報戰功的事情,而是開始琢磨怎麽應付劉瑾回朝。他人還沒走出皇宮,路上又有官員陸陸續續入宮,基本都是六部和各寺司官員,卻不見各部部堂。
“為何到現在為止都沒見到兵部的人進宮,難道我那侄子在戰報這件事上落於人後,覺得沒麵子,幹脆選擇躲起來了?不過,躲得了一時,能躲一世?”
張苑帶隨從出宮,出了午門,便對身後十多名太監道:“你們往六部和各寺司衙門再走一趟,問清楚之前是否已通知到,尤其是兵部衙門……你們兩個務必要見到兵部沈尚書本人。”
由於實在不放心,張苑特意指定兩名太監去見沈溪,怕在兵部衙門見不到人,還吩咐不行的話就趕去軍事學堂,甚至沈溪家裏,務必把人通知到。
人派出去後,張苑不想再往宮外去了,心裏直嘀咕:“我那侄子太過傲氣,從小到大,就跟個猴精似的,本以為他這次能把劉瑾徹底踩死,現在倒好,劉瑾就要回來了……”
“劉瑾歸位,第一個要應付之人,除了我那侄子也沒誰了!以後如果沒人在朝中給我通風報信,甚至暗中幫襯,我怎麽競爭司禮監掌印之位?”
恰在此時,一個聲音傳來:“張公公在等什麽人嗎?”
張苑定睛一看,卻是帶著一群錦衣衛耀武揚威的錢寧。此時錢寧誌得意滿,對張苑不再低聲下氣,這讓張苑心裏很不爽。
張苑想起朱厚照要傳見錢寧,特意讓他叫人,現在無意中碰到,心裏卻開始打起了小算盤,故意氣勢洶洶地喝問:“陛下安排你的差事,完成了?”
“嗯?”
錢寧被問得一愣,一時竟忘記朱厚照曾安排他做什麽差事,過了好一會兒才皺著眉頭問道,“陛下安排在下作何了?”
“什麽?”
張苑怒氣衝衝地喝斥:“連陛下交待的差事都能忘記,你居然還有膽問咱家?陛下讓你傳報九城,將宣府大捷的消息公布出去,你不會想說這事兒你已經完成,回來複命了吧?”
錢寧心裏不是個滋味,暗自揣度:“哎呀,不會是陛下安排這家夥的差事,他卻將事情推到我頭上吧?”
因不知道張苑用意,錢寧不好隨便下定論,以他想來,將捷報傳遍九城,總歸沒大錯,畢竟這是朱厚照登基以來第一場像樣的勝仗,必然要好好宣傳一下,如此朝野才會認定朱厚照是個聖君明主。
錢寧笑道:“張公公不說,在下都不記得了……那行,在下這就出宮去,張公公保重,回頭見!”
說完,錢寧一擺手,示意身後那一撥錦衣衛跟他走,這樣才有充足的人手調用……他的想法比張苑更為複雜,心裏琢磨著怎麽趁此機會到京城那些個衙門,尤其是順天府治下衙門傳報時撈取一筆好處費!
“平時少有在這些衙門行走,現在終於尋到良機,還不趁機撈上一筆?正好讓他們見識一下我錢寧的威風!”
錢寧走後,張苑嘴角浮現個冷笑,嘚瑟地自言自語:“什麽寵臣,根本就是個傻子,這麽說他都相信……這種事還用得著你去傳報?不過這樣也好,人走得遠遠的才不會跟咱家搶功,回頭咱家就跟陛下說已派人通傳,至於你幾時能過來,看你手頭事情完成如何!”
……
……
身處兵部衙門的沈溪,收到宮裏傳來的麵聖通知。
謝遷離去後便無音訊,以沈溪判斷,首輔大人應該是去聯絡禮部和刑部兩位尚書,準備一下入宮後的說辭。
過了約半個時辰,皇宮那邊又派人前來通知,沈溪知道,自己不進宮不行了,他不能老留在兵部衙門等謝遷回來。
此時宣府前線遲遲沒有戰報傳來,除了劉瑾派出的信使送來捷報,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沈溪實在難以判斷,前方出了什麽狀況。
以沈溪猜想,這一戰十拿九穩,畢竟孫秀成主動放棄宣府軍權,王守仁和胡璉領兵作戰能力不俗,這可是經過曆史證明的。
唯一的顧慮是王守仁和胡璉都第一次帶兵,經驗有所不足,加上自三邊調來支援的兵馬未到位,這場仗主要還得看王守仁和胡璉臨場發揮。
沈溪派人通知兵部主要官員,除了兩位侍郎外,即便是各司郎中也需進宮麵聖。
熊繡和何鑒先行帶人進宮,他延後一步出發,又過了差不多一刻鍾也沒等到人,沈溪無奈之下剛要準備啟程,謝遷帶著刑部尚書屠勳過來,二人行色匆忙。
因為刑部衙門不在大明門兩側,使得謝遷去刑部,來回這一趟比較辛苦。
謝遷見沈溪一身朝服,當即擋住去路,問道:“你作何去?”
沈溪道:“自然是入宮麵聖。”
謝遷顯得很不耐煩:“這會兒入宮,不是去瞎胡鬧嗎?你這邊可有收到宣府戰報?”
沈溪遺憾地搖了搖頭。
謝遷回過頭打量屠勳,攤攤手道:“你看看,如今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未收到戰報,不會又是劉瑾搞鬼吧?”
屠勳顯得很謹慎:“虛報戰功,其罪當誅,劉瑾未必有這膽子,一而再虛報,難道他就不怕死?”
謝遷怒氣衝衝:“劉瑾膽大妄為,當初在朝打壓異己時便隻手遮天,有什麽事是他不敢做的?這會兒怕是知道自己在京城的影響力日漸衰弱,便想出這麽一出,哄得陛下高興,將他調回朝……你說說,若前方真有大捷,為何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全然不見戰報?”
屠勳沒有回答謝遷這個問題,他知道謝遷對劉瑾有極大的偏見。
旁人跟劉瑾隻是政敵,很少有正麵接觸的機會,但謝遷就不同了,當初謝遷為救被劉瑾扣押的官員,低聲下氣到劉瑾麵前認錯,甘於閹人之下,這被謝遷視為奇恥大辱。現在劉瑾倒下,謝遷是最不希望劉瑾重新爬起來的那個。
屠勳看著沈溪,問道:“之厚怎麽看?”
以前沒人會問沈溪的意見,但現在情況不同,誰都知道劉瑾貶斥出京是由沈溪一手策劃,現在劉瑾那邊有了狀況,若捷報屬實的話很快就會回京,第一個要問的自然是沈溪,聽謝遷抱怨指責沒有任何意義。
沈溪神色顯得極為謹慎,道:“宣府那邊確實尚未有戰報傳來,劉瑾是否虛報學生不敢輕易下定論,之前學生曾對謝閣老提及,或許前方戰事剛開始劉瑾便急著向朝廷報功,至於是否應驗……需要時間證明!”
屠勳看著謝遷,道:“於喬,我覺得之厚的分析是對的,現在未聞前線有敗績,或許是劉瑾搶先一步報功,又或者是他用了什麽陰謀手段,阻礙前方捷報傳至京師,以達到他先一步報功的目的!”
謝遷瞪了沈溪一眼,目光好似在說,你這小子到底幫誰?
沈溪道:“兩位老大人,若不介意的話,學生這就要進宮麵聖去了,老留在兵部這邊也不是個辦法。”
謝遷又在瞅沈溪,屠勳微笑著說道:“於喬,我們也別留在這邊瞎等,旁人都進宮去了,我們老在宮外晃悠,這算怎麽個說法?倒不如跟之厚一起進宮,路上再詳談……”
雖然謝遷很不樂意,但還是點頭應允。
兵部到長安左門沒幾步路,幾人未乘轎或者坐馬車,剛走出幾步,謝遷有感而發:“之前沒去禮部走一趟,正好順路去瞧瞧……”
兵部在東長安街,禮部同樣在這一側,說順路未必,但也不會繞太遠。
或許謝遷想到有捷報就會有慶典,必然跟禮部有關,便想去見一下周經,雖然他對周經有些成見,但碰到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依然離不開周經支持。
三人到了禮部衙門,問了一下門房,才知周經已先一步入宮。
皇帝特別指出傳見周經,張苑派人傳話時,叫人向周經說明這一點,周經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入宮去麵聖。別的大臣都是去文華殿等候,然後一起前往奉天殿,而周經則直接入乾清宮覲見聽宣。
謝遷聽說周經已進宮,怒從心頭起,嚷嚷道:“瞧瞧,周伯常之前看起來老實本分,但現在閹黨得勢,立馬活躍起來……他不會是急著入宮邀功去了吧?”
謝遷火氣實在太大,沈溪和屠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一抹無奈。
謝遷篤定劉瑾是虛報戰功。
沈溪知道,自己再說什麽,謝遷必然聽不進去,還不如不說,等進宮後靜觀其變。
到現在為止他也不能確定劉瑾是否虛報,更大的可能是劉瑾覺得王守仁和胡璉等人一定能取勝,提前報功。
有多大的利益,就有多大的風險,劉瑾既然願意承擔這樣的後果,沈溪自然沒法評價和幹涉,隻能等最後結果到來,看看劉瑾是否能如願以償,若是能僥幸賭中,那他回朝重掌司禮監的機會非常大,這也算是一種風險投資。
在謝遷這樣一個老頑固麵前,沈溪沒有發表看法,畢竟旁邊有個屠勳,沈溪不能當著外人的麵去跟謝遷抬杠,這既是對謝遷的不尊重,對自己也沒什麽好處。
三人出公生門,一起往長安左門而走。
等三人入宮,本來要去文華殿,路上得知眾大臣已往奉天殿朝賀,如此一來自然不能先到文淵閣或者文華殿去商議事情,甚至連別的大臣都沒法先碰個頭通通氣,隻能先去奉天殿看看究竟是個什麽狀況。
過奉天門時,屠勳提醒謝遷:“於喬,稍後麵聖可要謹言慎行,如今尚且不能定劉瑾虛報之罪,一切要等最終結果出來再說。”
謝遷冷笑不已:“那若這幾天沒有結果呢?”
屠勳道:“那也不能算虛報戰功,可以當作……欺君之罪……論處!”
謝遷嘴角又浮現了個不屑的笑容,但沒再說什麽,不過他和屠勳都忍不住看了沈溪一眼,但見沈溪神態平和,好似事不關己,二人隻能回過頭,往奉天殿而去。
此時奉天殿內,大臣們正列班等候。
自打劉瑾離開京城,這還是朱厚照第一次在奉天殿會見大臣。
一次見到這麽多人,大臣們都在想這次麵聖是否可以奏事,在正德朝這種機會少之又少,每個人都想把握住。
謝遷、沈溪和屠勳三人抵達時,朱厚照尚未從乾清宮過來,朝會沒有開始,三人因地位崇高,一來便被人群團團圍住。
尤其是謝遷,作為當朝首輔,算是文官中地位最尊崇之人,旁人不明真相,都希望從謝遷這裏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圍過來的人,基本以老臣為主,這些人知道分寸,隻是想讓謝遷把大致情況說明一下,而謝遷卻在人群中找尋周經的下落,看了一圈沒見到人,最後問道:“伯常人在何處?”
工部尚書李鐩回答:“如今周尚書怕還在乾清宮,之前見他往裏去了,應是陛下跟他商議慶功大典之事。”
謝遷毫不客氣地道:“功勞尚未核實,就急著商量慶功?用得著這麽急麽?不怕到最後貽笑大方?”
謝遷連續幾個疑問出口,讓在場老臣們齊齊吸了口涼氣。他這番話附帶很多信息,其中最關鍵的,是“功勞尚未核實”,這意味著前線戰事可能尚未有結果,或者說朝廷這邊除了劉瑾的奏報外沒有別的消息傳來,本著孤證不立的原則,不能劉瑾說取得大捷就真的有大捷這回事……
說者或許無心,但聽者卻有意,光是謝遷這幾句,就足夠在場大臣琢磨許久了。
恰在此時,張苑手持拂塵進入奉天殿,走到金鑾寶座旁站定,揚起嗓子喊道:“陛下駕臨,百官迎駕!”
但具體情況究竟如何,甚至張懋在見到張苑後依然有些摸不著頭腦。
張苑以為宣府戰事塵埃落定,情緒有些低落,把手向旁一指:“張老公爺先到文華殿等候,陛下之後應會前往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賀。”
“朝賀?哈哈,好!”
張懋是個老狐狸,即便心裏有諸多疑問也不會直言,側頭對夏儒道,“國丈,你我二人去文華殿等候如何?卻說以前你還未去過那兒……”
因為朱厚照登基後基本沒舉行朝會,就連一年三節兩壽很多都被精簡,使得夏儒這個國丈少有進宮的機會。
夏儒對張懋非常恭敬,雖然以二人地位來說,當朝國丈身份更顯赫些,但爵位始終是張懋高,且張懋是世襲的公爵,承襲爵位掌兵至今已曆四朝,朝中地位非同小可。
作為新貴的夏儒,資曆不深,跟曾作為婚使南下金陵迎親的張懋走得更近一些,非常好理解。
目送張懋和夏儒等五軍都督府大員往文華殿而去,張苑此時已不再想是否真的存在虛報戰功的事情,而是開始琢磨怎麽應付劉瑾回朝。他人還沒走出皇宮,路上又有官員陸陸續續入宮,基本都是六部和各寺司官員,卻不見各部部堂。
“為何到現在為止都沒見到兵部的人進宮,難道我那侄子在戰報這件事上落於人後,覺得沒麵子,幹脆選擇躲起來了?不過,躲得了一時,能躲一世?”
張苑帶隨從出宮,出了午門,便對身後十多名太監道:“你們往六部和各寺司衙門再走一趟,問清楚之前是否已通知到,尤其是兵部衙門……你們兩個務必要見到兵部沈尚書本人。”
由於實在不放心,張苑特意指定兩名太監去見沈溪,怕在兵部衙門見不到人,還吩咐不行的話就趕去軍事學堂,甚至沈溪家裏,務必把人通知到。
人派出去後,張苑不想再往宮外去了,心裏直嘀咕:“我那侄子太過傲氣,從小到大,就跟個猴精似的,本以為他這次能把劉瑾徹底踩死,現在倒好,劉瑾就要回來了……”
“劉瑾歸位,第一個要應付之人,除了我那侄子也沒誰了!以後如果沒人在朝中給我通風報信,甚至暗中幫襯,我怎麽競爭司禮監掌印之位?”
恰在此時,一個聲音傳來:“張公公在等什麽人嗎?”
張苑定睛一看,卻是帶著一群錦衣衛耀武揚威的錢寧。此時錢寧誌得意滿,對張苑不再低聲下氣,這讓張苑心裏很不爽。
張苑想起朱厚照要傳見錢寧,特意讓他叫人,現在無意中碰到,心裏卻開始打起了小算盤,故意氣勢洶洶地喝問:“陛下安排你的差事,完成了?”
“嗯?”
錢寧被問得一愣,一時竟忘記朱厚照曾安排他做什麽差事,過了好一會兒才皺著眉頭問道,“陛下安排在下作何了?”
“什麽?”
張苑怒氣衝衝地喝斥:“連陛下交待的差事都能忘記,你居然還有膽問咱家?陛下讓你傳報九城,將宣府大捷的消息公布出去,你不會想說這事兒你已經完成,回來複命了吧?”
錢寧心裏不是個滋味,暗自揣度:“哎呀,不會是陛下安排這家夥的差事,他卻將事情推到我頭上吧?”
因不知道張苑用意,錢寧不好隨便下定論,以他想來,將捷報傳遍九城,總歸沒大錯,畢竟這是朱厚照登基以來第一場像樣的勝仗,必然要好好宣傳一下,如此朝野才會認定朱厚照是個聖君明主。
錢寧笑道:“張公公不說,在下都不記得了……那行,在下這就出宮去,張公公保重,回頭見!”
說完,錢寧一擺手,示意身後那一撥錦衣衛跟他走,這樣才有充足的人手調用……他的想法比張苑更為複雜,心裏琢磨著怎麽趁此機會到京城那些個衙門,尤其是順天府治下衙門傳報時撈取一筆好處費!
“平時少有在這些衙門行走,現在終於尋到良機,還不趁機撈上一筆?正好讓他們見識一下我錢寧的威風!”
錢寧走後,張苑嘴角浮現個冷笑,嘚瑟地自言自語:“什麽寵臣,根本就是個傻子,這麽說他都相信……這種事還用得著你去傳報?不過這樣也好,人走得遠遠的才不會跟咱家搶功,回頭咱家就跟陛下說已派人通傳,至於你幾時能過來,看你手頭事情完成如何!”
……
……
身處兵部衙門的沈溪,收到宮裏傳來的麵聖通知。
謝遷離去後便無音訊,以沈溪判斷,首輔大人應該是去聯絡禮部和刑部兩位尚書,準備一下入宮後的說辭。
過了約半個時辰,皇宮那邊又派人前來通知,沈溪知道,自己不進宮不行了,他不能老留在兵部衙門等謝遷回來。
此時宣府前線遲遲沒有戰報傳來,除了劉瑾派出的信使送來捷報,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沈溪實在難以判斷,前方出了什麽狀況。
以沈溪猜想,這一戰十拿九穩,畢竟孫秀成主動放棄宣府軍權,王守仁和胡璉領兵作戰能力不俗,這可是經過曆史證明的。
唯一的顧慮是王守仁和胡璉都第一次帶兵,經驗有所不足,加上自三邊調來支援的兵馬未到位,這場仗主要還得看王守仁和胡璉臨場發揮。
沈溪派人通知兵部主要官員,除了兩位侍郎外,即便是各司郎中也需進宮麵聖。
熊繡和何鑒先行帶人進宮,他延後一步出發,又過了差不多一刻鍾也沒等到人,沈溪無奈之下剛要準備啟程,謝遷帶著刑部尚書屠勳過來,二人行色匆忙。
因為刑部衙門不在大明門兩側,使得謝遷去刑部,來回這一趟比較辛苦。
謝遷見沈溪一身朝服,當即擋住去路,問道:“你作何去?”
沈溪道:“自然是入宮麵聖。”
謝遷顯得很不耐煩:“這會兒入宮,不是去瞎胡鬧嗎?你這邊可有收到宣府戰報?”
沈溪遺憾地搖了搖頭。
謝遷回過頭打量屠勳,攤攤手道:“你看看,如今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未收到戰報,不會又是劉瑾搞鬼吧?”
屠勳顯得很謹慎:“虛報戰功,其罪當誅,劉瑾未必有這膽子,一而再虛報,難道他就不怕死?”
謝遷怒氣衝衝:“劉瑾膽大妄為,當初在朝打壓異己時便隻手遮天,有什麽事是他不敢做的?這會兒怕是知道自己在京城的影響力日漸衰弱,便想出這麽一出,哄得陛下高興,將他調回朝……你說說,若前方真有大捷,為何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全然不見戰報?”
屠勳沒有回答謝遷這個問題,他知道謝遷對劉瑾有極大的偏見。
旁人跟劉瑾隻是政敵,很少有正麵接觸的機會,但謝遷就不同了,當初謝遷為救被劉瑾扣押的官員,低聲下氣到劉瑾麵前認錯,甘於閹人之下,這被謝遷視為奇恥大辱。現在劉瑾倒下,謝遷是最不希望劉瑾重新爬起來的那個。
屠勳看著沈溪,問道:“之厚怎麽看?”
以前沒人會問沈溪的意見,但現在情況不同,誰都知道劉瑾貶斥出京是由沈溪一手策劃,現在劉瑾那邊有了狀況,若捷報屬實的話很快就會回京,第一個要問的自然是沈溪,聽謝遷抱怨指責沒有任何意義。
沈溪神色顯得極為謹慎,道:“宣府那邊確實尚未有戰報傳來,劉瑾是否虛報學生不敢輕易下定論,之前學生曾對謝閣老提及,或許前方戰事剛開始劉瑾便急著向朝廷報功,至於是否應驗……需要時間證明!”
屠勳看著謝遷,道:“於喬,我覺得之厚的分析是對的,現在未聞前線有敗績,或許是劉瑾搶先一步報功,又或者是他用了什麽陰謀手段,阻礙前方捷報傳至京師,以達到他先一步報功的目的!”
謝遷瞪了沈溪一眼,目光好似在說,你這小子到底幫誰?
沈溪道:“兩位老大人,若不介意的話,學生這就要進宮麵聖去了,老留在兵部這邊也不是個辦法。”
謝遷又在瞅沈溪,屠勳微笑著說道:“於喬,我們也別留在這邊瞎等,旁人都進宮去了,我們老在宮外晃悠,這算怎麽個說法?倒不如跟之厚一起進宮,路上再詳談……”
雖然謝遷很不樂意,但還是點頭應允。
兵部到長安左門沒幾步路,幾人未乘轎或者坐馬車,剛走出幾步,謝遷有感而發:“之前沒去禮部走一趟,正好順路去瞧瞧……”
兵部在東長安街,禮部同樣在這一側,說順路未必,但也不會繞太遠。
或許謝遷想到有捷報就會有慶典,必然跟禮部有關,便想去見一下周經,雖然他對周經有些成見,但碰到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依然離不開周經支持。
三人到了禮部衙門,問了一下門房,才知周經已先一步入宮。
皇帝特別指出傳見周經,張苑派人傳話時,叫人向周經說明這一點,周經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入宮去麵聖。別的大臣都是去文華殿等候,然後一起前往奉天殿,而周經則直接入乾清宮覲見聽宣。
謝遷聽說周經已進宮,怒從心頭起,嚷嚷道:“瞧瞧,周伯常之前看起來老實本分,但現在閹黨得勢,立馬活躍起來……他不會是急著入宮邀功去了吧?”
謝遷火氣實在太大,沈溪和屠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一抹無奈。
謝遷篤定劉瑾是虛報戰功。
沈溪知道,自己再說什麽,謝遷必然聽不進去,還不如不說,等進宮後靜觀其變。
到現在為止他也不能確定劉瑾是否虛報,更大的可能是劉瑾覺得王守仁和胡璉等人一定能取勝,提前報功。
有多大的利益,就有多大的風險,劉瑾既然願意承擔這樣的後果,沈溪自然沒法評價和幹涉,隻能等最後結果到來,看看劉瑾是否能如願以償,若是能僥幸賭中,那他回朝重掌司禮監的機會非常大,這也算是一種風險投資。
在謝遷這樣一個老頑固麵前,沈溪沒有發表看法,畢竟旁邊有個屠勳,沈溪不能當著外人的麵去跟謝遷抬杠,這既是對謝遷的不尊重,對自己也沒什麽好處。
三人出公生門,一起往長安左門而走。
等三人入宮,本來要去文華殿,路上得知眾大臣已往奉天殿朝賀,如此一來自然不能先到文淵閣或者文華殿去商議事情,甚至連別的大臣都沒法先碰個頭通通氣,隻能先去奉天殿看看究竟是個什麽狀況。
過奉天門時,屠勳提醒謝遷:“於喬,稍後麵聖可要謹言慎行,如今尚且不能定劉瑾虛報之罪,一切要等最終結果出來再說。”
謝遷冷笑不已:“那若這幾天沒有結果呢?”
屠勳道:“那也不能算虛報戰功,可以當作……欺君之罪……論處!”
謝遷嘴角又浮現了個不屑的笑容,但沒再說什麽,不過他和屠勳都忍不住看了沈溪一眼,但見沈溪神態平和,好似事不關己,二人隻能回過頭,往奉天殿而去。
此時奉天殿內,大臣們正列班等候。
自打劉瑾離開京城,這還是朱厚照第一次在奉天殿會見大臣。
一次見到這麽多人,大臣們都在想這次麵聖是否可以奏事,在正德朝這種機會少之又少,每個人都想把握住。
謝遷、沈溪和屠勳三人抵達時,朱厚照尚未從乾清宮過來,朝會沒有開始,三人因地位崇高,一來便被人群團團圍住。
尤其是謝遷,作為當朝首輔,算是文官中地位最尊崇之人,旁人不明真相,都希望從謝遷這裏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圍過來的人,基本以老臣為主,這些人知道分寸,隻是想讓謝遷把大致情況說明一下,而謝遷卻在人群中找尋周經的下落,看了一圈沒見到人,最後問道:“伯常人在何處?”
工部尚書李鐩回答:“如今周尚書怕還在乾清宮,之前見他往裏去了,應是陛下跟他商議慶功大典之事。”
謝遷毫不客氣地道:“功勞尚未核實,就急著商量慶功?用得著這麽急麽?不怕到最後貽笑大方?”
謝遷連續幾個疑問出口,讓在場老臣們齊齊吸了口涼氣。他這番話附帶很多信息,其中最關鍵的,是“功勞尚未核實”,這意味著前線戰事可能尚未有結果,或者說朝廷這邊除了劉瑾的奏報外沒有別的消息傳來,本著孤證不立的原則,不能劉瑾說取得大捷就真的有大捷這回事……
說者或許無心,但聽者卻有意,光是謝遷這幾句,就足夠在場大臣琢磨許久了。
恰在此時,張苑手持拂塵進入奉天殿,走到金鑾寶座旁站定,揚起嗓子喊道:“陛下駕臨,百官迎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