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溪河,迅速成為戰事的焦點之地。


    雲柳和熙兒還在榆林衛內幫沈溪籌措船隻,同時準備沈溪點名需要的火藥,至於沈溪要做什麽,並非雲柳和熙兒能理解,沈溪也不想告訴她們。


    六月二十四,天還沒亮,沈溪所部已開始繼續往榆溪河方向挺進。


    這次一口氣要急行軍一百五十裏,按照既定計劃,在兵馬抵達榆林河前,中途將不會再進行休整。


    就在同一天早晨,幾千裏外的張家口堡,同樣喧囂,因為這天乃是朱厚照既定跟韃靼人決戰的日子。


    當天早晨朱厚照起來得很早,麗妃先幫他換上戎裝,然後自己也到後院更衣披甲,儼然跟當日朱厚照指揮出兵的場麵相同。


    至於張苑則早早下達軍令,為了防止有人在朱厚照跟前亂說話,張苑直接把胡璉調派出城去。


    胡璉親率一萬人馬為先鋒,先行探路,至於王守仁那邊,張苑則覺得差不多已經收服妥當,所以還算放心,將其留在朱厚照跟前。


    在朱厚照從正屋出來時,張苑已經等候很久。


    “陛下,車駕都已經準備好……陛下隨時都可以登上城樓,指揮作戰。”張苑上前用恭維的語氣道。


    朱厚照蹙眉道:“朕不要上城頭,朕要親自帶兵出征!”


    張苑連忙應聲:“是,是,陛下要禦駕親征,不過親征前總需要上城頭將韃子的軍情調查清楚,為接下來的出兵做準備……陛下以為呢?”


    “嗯。”


    朱厚照對張苑的答複雖有不滿,但終歸沒有反駁,在整理身上不那麽合身的盔甲後,朱厚照帶著麗妃、小擰子往宅院外而去。


    院子外麵,錢寧、許泰和王守仁已在等候,卻不見兵部兩位侍郎以及其他官員將領的身影。


    朱厚照無心去問,直接帶著麗妃上了車駕。


    馬車往城北方向而去,走了一路,最終停在城北門樓下,此時陸完和王敞等官將早一步在此等候。


    朱厚照從車駕上下來後,不由抬頭看了看天色,這會兒才是天蒙蒙亮的時候,他下意識地問道:“什麽時辰了?”


    張苑道:“陛下,五更天還沒過去呢。”


    “這麽早?”


    朱厚照好像對如此早出兵有些不太滿意,這時眾多官將過來行禮問安,朱厚照一擺手道,“不必多禮,朕今日要領兵出征,暫且先上城頭等候前線敵情回報,眾位卿家隨朕一同上去等候便是。”


    朱厚照近乎是被人簇擁著上了城樓,從城頭往下看,城內和甕城都已經有大批將士準備出征。


    至於城外則一片風平浪靜。


    朱厚照指了指遠處,問道:“還沒派出兵馬作為先鋒出塞嗎?”


    “回陛下,宣府巡撫胡璉胡大人已先帶一萬人馬出征,陛下的二十萬大軍,接下來會分三批出城,其中陛下率領的中軍會在第二批出城!”張苑笑道。


    雖然出兵計劃並非張苑製定,但他還是盡量把跟皇帝有關的事情記下來,也是防止朱厚照輕視他。


    朱厚照釋然點頭,在城頭唯一的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繼續問道:“敵情刺探如何了?韃子現在是否也派出兵馬迎戰?對了,韃子軍營距離這裏多少裏?”


    光是一個簡單直觀的問題,已經把張苑給問住,他對於軍情全然不知,屬於旁人教他說什麽便說什麽。


    不過張苑腦子轉得飛快,笑著回道:“韃子知道陛下要禦駕親征,且知我軍兵馬強盛必能一戰得勝,所以韃子早早示弱,這兩天已撤出五十裏開外。”


    朱厚照滿意地道:“中間有五十裏作為緩衝,這樣三軍就可以順利出關外狹道,直抵草原開闊地帶,便於我軍布陣……如果韃子不撤那麽遠,直接堵在狹道前,就怕咱大明幾十萬雄兵摩肩接踵,反而施展不開呢。哈哈!”


    朱厚照在笑,張苑、戴義和錢寧等人則陪笑。


    隨即朱厚照問道:“現在情況如何了,莫非一點韃子的消息都沒有?”


    “回陛下的話,胡大人已帶兵出去一個時辰,您瞧現在連他的影子都看不到,如果有緊急軍情的話他一定會派人回來奏報,除非這位胡大人……刺探不到什麽有用的軍情。”張苑下意識地把責任推給別人。


    此時張苑心裏有些發怵,因為這兩天無論是他手下那些人,還是王守仁給他的反饋,都說韃靼人好像失蹤了一樣。


    張苑不由看了旁邊的王守仁一眼,心道:“之前王伯安主張派人出城好好打探,最好能走出百裏,被我直接駁回,現在不會因此而出什麽狀況吧?韃子既然打了勝仗,難道還會當縮頭烏龜拒不出兵?”


    可轉念一想,張苑心裏便稍微安定了些:“韃子不出兵也好,這樣我便可以對陛下說,這是陛下龍威浩蕩,把韃子給嚇跑了!邊境相安無事,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我也不用陪同陛下冒險。”


    此時張苑有些得意,覺得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哪怕出現一些變數也完全在可控範圍之內。


    朱厚照等了一會兒,突然一陣無聊,轉頭四顧,問道:“哦對了,之前朕不是讓兩位兵部侍郎到張家口來調度人馬,他們……”


    “陛下,微臣在此。”


    陸完先一步出列,跟隨他身後的是另一位侍郎王敞。


    朱厚照指了指陸完,突然想起什麽,笑著問道:“陸卿家,還有王卿家,好些日子沒見了,看你們身體還算健朗,到張家口後生活可還習慣?”


    陸完和王敞聽了心裏都有些不太舒服。


    我們到張家口後就被晾在一邊,連麵聖的機會都沒有,我們又不是來享受的,還問生活是否習慣?


    陸完不想回答,王敞接茬道:“回陛下的話,老臣住得還算習慣,隻是軍情緊急……”


    聽王敞提及軍情,張苑有些不滿意,喝止道:“兩位大人,陛下問什麽你們便答什麽,暫時不需要你們奏報軍情……你們又不是斥候,對於前線情況一問三不知,自問會比陛下更強?”


    朱厚照一擺手:“張公公不得無禮,兩位卿家乃是朝兵部侍郎,一直深得沈先生器重,在軍事上有獨到見解,隻是因為沈先生到現在沒有消息傳回,估摸是出塞後出了什麽狀況,朕不得不把兩位卿家請到身邊來參謀軍機……王卿家,你之前說及軍情,想告訴朕什麽?”


    本來王敞想借機跟朱厚照告小狀,打擊一下張苑的囂張氣焰,但他到底是在朝中混久了,一看張苑說話完全不顧忌場合,連皇帝在旁都不許怕,心裏便有些發怵,想說的話不自覺改口,道:“如今我大明兵馬已出塞,相信很快就會有軍情傳來,老臣恭祝陛下旗開得勝。”


    “哈哈,好,借王卿家吉言。哈哈!”朱厚照心情大佳。


    因為看不到韃靼人身影,再加上胡璉那邊也沒有回報說與韃子交鋒,朱厚照覺得自己手下兵強馬壯,一定不會再跟上次一樣出現問題,再就是登高望遠,心潮澎湃,不由多了幾分灑脫。


    可惜的是枯等讓人煩躁,朱厚照在城頭佇立一會兒,忍不住沒話找話,再次看向陸完,問道:“陸卿家,你說說看,當前軍情如何?”


    陸完沒有像王敞那樣敷衍,道:“幾日內都不聞韃靼軍情,或許城外情況有變,請陛下及早做應對。”


    朱厚照皺眉,先看了看旁邊的張苑。


    張苑已忍不住開口:“陸大人,你把話說清楚,什麽叫情況有變?還有做何應對?這為陛下參謀軍機大事,光靠一張嘴隨口亂說可不行,這可不是你插科打諢說胡話的地方。”


    這次朱厚照沒阻止張苑的“無禮”。


    陸完心中有些氣惱,但仍舊保持心平氣和,拱手道:“六月十二戰事結束後,這十幾天再未有韃靼人進犯張家口的報告,而張公公又極力阻止派出斥候調查塞外百裏的情況,以至於到現在隻可以確定張家口北邊五十裏內無韃靼兵馬活動……若韃子早就撤兵,豈非說明其另有圖謀,之前一戰不過是虛晃一槍?”


    “大膽!”


    張苑忍不住斥責起來,“陸大人,你這話分明是危言聳聽!”


    朱厚照一抬手打斷張苑的話,忍不住埋怨:“陸卿家說得很有道理,張公公你別隨便亂插話……朕且問,這幾天都沒有韃子的消息?”


    他環顧一下在場官將,似乎想求得一個答案,但沒人出來回答他。


    張苑隻能硬著頭皮解釋:“陛下,之前的戰事結束後,老奴怕有人貿然出兵再遭敗績會對大明邊軍將士威名有損,所以就安排固守城池……這正是陛下您做出的安排啊。”


    朱厚照有些驚訝,問道:“朕隻是說不讓隨便出兵,斥候是斥候,他們不去刺探情報,朕在城內當睜眼瞎嗎?你的意思是否意味著,這些天沒有韃子進一步軍情傳來,是吧?”說完他又環顧一圈,還是沒人回答,但也變相等於承認這個說法。


    朱厚照臉色漆黑,暴跳如雷道:“感情今天朕要出兵,連韃靼人在哪兒都不知道,那幾十萬大軍出去後,不是睜眼瞎到處找人?這不是胡鬧麽?”


    張苑趕緊勸諫:“陛下請息怒,這不胡大人已經帶兵出去,他手下人馬過萬,這麽大規模出擊,怎麽也能刺探到有用的情報……到那時陛下不就知道韃子安的什麽心?”


    朱厚照聽到這話,情緒稍微好轉些,一甩袖道:“兩軍對壘,情報異常重要,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這麽淺顯的道理你們都不懂?真讓朕失望!”


    朱厚照儼然是兵法大家,教訓人的時候頗有條理,旁邊陸完、王敞和王守仁等人沉默以對,絲毫也沒有為自己辯解的意思。


    隨即朱厚照站起身走到城垛口,侍衛識趣地讓到了一邊,朱厚照往前方眺望一番,蹙眉問道:“怎麽一點音信都沒有?莫不是韃子真的撤兵了?”


    張苑之前一直想找機會上前跟皇帝闡明他的立場,現在終於逮住機會,趕緊湊過去道:“陛下,韃子撤兵是好事啊,這叫做不戰而屈人之兵,陛下龍威所到之處,番邦哪裏敢不低頭?”


    朱厚照斜著瞅了張苑一眼,破口大罵:“你話說得輕巧,朕是禦駕親征平定草原,韃子撤軍在你口裏倒成了好事?那以後朕要平韃子,隻能帶兵滿草原去找尋韃子的蹤影?那可是他們的地盤,我們去哪兒找人交戰?現在朕把話撂在這裏,此番一定要跟韃子在張家口堡決戰,若最後結果不是如此,你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要承擔責任!”


    本來張苑滿心歡喜,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但在朱厚照說出這番話後內心動搖了。


    朱厚照的態度非常強硬,且已說明必須要在張家口堡決戰,而戰爭的結果也不是為了讓韃靼人撤兵,而是要直接把韃靼人全滅了,那張苑之前盤算的一切事都要落空。


    張苑心中突然變得異常緊張,心道:“韃子撤不撤兵誰能控製得了?若韃子撤兵,莫不是我還要跟著受牽連?”


    朱厚照在城垛之前看了好一會兒,直到站累了,才又回到椅子上坐下,隨即把王守仁叫到身邊。


    “王卿家,你負責節製宣府和大同軍政,這幾天你可有收到韃子活動的情報?”朱厚照問道。


    一時間王守仁很難回答,就在於他這邊的消息幾乎斷絕,無從答起。


    王守仁正踟躇不知該如何作答,張苑又站出來說道:“陛下,王大人有什麽情況,都是直接告知老奴,老奴也都將情況告知於陛下。”


    張苑之所以這麽說,是把王守仁告狀的路徑給堵上,同時變相告訴王守仁,我們是一體的,應該共同進退,你別還沒過河就開始拆橋。


    朱厚照皺眉問道:“是這樣的嗎?”


    王守仁行禮:“近來所知韃靼軍情的確太少,一切均已上報,微臣並無隱瞞。”


    當王守仁把這番話說完,張苑那邊明顯鬆了口氣,此時他又打起如意算盤來:“就算出了事,陛下要怪責,也隻會怪責具體經手人,我不過是個居中傳話的,隻要王守仁承認我這邊的話都是他上奏,那出事就該由他來承擔,不會怪到我頭上。”


    張苑一臉關切之色:“陛下,您看這太陽都出來了,您至今尚未用早膳,不如先到城樓內,讓人準備些簡單的膳食,吃過再準備禦駕親征事宜?”


    臨打仗了還要先吃飯,張苑的話讓周圍的人一陣厭惡。


    朱厚照正要應允,陸完阻止道:“陛下,戰前不適合用餐,乃是怕劇烈運動時身體不適,將士們到現在都未用飯。”


    朱厚照對於這些細節完全不了解,原本已經站起身準備往城樓裏走,聞言不由驚訝地問道:“是這樣嗎?那不是全體將士此時都餓著肚子?”


    張苑死死地瞪著陸完,覺得陸完真是多事,不希望他繼續說下去。


    陸完道:“三軍將士都在昨夜用過飯,吃飽喝足後到今日,全都準備空腹上戰場。”


    “原來如此。”


    朱厚照釋然地點點頭,“三軍將士都沒吃早膳,朕作為統兵之人豈能搞特殊化?不過想想也是,如果飽餐後再出征的話,無論是騎馬還是快步行走,都會讓身體不舒服……看來朕領兵還有很多要學的地方,那就繼續在這裏等候吧!”


    說到這裏,朱厚照重新坐下來,看起來神色平靜,但其實已經很不耐煩,畢竟前線什麽消息都沒傳來。


    ……


    ……


    到太陽躥出地平線,辰時到來。


    朱厚照在城樓上已經等了一個時辰,這會兒越發不耐煩,不過好在等來了前線的消息。


    訊息很零散,每次都不是直接匯報到朱厚照這裏,而是由張苑先去問清楚,再過來跟朱厚照說明,甚至有時候還湊到朱厚照耳邊細聲說,故意不讓周圍人聽清楚具體情況。


    “……陛下,這位胡大人領兵出去兩個多時辰,已經往城北走了五十裏以上,尚未發現韃子身影,他說已派出斥候找尋,但老奴覺得,他未必會上心,再者這麽分兵很可能會被韃子分而破之,不宜分兵,不如讓他領兵到各處走走……”


    張苑當著在場官將的麵講解軍情,摻雜了許多自己的意見,儼然把自己當成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瑜。


    朱厚照沉思不語,旁邊陸完又開口了:“陛下,前軍已經出擊五十裏,後軍至今尚未出城,很容易會造成三軍前後脫節,所以先鋒人馬不宜繼續進兵,當令其原地駐紮,派出大批斥候往各處刺探軍情。”


    張苑惱火地道:“陸侍郎,就你懂,什麽都要逞強……這種事需由陛下定奪,豈容你在此胡言亂語?”


    陸完神情自若,不為張苑之言所動,朱厚照抬手打斷張苑的話,點頭道:“陸卿家說得很有道理,現在前軍兩個時辰走出五十裏,行進速度已很快,如果尚未有敵情的話,實在不該繼續前進。傳令下去,讓胡卿家的人馬原地駐紮,先把韃靼人的情況搞清楚。”


    “得令!”


    傳令的活最輕鬆不過,許泰主動站出來承擔,盡可能在朱厚照麵前表現自己。


    等許泰往城下去,朱厚照突然想起什麽,道:“朕想起來了,胡卿家帶出城去的兵馬數量不足,那第二路人馬也該跟上才是,許將軍……”


    朱厚照大喝一聲,才想起許泰剛離開,麵子多少有些掛不住,張苑湊過去道:“陛下您隻管說,由老奴通知許副總兵便可。”


    朱厚照點頭道:“讓許將軍帶一萬騎兵,為第二路人馬,接應胡卿家統領的前軍,不過讓他跟前軍間保持距離,不能太靠前,不過他可以在駐紮後把騎兵分散派出去,把方圓幾百裏內的情況都給朕打探清楚,尤其是要弄清楚韃子兵馬的具體駐紮位置和動向,朕要做到知彼知己!”


    在張苑聽來,朱厚照安排得非常有條理,執行起來並不困難。


    但此時他卻滿懷警惕,問題就在於朱厚照在行軍布陣上參考了陸完和王敞等人的意見,對他所說的話置若罔聞。


    張苑在下城樓找許泰傳達命令時,心裏琢磨開了:“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就算這場戰事取勝,那我的功勞也不大,一定要把最大的軍功搶過來。”


    ……


    ……


    許泰作為第二路人馬統帥領兵出擊。


    盡管許泰貪生怕死不想出城去,但奈何這是皇帝親自下達的命令,他沒有別的選擇。


    等許泰這路人馬也出城,朱厚照的精神終於振奮了些,因為許泰出兵是在他眼皮底下完成,騎兵隊列整齊,魚貫出城,聲勢非凡。


    朱厚照在城頭上看著,有種檢閱三軍的暢快感。


    就算沒開戰,朱厚照也很喜歡這種掌控一切的豪邁。


    可當許泰率領騎兵遠去後,城頭又陷入死寂,長久都保持風平浪靜,好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


    太陽升起來,朱厚照身體有些燥熱,有了上次的經驗,他不想在城頭上繼續等候,環顧一圈後一擺手:“移駕到城樓裏去吧,至少那兒不用忍受烈日曝曬,還站得高望得遠……幾位卿家隨朕一起進去吧。”


    到底是六月天,雖然炎夏已進入尾聲,但穿著一身厚重鎧甲在太陽地裏也不是什麽舒服的事情,所以沒人拒絕皇帝的好意。


    一行人隨同朱厚照進入城樓,來到二樓上,朱厚照在露台陰涼處高坐,不過這次朱厚照沒上次那麽不近人情,讓侍衛去城下搬椅子上來,以便跟隨一起進來的太監和文官可以落座,隻有軍中的人需要繼續站著。


    今天沒有風,城樓二樓上依然悶熱,每個人額頭上都滲出豆大的汗珠。


    朱厚照這邊自然有人幫著扇風,他拿著望遠鏡看了一圈,忍不住抱怨:“這可真是稀奇透頂,怎麽出兵這麽久,都快到要晌午了,前方依然一點動靜都沒有?不會又跟上次一樣,韃子突然從哪個方向殺出來吧?”


    張苑道:“陛下不必擔心,胡大人和許副總兵領兵經驗豐富,應該早有防備,即便遭遇意外也能臨場應變。”


    張苑這番話的意思是把責任推給胡璉和許泰。


    本來張苑收攏許泰的意願很強烈,但隨著許泰得到朱厚照一些“特殊關照”,再加上其又跟王守仁、胡璉等人暗中來往,讓他對這個人生出厭惡感,已經不再生出把許泰收攏麾下的念頭。


    朱厚照點點頭,又繼續等候。


    前線依然不斷有消息傳來,不過這些消息都涉及胡璉和許泰二人所部情況,韃靼人動向依然成謎。


    如此到中午,仍舊維持舊狀,陸完請示道:“陛下,天已近晌午,官兵們已在太陽地裏暴曬了近三個時辰,是否讓將士分批輪換喝水,順帶吃些東西?”


    張苑冷笑不已:“陸侍郎之前不是說,大戰前不能吃飯嗎?陛下到這會兒尚未用早膳呢。”


    朱厚照一抬手:“陸卿家說得有道理,這麽幹等下去也不是辦法,讓將士先吃飯,不過最好隻吃一些流食,比如稀粥這些,既能解餓,又能解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寒門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