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禮製總管是王進回鄉前,當今皇帝親自詔封的,上麵的兩行字也是當今皇帝書寫的墨寶一並賞給王進的。這分明就是王進的家仆才有的令牌,可王進的女兒王婉蓉前兩天才到自己這裏來過。
忽然王六福猛然想起來,今日天亮的時候,錦衣衛來報,說是王婉蓉一行人今日天不亮就全部走了,還給自己留書了一封。
留書上寫著是王進病了,讓女兒不要進京,趕緊回來侍奉,於是他們就趕緊天不亮就走了。王六福一開始也沒當回事,一點也沒擔心王婉蓉的安危,畢竟幾百號護衛在那。隻要是沒碰到軍隊,根本就沒事。
誰想到山陰縣居然也發現了王進的家仆,難道是他們在山陰遭到了不幸?不對,山陰離大同府足足近七百裏,就算是他們飛也飛不過去。而且令牌和屍體是昨天發現的,難道自己前兩天跟自己親熱無比的侄女是假冒的?
一想到這個,王六福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不由得打了個冷戰。他顧不上跟邱知文說話,直接提筆寫了一封信。
不待將墨水吹幹,王六福就把信裝進了信封之中,叫來一個心腹,道:“十萬火急,你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山東,將信交到我大哥王進手裏,並且取來回信,快!”
那個親衛低頭領命,拿著信匆匆忙忙離開了。
“雷風你親自去一趟山陰縣,仔細勘察現場,確定那些人的身份,一有消息飛馬來報。”王六福緊接著又下了第二道命令,雷風不敢遲疑,急忙帶著人走了。
王六福頓了頓又對王直道:“你馬上去查查王婉蓉他們到哪裏了,並且暫時扣住他們,務必等到我大哥的回信,再放行。”
“是。”王直也匆匆離開。
“邱知府。”王六福眯著眼睛看著邱知文,道,“在你的境內發生這等大案,居然現在才報,你這知府也坐到頭了吧?”
邱知文冷汗淋漓,顫聲道:“這是下官的疏忽,下官一定全力督辦此案,還望鎮撫使大人寬恕。”
王六福冷哼一聲,臉色陰晴不定。
邱知文又道:“大人,這幾年來大人雖然不管大同府的瑣事,相必也知道,大同府民風淳樸,極少有凶殺案。且境內別說馬賊強盜,就連盜賊街痞都屈指可數,一下子出了這等大案,必定另有隱情呀。”
王六福臉色終於放緩,淡淡的道:“那就請邱大人務必督辦此案,限期偵破,不然等陛下問起,本官也無可奈何了。”
“是,是。鎮撫使大人請放心,下官一定調集一府之力,全權查辦此案,必然不讓凶手逍遙法外,還死者一個公道。”
邱知文跟逃命似的離開了鎮撫司,但王六福的心中卻隱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聯想到這幾日連發的天牢事件,王六福的拳頭握得關節都發白了。
徐然也一大早給王六福辭了行,帶了李武和二三十個錦衣衛並且押送著從天牢裏挑選的三百死囚。考慮到錦衣衛的人手不夠,這三百死囚都是從地方上轉到錦衣衛天牢的,大半是江洋大盜,萬一在路上讓一兩個跑了,那徐然的罪過就大了。
就讓李武去五城兵馬司借個百十個人,本來以為要受點周折,誰想到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一聽說是徐然借人,二話不說給了二百士卒,名義上當然是協助錦衣衛剿滅白蓮教餘孽。
其實錦衣衛都不是幹剿匪的話,正兒八經是五城兵馬司的事,不過被王六福一個先聲奪主,五城兵馬司反而成了協助了。
一行人浩浩蕩蕩走了兩天半才到馬邑縣境內,馬邑縣知縣早就接到了文碟,就在官道上喝了半天的風等著,一看那麽大的排場,這個知縣也傻了眼。
尤其是看到徐然赫然騎著馬走在中間,一側跟著李武,後麵才是五城兵馬司的官兵,這讓知縣兩條腿都打擺子,生怕徐然跟他秋後算賬。雖然徐然還是掛著從九品醫官的官位,可跟錦衣衛扯上了關係,那要捏死他這個知縣還不跟踩個螞蟻一樣簡單。
“徐醫官,您一路辛苦了。”知縣的老臉諂笑的像是一朵盛開的菊花,親自給徐然拉住了馬韁,扶徐然下馬。
徐然趕忙道:“怎麽敢勞煩知縣大人?這位就不介紹了,都是熟人。”
知縣菊花般的老臉再度盛開,點頭哈腰的道:“下官楊春雷見過李總旗.....”
楊春雷?徐然還是第一次聽說知縣的名字,以前隻管叫知縣大人,卻不知道名諱,原來他叫楊春雷這般有氣魄的名字。
“咳咳,知縣大人,李大哥已經升任大同府鎮撫司代百戶一職了。”徐然咳嗽了兩聲,悄悄提醒道。
楊春雷聽到“代百戶”這個詞,居然噗通跪了下來,道:“下官不知道是代百戶大人,剛才多有衝撞冒犯,還望代百戶大人恕罪。”
也不怪楊春雷害怕,錦衣衛中的代百戶別說他一個知縣,就算是知州也害怕的要死。因為代百戶已經有了一個直接執行的權利,對於他們這種官,隻要查證屬實,直接就能哢嚓之後,再寫報告。可以說完全掌握了生殺大權,怎能不讓楊春雷害怕。
跪下磕個頭沒所謂,要是因為稱呼沒叫對,搭上腦袋那就劃不來了。
李武點了點頭,倨傲道:“楊大人不必多禮,本官與徐老弟還有要事前往三裏溝,楊大人就請回縣衙吧,免得別人告狀無門呀。”
對於這種下層官吏,李武現在也確實有倨傲的本錢,不止是官職上的不同,關鍵還有錦衣衛的招牌在那發光呢。
“代百戶大人是在笑話下官了,下官在縣裏背下區區薄宴.....”楊春雷突然一頓,驚恐道,“大人要去三裏溝?使不得呀,三裏溝才爆發過瘟疫....”
“哈哈。”李武哈哈大笑,道:“楊大人難道忘記了徐老弟不成?”
楊春雷一拍額頭道:“你看下官這記性,若不是代百戶大人與徐醫官,下官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說到這裏下官還要感激兩位大人的救命之恩那。”
徐然心裏暗自嘀咕道,這個楊春雷還真會拍馬屁,明知道李武就是靠三裏溝的瘟疫明麵上升的百戶,這樣一來更坐實了李武的功勞,又贏得了李武的好感,真是個八麵玲瓏的人。
忽然王六福猛然想起來,今日天亮的時候,錦衣衛來報,說是王婉蓉一行人今日天不亮就全部走了,還給自己留書了一封。
留書上寫著是王進病了,讓女兒不要進京,趕緊回來侍奉,於是他們就趕緊天不亮就走了。王六福一開始也沒當回事,一點也沒擔心王婉蓉的安危,畢竟幾百號護衛在那。隻要是沒碰到軍隊,根本就沒事。
誰想到山陰縣居然也發現了王進的家仆,難道是他們在山陰遭到了不幸?不對,山陰離大同府足足近七百裏,就算是他們飛也飛不過去。而且令牌和屍體是昨天發現的,難道自己前兩天跟自己親熱無比的侄女是假冒的?
一想到這個,王六福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不由得打了個冷戰。他顧不上跟邱知文說話,直接提筆寫了一封信。
不待將墨水吹幹,王六福就把信裝進了信封之中,叫來一個心腹,道:“十萬火急,你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山東,將信交到我大哥王進手裏,並且取來回信,快!”
那個親衛低頭領命,拿著信匆匆忙忙離開了。
“雷風你親自去一趟山陰縣,仔細勘察現場,確定那些人的身份,一有消息飛馬來報。”王六福緊接著又下了第二道命令,雷風不敢遲疑,急忙帶著人走了。
王六福頓了頓又對王直道:“你馬上去查查王婉蓉他們到哪裏了,並且暫時扣住他們,務必等到我大哥的回信,再放行。”
“是。”王直也匆匆離開。
“邱知府。”王六福眯著眼睛看著邱知文,道,“在你的境內發生這等大案,居然現在才報,你這知府也坐到頭了吧?”
邱知文冷汗淋漓,顫聲道:“這是下官的疏忽,下官一定全力督辦此案,還望鎮撫使大人寬恕。”
王六福冷哼一聲,臉色陰晴不定。
邱知文又道:“大人,這幾年來大人雖然不管大同府的瑣事,相必也知道,大同府民風淳樸,極少有凶殺案。且境內別說馬賊強盜,就連盜賊街痞都屈指可數,一下子出了這等大案,必定另有隱情呀。”
王六福臉色終於放緩,淡淡的道:“那就請邱大人務必督辦此案,限期偵破,不然等陛下問起,本官也無可奈何了。”
“是,是。鎮撫使大人請放心,下官一定調集一府之力,全權查辦此案,必然不讓凶手逍遙法外,還死者一個公道。”
邱知文跟逃命似的離開了鎮撫司,但王六福的心中卻隱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聯想到這幾日連發的天牢事件,王六福的拳頭握得關節都發白了。
徐然也一大早給王六福辭了行,帶了李武和二三十個錦衣衛並且押送著從天牢裏挑選的三百死囚。考慮到錦衣衛的人手不夠,這三百死囚都是從地方上轉到錦衣衛天牢的,大半是江洋大盜,萬一在路上讓一兩個跑了,那徐然的罪過就大了。
就讓李武去五城兵馬司借個百十個人,本來以為要受點周折,誰想到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一聽說是徐然借人,二話不說給了二百士卒,名義上當然是協助錦衣衛剿滅白蓮教餘孽。
其實錦衣衛都不是幹剿匪的話,正兒八經是五城兵馬司的事,不過被王六福一個先聲奪主,五城兵馬司反而成了協助了。
一行人浩浩蕩蕩走了兩天半才到馬邑縣境內,馬邑縣知縣早就接到了文碟,就在官道上喝了半天的風等著,一看那麽大的排場,這個知縣也傻了眼。
尤其是看到徐然赫然騎著馬走在中間,一側跟著李武,後麵才是五城兵馬司的官兵,這讓知縣兩條腿都打擺子,生怕徐然跟他秋後算賬。雖然徐然還是掛著從九品醫官的官位,可跟錦衣衛扯上了關係,那要捏死他這個知縣還不跟踩個螞蟻一樣簡單。
“徐醫官,您一路辛苦了。”知縣的老臉諂笑的像是一朵盛開的菊花,親自給徐然拉住了馬韁,扶徐然下馬。
徐然趕忙道:“怎麽敢勞煩知縣大人?這位就不介紹了,都是熟人。”
知縣菊花般的老臉再度盛開,點頭哈腰的道:“下官楊春雷見過李總旗.....”
楊春雷?徐然還是第一次聽說知縣的名字,以前隻管叫知縣大人,卻不知道名諱,原來他叫楊春雷這般有氣魄的名字。
“咳咳,知縣大人,李大哥已經升任大同府鎮撫司代百戶一職了。”徐然咳嗽了兩聲,悄悄提醒道。
楊春雷聽到“代百戶”這個詞,居然噗通跪了下來,道:“下官不知道是代百戶大人,剛才多有衝撞冒犯,還望代百戶大人恕罪。”
也不怪楊春雷害怕,錦衣衛中的代百戶別說他一個知縣,就算是知州也害怕的要死。因為代百戶已經有了一個直接執行的權利,對於他們這種官,隻要查證屬實,直接就能哢嚓之後,再寫報告。可以說完全掌握了生殺大權,怎能不讓楊春雷害怕。
跪下磕個頭沒所謂,要是因為稱呼沒叫對,搭上腦袋那就劃不來了。
李武點了點頭,倨傲道:“楊大人不必多禮,本官與徐老弟還有要事前往三裏溝,楊大人就請回縣衙吧,免得別人告狀無門呀。”
對於這種下層官吏,李武現在也確實有倨傲的本錢,不止是官職上的不同,關鍵還有錦衣衛的招牌在那發光呢。
“代百戶大人是在笑話下官了,下官在縣裏背下區區薄宴.....”楊春雷突然一頓,驚恐道,“大人要去三裏溝?使不得呀,三裏溝才爆發過瘟疫....”
“哈哈。”李武哈哈大笑,道:“楊大人難道忘記了徐老弟不成?”
楊春雷一拍額頭道:“你看下官這記性,若不是代百戶大人與徐醫官,下官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說到這裏下官還要感激兩位大人的救命之恩那。”
徐然心裏暗自嘀咕道,這個楊春雷還真會拍馬屁,明知道李武就是靠三裏溝的瘟疫明麵上升的百戶,這樣一來更坐實了李武的功勞,又贏得了李武的好感,真是個八麵玲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