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義營擊敗出城迎戰的綠營兵,輕易占領了吉安府,楊武烈和許根有棄城逃走,下落不明。


    拿下了吉安府,恭義營有了落腳之地,才算真正安全了,金聲桓的主力被甩在三百裏外,大軍調動不易,三五天內是追不過來的。


    借著這個機會,恭義營抓緊時間休整,並聯絡劉淑和樊文欽,為部隊征集軍糧物資,為下一步的最後衝刺做準備。


    前一段時間,清軍對吉安義兵發起了殘酷的圍剿,幸好劉淑和樊文欽早有準備,主動退入井岡山山區,吉安義兵的損失不大。


    劉淑和樊文欽也沒有想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恭義營又殺了個回馬槍,吉安義兵趁機和恭義營聯手,輕易收複了被清軍剛剛占領的永新縣城,把井岡山地區和吉安府連成了一片。


    又一個抗清"gaochao"!


    在清軍占領吉安府和永新縣期間,當地的士紳豪強大都采取觀望態度,但也有個別人主動或者被動與清軍合作,對這些人,汪克凡除了訓誡之外,隻罰了一筆糧食和銀子,並沒有嚴厲懲處。


    恭義營剛進江西的時候,需要殺人立威,但隨著一個又一個勝利,恭義營的威名已經傳遍了江西,兵鋒所到之處,很少有人敢於配合清軍抵抗,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團結那些士紳地主,以免把他們逼到清軍一邊。


    人都會考慮自身利益和安全,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是文天祥,這些士紳和滿清合作的時間並不長,並沒有轉變為鐵杆漢奸,如果對他們懲處過嚴,當恭義營再和清軍作戰的時候,類似的士紳地主就會徹底投靠滿清,幫助清軍拚死抵抗。


    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如何處理和士紳地主的關係。是有關國家命運的方針大略。


    在滿清二百多年的曆史中,一直大力宣傳八旗兵如何驍勇善戰,似乎滿清奪取天下的原因就是赫赫軍功,但實際上,大明朝是自己打敗了自己,滿清隻是竊取天下的小偷。


    所謂八旗兵天下無敵,是滿清自己吹出來的。謊言重複一千次就變成了真理,哪怕到了現代,還有很多人認為八旗兵是不可戰勝的,滿清奪取天下理所應當。


    錯了!


    這是清朝的自吹自擂,為了掩飾他們得國不正的來曆!


    八旗兵總兵力隻有十萬人,過了長江就不靈了。既不適應南方的地形,也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隻能依靠綠營和孔有德、吳三桂等漢軍,花了十幾年才占領了整個中國。


    滿清全族隻有一百多萬人口,能夠占領整個中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恩威並施。得到了漢人士紳地主的支持!


    滿清入關之後,對漢人士紳地主采取懷柔政策,並接受漢族文化,把自己打扮成吊民伐罪的義師,和大軍所到如蝗蟲過境的李自成比起來,多爾袞的政治眼光要高明得太多。


    由於滿清維護了漢人士紳地主的利益,在他們的支持下,滿清才有財力物力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消滅所有敢於反抗的漢人。


    士紳地主是軟弱的,但掌握了大部分的社會資源,明朝沒有工人階級,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也失敗了,汪克凡要想打敗滿清,就必須和士紳地主合作,和滿清爭奪他們的支持。


    這就是汪克凡一直留在南明體係內發展的原因……


    樊文欽見到汪克凡後。又催問朝廷對他的正式任命,並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想讓隆武帝給他一個文官,不當這個吉安總兵。


    這是真的上心了。準備在南明踏踏實實幹下去,汪克凡當然歡迎,安撫一番之後向他保證,這件事在兩三個月內肯定落實。


    當然要落實,樊文欽是他一手扶植起來的,將來還有大用。


    和樊文欽一起來的,還有湖廣何騰蛟派來的使者,帶來了對汪克凡的最新任命,提拔他為南昌府副將。


    汪克凡堅辭不授。


    萬元吉還給了他一個吉安府副將,汪克凡和江西官場瓜葛不深,對勤王救駕的功勞影響不大……但他和湖廣的淵源太深,何騰蛟又最擅長搶功,想撇清關係還來不及,怎麽能接受這個任命。


    “汪將軍,所謂‘君有命,不俟駕’,國家非常之時,何必多做推脫……”那使者苦苦相勸,國君召見,孔子不等車馬備好跑著就去了,領導給你新的任命,趕緊接受,不要再拿架子了。


    “上官言重了,末將並非孔聖人,何軍門之命,也並非當今聖上之命。”汪克凡一口頂了回去。


    “你這是何意?何軍門乃五省總督,所言所行皆與欽命相合……”那使者有些惱怒,何騰蛟是封疆大吏,就代表著隆武帝,代表著朝廷。


    “上官若是不信,請回長沙府,找楊守明和路太平,一問便知。”


    “楊守明?路太平?他們是誰?”


    那使者愣住了,汪克凡笑了笑,沒有多做解釋。


    楊守明和路太平,是隆武帝派到湖廣的欽差,催促何騰蛟派兵迎駕,卻被何騰蛟一直軟禁扣押,現在到了最後關頭,該敲打敲打何騰蛟了……


    打發走何騰蛟的使者,萬元吉的使者又跟著到了。


    贛州前線的清軍被不斷調走,萬元吉的壓力越來越輕,聽說恭義營又攻克了吉安府,他也看到了戰局的轉機,所以派使者聯係汪克凡,要和恭義營裏外夾擊,解贛州之圍。


    處在困境中的人都比較實際,這個使者比湖廣的使者要客氣得多,也靈活得多,他帶來了萬元吉的親筆信,承諾隻要解圍贛州,就可以保舉汪克凡擔任吉安總兵,占有江西西部的地盤。


    汪克凡欣然應允。


    解圍贛州,本來就在他的計劃之內,而且要去汀州救援隆武帝的話,就會路過贛州附近,既能打擊清軍,又能掩護自己的真實用意,一舉兩得。


    他向那使者承諾,恭義營將在三天之內出兵,攻擊贛州清軍的後方。但他同時提醒對方,不能對恭義營期望過高,要想徹底解圍贛州,甚至反攻江西中部,需要等待後續的援兵……


    厲兵秣馬,戰前動員,恭義營準備再次出征。


    全營將士的士氣都很高,在江西連續作戰兩個多月,終於到了收獲成果的時候,打完這一仗,立功之後應該就能回家了。


    何騰蛟的使者到吉安府轉了一圈,恭義營的將士們聽到消息後,很多都起了想家的心思。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大家在湖廣還有家人老小,衣錦還鄉當然最好!


    當官想再升上一級,當兵想多掙些賞銀,都是為了風風光光回家,看看妻兒老小,再給老娘磕個頭,對大多數的恭義營將士來說,都希望能早日回到湖廣,回到崇陽、通城和嶽州府。


    而滕雙林、呂仁青等人想的更遠,在他們看來,如果能成功救援贛州,留在江西發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恭義營轉戰江西兩個月,已經打開了局麵,在大半個江西留下了火種,隻要有一陣好風,立刻就是燎原之勢。這正是大展拳腳的機會,如果能收複江西中部,在吉安府和撫州府一帶創立基業,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帖兆榮的騎兵部隊也抱有這種想法,他們的老家在陝甘,呆在江西和湖廣區別不大,在江西打仗打得很順利,不想回湖廣去受夾板氣了……


    當事者迷,旁觀者清,有一個人比他們想得更多,更深。


    篆姬!


    篆姬一直在觀察恭義營,揣測汪克凡的下一步意圖,直到汪克凡給了她下一批物資的運送目的地,她才突然悟到了什麽。


    “汪將軍,你是不是要去福建?”


    “嗯,你什麽意思?”汪克凡一副茫然不解的模樣。


    “還裝啊!你要去瑞金,難道不順便去福建一趟!”她目光挑起看著斜上方,一副思考的模樣,分析著去福建的好處:“當今皇上正在用人之際,滿清韃子馬上就要攻入福建,你帶著精兵強將救援福州,這份從龍救駕的功勞可了不得啊……”


    原來她是瞎猜的,汪克凡放心了。


    瑞金,緊鄰福建汀州,是恭義營下一個目的地,為了及時運送物資,汪克凡隻能提前告訴篆姬,沒想到這個丫頭太聰明,竟然猜到了自己的大概計劃。


    明人麵前不說假話,再說謊抵賴也沒有用。


    “嗬嗬,我是有這個打算,這件事一定要保密,知道麽!”


    按時間推算,隆武帝應該已經上路,哪怕真的消息走漏,外人也搞不清具體的細節,無關大局,不過為了謹慎起見,他還是再三囑咐篆姬。


    “放心吧,我當然知道輕重!”篆姬斜了汪克凡一眼,取笑道:“這關係到大明百年國運,妾身還想做大明的第一官商呢,這輩子就一直靠著汪將軍了……哎呀,掌嘴!”


    她突然發覺這句話說得不妥,簡直太曖昧了,臉立刻就變得通紅,抬起手啪啪自己掌嘴,輕輕兩下之後,卻憋不住又是一陣笑,笑聲清脆,眼神嫵媚。


    ……


    內個,發的越來越晚了,不好意思,順便求個推薦票。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渡並收藏殘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