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年僅三十五歲的李誌君得師傅朱自英臨危受命,授予《上清大洞真經》和三清劍,傳承上清派。


    上清派為道家正宗,曾經鼎盛一時,曆代掌教都得到過朝廷的封號。上清派第二十三任掌教被南宋君主授封“國師”;第三十五任掌教,也就是李誌君的師傅,曾為帝皇祈雨驅蝗,得到“雨華真人”封號。


    就是這樣一個從南朝梁至北宋,鼎盛數百年,一直為道教主流的宗派,到了南宋末年,宗門逐漸衰敗,內有門派之爭,外有強敵覬覦,已經動搖了上清派的根基,甚至傳承有可能不保。


    當時,時局混亂,戰火紛飛,蒙古大軍橫掃歐亞各國,可謂戰無不勝,南宋朝廷打了半個世紀的戰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李誌君就是身處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時局裏,自師傅朱自英委以重任後,他一直潛心修煉,發展理論道義,修訂完善曆代宗師的道學思想,希望能壯大上清派,不辜負師傅的遺訓。


    隻可惜,戰亂兵禍導致上清派宗門衰敗,雖有傳承,但也是輕弩之末。最糟糕的就是,敵對門派龍虎宗對上清派虎視眈眈,妄圖取而代之。當時道家門派裏還衍生出諸如神宵派、天心派、清微派這樣的山門小派。他們看出龍虎宗的野心,也知道上清派的衰弱,宗門實力江河日下。


    最終,龍虎宗聯合這些企圖分一杯羹的山門小派,侵占了上清派。


    就在那一夜,上清派第三十六任掌教李誌君在混戰中不知所蹤,連同傳承千年的道教真經《上清大洞真經》和掌教信物三清劍一起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


    兩年以後,一位年輕的遊方道士來到了通城地界,在黃袍山的懸崖峭壁上,無意發現了一個極其隱蔽的山洞,山洞的盡頭還躺著一塊顏色泛綠的石頭。


    年輕的道士把這個四壁光滑如鏡的圓洞驚為神跡,隨即就在這個半空中的山洞裏修行修性,隱居於此。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年輕的道士這一入洞修行就是三十五年。在這期間,他利用自己研究的風水秘法,探出黃袍山中有一個風景秀美的溶洞,於是自上而下挖掘出一條石階通道,直通山體裏的風水洞。


    到了晚年,他還在風水洞暗河的上方,擇地開辟了一個練功的暗室,常居其內練功養性、坐忘守一。


    這一位道士就是上清派第三十六任掌教李誌君。


    滄海桑田、萬古千秋。如今,又是千百年過去,被李誌君驚為神跡的山洞裏,此時正站著兩個年輕的男女。其中一個身懷逆天的感知能力,親眼目睹了李誌君身上發生的故事。


    那一幕幕道家正宗道統,上清派的興衰曆史猶如放映5D影片一般,在這位名叫方飛揚的年輕人眼前激情閃過。方飛揚能感受到上清宗門被侵占時,李誌君滔天的怒火和切齒的恨意。同樣也感受到黃袍山中偶遇神洞時,李誌君虔誠的信仰和寡欲的修行。


    這一切是那麽的曆曆在目,感同身受。方飛揚還發現一件奇妙的事情,那就是,隻要一握住雷音石珠子,他的感應能力就增加,在多握住幾顆,感應能力就再次翻倍遞增。當他雙手各抓住六顆雷音石珠時候,他就仿佛穿越了曆史,站在李誌君的身後,設身處地的經曆了上清派最後一任掌教的傳奇故事。


    “喂...飛揚哥,怎麽了,想什麽呢?你有沒有聽見我說話啊!”


    蘇雅芝呼喚聲將方飛揚從一千多年前的影像中又拉回了現實。她看見方飛揚直愣愣的站在那裏,時而皺眉,時而微笑,一會長歎短息,一會麵露驚奇,不知道在搞什麽。


    “哦,那什麽...我在想事情呢,這裏有山洞、暗室、溶洞暗河,一切都表明曾經有人在這裏居住過,不知道是哪位前輩高人隱居於此。”


    方飛揚回到了現實中,竭力的控製了一下自己的情緒。


    他自從獲得神秘的感知能力以後,從來沒有憑空感應到影像畫麵,每次都需通過肢體的觸碰才能在腦海裏看到相關影像。而且每次出現影像時間都很短,平均隻有十幾秒的時間,畫麵情節基本上是沒頭沒尾的。


    就像一部電影裏的片花,無章無序,隨機而來。


    不過,這次不同。


    方飛揚竟然從頭至尾的“觀賞”了上清派第三十六任掌教的所有生平遭遇。影像時間之長,故事情節之完整,是以前所沒有遇到過的。


    方飛揚知道這一切要歸功於那十二顆雷音石珠,他準備回去後要花時間,好好研究這些石珠子。


    此刻,同處在山洞中的蘇雅芝見方飛揚說話間,神態語氣並無異常,也放下心來。


    “嗯,今天這一趟可沒有白來,雖然這裏麵沒有古墓,但是從底下的暗室到這裏的山洞,處處透出一股神秘,我們在找找看看,說不定還會有新發現。”


    蘇雅芝骨子裏就一股探險的熱情,她非常同意方飛揚剛才說得後半句話,這丫頭也懷疑這幾處石室洞穴可能是古代某一位隱士高人潛心修煉的住處,裏麵肯有未知的秘密在等待著她去發掘。


    蘇雅芝繼續說道:“飛揚哥,我們分頭查找,看看這個山洞裏有沒有機關暗道,越是珍貴的東西,隱藏的越是深,我感覺我們可以找到一本武林秘籍,嗬嗬...武俠劇裏麵不都是這麽演的嗎!”


    方飛揚微微一笑,說道:“好啊,咱們敲牆聽聲音,這是最有效的辨別密室暗道的方法,你這邊...我那邊...”


    兩人說幹就幹,沿著洞口,一人負責一麵牆壁,對這個石洞進行地毯式搜索。


    方飛揚之所以舉手讚成蘇雅芝的提議,是因為他還要借著這位美女的雙手從這個地方找出幾樣東西出來。這幾樣東西是他在影像畫麵中看見李誌君藏起來的。


    那是上清派曆代掌教的信物,也代表道教的正統。其中有一把劍叫做“三清劍”,幾千年前,上清派身為道教主流宗派,這把劍出現的地方,所有道家弟子聽候調遣,無不從命。


    在影像畫麵中,方飛揚看見李誌君十分愛惜和尊重這把寶劍,幾乎每天擦拭一次,劍不離身。最後李誌君在地下石室裏掏出一個暗格,將傳承寶劍和其他的幾樣宗派遺物存放在一起。


    蘇雅芝說得很對,越是珍貴的東西,隱藏的越深。


    上麵的山洞是隕石流星撞擊燃燒形成,洞門是敞開的,方飛揚早知道目標不在那裏。他陪著美女搜尋的半晌工夫,沒有什麽發現蛛絲馬跡,又引著蘇雅芝回到先前的那個暗室裏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感鑒寶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瓜才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瓜才子並收藏超感鑒寶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