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玨到來之後,楊玖死皮爛臉地磨著青玨,無論青玨走到哪裏都跟到哪裏,連帶著李月娥,三個人倒是逛了一遍成都,觀賞了城牆上的漫天芙蓉,也吃過了錦裏的小吃,最後一直玩到深夜,楊玖都不肯離去,差點要提出跟青玨睡在一起的要求。
最後是李月娥一手提著楊玖的耳朵,硬是把楊玖提回府院中,才讓青玨的耳邊有了半分清淨。
經過一個晚上的清靜連帶思考,楊玖覺得,成都的事情已經辦得差不多了,而且有青玨坐鎮後,楊玖也不用擔心那個神秘女人再耍鬼主意了。
所以第二天,楊玖就收拾好東西,帶好盤纏,讓李順寫好了向皇上稱臣的奏表,寫明了接受招安唯一的條件:蜀軍士兵保留五萬,並且三年內逐次消減直至完畢。
臨走時,楊玖最後見了小菊子一麵,看小菊子一家人過得還算安穩,就沒有再做什麽,隻是告訴小菊子,等以後有機會,把小菊子接到京城,讓她看看京城的風光,之後告別。
李月娥送楊玖一直出了城,到了碼頭。
楊玖讓手下把張遜先抬到船上——這個雲安軍的都部署,被楊玖一朝製住,終身不得翻身。楊玖要帶著他到京城,把他交給皇帝。
李月娥萬分不舍地抱著看著楊玖,說道:“你要快快回來。”
楊玖嗅著李月娥發際淡淡的清香,說道:“自然,你這個老婆,相公我要想辦法盡快收了,否則把你一個人獨自留在成都,相公我可不怎麽放心。”
李月娥埋頭狠砸楊玖肩膀。
臨走前,楊玖交給李月娥一個錦囊,說道:“這個錦囊,你貼身藏好。我這次回京城,如果一切順利,皇上就會降下一道封賞你爹的聖旨,你爹接到封賞的聖旨後,你就打開它,按照裏麵所說的去做。”
李月娥忍不住問道:“如果沒有聖旨呢?或者不是封賞的聖旨呢?”
楊玖微微一怔,隨後說道:“你同樣打開它,並且自己看著辦。”
李月娥滿臉迷惑地點點頭。
楊玖最後告別李月娥,乘船順江直下,出川回京。
一路順利地回到京城,楊玖一進城門,就直奔皇宮。
來到皇宮,楊玖請求麵見皇上。
皇宮禁衛知道楊玖是成都招安使,立馬稟告趙光義。
這一次,楊玖直接見到了趙光義。
延和殿中,楊玖麵對皇帝,下跪磕頭:“微臣成都招安副使楊玖,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光義正在下午慵懶的陽光下看一本書,見到楊玖進來,提起精神,說道:“起來,快說說,成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孫權局死的突然之極,讓朕好一陣惱火。”
楊玖站起來,躬著身子,再一次將成都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講述出來。
在這一點上,楊玖不敢有絲毫撒謊,楊玖可是深知像趙光義這種皇帝,暗中的密探肯定養了不少,如果自己稍微說的與那些密探回報的有些出入,就會引起趙光義的猜疑,並且很難再消除。
楊玖從自己和孫權局到成都之後開始,將李順對朝廷的態度,以及孫權局對招安的態度,都說出來。然後又說到在蜀軍處置這個問題上,自己的看法以及李順的底線。最後說到孫權局意外死去,自己讓仵作晝夜檢查死因,以及雲安軍包圍成都,自己親自闖入軍中,綁架張遜,逼雲安軍撤退的事情,每一件事都說的詳細之極,但在其中不經意間加上了楊玖自己主觀認識,讓趙光義不得不感覺到楊玖實在是為國操心、為民操心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
最後講完後,楊玖說到自己對保留五萬蜀軍三年條件的觀點:“皇上,如果現在立馬解散蜀軍,隻會讓李順起疑心,無疑是不現實的。隻有先穩住他們,然後想辦法控製住李順,先把李順安排在京城中一個閑職位,讓他處在天子的眼皮底下,這樣三四年過後,那些蜀軍離開李順,自然而然的會解散。”
趙光義聽了楊玖的匯報之後,陷入了一片沉思。
不知過了多久,趙光義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歎一聲氣,說到:“你說得對啊,招安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楊玖……”趙光義詫異地看著楊玖,不知何時又跪在了地上,問道:“你這是何故?”
楊玖跪在地上請罪:“臣危機時刻擅自綁了雲安軍都部署張遜,以下犯上,請皇上責罰。”
趙光義聽了頓時大笑道:“哈哈……立了大功勞,還沒要賞,就先請罪,果然是楊繼業的兒子……”
說起楊繼業,楊玖一張臉頓時黯淡下去,神情傷痛,沉默不語。
趙光義大笑聲嘎然而止,有些尷尬地說道:“嗯……楊玖,你先下去吧,明天早朝你再來聽朝。”
楊玖磕頭道:“謝皇上,臣告退。”說完,站起來退下了。
出了皇城,楊玖幾乎不可抑製地將目光投向遠方,天波府,那個讓楊玖曾經幾夜興奮難眠,現在讓楊玖再次經曆喪親之痛的地方,楊玖真的不知道該抱著什麽樣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家。
……
……
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有資格列朝堂的,幾乎全部到齊。
楊玖還是以聽朝身份,被安排在靠近門口的一個角落裏。
“皇上駕到……”隻聽一聲長諾,趙光義身著龍袍,從後方走了出來。
底下群臣馬上下跪,一齊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趙光義一揮龍袍,說道:“今日早朝,先議國事。諸位愛卿誰有要事上奏?”
底下大臣一陣沉默,都知道今天的正經事要幹啥,有哪個官員會無聊得擾亂大家的興致。
趙光義見無人上奏,於是說道:“那好!既然無人上奏,那今天朕就在早朝,與諸位愛卿商議京城保衛戰中的論功行賞吧。”
左手第一位參知政事趙鎔立馬走了出來,上奏道:“皇上,京城保衛戰中,一些武將英勇作戰,頑強抵抗蜀軍進攻,確實應該大加賞賜。但是也有人徇私舞弊,趁機圖謀不軌……老臣認為,皇上應當先罰後賞,這樣才能做到賞罰分明,鼓勵將士的作用。”
趙光義聽了,說道:“對,常說賞罰分明,賞罰分明,要是隻有賞沒有罰,就不成道理。來呀,先把京城守衛戰第一個要罰的人拖上來。”
底下禁衛似乎早有準備,趙光義的話語剛落,就拖著一個滿頭白發,身穿囚衣,腦袋耷拉的人進來。
朝中的諸位大臣見到這一幕,頓時紛紛議論起來。
趙光義目光一掃諸位大臣,冷聲說道:“誰來告訴朕,趙普所犯何罪?以至於要被入獄審查?”
皇帝一張口,立馬有打手蹦出來:“臣光祿寺少卿有奏。”
“講。”
“啟稟皇上,尚書令趙普在京城守衛戰中,假傳聖旨,與武將勾結,打壓異己,殺害忠良,實乃萬惡不赦,罪當處斬。”
這開頭第一句話就說的這麽狠,立馬讓諸位大臣都沉寂了下來,不敢言語了。
豈知這位大臣話還沒有說完,另一位大臣就跳出來直接說道:“皇上,趙普在當權期間濫殺無辜,目無王法,更是與原雲安軍都部署石熙載暗中勾結,裏外相應……”
楊玖不等聽完一個官員的上奏,另一個官員就立馬跳出來,無不痛數趙普數十條大罪,幾番人輪番轟炸,直把趙普說成了罪惡不赦,萬惡之極,多活一天整個朝廷就要多跟著遭受一天災難的史上第一奸臣。
隻是奇怪的是,沒有任何人敢提出趙普圖謀造反的罪行。
楊玖在暗中忍不住為趙普悲哀:老趙啊,當初你被我一番逼迫,下定決心撤銷博買務,怎麽能想到今天會落得這麽一個下場啊。我要是知道朝廷中那些碩鼠會有這麽大的勢力,我哪裏還有什麽膽量跟你提出來啊!
至始至終,都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給趙普說一句話,哪怕是已經被公認為趙普的同黨石熙載,或者是楊玖這個小人物,或者是趙普那些暗中栽培下的門生。
對趙普的責難似乎沒有盡頭,趙光義坐在龍椅上,看著底下大臣幾乎全部團結起來,一致向趙普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而趙普跪在地上,低頭默然,繚亂的白發像是一蓬幹草般,顯得孤單落寞,失魂落魄。
趙光義看著這個曾經幫助自己登上皇位的功臣,為趙家打天下立下了不二功臣的老人,如今隻因為撤銷了一個博買務,就被那些大臣攻擊得體無完膚,不知怎的,趙光義現在反而有些可憐起趙普了。
本來,趙光義想著,如果趙普不是跟皇後鬧掰,在開封府鬧出那麽一出讓天下人恥笑的醜聞;如果趙普不是那麽狠心地殺了一大群自己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寒門士子;哪怕趙普不是得罪了那麽多皇親國戚,讓自己處理起來稍微輕鬆點,自己也絕對不會將趙普這麽擺在朝堂中,隻會暗中迅速處理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是趙普偏偏做出這麽多……讓趙光義無法忍受的事情,這是無論哪個朝代都不曾有過的震撼,一個宰相在一夜之間,殺得京城再也沒人想起他這個皇上,這讓趙光義該有多麽恐懼?
最後是李月娥一手提著楊玖的耳朵,硬是把楊玖提回府院中,才讓青玨的耳邊有了半分清淨。
經過一個晚上的清靜連帶思考,楊玖覺得,成都的事情已經辦得差不多了,而且有青玨坐鎮後,楊玖也不用擔心那個神秘女人再耍鬼主意了。
所以第二天,楊玖就收拾好東西,帶好盤纏,讓李順寫好了向皇上稱臣的奏表,寫明了接受招安唯一的條件:蜀軍士兵保留五萬,並且三年內逐次消減直至完畢。
臨走時,楊玖最後見了小菊子一麵,看小菊子一家人過得還算安穩,就沒有再做什麽,隻是告訴小菊子,等以後有機會,把小菊子接到京城,讓她看看京城的風光,之後告別。
李月娥送楊玖一直出了城,到了碼頭。
楊玖讓手下把張遜先抬到船上——這個雲安軍的都部署,被楊玖一朝製住,終身不得翻身。楊玖要帶著他到京城,把他交給皇帝。
李月娥萬分不舍地抱著看著楊玖,說道:“你要快快回來。”
楊玖嗅著李月娥發際淡淡的清香,說道:“自然,你這個老婆,相公我要想辦法盡快收了,否則把你一個人獨自留在成都,相公我可不怎麽放心。”
李月娥埋頭狠砸楊玖肩膀。
臨走前,楊玖交給李月娥一個錦囊,說道:“這個錦囊,你貼身藏好。我這次回京城,如果一切順利,皇上就會降下一道封賞你爹的聖旨,你爹接到封賞的聖旨後,你就打開它,按照裏麵所說的去做。”
李月娥忍不住問道:“如果沒有聖旨呢?或者不是封賞的聖旨呢?”
楊玖微微一怔,隨後說道:“你同樣打開它,並且自己看著辦。”
李月娥滿臉迷惑地點點頭。
楊玖最後告別李月娥,乘船順江直下,出川回京。
一路順利地回到京城,楊玖一進城門,就直奔皇宮。
來到皇宮,楊玖請求麵見皇上。
皇宮禁衛知道楊玖是成都招安使,立馬稟告趙光義。
這一次,楊玖直接見到了趙光義。
延和殿中,楊玖麵對皇帝,下跪磕頭:“微臣成都招安副使楊玖,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光義正在下午慵懶的陽光下看一本書,見到楊玖進來,提起精神,說道:“起來,快說說,成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孫權局死的突然之極,讓朕好一陣惱火。”
楊玖站起來,躬著身子,再一次將成都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講述出來。
在這一點上,楊玖不敢有絲毫撒謊,楊玖可是深知像趙光義這種皇帝,暗中的密探肯定養了不少,如果自己稍微說的與那些密探回報的有些出入,就會引起趙光義的猜疑,並且很難再消除。
楊玖從自己和孫權局到成都之後開始,將李順對朝廷的態度,以及孫權局對招安的態度,都說出來。然後又說到在蜀軍處置這個問題上,自己的看法以及李順的底線。最後說到孫權局意外死去,自己讓仵作晝夜檢查死因,以及雲安軍包圍成都,自己親自闖入軍中,綁架張遜,逼雲安軍撤退的事情,每一件事都說的詳細之極,但在其中不經意間加上了楊玖自己主觀認識,讓趙光義不得不感覺到楊玖實在是為國操心、為民操心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
最後講完後,楊玖說到自己對保留五萬蜀軍三年條件的觀點:“皇上,如果現在立馬解散蜀軍,隻會讓李順起疑心,無疑是不現實的。隻有先穩住他們,然後想辦法控製住李順,先把李順安排在京城中一個閑職位,讓他處在天子的眼皮底下,這樣三四年過後,那些蜀軍離開李順,自然而然的會解散。”
趙光義聽了楊玖的匯報之後,陷入了一片沉思。
不知過了多久,趙光義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歎一聲氣,說到:“你說得對啊,招安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楊玖……”趙光義詫異地看著楊玖,不知何時又跪在了地上,問道:“你這是何故?”
楊玖跪在地上請罪:“臣危機時刻擅自綁了雲安軍都部署張遜,以下犯上,請皇上責罰。”
趙光義聽了頓時大笑道:“哈哈……立了大功勞,還沒要賞,就先請罪,果然是楊繼業的兒子……”
說起楊繼業,楊玖一張臉頓時黯淡下去,神情傷痛,沉默不語。
趙光義大笑聲嘎然而止,有些尷尬地說道:“嗯……楊玖,你先下去吧,明天早朝你再來聽朝。”
楊玖磕頭道:“謝皇上,臣告退。”說完,站起來退下了。
出了皇城,楊玖幾乎不可抑製地將目光投向遠方,天波府,那個讓楊玖曾經幾夜興奮難眠,現在讓楊玖再次經曆喪親之痛的地方,楊玖真的不知道該抱著什麽樣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家。
……
……
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有資格列朝堂的,幾乎全部到齊。
楊玖還是以聽朝身份,被安排在靠近門口的一個角落裏。
“皇上駕到……”隻聽一聲長諾,趙光義身著龍袍,從後方走了出來。
底下群臣馬上下跪,一齊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趙光義一揮龍袍,說道:“今日早朝,先議國事。諸位愛卿誰有要事上奏?”
底下大臣一陣沉默,都知道今天的正經事要幹啥,有哪個官員會無聊得擾亂大家的興致。
趙光義見無人上奏,於是說道:“那好!既然無人上奏,那今天朕就在早朝,與諸位愛卿商議京城保衛戰中的論功行賞吧。”
左手第一位參知政事趙鎔立馬走了出來,上奏道:“皇上,京城保衛戰中,一些武將英勇作戰,頑強抵抗蜀軍進攻,確實應該大加賞賜。但是也有人徇私舞弊,趁機圖謀不軌……老臣認為,皇上應當先罰後賞,這樣才能做到賞罰分明,鼓勵將士的作用。”
趙光義聽了,說道:“對,常說賞罰分明,賞罰分明,要是隻有賞沒有罰,就不成道理。來呀,先把京城守衛戰第一個要罰的人拖上來。”
底下禁衛似乎早有準備,趙光義的話語剛落,就拖著一個滿頭白發,身穿囚衣,腦袋耷拉的人進來。
朝中的諸位大臣見到這一幕,頓時紛紛議論起來。
趙光義目光一掃諸位大臣,冷聲說道:“誰來告訴朕,趙普所犯何罪?以至於要被入獄審查?”
皇帝一張口,立馬有打手蹦出來:“臣光祿寺少卿有奏。”
“講。”
“啟稟皇上,尚書令趙普在京城守衛戰中,假傳聖旨,與武將勾結,打壓異己,殺害忠良,實乃萬惡不赦,罪當處斬。”
這開頭第一句話就說的這麽狠,立馬讓諸位大臣都沉寂了下來,不敢言語了。
豈知這位大臣話還沒有說完,另一位大臣就跳出來直接說道:“皇上,趙普在當權期間濫殺無辜,目無王法,更是與原雲安軍都部署石熙載暗中勾結,裏外相應……”
楊玖不等聽完一個官員的上奏,另一個官員就立馬跳出來,無不痛數趙普數十條大罪,幾番人輪番轟炸,直把趙普說成了罪惡不赦,萬惡之極,多活一天整個朝廷就要多跟著遭受一天災難的史上第一奸臣。
隻是奇怪的是,沒有任何人敢提出趙普圖謀造反的罪行。
楊玖在暗中忍不住為趙普悲哀:老趙啊,當初你被我一番逼迫,下定決心撤銷博買務,怎麽能想到今天會落得這麽一個下場啊。我要是知道朝廷中那些碩鼠會有這麽大的勢力,我哪裏還有什麽膽量跟你提出來啊!
至始至終,都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給趙普說一句話,哪怕是已經被公認為趙普的同黨石熙載,或者是楊玖這個小人物,或者是趙普那些暗中栽培下的門生。
對趙普的責難似乎沒有盡頭,趙光義坐在龍椅上,看著底下大臣幾乎全部團結起來,一致向趙普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而趙普跪在地上,低頭默然,繚亂的白發像是一蓬幹草般,顯得孤單落寞,失魂落魄。
趙光義看著這個曾經幫助自己登上皇位的功臣,為趙家打天下立下了不二功臣的老人,如今隻因為撤銷了一個博買務,就被那些大臣攻擊得體無完膚,不知怎的,趙光義現在反而有些可憐起趙普了。
本來,趙光義想著,如果趙普不是跟皇後鬧掰,在開封府鬧出那麽一出讓天下人恥笑的醜聞;如果趙普不是那麽狠心地殺了一大群自己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寒門士子;哪怕趙普不是得罪了那麽多皇親國戚,讓自己處理起來稍微輕鬆點,自己也絕對不會將趙普這麽擺在朝堂中,隻會暗中迅速處理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是趙普偏偏做出這麽多……讓趙光義無法忍受的事情,這是無論哪個朝代都不曾有過的震撼,一個宰相在一夜之間,殺得京城再也沒人想起他這個皇上,這讓趙光義該有多麽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