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東路,簡稱廣東。
對於楊玖來說,廣東是最熟悉不過的地方了,楊玖會說廣東話,會跟廣東人打交道,甚至非常了解廣東的風俗民習。
原因自然不用多說,一切都得自楊玖前世在香港的記憶。
大軍從京城出發,經曆半個月急行軍,最終到達了廣州北部重鎮清遠。
此地距離廣州不到二百裏,楊玖命令軍隊就地宿營,然後派出斥候隊,早早的開始打探沿海情況。
楊玖並不急著趕到沿海地區,而是在清遠一連休整了三天,在第四天清晨,才命令大軍啟程,不做任何停歇,直達廣州。
如今的廣州,還屬於嶺南的荒蠻之地,雖然是廣東的首府,但是也不過是一個隻有十萬人口的小城而已。
而楊玖在一路上所見,都是荒郊野嶺,根本沒有前世珠江三角洲繁華城市群景象。
在這一路上,斥候隊相繼回報,楊玖逐漸的對沿海一帶的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
兩個月前,廣東沿海遭遇特大台風,將沿海的大部分城堡山寨吹毀,使得南海的海盜聞風而來,輕易攻入城中,搶掠財物。
其中被海盜肆掠最為嚴重的,是位於鬱江入海口的沙州。
鬱江的入海口就像是一個麵向大海敞開的大喇叭一樣,沙州正好處在喇叭口端的位置,可以說扼守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麵對海盜的侵襲更是守當其衝。甚至一度被海盜徹底占領城池,然後棄船登陸,向大陸四周城池進發,成了海盜搶掠大陸各地的後援之地。
楊玖在弄清楚這些情況後,當即作出一個明智的決定,大軍過廣州不入,直接進駐沙州。
兩日後,楊玖率領五千大軍來到沙州,眺望著這一座幾乎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小城,此刻飽受磨難,如同一隻落單的烏龜般,孤苦伶仃的趴在那裏。
沙州知州得知楊玖到來的消息後,急忙率領城中官員出城迎接。
由於被海盜多次洗劫,沙州城連一頓五千士兵的糧食都拿不出,幸好楊玖早有準備,在路過廣州城的時候,就從廣州城一次要了大軍半個月的糧食帶上。
沙州知州名叫徐守望,是個五十來歲的老官人,留著花白的胡子,說話動作都很慢,慢的讓楊玖感到多跟他呆一會兒就是在受罪。
在了解了沙州城的情況之後,楊玖自然而然的奪過了沙州的全部大權,召集一切文官將官,商議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由於楊玖手握大權,當然,由於楊玖有五千士兵,這對於沙州來說是一股非常巨大的力量,關於怎麽守衛沙州,怎麽修複城牆,怎麽布置防禦,很快就被大家――基本上是被楊玖敲定,製定出一個詳細的計劃。
然後楊玖立馬指派各司各職官員,發出一個個命令,整個隊伍立馬運轉開來,逐步進行著一個個任務。
楊玖這次出征,不但從城防軍那裏把鐵桀六兄弟和李大嘴要了過來,更是跟楊景費了半天的口舌,讓高小忠高小義和呼延金都跟過來了。
這三個小將一聽說要隨大軍出征,個個摩拳擦掌,紛紛表示要大幹一番。但是來到沙州之後,卻被楊玖命令帶領士兵做苦工,不是搬石頭,就是運沙子,要不就是跟著漁民出海打漁,想象中的沙場殺敵立功,半個影子都看不到,甚至一連好幾天兩個海盜都見不到,日子過得淡出鳥來了。
楊玖這幾天除了指揮軍隊快速修複沙州城牆之外,還坐著小船繞著鬱江入海口轉了一圈,大概的了解了喇叭口沿岸的地形。
楊玖大概的猜測,沙州的地理位置,大概就是前世的澳門一帶,至於鬱江,就是楊玖熟悉不過的珠江。
楊玖還特意到香港島看了看,那裏還是青山原野,隻有一個小漁村安靜棲息。
過伶仃島的時候,楊玖命人將船駛過去,獨自登上伶仃島,感歎一下伶仃洋的伶仃氣氛,忍不住吟詩一首:“辛苦遭逢位成就,幹戈鐵錚沙州城。山河壯麗日爭輝,身世浮沉人不棄。功名灘頭說功名,零丁洋裏唱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小命且珍惜。”
吟罷,楊玖登上船,繼續行駛,繞了一個大圈後,回到了沙州城。
回到城裏,第一件碰上的事情就是呼延金惹麻煩了。
原來呼延金被楊玖派去拉修城用的石頭,也許是認為自己拉石頭有點屈才,呼延金放著獨輪車不用,一個人硬是用肩膀扛著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從山上一路狂奔下來,奔到山腰遇到一個急轉彎的時候,才發現停不下了,但是前麵又沒有路,呼延金就當機立斷,把磨盤般大的石頭就那麽扔了出去,大石塊順著山坡,“撲通撲通”滾下去,帶起了一片碎小山石跟著,像是小兵跟著大將一樣,氣勢浩蕩的一起滾下山,最後越滾聲勢越大,把一支還在蜿蜒的山路上相繼攀爬的運石隊生生地淹沒了,士兵們甩開車把四處逃命,許多獨輪車被石頭砸中,輪子像是脫了韁的野馬,衝著山坡自由地奔放……
經次一役,運石隊全軍覆沒,山石軍大獲全勝,叛徒呼延金被上司及時逮捕,押送到了主帥帳前,等待審判。
所幸呼延金認錯態度積極誠懇,遵從坦白從寬的道理,楊玖最後命令士兵狠打了呼延金三十大板。
然後讓呼延金到海邊背沙子,一直背到修城完畢。
相比呼延金的惹是生非,高小忠和高小義可就乖多了,認真完成楊玖派下的任務,積極指揮士兵修複城牆,讓楊玖大大地讚賞了一番。
至於鐵桀,則被楊玖任命為斥候隊隊長,每天奔波於沿海各地,及時收集各地情報,通過出海打獵的漁民反饋南海水麵上的情況,逐步的建立情報係統,完善情報工作細節,基本上對沿海一帶的情況做到了如指掌。
徐守望像是跟班一樣,非常恭敬地跟在楊玖身後,為楊玖介紹修城的各個環節和情況,然後為楊玖講解本地的一些習俗和規矩。
楊玖最關心的就是天氣狀況。
不得不說,沿海人民的生活與天氣變化息息相關,人們麵對隨意任性的氣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的屈服並且迎合。
這一天,楊玖身邊陪著徐守望和李大嘴,登上剛剛修好的一段城牆視察。
“這些天來,經過楊大人的指揮,沙州城已經大致的恢複了原來的生機。現在居民的房屋也都建好了,原先逃難的那些百姓在聽聞大人領軍駐守沙州後,也都陸續回來,加入了修城的隊伍中。眼下一切情況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相信在大人的指揮下,沙州城不日就可固若金湯。”
楊玖腳步踏在剛剛鋪好的石板上,望著東城一處碼頭,說道:“那邊是什麽情況?”
徐守望轉頭望去,說道:“哦,那個碼頭原來是建在離城十步遠的水港裏,經過海盜侵襲之後,下官覺得十步雖然在平時不遠,但是在作戰時候,卻是能決定生死的距離,於是這次在重修城池的時候,就對設計圖進行了修改,把東城門向外延伸二十步,把碼頭也包圍進去,這樣船隻裝貨卸貨,都在城中進行,也安全了許多。”
“嗯”楊玖點頭道:“徐大人想法周到,不錯,不錯。”
楊玖繼續漫步在城牆上,看南城周邊大群軍民在修建城牆,但是整個南城牆已經幾乎被台風完全吹毀,要全部修好恐怕還需要些時日,於是就問徐守望:“現在就剩下南麵向海的這段城牆沒有修好了嗎?”
徐守望說道:“是的,大人。在大人還未到沙州之前,下官組織城民先修內陸三麵破損的城牆,因為內陸三麵城牆損壞都比較輕,可以快速修複。”
楊玖說道:“徐大人所說有理,可是本官有一事不明。”
徐守望說道:“大人請講。”
“內陸三麵城牆破損較輕,又是處於內陸,相對來說安全一些。而這南城牆卻是麵臨大海,隨時都有可能遭受海盜的襲擊,徐大人為何不先修南城牆呢?”
徐守望嗬嗬笑道:“楊大人有所不知,如果要論城牆四麵的危險性,內陸三麵城牆可一點都不比南城牆安全。隻因為台風肆掠過後,海盜知道我們城池破損嚴重,所以南海周邊活動的大部分海盜都聞風而來,不斷在沿海地區騷擾。就在大人來廣東之前,有的海盜更是攻打到內陸鄉村,在大陸上消遣享樂過後,才順著鬱江出海離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沙州城可謂是四麵受敵,哪一麵也不輕鬆呐。”
楊玖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海盜居然已經猖獗到如此地步?他們躲藏在大陸上,交通不便,位置不熟,豈不是以身犯險嗎?難道廣東就沒有軍隊迅速圍剿海盜?”
徐守望歎氣道:“這也正是下官的無奈啊。自從太祖滅南漢之後,廣東地區就一直相安無事,所以軍備力量也曾一直空置,各州城防軍有名無實,麵對海盜入侵,隻能束手無策。”
楊玖聽了,忍不住有些感歎:這大宋剛剛建國還沒多久呢,吃空餉的狀況就這麽嚴重,真是低估了古代人貪汙的積極性。
(第二卷的第一章,終於出來了。估計在十一點左右還會有一章。)
對於楊玖來說,廣東是最熟悉不過的地方了,楊玖會說廣東話,會跟廣東人打交道,甚至非常了解廣東的風俗民習。
原因自然不用多說,一切都得自楊玖前世在香港的記憶。
大軍從京城出發,經曆半個月急行軍,最終到達了廣州北部重鎮清遠。
此地距離廣州不到二百裏,楊玖命令軍隊就地宿營,然後派出斥候隊,早早的開始打探沿海情況。
楊玖並不急著趕到沿海地區,而是在清遠一連休整了三天,在第四天清晨,才命令大軍啟程,不做任何停歇,直達廣州。
如今的廣州,還屬於嶺南的荒蠻之地,雖然是廣東的首府,但是也不過是一個隻有十萬人口的小城而已。
而楊玖在一路上所見,都是荒郊野嶺,根本沒有前世珠江三角洲繁華城市群景象。
在這一路上,斥候隊相繼回報,楊玖逐漸的對沿海一帶的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
兩個月前,廣東沿海遭遇特大台風,將沿海的大部分城堡山寨吹毀,使得南海的海盜聞風而來,輕易攻入城中,搶掠財物。
其中被海盜肆掠最為嚴重的,是位於鬱江入海口的沙州。
鬱江的入海口就像是一個麵向大海敞開的大喇叭一樣,沙州正好處在喇叭口端的位置,可以說扼守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麵對海盜的侵襲更是守當其衝。甚至一度被海盜徹底占領城池,然後棄船登陸,向大陸四周城池進發,成了海盜搶掠大陸各地的後援之地。
楊玖在弄清楚這些情況後,當即作出一個明智的決定,大軍過廣州不入,直接進駐沙州。
兩日後,楊玖率領五千大軍來到沙州,眺望著這一座幾乎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小城,此刻飽受磨難,如同一隻落單的烏龜般,孤苦伶仃的趴在那裏。
沙州知州得知楊玖到來的消息後,急忙率領城中官員出城迎接。
由於被海盜多次洗劫,沙州城連一頓五千士兵的糧食都拿不出,幸好楊玖早有準備,在路過廣州城的時候,就從廣州城一次要了大軍半個月的糧食帶上。
沙州知州名叫徐守望,是個五十來歲的老官人,留著花白的胡子,說話動作都很慢,慢的讓楊玖感到多跟他呆一會兒就是在受罪。
在了解了沙州城的情況之後,楊玖自然而然的奪過了沙州的全部大權,召集一切文官將官,商議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由於楊玖手握大權,當然,由於楊玖有五千士兵,這對於沙州來說是一股非常巨大的力量,關於怎麽守衛沙州,怎麽修複城牆,怎麽布置防禦,很快就被大家――基本上是被楊玖敲定,製定出一個詳細的計劃。
然後楊玖立馬指派各司各職官員,發出一個個命令,整個隊伍立馬運轉開來,逐步進行著一個個任務。
楊玖這次出征,不但從城防軍那裏把鐵桀六兄弟和李大嘴要了過來,更是跟楊景費了半天的口舌,讓高小忠高小義和呼延金都跟過來了。
這三個小將一聽說要隨大軍出征,個個摩拳擦掌,紛紛表示要大幹一番。但是來到沙州之後,卻被楊玖命令帶領士兵做苦工,不是搬石頭,就是運沙子,要不就是跟著漁民出海打漁,想象中的沙場殺敵立功,半個影子都看不到,甚至一連好幾天兩個海盜都見不到,日子過得淡出鳥來了。
楊玖這幾天除了指揮軍隊快速修複沙州城牆之外,還坐著小船繞著鬱江入海口轉了一圈,大概的了解了喇叭口沿岸的地形。
楊玖大概的猜測,沙州的地理位置,大概就是前世的澳門一帶,至於鬱江,就是楊玖熟悉不過的珠江。
楊玖還特意到香港島看了看,那裏還是青山原野,隻有一個小漁村安靜棲息。
過伶仃島的時候,楊玖命人將船駛過去,獨自登上伶仃島,感歎一下伶仃洋的伶仃氣氛,忍不住吟詩一首:“辛苦遭逢位成就,幹戈鐵錚沙州城。山河壯麗日爭輝,身世浮沉人不棄。功名灘頭說功名,零丁洋裏唱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小命且珍惜。”
吟罷,楊玖登上船,繼續行駛,繞了一個大圈後,回到了沙州城。
回到城裏,第一件碰上的事情就是呼延金惹麻煩了。
原來呼延金被楊玖派去拉修城用的石頭,也許是認為自己拉石頭有點屈才,呼延金放著獨輪車不用,一個人硬是用肩膀扛著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從山上一路狂奔下來,奔到山腰遇到一個急轉彎的時候,才發現停不下了,但是前麵又沒有路,呼延金就當機立斷,把磨盤般大的石頭就那麽扔了出去,大石塊順著山坡,“撲通撲通”滾下去,帶起了一片碎小山石跟著,像是小兵跟著大將一樣,氣勢浩蕩的一起滾下山,最後越滾聲勢越大,把一支還在蜿蜒的山路上相繼攀爬的運石隊生生地淹沒了,士兵們甩開車把四處逃命,許多獨輪車被石頭砸中,輪子像是脫了韁的野馬,衝著山坡自由地奔放……
經次一役,運石隊全軍覆沒,山石軍大獲全勝,叛徒呼延金被上司及時逮捕,押送到了主帥帳前,等待審判。
所幸呼延金認錯態度積極誠懇,遵從坦白從寬的道理,楊玖最後命令士兵狠打了呼延金三十大板。
然後讓呼延金到海邊背沙子,一直背到修城完畢。
相比呼延金的惹是生非,高小忠和高小義可就乖多了,認真完成楊玖派下的任務,積極指揮士兵修複城牆,讓楊玖大大地讚賞了一番。
至於鐵桀,則被楊玖任命為斥候隊隊長,每天奔波於沿海各地,及時收集各地情報,通過出海打獵的漁民反饋南海水麵上的情況,逐步的建立情報係統,完善情報工作細節,基本上對沿海一帶的情況做到了如指掌。
徐守望像是跟班一樣,非常恭敬地跟在楊玖身後,為楊玖介紹修城的各個環節和情況,然後為楊玖講解本地的一些習俗和規矩。
楊玖最關心的就是天氣狀況。
不得不說,沿海人民的生活與天氣變化息息相關,人們麵對隨意任性的氣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的屈服並且迎合。
這一天,楊玖身邊陪著徐守望和李大嘴,登上剛剛修好的一段城牆視察。
“這些天來,經過楊大人的指揮,沙州城已經大致的恢複了原來的生機。現在居民的房屋也都建好了,原先逃難的那些百姓在聽聞大人領軍駐守沙州後,也都陸續回來,加入了修城的隊伍中。眼下一切情況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相信在大人的指揮下,沙州城不日就可固若金湯。”
楊玖腳步踏在剛剛鋪好的石板上,望著東城一處碼頭,說道:“那邊是什麽情況?”
徐守望轉頭望去,說道:“哦,那個碼頭原來是建在離城十步遠的水港裏,經過海盜侵襲之後,下官覺得十步雖然在平時不遠,但是在作戰時候,卻是能決定生死的距離,於是這次在重修城池的時候,就對設計圖進行了修改,把東城門向外延伸二十步,把碼頭也包圍進去,這樣船隻裝貨卸貨,都在城中進行,也安全了許多。”
“嗯”楊玖點頭道:“徐大人想法周到,不錯,不錯。”
楊玖繼續漫步在城牆上,看南城周邊大群軍民在修建城牆,但是整個南城牆已經幾乎被台風完全吹毀,要全部修好恐怕還需要些時日,於是就問徐守望:“現在就剩下南麵向海的這段城牆沒有修好了嗎?”
徐守望說道:“是的,大人。在大人還未到沙州之前,下官組織城民先修內陸三麵破損的城牆,因為內陸三麵城牆損壞都比較輕,可以快速修複。”
楊玖說道:“徐大人所說有理,可是本官有一事不明。”
徐守望說道:“大人請講。”
“內陸三麵城牆破損較輕,又是處於內陸,相對來說安全一些。而這南城牆卻是麵臨大海,隨時都有可能遭受海盜的襲擊,徐大人為何不先修南城牆呢?”
徐守望嗬嗬笑道:“楊大人有所不知,如果要論城牆四麵的危險性,內陸三麵城牆可一點都不比南城牆安全。隻因為台風肆掠過後,海盜知道我們城池破損嚴重,所以南海周邊活動的大部分海盜都聞風而來,不斷在沿海地區騷擾。就在大人來廣東之前,有的海盜更是攻打到內陸鄉村,在大陸上消遣享樂過後,才順著鬱江出海離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沙州城可謂是四麵受敵,哪一麵也不輕鬆呐。”
楊玖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海盜居然已經猖獗到如此地步?他們躲藏在大陸上,交通不便,位置不熟,豈不是以身犯險嗎?難道廣東就沒有軍隊迅速圍剿海盜?”
徐守望歎氣道:“這也正是下官的無奈啊。自從太祖滅南漢之後,廣東地區就一直相安無事,所以軍備力量也曾一直空置,各州城防軍有名無實,麵對海盜入侵,隻能束手無策。”
楊玖聽了,忍不住有些感歎:這大宋剛剛建國還沒多久呢,吃空餉的狀況就這麽嚴重,真是低估了古代人貪汙的積極性。
(第二卷的第一章,終於出來了。估計在十一點左右還會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