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爺家吃的一頓飯,並沒有出現楊玖想象中的劍拔弩張,殺氣四伏的局麵,而是簡單輕鬆之極。
岐王始終都像是一個長輩一樣笑嗬嗬的談天說地,對楊玖也像是一個晚輩一樣,絲毫不端王爺的架子,邊吃邊和楊玖聊天,從楊玖的身世聊到成都的風俗民情,從楊業殉國一事聊到邊疆戰士的苦寒狀態,一頓飯下來,楊玖知無不言,對岐王每問必答,時間一晃而過。
吃罷飯後,岐王邀楊玖到宅院後麵的一處山亭飲茶。
楊玖跟著岐王穿過一片木棉樹林,登上一座小山丘。在山丘頂上,建有一座涼亭,麵向東北望去,盡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
岐王微微喘了幾口氣,坐下來,說道:“許久都不曾登上這亭子,如今居然感覺有些力乏了。”
楊玖卻是饒有興趣的望著下麵的湖泊,滿是讚歎的說道:“王爺真是眼光獨到,能夠找到這麽一塊世外之地。”
岐王笑道:“本王向來追求清淨的安然之地,正好家裏宅院後麵有這一塊鬧中取靜的山水之地,本王就讓工匠在這山頂上修建了小亭,一年之中大半的時間,倒是在這湖邊渡過的。”
楊玖與岐王相對而坐,嗅著湖麵上吹來的濕潤空氣,說道:“看王爺如此懂得享受生活,晚輩也都有些羨慕呢。”
岐王哈哈一笑,卻轉了另外一個話題,說道:“你今天吃的可還好?菜肴合不合你胃口?”
楊玖笑道:“非常好,這還是晚輩第一次吃到這麽正宗的廣東菜。”
岐王聽了眼睛一亮:“哦?你以前莫非還來過廣東?”
“不瞞王爺,晚輩不但來過廣東,更是會說廣東話,對廣東菜也是情有獨鍾。今日看王爺招待客人的菜品,就知道王爺也是一個美食家啊。”
岐王聽了,頓時露出極大的興趣:“詳細說來。”
楊玖說道:“別的不說,光是從一盤小炒皇裏,晚輩就看出,王爺對菜肴的要求達到了極致的地步,僅僅是一個配料,都是要挑選最為精華的部分,刀工更是細致,如果不是王爺告訴晚輩,小炒皇是王爺親自下廚做的,晚輩還真是想不到王爺居然有如此高超的廚藝。”
岐王說道:“你這麽一說,可讓本王想起剛來廣州城的那會兒啦!人生地不熟的,這邊人說話又聽不懂,最要命的是吃的菜居然都要放點糖,這在當時的本王看來簡直就是不可理喻。但是日子呆久了,一切都習慣了,本王反倒逐漸喜歡上這廣東菜,尤其是廣東的煲湯,雖然隻是一道菜,卻可以千變萬化,食材更是多不勝數,做法也各不盡同,真可謂是一道菜一門學問,沒有一手好技藝,還真弄不出一煲好湯來。”
楊玖也是深有同感的點頭道:“確實,就從今天的素菌湯來說,既要做到清淡適宜,還要具備高湯濃度,全憑火候掌控。而僅從這一道菜來看,晚輩就知道王爺定然是一位淡泊名利的隱世之人,隻有這樣才能心平氣和的煲出好湯來。倘若是一個心浮氣躁的人來煲湯,恐怕不是火候大了糊了鍋底,就是生熟不均難調香味。”
岐王這一次可是徹底的楊玖楊玖刮目相看了:“真沒有想到你居然對美食如此精深,不但知道廣東菜的精髓所在,更是一語道出了本王最引以為豪的本事,本王今天可算是遇到知音了。來!本王以茶代酒,要和你幹一杯……”
楊玖和岐王從午後喝茶一直聊到了晚飯上桌。
當太陽悄悄落下,夜幕降臨的時候,岐王和楊玖才猛然感到時光流逝的迅速,忍不住相互感歎了一番今天的暢談多麽愉快,然後回到宅院裏,楊玖被岐王硬是留下來,要楊玖連晚飯也一起吃了再走。
楊玖十分不好意思的說道:“這怎麽可以呢,已經給王爺添了這麽多麻煩……”
岐王非常大方地一揮手:“唉,說什麽麻煩,本王常年居住在這廣州,今日難得有可以暢談一番的客人到來,怎麽說都要再稍盡地主之誼。況且,今天晚上的菜是本王三個月都難得吃上一回的外國特色,怎麽都要讓你這個行家再品嚐評價一番。”
楊玖見委托不掉,也隻好留下來,也想看看岐王說的外國特色到底是什麽。
晚飯隻有岐王和楊玖兩個人,侍從先是端上兩碗小料來,各放在岐王和楊玖的身前。楊玖輕輕聞了一下,一股辛辣的味道直衝腦頂,居然是芥末醬汁,這不禁讓楊玖大感好奇,心想王爺不會是給來一道活吃猴頭吧?
不一會兒,一盤足有水缸口那麽大的圓盤被兩個下人抬了上來,放在圓桌的正中心。
這圓盤大約厚一寸,用橡木製成,外麵漆了暗紅色的包漆,上麵還畫著各種樹木花草圖案。
在圓盤的裏麵,是一片白色削成碎末的冰渣,被拍得與圓盤邊緣齊整。
然後,當楊玖看到上麵的食料時,頓時驚得張大了嘴巴。這居然是一盤如假包換的刺身拚盤,上麵用各色魚片拚裝出一個美麗的花形圖案。
楊玖看著這個刺身拚盤,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這上麵有整齊平鋪的紅色魚片,也有層層半疊的粉色魚片,還有青色的、白色的、黑色的、帶花紋的各種魚片,讓楊玖一瞬間胃口大開,想起芥末醬料那爽口之極的味道,口水就嘩嘩直流。
不過僅僅這些還不能讓楊玖吃驚,因為這刺身對於楊玖這個現代人來說,根本不算是什麽稀奇的東西,楊玖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上麵有三文魚金槍魚還有切開的海參,其餘的魚片因為普通分辯不出來。但是除了這些,楊玖居然看到了北極貝。
楊玖想想,這可是宋代啊,科技水平還停留在原始動力的時代,這岐王是怎麽弄到北極貝的?難怪他說是稀罕東西,想必為了弄這北極貝就花了不小的功夫。
岐王始終都在觀察楊玖的臉色,見楊玖看到自己拿出這壓箱寶底的刺身時,雖然臉上也有些微驚訝,但是並沒有岐王想象中的迷茫和疑惑。並且隻是略微吃驚後,麵色就恢複了平靜。
岐王忍不住問道:“怎麽,你難道也已經吃過這一道菜?”
楊玖沒有說話,而是拿起筷子,夾了一片刺身,蘸點醬料,放在嘴裏,先是屏息,然後一邊用鼻子緩緩吸氣,一邊細細咀嚼,等一口氣吸飽,停下咀嚼,然後張嘴緩緩出氣。
“呼……”楊玖出氣之後,然後咽下嘴裏的食物,不斷點頭道:“不錯,夠鮮!夠嫩!就是在切魚片的時候刀具髒了,沾上了煙塵氣。而且衝洗的時間不夠,還有殘留的腥味。”
岐王怔怔地看著楊玖,好半天都沒有說話。
楊玖正吃得津津有味,每種魚片都吃了一下,不斷的吸氣呼氣,一點也沒有被芥末嗆到。
岐王直到許久之後,才無不感歎地說道:“你到底是見多識廣啊,本王第一次吃這刺身,被嗆得一直流淚不止,今天本以為可以讓你驚奇一回,沒想到你卻是個老行家,吃得一點都不掃興。”
楊玖聽了,放下筷子,卻非常驚歎地說道:“晚輩倒是非常驚訝,王爺居然能夠收集到這麽繁多的海鮮,而且還能保持住最原始的新鮮,這可是非常難得啊。”
岐王聽了,自豪地笑道:“本王一直都很喜歡海味,這是在京城中就人人都知的事情。為此皇兄在本王離京的時候,還撥給了本王一支船隊,專門負責本王海鮮吃食的捕撈。”
楊玖聽了,嗬嗬一笑,沒有順著岐王的心思問岐王到底為什麽離開京城,而是立馬低頭開吃,似乎吃得忘記了身外一切事情。
岐王見楊玖這樣,也不好再說什麽,拿筷子開始吃起來。
楊玖在一連吃過三片刺身後,突然說道:“晚輩有一些事情要向王爺稟告。”
岐王嚼著魚肉,輕輕點頭。
楊玖停頓一會兒,梳理一下思緒,然後緩緩說道:“晚輩奉皇上旨意到廣東治理匪亂,初到廣東第一天就在沿途聽聞了王爺博善親民的美譽,也知道了王爺對百姓的生活還是關心的,所以要跟王爺稟告一下。
晚輩到達沙州之後,在修城的時候碰到海盜襲擊――如果是在平時,沙州城全兵防的情況下,海盜是斷然沒有道理攻入城內的。但是當時適逢大軍修城,軍士全部都集中在南城牆,致使東城門城防空虛,海盜得以輕易打開城門,大肆掠奪,沙州知州徐守望大人不幸殉職。”
岐王麵色露出一絲悲痛,說道:“這個消息本王也聽到了,徐大人盡忠職守,為國殉職,堪稱官員模範。你回京之後,一定要為徐大人求得個安息。”
楊玖點點頭,然後說道:“晚輩在來廣州的一路上,不斷思索海盜的問題。認為海盜當下可以輕易攻入沙州城,但是隻要沙州城修好之後,城防兵力均勻分布,到時候海盜恐怕就不能再輕易攻入城中,沙州城的危險似乎迎刃而解。
但是後來晚輩細細一想,覺得隻有千裏追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要徹底解決沙州城的危險,最終還是需要一支能夠出兵千裏大洋的無敵水師,隻有這樣,才能對任何妄想搶掠大陸的海盜給予沉重的打擊,更是可以在南海大洋上形成強大的震懾力,使蠻野之人懼而遠躲,從而可以永久穩固沿海局勢,保我大宋疆域安全。不知王爺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求收藏,求推薦票)
岐王始終都像是一個長輩一樣笑嗬嗬的談天說地,對楊玖也像是一個晚輩一樣,絲毫不端王爺的架子,邊吃邊和楊玖聊天,從楊玖的身世聊到成都的風俗民情,從楊業殉國一事聊到邊疆戰士的苦寒狀態,一頓飯下來,楊玖知無不言,對岐王每問必答,時間一晃而過。
吃罷飯後,岐王邀楊玖到宅院後麵的一處山亭飲茶。
楊玖跟著岐王穿過一片木棉樹林,登上一座小山丘。在山丘頂上,建有一座涼亭,麵向東北望去,盡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
岐王微微喘了幾口氣,坐下來,說道:“許久都不曾登上這亭子,如今居然感覺有些力乏了。”
楊玖卻是饒有興趣的望著下麵的湖泊,滿是讚歎的說道:“王爺真是眼光獨到,能夠找到這麽一塊世外之地。”
岐王笑道:“本王向來追求清淨的安然之地,正好家裏宅院後麵有這一塊鬧中取靜的山水之地,本王就讓工匠在這山頂上修建了小亭,一年之中大半的時間,倒是在這湖邊渡過的。”
楊玖與岐王相對而坐,嗅著湖麵上吹來的濕潤空氣,說道:“看王爺如此懂得享受生活,晚輩也都有些羨慕呢。”
岐王哈哈一笑,卻轉了另外一個話題,說道:“你今天吃的可還好?菜肴合不合你胃口?”
楊玖笑道:“非常好,這還是晚輩第一次吃到這麽正宗的廣東菜。”
岐王聽了眼睛一亮:“哦?你以前莫非還來過廣東?”
“不瞞王爺,晚輩不但來過廣東,更是會說廣東話,對廣東菜也是情有獨鍾。今日看王爺招待客人的菜品,就知道王爺也是一個美食家啊。”
岐王聽了,頓時露出極大的興趣:“詳細說來。”
楊玖說道:“別的不說,光是從一盤小炒皇裏,晚輩就看出,王爺對菜肴的要求達到了極致的地步,僅僅是一個配料,都是要挑選最為精華的部分,刀工更是細致,如果不是王爺告訴晚輩,小炒皇是王爺親自下廚做的,晚輩還真是想不到王爺居然有如此高超的廚藝。”
岐王說道:“你這麽一說,可讓本王想起剛來廣州城的那會兒啦!人生地不熟的,這邊人說話又聽不懂,最要命的是吃的菜居然都要放點糖,這在當時的本王看來簡直就是不可理喻。但是日子呆久了,一切都習慣了,本王反倒逐漸喜歡上這廣東菜,尤其是廣東的煲湯,雖然隻是一道菜,卻可以千變萬化,食材更是多不勝數,做法也各不盡同,真可謂是一道菜一門學問,沒有一手好技藝,還真弄不出一煲好湯來。”
楊玖也是深有同感的點頭道:“確實,就從今天的素菌湯來說,既要做到清淡適宜,還要具備高湯濃度,全憑火候掌控。而僅從這一道菜來看,晚輩就知道王爺定然是一位淡泊名利的隱世之人,隻有這樣才能心平氣和的煲出好湯來。倘若是一個心浮氣躁的人來煲湯,恐怕不是火候大了糊了鍋底,就是生熟不均難調香味。”
岐王這一次可是徹底的楊玖楊玖刮目相看了:“真沒有想到你居然對美食如此精深,不但知道廣東菜的精髓所在,更是一語道出了本王最引以為豪的本事,本王今天可算是遇到知音了。來!本王以茶代酒,要和你幹一杯……”
楊玖和岐王從午後喝茶一直聊到了晚飯上桌。
當太陽悄悄落下,夜幕降臨的時候,岐王和楊玖才猛然感到時光流逝的迅速,忍不住相互感歎了一番今天的暢談多麽愉快,然後回到宅院裏,楊玖被岐王硬是留下來,要楊玖連晚飯也一起吃了再走。
楊玖十分不好意思的說道:“這怎麽可以呢,已經給王爺添了這麽多麻煩……”
岐王非常大方地一揮手:“唉,說什麽麻煩,本王常年居住在這廣州,今日難得有可以暢談一番的客人到來,怎麽說都要再稍盡地主之誼。況且,今天晚上的菜是本王三個月都難得吃上一回的外國特色,怎麽都要讓你這個行家再品嚐評價一番。”
楊玖見委托不掉,也隻好留下來,也想看看岐王說的外國特色到底是什麽。
晚飯隻有岐王和楊玖兩個人,侍從先是端上兩碗小料來,各放在岐王和楊玖的身前。楊玖輕輕聞了一下,一股辛辣的味道直衝腦頂,居然是芥末醬汁,這不禁讓楊玖大感好奇,心想王爺不會是給來一道活吃猴頭吧?
不一會兒,一盤足有水缸口那麽大的圓盤被兩個下人抬了上來,放在圓桌的正中心。
這圓盤大約厚一寸,用橡木製成,外麵漆了暗紅色的包漆,上麵還畫著各種樹木花草圖案。
在圓盤的裏麵,是一片白色削成碎末的冰渣,被拍得與圓盤邊緣齊整。
然後,當楊玖看到上麵的食料時,頓時驚得張大了嘴巴。這居然是一盤如假包換的刺身拚盤,上麵用各色魚片拚裝出一個美麗的花形圖案。
楊玖看著這個刺身拚盤,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這上麵有整齊平鋪的紅色魚片,也有層層半疊的粉色魚片,還有青色的、白色的、黑色的、帶花紋的各種魚片,讓楊玖一瞬間胃口大開,想起芥末醬料那爽口之極的味道,口水就嘩嘩直流。
不過僅僅這些還不能讓楊玖吃驚,因為這刺身對於楊玖這個現代人來說,根本不算是什麽稀奇的東西,楊玖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上麵有三文魚金槍魚還有切開的海參,其餘的魚片因為普通分辯不出來。但是除了這些,楊玖居然看到了北極貝。
楊玖想想,這可是宋代啊,科技水平還停留在原始動力的時代,這岐王是怎麽弄到北極貝的?難怪他說是稀罕東西,想必為了弄這北極貝就花了不小的功夫。
岐王始終都在觀察楊玖的臉色,見楊玖看到自己拿出這壓箱寶底的刺身時,雖然臉上也有些微驚訝,但是並沒有岐王想象中的迷茫和疑惑。並且隻是略微吃驚後,麵色就恢複了平靜。
岐王忍不住問道:“怎麽,你難道也已經吃過這一道菜?”
楊玖沒有說話,而是拿起筷子,夾了一片刺身,蘸點醬料,放在嘴裏,先是屏息,然後一邊用鼻子緩緩吸氣,一邊細細咀嚼,等一口氣吸飽,停下咀嚼,然後張嘴緩緩出氣。
“呼……”楊玖出氣之後,然後咽下嘴裏的食物,不斷點頭道:“不錯,夠鮮!夠嫩!就是在切魚片的時候刀具髒了,沾上了煙塵氣。而且衝洗的時間不夠,還有殘留的腥味。”
岐王怔怔地看著楊玖,好半天都沒有說話。
楊玖正吃得津津有味,每種魚片都吃了一下,不斷的吸氣呼氣,一點也沒有被芥末嗆到。
岐王直到許久之後,才無不感歎地說道:“你到底是見多識廣啊,本王第一次吃這刺身,被嗆得一直流淚不止,今天本以為可以讓你驚奇一回,沒想到你卻是個老行家,吃得一點都不掃興。”
楊玖聽了,放下筷子,卻非常驚歎地說道:“晚輩倒是非常驚訝,王爺居然能夠收集到這麽繁多的海鮮,而且還能保持住最原始的新鮮,這可是非常難得啊。”
岐王聽了,自豪地笑道:“本王一直都很喜歡海味,這是在京城中就人人都知的事情。為此皇兄在本王離京的時候,還撥給了本王一支船隊,專門負責本王海鮮吃食的捕撈。”
楊玖聽了,嗬嗬一笑,沒有順著岐王的心思問岐王到底為什麽離開京城,而是立馬低頭開吃,似乎吃得忘記了身外一切事情。
岐王見楊玖這樣,也不好再說什麽,拿筷子開始吃起來。
楊玖在一連吃過三片刺身後,突然說道:“晚輩有一些事情要向王爺稟告。”
岐王嚼著魚肉,輕輕點頭。
楊玖停頓一會兒,梳理一下思緒,然後緩緩說道:“晚輩奉皇上旨意到廣東治理匪亂,初到廣東第一天就在沿途聽聞了王爺博善親民的美譽,也知道了王爺對百姓的生活還是關心的,所以要跟王爺稟告一下。
晚輩到達沙州之後,在修城的時候碰到海盜襲擊――如果是在平時,沙州城全兵防的情況下,海盜是斷然沒有道理攻入城內的。但是當時適逢大軍修城,軍士全部都集中在南城牆,致使東城門城防空虛,海盜得以輕易打開城門,大肆掠奪,沙州知州徐守望大人不幸殉職。”
岐王麵色露出一絲悲痛,說道:“這個消息本王也聽到了,徐大人盡忠職守,為國殉職,堪稱官員模範。你回京之後,一定要為徐大人求得個安息。”
楊玖點點頭,然後說道:“晚輩在來廣州的一路上,不斷思索海盜的問題。認為海盜當下可以輕易攻入沙州城,但是隻要沙州城修好之後,城防兵力均勻分布,到時候海盜恐怕就不能再輕易攻入城中,沙州城的危險似乎迎刃而解。
但是後來晚輩細細一想,覺得隻有千裏追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要徹底解決沙州城的危險,最終還是需要一支能夠出兵千裏大洋的無敵水師,隻有這樣,才能對任何妄想搶掠大陸的海盜給予沉重的打擊,更是可以在南海大洋上形成強大的震懾力,使蠻野之人懼而遠躲,從而可以永久穩固沿海局勢,保我大宋疆域安全。不知王爺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