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於中軍大營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紹登壇就任盟主.紹整衣佩劍,上得台去,焚香禱告,頌文祭天.
大禮完畢,眾諸侯歃血為盟,成就儀式.
袁紹手捧兵符印綬,升帳點將.大帳之中,眾諸侯分為兩排,依爵位,年齒分列入座.
袁紹正色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眾諸侯齊齊應和.
袁紹又道:"令吾弟袁術為聯軍督糧官,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如今董卓使李傕領兵固守虎牢關,呂布屯駐平皋為其應援.虎牢關乃洛陽門戶,必須先下此處,方可進兵.故此,必須有一人為先鋒,直抵虎牢關挑戰.不知哪位敢擔此重任啊?"
袁紹這話一說完,下麵齊刷刷都看向高雲.
高雲跟昨天開始的時候一樣,麵帶微笑,一言不發.心裏話:"哼哼,你們這幫孫子,想拿我做擋箭牌,做夢去吧.讓老子去前麵衝殺,你們躲在後麵撿現成.到時候不管輸贏,你們既保存了勢力,又撿了名聲,回過頭來再對付我.玩心眼兒,你們還嫩太多啊".
高雲正想著,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孫堅見高雲不搭茬兒,站起身來,衝袁紹抱拳道:"孫堅不才,原為前部先鋒,前去虎牢關挑戰!"
袁紹大喜,笑道:"文台勇烈,正可擔當此任.便命你為先鋒,領本部人馬,先往虎牢關破敵."
孫堅慨然上前接令,轉身回坐.
袁紹又道:"日前收到回報,董卓命荊州劉表,宛郡張繡二人提兵助戰,意圖突襲我軍側翼.如今劉表與張繡雖未有動向,然不可不防.還須有一人去當宛郡,荊州方向屯紮,以為防範.不知哪一位願往?"
這個差事誰都願意去,大家都很明白,劉表和張繡基本上是不會來的.另外這麽多梟雄聚在這裏,都是虎視眈眈的主兒,今天還一團和氣,明天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麽.接了這個差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兵馬屯在外圍,有效保存實力.而且如果發生變故,在外圍進退兩便,怎樣都不會吃虧.
袁紹本身是想讓韓馥去外圍的,因為韓馥一直以來緊隨袁紹的步伐,雖然是一路諸侯,但是實際上就跟高雲和陶謙的關係差不多.實際上韓馥早已經把冀州的實權拱手送給袁紹了,隻不過沒有聲明.所以袁紹把韓馥放在外圍,等於是保存了自己的實力.另外如果有什麽意外,韓馥可以隨時應援.
但是他這算盤似乎沒打好,韓馥還沒來得及說話,高雲就應聲道:"盟主真深謀遠慮者也!我臨來之時,也得了這個消息.那劉表與張繡向來與董卓沆瀣一氣,不可不防.故而我便先命前部趙雲將大軍營寨立在苑陵.那張繡與劉表無論是由潁川還是河南而來,都必經過此地.我虎威軍必全力將其擊退.請盟主放心,高雲願當此任!"
高雲這話一說,諸侯全都傻了.本來諸侯來這裏的目的一是自保,怕被董卓各個擊破;其二就是撈個討伐國賊的名聲,好招兵買馬.其實除了像孫堅那樣的個別人之外,大家都指望高雲的虎威軍去跟董卓正麵廝殺.這樣大家都安全,而且也能把討伐董卓的名聲撈到手,關鍵是不用動自己的兵馬老本兒.
但誰也沒想到,高雲呼啦一下,把大家指望的虎威軍全退到最外圍去了.一個個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袁紹聽高雲這麽一說,一點兒招兒也沒有.人家說的合情合理啊,而且人家虎威軍連營寨都立好了,你總不能讓人家拆了,你再換別人吧.隻好勉強擠出一絲笑意,說道:"這……如此甚好,有虎威將軍坐鎮,定可保聯軍側翼無事.那就由將軍擔當此任".
"得令!",高雲接過將令,轉身回到座位上,依舊是麵帶微笑,自斟自飲.
夏候無雙,樂小媍兩個嘀嘀咕咕,"貪生怕死!",對高雲極度的鄙視.高雲隻裝作聽不見.
袁紹又分派各路諸侯,各守險要,以備大戰,便宣布散帳.眾諸侯便相繼離開,各歸各營.
高雲出了中軍帳,緊走幾步,叫住孫堅,說道:"文台,虎牢關地處兩山之間,其勢極險.文台此次前去,切記不可孤軍深入.另外,這十幾路諸侯,雖看似一團和氣,然而實則各懷私心,不可不防啊!"
孫堅一項很敬佩高雲,聽高雲說完這幾句話,愣了愣神兒,臉上升起不悅的神色,說道:"孫堅向來敬重將軍,如今諸侯會盟共討國賊之際,將軍卻出此亂軍之言,贖孫堅不敢苟同.孫堅還有軍務在身,恕不奉陪!"
孫堅說完這話,把高雲晾在一旁,轉身氣呼呼的走了.
高雲歎了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就聽後麵小諸葛亮稚嫩的聲音說道:"哎!還是嫩呐!"
高雲扭過臉兒,詫異看了看諸葛亮,心說:"這孩子是不是跟我太久了,怎麽連說話都學我?"
小孔明衝高雲吐吐舌頭,做了個鬼臉兒,轉身蹦蹦噠噠的追張飛去了.
高雲回到大寨,即刻安排全.[,!]軍打點營盤,拔營都起,急行軍趕往苑陵.
日落時分,來到苑陵大營.趙雲接軍入寨,分兵屯紮.第三日上,關羽解壓大軍糧草輜重也來到大營,虎威軍三軍匯合.
高雲自領中軍居於中寨,使趙雲領本部人馬屯紮左寨,關羽屯紮在右寨.連日無事,高雲和兄弟們樂得清閑,整日裏除了切磋武藝,便是飲酒聊天.
韓霜和張瞳想起高雲在臨行前,對她們姐妹說的那邪來,便問高雲,"主爺,前幾日臨來之前你曾說過,咱來這裏是真的要打董卓救洛陽百姓的.你也說過靠那些諸侯是打不過董卓的.但是如今咱們卻屯紮此處,遠離戰陣,到底是為什麽啊?"
高雲笑了笑,說道:"如果沒有這些所謂的諸侯,我早就領兵去叩打虎牢關了.但是有他們在身後,說句實話,我是真不敢呐!所以,我得先逼他們,把他們都逼到兩軍陣前,沒法在我們後麵搗鬼了,我們才敢跟董卓正麵交鋒啊".
"啊!?搗鬼?大家都是同盟討伐董卓,他們為什麽要搗鬼啊?"
"哎,你涼是多保留一些純真的快樂吧",高雲笑著說完這句話,躺倒在搖椅上,仰著臉曬起太陽來.
這是高雲慣用的一句話,通常這些姑娘問到解釋起來比較麻煩的事的時候,高雲就會說"多保留一些純真的快樂吧".
小諸葛亮來虎威軍的日子不短了,而且大多數時候他都跟著高雲,早就摸清楚了這一點.每次高雲隻要一說這句話,小孔明準是站起來就跑.因為不跑就會被逮住.
這會兒小諸葛亮正靠在高雲椅子上玩呢,忽然聽到高雲這句老詞兒,站起來就跑.
剛跑出兩步,韓霜一把就給逮回來了.
"跑什麽?坐下,給嬸娘說清楚!"
大禮完畢,眾諸侯歃血為盟,成就儀式.
袁紹手捧兵符印綬,升帳點將.大帳之中,眾諸侯分為兩排,依爵位,年齒分列入座.
袁紹正色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眾諸侯齊齊應和.
袁紹又道:"令吾弟袁術為聯軍督糧官,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如今董卓使李傕領兵固守虎牢關,呂布屯駐平皋為其應援.虎牢關乃洛陽門戶,必須先下此處,方可進兵.故此,必須有一人為先鋒,直抵虎牢關挑戰.不知哪位敢擔此重任啊?"
袁紹這話一說完,下麵齊刷刷都看向高雲.
高雲跟昨天開始的時候一樣,麵帶微笑,一言不發.心裏話:"哼哼,你們這幫孫子,想拿我做擋箭牌,做夢去吧.讓老子去前麵衝殺,你們躲在後麵撿現成.到時候不管輸贏,你們既保存了勢力,又撿了名聲,回過頭來再對付我.玩心眼兒,你們還嫩太多啊".
高雲正想著,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孫堅見高雲不搭茬兒,站起身來,衝袁紹抱拳道:"孫堅不才,原為前部先鋒,前去虎牢關挑戰!"
袁紹大喜,笑道:"文台勇烈,正可擔當此任.便命你為先鋒,領本部人馬,先往虎牢關破敵."
孫堅慨然上前接令,轉身回坐.
袁紹又道:"日前收到回報,董卓命荊州劉表,宛郡張繡二人提兵助戰,意圖突襲我軍側翼.如今劉表與張繡雖未有動向,然不可不防.還須有一人去當宛郡,荊州方向屯紮,以為防範.不知哪一位願往?"
這個差事誰都願意去,大家都很明白,劉表和張繡基本上是不會來的.另外這麽多梟雄聚在這裏,都是虎視眈眈的主兒,今天還一團和氣,明天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麽.接了這個差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兵馬屯在外圍,有效保存實力.而且如果發生變故,在外圍進退兩便,怎樣都不會吃虧.
袁紹本身是想讓韓馥去外圍的,因為韓馥一直以來緊隨袁紹的步伐,雖然是一路諸侯,但是實際上就跟高雲和陶謙的關係差不多.實際上韓馥早已經把冀州的實權拱手送給袁紹了,隻不過沒有聲明.所以袁紹把韓馥放在外圍,等於是保存了自己的實力.另外如果有什麽意外,韓馥可以隨時應援.
但是他這算盤似乎沒打好,韓馥還沒來得及說話,高雲就應聲道:"盟主真深謀遠慮者也!我臨來之時,也得了這個消息.那劉表與張繡向來與董卓沆瀣一氣,不可不防.故而我便先命前部趙雲將大軍營寨立在苑陵.那張繡與劉表無論是由潁川還是河南而來,都必經過此地.我虎威軍必全力將其擊退.請盟主放心,高雲願當此任!"
高雲這話一說,諸侯全都傻了.本來諸侯來這裏的目的一是自保,怕被董卓各個擊破;其二就是撈個討伐國賊的名聲,好招兵買馬.其實除了像孫堅那樣的個別人之外,大家都指望高雲的虎威軍去跟董卓正麵廝殺.這樣大家都安全,而且也能把討伐董卓的名聲撈到手,關鍵是不用動自己的兵馬老本兒.
但誰也沒想到,高雲呼啦一下,把大家指望的虎威軍全退到最外圍去了.一個個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袁紹聽高雲這麽一說,一點兒招兒也沒有.人家說的合情合理啊,而且人家虎威軍連營寨都立好了,你總不能讓人家拆了,你再換別人吧.隻好勉強擠出一絲笑意,說道:"這……如此甚好,有虎威將軍坐鎮,定可保聯軍側翼無事.那就由將軍擔當此任".
"得令!",高雲接過將令,轉身回到座位上,依舊是麵帶微笑,自斟自飲.
夏候無雙,樂小媍兩個嘀嘀咕咕,"貪生怕死!",對高雲極度的鄙視.高雲隻裝作聽不見.
袁紹又分派各路諸侯,各守險要,以備大戰,便宣布散帳.眾諸侯便相繼離開,各歸各營.
高雲出了中軍帳,緊走幾步,叫住孫堅,說道:"文台,虎牢關地處兩山之間,其勢極險.文台此次前去,切記不可孤軍深入.另外,這十幾路諸侯,雖看似一團和氣,然而實則各懷私心,不可不防啊!"
孫堅一項很敬佩高雲,聽高雲說完這幾句話,愣了愣神兒,臉上升起不悅的神色,說道:"孫堅向來敬重將軍,如今諸侯會盟共討國賊之際,將軍卻出此亂軍之言,贖孫堅不敢苟同.孫堅還有軍務在身,恕不奉陪!"
孫堅說完這話,把高雲晾在一旁,轉身氣呼呼的走了.
高雲歎了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就聽後麵小諸葛亮稚嫩的聲音說道:"哎!還是嫩呐!"
高雲扭過臉兒,詫異看了看諸葛亮,心說:"這孩子是不是跟我太久了,怎麽連說話都學我?"
小孔明衝高雲吐吐舌頭,做了個鬼臉兒,轉身蹦蹦噠噠的追張飛去了.
高雲回到大寨,即刻安排全.[,!]軍打點營盤,拔營都起,急行軍趕往苑陵.
日落時分,來到苑陵大營.趙雲接軍入寨,分兵屯紮.第三日上,關羽解壓大軍糧草輜重也來到大營,虎威軍三軍匯合.
高雲自領中軍居於中寨,使趙雲領本部人馬屯紮左寨,關羽屯紮在右寨.連日無事,高雲和兄弟們樂得清閑,整日裏除了切磋武藝,便是飲酒聊天.
韓霜和張瞳想起高雲在臨行前,對她們姐妹說的那邪來,便問高雲,"主爺,前幾日臨來之前你曾說過,咱來這裏是真的要打董卓救洛陽百姓的.你也說過靠那些諸侯是打不過董卓的.但是如今咱們卻屯紮此處,遠離戰陣,到底是為什麽啊?"
高雲笑了笑,說道:"如果沒有這些所謂的諸侯,我早就領兵去叩打虎牢關了.但是有他們在身後,說句實話,我是真不敢呐!所以,我得先逼他們,把他們都逼到兩軍陣前,沒法在我們後麵搗鬼了,我們才敢跟董卓正麵交鋒啊".
"啊!?搗鬼?大家都是同盟討伐董卓,他們為什麽要搗鬼啊?"
"哎,你涼是多保留一些純真的快樂吧",高雲笑著說完這句話,躺倒在搖椅上,仰著臉曬起太陽來.
這是高雲慣用的一句話,通常這些姑娘問到解釋起來比較麻煩的事的時候,高雲就會說"多保留一些純真的快樂吧".
小諸葛亮來虎威軍的日子不短了,而且大多數時候他都跟著高雲,早就摸清楚了這一點.每次高雲隻要一說這句話,小孔明準是站起來就跑.因為不跑就會被逮住.
這會兒小諸葛亮正靠在高雲椅子上玩呢,忽然聽到高雲這句老詞兒,站起來就跑.
剛跑出兩步,韓霜一把就給逮回來了.
"跑什麽?坐下,給嬸娘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