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早已經被趙雲殺平,高雲便讓趙雲領大隊兵馬出到城外列陣,以防劉表來襲.自己和莎琳娜帶領鬼攫營五百精銳在內城門口等候。


    眼見孫策、甘寧帶著孫堅靈樞回來了,高雲急忙傳令,全軍出城,速往徐州回撤。


    眾將自然也知道長沙地處荊南,絕非善地,急忙各領隊伍,跟定高雲,往北急退。


    剛出長沙外城,就見趙雲飛馬而來,迎住高雲,急道:“大哥,方才斥候來報,劉表發三路兵馬,皆出南郡,奔長沙而來。魏延一軍已到嶽陽,請大哥和嫂嫂往瀏陽方向回撤。小弟自領一軍去吳昌地界,攔擋荊州兵馬”。


    這形勢在高雲意料之中,所以並沒有多大反應,隻略微點了點頭,對趙雲說道:“不必如此,我們一起往東撤離,隻要退到豫章,必然大破劉表兵馬”。


    趙雲雖然不知道高雲安排了什麽計策,但是眼下已經沒時間細問了,急忙集合隊伍,全軍離了官道,取近路往豫章急退。


    魏延奉命領三萬兵馬,出南郡取長沙,剛過了嶽陽地麵,正迎見蔡瑁領一隊殘兵敗回。


    魏延詢問之下,得知高雲已經領虎威軍向東撤離。便一麵改道東南,去追高雲一軍,一麵派快馬回後軍向劉表請示。


    劉表的目的隻是拔掉長沙這顆釘子,好全據荊州,本來也沒打算跟虎威軍拚殺。但是沒想到高雲得寸進尺,接連殺破魏延、文聘、黃忠三路兵馬不說,還打破了長沙城,殺了張允。


    這就讓劉表惱火了,畢竟也是一方霸主,哪裏能丟得起這份臉麵。當即發令,讓魏延追襲虎威軍。


    魏延一軍是這次追襲的主力部隊,三萬兵馬都是精銳,其中騎兵一萬有餘,行進速度極快。


    魏延上一次被高雲殺敗,心裏也是不忿,這一次趁著高雲全線撤退,想著一定要報酬雪恥,所以這進軍也就越發急促。


    高雲領著大隊人馬,一邊趕路一遍琢磨,長沙郡往東到豫章有一百多裏,恰好在瀏陽河和撈刀河之間,地勢平坦,是難得的不用跨越河流的一片坦途。


    而魏延如果要攔截自己,從嶽陽斜裏往南,取吳昌以東地界,也不過百裏。但是不巧的是,如果從嶽陽直線到吳昌,卻必須跨過兩條水域,必然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


    高雲反複推算了一下,感覺魏延不會直接取道吳昌以東,並且就算是他直線行軍,那兩次跨越河流的時間也太久,根本追不上自己。


    這樣一想,高雲覺得自己原來的策略似乎有點兒出入。按照蘇蘇給他的地圖推算,魏延應該會從嶽陽直線往東,到豫章郡的邊界,再沿邊界線向南,然後屯住蘄寧江下遊江口。


    而高雲要回徐州,也隻能由豫章郡的西部邊界線往北,因為無論長沙境內還是豫章境內,都是河流廣布的地貌。高雲大軍奔襲,自然不可能隨軍帶有舟船,也就根本不可能跨越東西流向的多條水域。


    唯獨豫章西界是瀏陽河、蘄寧江、武寧江等等七八條河流的下遊地帶,恰好有一條旱路,可以往北直通江夏。


    這也就是郭嘉為什麽要先占蘄春的原因,因為蘄春郡的治所南麵就是江夏北界,數十裏之內,正是通山山脈和長江流域的交際之所。高雲要想返回徐州,大軍必須由這裏渡江。


    高雲行兵多年,心裏自然跟明鏡似的,一數算地理,就知道劉表的意圖了。肯定是先讓魏延繞過蘄寧江,當江口下寨,截斷自己退路;然後他和另一路兵馬沿蘄寧江南岸東進,一路屯住吳昌、一路從背後攻擊自己。


    這樣一來,虎威軍就好像被堵到了一條口袋裏,往北是蘄寧江和魏延的大軍、往東有東澤河、往南是瀏陽河、往西則是吳昌守軍和劉表的另一路兵馬。


    “真他娘的歹毒啊!”,高雲心裏暗罵了兩聲,問孫策道:“伯符,前麵距離豫章西界還有多遠?”


    孫策生長在長沙,對這一帶地理十分熟悉,想都不用想,便回高雲道:“回叔父話,估計還有六十裏左右”。


    高雲點了點頭,又問道:“那距離吳昌還有多遠?”


    孫策往北方向張望了一下,對高雲說道:“二十裏之內”。


    “哦”,高雲又點點頭,心裏暗暗盤算,“也不知道老三和子義到什麽地方了,萬一我跟魏延遭遇了,他們還沒趕到,那他娘的肯定要遭殃啊。要是戰事膠著,再讓劉表從背後趕上,後果更不堪設想……”。


    琢磨了半天,高雲回頭看了看身後的戰士們。從徐州一路奔襲,連連鏖戰,中間休息極少。雖然虎威軍戰士個個臨死無懼,但是體力終究是有上限的。跑到現在,已經明顯看出十分的疲態了。


    高雲看到這個情況,便把自己心裏的推測大概給趙雲講了一下,接著又說道:“接連不斷的廝殺,慢說是咱虎威軍這些兄弟了,就連大哥我都覺得疲憊不堪。如果此時跟敵軍遭遇,那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魏延由嶽陽東進,到蘄寧江口總共不過六十裏,咱們就算再怎麽趕,也趕不到他們前麵。而如果你三哥和子義他們沒到,憑咱們目前的兵勢,是很難突破魏延一軍的。


    而劉表是從南郡趕來,中途河流縱橫,要到吳昌怎麽也得兩三天的功夫。現在咱們手裏又有從長沙帶出來的糧草,足夠支用個十天半月的。大哥琢磨著,咱們不如先占了吳昌,趁這兩三天的功夫休整軍力。


    一來等一下你三哥和子義,二來就算劉表那兩路兵馬來了,咱們以逸待勞,也不懼他!四弟你覺得怎麽樣?”


    趙雲笑了笑,“大哥的計策必然不會有錯,小弟也正有此意”。


    高雲點點頭,又問了問莎琳娜的意見,莎琳娜當然是雲哥說什麽是什麽。


    就這樣定下計策,大軍改道往北,直取吳昌。


    吳昌縣不過是長沙東垂的一個小城,本來就是孫堅治下,縣令見大隊兵馬到來,又是孫策叫門。自然不敢違抗,急忙打開城門,接大軍進城。


    高雲領兵馬進到吳昌城內,對趙雲說道:“四弟,吳昌城牆低池窄,不可獨守。你可領本部兵馬,出城東三裏處屯紮”。


    趙雲愕然一愣,問高雲道:“大哥,劉表軍必然是從西麵而來,讓小弟去城東屯紮,卻是何意?”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英雄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墨並收藏三國英雄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