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受異人點撥,熟識怒魄,早看出張頜的怒魄屬性,正是“破軍之點崩”術。


    這一路怒魄極其怪異,無論是攻是守,都會在與對方的接觸點上形成一個小範圍的爆裂。雖然範圍很小,但是張頜已經把自身怒魄修煉到了極高的層次,爆破力極大,怒魄稍差的人,都會被震的拿不住兵刃。


    張頜也正是憑借著如此的怒魄修為,才能跟關羽的“衝撞”之刀分庭抗禮。


    要是單講怒魄修為,張頜絲毫不在關羽之下。在相同程度的怒魄之下,要分出勝負,那就是招法路數的比拚了。


    張頜的槍法倒也不是不強,講究的是一個“狠”字,無論是掃、是砸、是挑、是刺,出手必是重擊,威猛霸道。但是這路殺法往往利於急戰,摧枯拉朽之勢,短時間內破敵。


    而關羽的刀法則是本宗大道,講究的是刀刀相連、式式相扣,殺起來綿延不絕,無休無止。雖然極少有雷霆一擊之式,但殺勢卻是經久不衰。


    所以,這倆人打起來,一百回合之內是旗鼓相當,煞是精彩。但是到了一百回合之後,隨著體力消耗,張頜的殺法越來越不明顯,槍勢比起前麵的凶狠來,大打折扣。


    但是關羽的刀勢卻是絲毫不減,刀光閃閃,猶如波光粼粼,一刀接著一刀、一刀扣著一刀,罩定張頜周身上下,風雨不透。


    袁紹雖然武藝平平,但好歹也是武將出身,自然也看出張頜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再殺下去,必定落敗。


    但這時候身旁的武將都懾於趙雲的威風,強驅與戰,沒有意義。情急之下,袁紹抽刀在手,傳令道:“擂鼓!進兵!”


    河北中軍鼓聲大作,漫山遍野的河北兵馬掩殺而來。


    趙雲見袁紹要混戰,當即一提絲韁,縱馬再進,衝向敵群,直取中軍袁紹。


    那一柄豪龍膽上下翻飛,碰著就死、挨著就亡,所到之處但見人仰馬翻,如入無人之境。


    袁紹大驚駭然,急忙撥馬而走。趙雲殺開一條血路,緊追不舍。


    文醜、高覽二將在亂軍之中望見袁紹危急,各自奮力,向前合戰趙雲。


    趙雲以一敵二,越發奮勇,殺到酣處,怒吼連連。豪龍膽大開大合,周身四外,才見豪光乍閃、便聽驚雷狂奔。


    文醜高覽二將大驚駭然,勉強支應二三十合,不敢再戰,雙雙撥馬而逃。


    趙雲也不屑於追趕他倆,調轉坐騎,殺入敵群,往來衝突,隻尋袁紹。把個袁紹追的四處逃竄、八麵躲藏。


    虎威軍壓陣將軍李典、高順、周泰三人見敵軍殺來,也早領起本陣戰士,各逞勇武,殺入敵群。兩軍混戰,一片大亂。


    張頜勉強與關羽鏖戰到一百三十個回合,終究抵擋不住,雖然十分不甘,但還是性命要緊。趁著大軍混戰,張頜尋機而退,遁入亂軍之中。


    關羽眼看要將張頜砍落馬下,卻不想被亂軍攪局,大為惱火,青龍刀揮斬開來,卷的那些河北兵馬四處亂飛。殺入敵群之中,往來奔走,四麵殺砍,尋找張頜。


    張頜、文醜、高覽是河北四庭柱之三,是袁紹麾下的最高戰力。這一下三個都在敗逃,一下子河北兵馬士氣全無。


    再加上袁紹被趙雲追的一路逃竄,中軍完全沒了指揮,河北兵馬都成了沒頭的蒼蠅,亂竄亂打。


    趙雲、關羽、李典、高順、周泰五員虎將,在戰群中四處趕殺,無人能擋,衝的河北兵馬七零八落,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狼狽鼠竄。


    虎嘯令、虎咆令這兩令都是虎威軍的老牌部隊,個個精銳、人人驍勇,廝殺起來威猛如虎,無不以一當十。殺的河北兵馬人人自危、個個膽寒。


    袁紹被文醜等將保著,且戰且走,一路退到陣尾。再回頭一看,河北兵馬已經是潰如山崩。


    袁紹用兵多年,看到這樣的戰況,自然知道已經是敗局難轉,再混戰下去,隻會損傷更大。急忙傳令後軍衛隊,鳴金收兵。


    河北兵馬聽到鳴金,如獲大赦,爭先恐後,退如海潮回落。跟著袁紹一起,倉皇逃竄,一路向北。


    關羽、趙雲帶領各部人馬從後趕殺,緊追不舍,一直掩殺十餘裏,殺的河北兵馬橫屍塞道、血滿溝渠。


    虎威軍一雪前恥,關羽大喜,與趙雲等將同回濟南,大擺筵席,慶賀軍功。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關羽醉意微醺,問趙雲道:“四弟啊,大哥讓你領兵來此,可是別有深意?”


    趙雲放下酒盞,笑道:“二哥果然深知大哥者也。實不相瞞,小弟臨來之時,大哥已親自領兵北進,直取樂安。以大哥所料,袁紹性狹且貪,必然不肯放棄臨淄。而臨淄城高池闊,取之不易。故而大哥決定直接進軍樂安,將臨淄與袁紹大本營隔斷開來。逼袁紹在樂安城下決戰!”


    關羽一驚,忙道:“若是如此,那大哥豈不受三麵夾擊?你我可速起兵馬,前往樂安,助大哥一臂之力!”


    趙雲瑤瑤頭,又道:“二哥別急,小弟臨來之時,大哥再三囑咐。說無論他與袁紹戰況如何,你我二人皆不可去救”。


    “什麽!?”關羽一急,當時站了起來,“不救!卻是為何!?”


    “大哥說,他領虎威軍十五萬兵馬,足以與袁紹相持。但河北兵馬數十萬,若逐漸破之,恐怕非一兩年不能成功。若曠日時久,難保曹操與劉表不生異心。若要速破袁紹,必須破其糧草、斷其糧道。而袁紹糧草皆來自河北,屯於黃河南岸,重兵守禦。


    除非極其危急、又或者勝券在握,袁紹絕不肯調動守糧之兵。故而,大哥領兵馬占據樂安,意在孤立臨淄,斷顏良之糧草。顏良乃袁紹心腹之將,他若有危,袁紹必然發兵攻打樂安,救援臨淄。


    如此一來,大哥便可在樂安與袁紹排兵大戰。以大哥之言,河北兵馬雖眾,但戰力卻遠不及我軍,勝之不難。袁紹若累戰失利,必然徐徐調守糧兵馬增援。


    故此,大哥讓我和二哥在此按兵不動,等待時機。務必要一舉襲取莒縣,破彼之糧草、斷彼之糧道。則袁紹兵馬雖數十萬,亦可立敗之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英雄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墨並收藏三國英雄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