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李典大營還有兩裏開外,剛隱隱約約看見虎威軍兵馬的影子,高懷便將烏金三叉戟一招,大喝道:“我軍兵馬兩萬!敵軍不過五千!奮力向前!一擊可破!將士們!隨我向前!殺!!”


    說罷這話,高懷倒提手中戟,催動胯下駒,一騎當先,勇衝向前。身後兵丁將校見主將如此奮勇,士氣大振,一聲呐喊,奔湧而進。


    高懷之所以這麽遠就發動衝鋒,是因為他也聽說過高雲弩的厲害。擔心如果等到兩軍靠近了,自己這邊兵將受到虎威軍弩陣的威懾,再一害怕,那衝殺的威力必然大打折扣。


    但是“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他這樣衝鋒,最大的壞處就是看不清對方的陣勢,隻是憑著模糊的視覺判斷。如果判斷失誤,那根本來不及調整。


    剛衝到虎威軍營前,高懷就傻眼了。哪有什麽虎威軍列陣,李典寨前立著的全是草人,地上虛插著旌旗。而李典的兵馬全都在寨柵裏,一個個手持戰弩,列陣以待。


    李典見敵軍騎兵在前,根本守不住陣勢,心裏暗笑,“果然不出我所料!”。


    “扔!”。李典一聲令下,寨內虎威軍應聲而動,數百個火把同時扔出寨外。


    那些草人都是浸了油的,挨著火星就著。一眨眼的功夫,虎威軍營前化作一片火海。


    又恰巧是東南風的季節,高懷一軍在下風口,烈火濃煙被風一吹,呼嘯著就湧了過來。


    高懷衝在最前麵,眼看要衝進火海,急忙猛勑絲韁,帶轉馬頭,擦著那火焰邊鋒,向一旁跑開。


    但是他後麵那些騎兵可就沒這麽幸運了,幾千人的騎兵隊,哪裏是說分就能分開的。最前麵的那些戰馬根本收不住蹄子,嘶嚎著就衝進了火海裏,頓時連馬帶人變了火球。


    更可怕的是,高懷手下這些戰馬,質量本身就不高,又都沒怎麽經曆過戰陣洗禮。這火海煙濤的陣勢一起來,十匹裏麵頓時驚了八匹。


    幾千匹驚馬四散亂竄,有的直接跑進火海、有的調頭往回瘋跑。那馬背上的騎兵多數被摔下馬背,就地踩死在亂蹄之下。


    後軍的步兵稍微好點兒,但是也亂成了一鍋粥。無數驚馬往回倒衝,把後軍衝的七零八落,踢死踩傷的不計其數。


    高懷大驚失色,急忙兜轉馬頭,衝回亂馬陣中,從地上掠起一杆大旗,單手舉起,高呼道:“左右分開!繞過敵營!”


    薛禮聽到呼聲,這才反應過來,也急忙奪過一麵旗幟,舉在空中,召集兵馬。


    要說高懷統帥之下的這支部隊,也確實是袁軍中的佼佼者了。陣前發生如此大的變故,臨陣脫逃的並不多。


    後麵兵馬看到高懷和薛禮的兩麵大旗,仿佛黑暗之中看到了燈光,下意識的反應,紛紛向兩麵旗幟靠攏。


    眼下這種局勢,高懷和薛禮也不敢等隊伍完全合攏。因為虎威軍兵馬還沒動呢,誰都不知道李典什麽時候突然殺出來。


    眼看聚集過來的兵馬有一多半了,高懷和薛禮趕緊各自下令進兵。高懷在左路、薛禮在右路,各自領一隊兵馬,繞著李典營寨,從兩側突圍。


    高懷這也也是被逼無奈了,如此情形之下,那是衝也得衝,不衝也得衝了。因為麾下兵馬已經到了驚嘯的邊緣,這個時候要撤退的話,很有可能演變成四散逃竄的局麵。


    如果李典再趁勢由兩側追殺,那自己帶出來的這兩萬兵馬就可能全軍覆沒。


    所以,無奈之下,高懷和薛禮領起隊伍,急忙從虎威軍大寨兩側突圍。


    但是,正所謂:“緊行無好步”,高懷雖然臨陣應變能力頗強,但是在倉促之下,還是百密一疏。


    他沒有注意到的是,李典眼看著他們往兩側突圍,卻絲毫沒有攔截的意思,而隻是把兵馬移動到了兩側的寨門附近,冷冷的盯著他們。


    如果高懷注意到這一點,當機立斷,就地停住兵馬,列陣僵持,或許還有機會退走。


    但是在這慌亂無極之時,高懷和薛禮完全無暇旁顧,領著兵馬往前就衝。


    這剛衝到一半,還沒到李典營寨側門呢,猛然間天崩地陷之勢,最前麵的兵丁將校紛紛踏入陷坑,頓時一片人仰馬翻,哀嚎四起。


    高懷和薛禮馬在最前,當先踏入陷坑。那陷坑乃是虎威軍工程營所設,專業度絕非一般,坑內都是竹槍木刺,人一旦掉進去,那是十死無生。


    那副將薛禮根本都沒反應過來,連人帶馬便被紮成了刺蝟。但是高懷卻大不相同,這個時候最是考研身手。


    胯下戰馬一踏陷坑,前蹄一落,高懷頓時警覺,暗道:“不好!”。急忙單手一按馬背,將雙腳蹬脫了馬鐙,蹲到馬鞍上。就在戰馬紮進木刺的那一瞬間,高懷猛然雙腳一點馬鞍,“蹭!”的一下,竟然躍出坑外。


    這時候也顧不上後怕了,高懷提戟步行,疾聲高呼,“有陷坑!速退!速退!”


    其實根本都不用他喊,後邊那兵丁將校早就開始跑了。這接二連三的,又是火燒又是陷坑的,兵士早驚嘯了,四散而走。


    牛褚在寨柵裏麵看到這情形,高興的手舞足蹈,“哈哈哈!督師你快看呐!中了!哈哈!都中了!”


    李典點頭叫了聲“好!”,跟著翻身上馬,將三尖兩刃刀往前一招,“走!隨我殺敵!活捉高懷!”


    三千快刀手齊聲附和,“活捉高懷!”,跟著李典,從側門奔湧而出。


    其實這挖陷坑,位置是相當有講究的。牛褚在兩側設置的陷坑,都遠離寨柵五十米開外。高懷的部隊因為害怕寨子裏的弓弩箭矢,所以都盡量遠離寨牆,恰好衝進了陷坑陣裏。


    而李典領兵追襲,則是緊貼寨柵前進,自然安全無事。


    兵士臨陣驚嘯,那比營嘯可怕的多。一旦發生,基本就宣告戰役結束了。


    所以高懷其實心裏已經放棄了,倒拖著烏金三叉戟,甩開步子,跟那些四散的兵士一起,往回急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英雄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墨並收藏三國英雄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