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和董襲見張飛忽然大喜,急忙詢問,“督軍,黃督師所言何事?”


    張飛哈哈一笑,把戰表順手遞給他倆,“自己看,哈哈哈哈”。


    李典和董襲看完戰表,也不禁哈哈大笑,異口同聲道:“此番夏侯惇無能為矣!”


    原來黃蓋奉張飛將令渡江,果然行的是誘敵之計。其實張飛並不知道鄒縣兵馬還有多少,所以根本沒有讓黃蓋去攻取鄒縣的念頭,隻是讓他領兵偷渡蒙江,選未時或申時詐造聲勢,驚動夏侯惇,引誘夏侯惇連夜去救鄒縣,好憑借虎威軍的夜戰之力一戰潰敵。


    但是張飛沒想到,夏侯惇為將多年,明辨軍勢,半途識破了張飛的計謀,所以非但沒有連夜去救鄒縣,反而打算將計就計,分軍剿殺黃蓋一軍。


    可是讓夏侯惇沒想到的是,他在鄒縣訓斥李猛的幾句話,卻為他埋下了莫大的禍根。這李猛雖然武藝平平,才能也一般,但卻自視甚高且心胸狹隘。被夏侯惇當眾訓斥之後,心中氣惱不已,以為夏侯惇不懂兵略,必將敗績。


    聞聽虎威軍渡了蒙江之後,李猛以為戰事果然被自己料中。一來因為心裏記恨夏侯惇、二來又害怕虎威軍打破鄒縣,危及自己。居然主動派人找到黃蓋,攜麾下三千兵馬獻城投降了。


    這一巨大的意外收獲讓黃蓋都有些蒙圈了,畢竟鄒縣目前還是敵軍腹地,而自己所部不過本師一萬兵馬,就算加上李猛那三千降兵,也不過一萬三千人。要想固守鄒縣,還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也不敢自己拿主意,緊急寫了戰表,讓快馬送回昌慮,請張飛定奪。


    張飛雖然讀書不多,但是這十幾年來一直跟在高雲身邊,耳濡目染也學了很多的兵法戰略。更何況高雲又有意教導他,十幾年下來,張飛對於行軍布戰早已經爛熟於胸。得了黃蓋戰表,張飛覺得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戰機。曹操的主力兵馬隻有兩路,除了曹操親自統領的二十萬大軍之外,就剩下夏侯惇這十萬兵馬。如果能夠憑借這個戰機擊潰夏侯惇一軍,那虎威軍外圍的四路兵線就能迅速向中路靠攏,對曹軍形成合圍之勢。


    但這也隻是一種直覺,到底具體要怎麽做,張飛心裏還是沒有主意。所以即刻寫了戰報,連夜派出快馬加急,向大哥高雲請示部署。


    高雲是何等樣人,一看戰表十分振奮,當即先發一令,命後軍典韋領三萬精銳騎兵,火速增員張飛。接著題寫回書,告訴張飛,中路已派出大軍增援,讓張飛不必顧慮,全力出擊,務必擊潰夏侯惇一軍。


    張飛得了回書,欣喜不已,即刻點集全軍,安排兵馬進擊。另外又往南路派出三路斥候,迎接援軍,交待戰況部署。


    因為李猛是全軍主動投降,所以消息封鎖極為嚴密,夏侯惇毫不知情,仍舊按照原計劃安排作戰。第二日平明,曹仁領三萬兵馬,渡過蒙江,向鄒縣進發。一路奔走數十裏,卻不見一兵一卒,曹仁心裏驚疑不定,約束全軍急行,午時前後便趕到鄒縣城下。


    曹仁以手遮額,向城上觀瞧。卻見鄒縣城頭靜悄悄的,連一個人影都沒有。曹仁心裏越發不安,拍馬向前,向城樓上喊道:“李猛安在!?速開城門!”


    城頭上依舊是靜悄悄的,一點反應也沒有,仿佛這本就是一座空城。曹仁心裏咯噔一下,接著又喊道:“李猛!速開城門!”


    這第二聲話音未落,城樓上猛然三聲鑼響,霎時功夫,城頭四周豎起旌旗無數,兵丁將校布滿城牆,各個披甲執刃,怒目而視。敵樓正中一員健將,手持八瓣蓮花紫金錘,傲然而立,背後一麵將字旗迎風招展,上書七個大字,曰:“虎威軍督師黃蓋”。


    這一切發生的太突然了,曹仁一時間被驚的手足無措,仰指城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正在此時,黃蓋身後閃出一人,正是鄒縣守將李猛,手指曹仁,大聲喝道:“子孝將軍!夏侯惇不識兵法韜略,虧得我良言相勸,彼卻將某視為草芥。如此之將,早晚必為虎威軍所破。汝何不早早歸降,以免屠戮之苦!?”


    曹仁這一下算是明白了,氣的破口大罵,“李猛匹夫!賣主求榮之賊!吾必將汝碎屍萬段!”


    黃蓋哈哈大笑,“曹仁,休逞口舌之利,如今李猛將軍已將鄒縣獻與虎威將軍,汝等糧草盡失,何能再戰!?不如聽從李猛將軍相勸之言,早早歸降,虎威將軍乃當世明主,禮賢愛士,必能重用足下”。


    把個曹仁氣的血灌瞳仁,七竅生煙,但卻又毫無辦法。他這次帶兵回來,本來是為了增援李猛,與黃蓋野戰。隨軍什麽攻城器械都沒有,別說是鄒縣有一萬虎威軍把守,就是一座空城,曹仁也爬不上去。無奈之下,曹仁隻好暫且約退兵馬,發快馬去蒙江南岸大營,向夏侯惇求援。


    夏侯惇原本以為,鄒縣絕不可能一夜丟失,曹仁領三萬兵馬增援,必然能擊潰黃蓋一軍。而黃蓋是虎威軍大將,張飛絕對不可能不去救援。為了防止張飛領兵突然衝寨,夏侯惇早早就布下兵馬,準備攔截張飛。


    從辰時等到未時,夏侯惇一個虎威軍的影子都沒見著,心裏正在疑惑,卻突然接到曹仁的戰報,一看之下怒火填胸,恨不得當時就把李猛生吞活剝。


    夏侯淵、夏候無雙、曹洪、樂進等等眾將聽了這個消息,也一個個又驚又氣,大罵李猛賣主誤軍。但是氣惱是沒有用的,夏侯惇努力穩住心神,急忙召集眾將佐商議對策。


    樂進勸夏侯惇道:“大將軍,我軍糧草輜重俱在鄒縣,如若失卻,必然軍心震動。況且鄒縣乃兗州門戶,軍機要地,絕不可失啊。所幸黃蓋所部兵馬不多,若是圍而擊之,奪回鄒縣亦非難事。隻是…,須防張飛趁機北渡蒙江,襲我之後”。


    夏侯惇點了點頭,“文謙所言甚是,吾用人不明,乃至此禍”。( 就愛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英雄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墨並收藏三國英雄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