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隨著年月遷延,劉協也已經十七歲了,對於時事大局的見地也更加成熟。如今的天下,除去劉備偏拒兩川之外,整個天下都已經被高雲蕩平了。朝野內外,軍政各口,都是高雲的勢力。換個說法,其實天下已經是高雲的囊中之物了。


    此時此刻,劉協也知道,高雲已經不再需要拿他做幌子。所以趁著高雲新婚之喜,便把高雲叫到宮裏,主動商量禪讓的事情。


    高雲聽了劉協的建議,也不虛推假讓,當時就應承下來,著郭嘉他們操辦。劉協自從依附了高雲之後,日子過得一向安逸,對高雲也是深懷感恩。所以,這兩下一合拍,事情也就順當了。


    公元一九九年元旦,高雲受禪登基,定國號為大楚,建都下邳。立年號為元盛,紀公元一九九年為元盛元年。


    冊封李氏玉兒為皇後;


    莎琳娜、韓霜、蘇蘇、張華嫣、張瞳、甄靜為六夫人;


    貂蟬、蔡琰、風晚月、張寧、尹茜皆封昭儀。


    封郭嘉為丞相、封賈詡為禦史大夫、封關羽為太尉。


    封張飛為殿前龍驤大將軍、封趙雲為殿前虎賁大將軍。


    封張遼、典韋、太史慈、張繡、甘寧為五方大將軍;


    封李典、呂布、黃忠、徐晃、張郃、高順、張虜、周泰為定國八常將;


    封廖化、周倉、董襲、趙嬰、黃蓋、陳武、徐盛、丁奉、魏延、刑道榮為十路長驅將。


    封諸葛亮、孫斌、諸葛瑾、田豐、陳登、糜竺、周瑜、蒯良、陳群為九卿。


    其餘文武將佐也都盡皆升賞,各個量才委用。授劉協為安樂王,使居都城,享王俸,世襲罔替。頒布詔書,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同年五月,高雲禦駕親征,起王者之師八十萬,分三路討伐劉備。使趙雲領一軍出宛城,取上庸;使關羽領一軍出長安,取陽平關;高雲自領大軍四十萬,使呂布為前路先鋒,兵出荊州,直臨永安。


    自從高雲登基之後,劉備就料到會有這個局麵,也早早設防部署。使張任領兵鎮守陽平關、使馬騰守上庸、劉備自領大軍駐守永安。


    兩軍對壘,劉備使嚴顏出戰。高雲這邊呂布自告奮勇,縱馬出陣,奮抖方天畫戟,猶如雷霆之勢,十合之外,一戟將嚴顏斬落馬下。


    高雲見呂布得勝,搓動敵軍銳氣,傳令大軍掩殺而上。劉備麾下兵馬不能抵擋,退回城內。高雲使百門石炮齊發,猛攻永安城頭,巨石淩空,猶如,漫天隕落。劉備守軍立不住城牆,棄城而走。


    高雲趁勢取了永安,驅兵進城,召集帳下文武商議進兵之策。諸葛亮如今已經十七歲,儀表堂堂、器宇軒昂,聽聞高雲問話,出班拱手稟道:“皇上,微臣以為,川地崎嶇,石炮利器難以進入,又糧輜轉運極其不便,若以常法攻城略地,恐怕非一兩年不能成功。然而若能一舉擒獲劉備,則兩川傳檄可定矣!”


    “噢!?”,高雲瞪大眼睛看著諸葛亮,“怎麽,聽你這話,難道是有擒賊擒王的妙計?趕緊的,說給叔父聽聽!”


    諸葛亮一臉狡黠的笑,對高雲說道:“自此地取成都,巴西、廣漢等地皆不可行,唯獨由江州取道犍為郡最是平坦。劉備自然知道江州厲害,故而使泠苞領十萬重兵把守。而今劉備兵退巴西,皇上若突襲江州!依皇上裁斷,劉備會如何用兵?”


    高雲突然一拍桌子,“高!真有你的啊小明!實在是高!但是可有一節,若是要行此計,叔父我必須親臨江州,再讓泠苞穿傳出信兒來,要不恐怕騙不到劉備。那剩下的這一場大戰,你敢承擔嗎?”


    諸葛亮一聽高雲這話,頓時兩眼放光,拱手請命道:“臣願立軍令狀!”


    “好!”高雲站起身來,親手將虎符遞到諸葛亮手裏,笑道:“不用立軍令狀,叔父相信你,這一戰,就交給你了!”


    諸葛亮雙手捧過虎符,道一聲“遵旨!”拜別高雲,大步流星,昂首離殿而去。


    第二日平明,高雲點兵集將,出了永安城,直奔江州。


    泠苞久隨劉備,最是持重,所以劉備才讓他守江州重地。自從高雲起兵之後,泠苞絲毫不敢懈怠。修繕城池、廣步眼線,全軍戒備。


    高雲離了永安城,跋山涉水一路向西,將近一個月,才到江州。這時候江州城早已四門戒嚴,城牆上滾木礌石、弓弩箭矢排的密密麻麻,要在沒有石炮的情況下攻城,那簡直就是送死。


    高雲曆來愛惜兵士,所以完全不讓兵馬靠近城池。隻是在東西南三門外建起三座大營,困住三麵城牆。看這形勢好像是故意留北門給泠苞撤退。


    泠苞在城頭上看了高雲排兵布陣,頗為不屑一顧,心裏冷笑道:“我江州城固若金湯,任憑你高雲兵馬再多,也休想攻上城頭半步。汝又何故惺惺作態,故意放空北門,難道某會棄城而走不成!真是貽笑大方!”


    按照高雲的布局來看,泠苞覺得虎威軍一定會三麵攻城,然後在北門外設下埋伏。可是一等再等,一直等了五六天,虎威軍卻連一支箭都沒射。高雲每天隻是圍著城牆走兩圈,似乎是在觀察城內守備情況。


    這讓泠苞實在是無法理解,既然高雲在這裏,那麽城下毋庸置疑是虎威軍主力。既然主力到了江州,那絕不可能是來觀景的。可是這都觀察了好幾天了,為什麽還不攻城?還是說高雲有什麽詭計?


    越想心裏越不踏實,泠苞終於忍不住派出幾名精細的心腹,出北門探察虎威軍的動靜。這一探察不要緊,回報立馬把泠苞嚇了個目瞪口呆。幾名小校口徑一直,說虎威軍大隊兵馬正在渝水上遊截流開渠,人馬動用太多,難以數計。


    眼下正是六月雨季,渝水泛漲,如果高雲真引渝水灌城,那江州再有多少礌石弓箭都沒用了。泠苞頓時慌了神兒,在廳上來回走柳,口中喃喃自語,“難怪!難怪高雲不來攻城,不想竟如此歹毒,欲引渝水來灌!這…這可如何是好!?”


    副將吳蘭聽了斥候匯報,心裏也是驚慌不已,急忙勸泠苞道:“將軍!江州乃益州門戶,絕不容有失啊!倘若虎威軍引水灌城,其患大矣!不如速報主公,請軍來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英雄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墨並收藏三國英雄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