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年,建安三年五月,廖化帶著難民抵達潁川,去年九月,袁術被曹操糾集著呂布劉備打的七零八落,汝南陷入更大的混亂。


    難民不能入城,沒地方補給,打的仗到不少,難民中老弱死去了不少,來來去去又加入一些,碰到大股的匪兵就繞路,小股的吃掉,現在大部分是青壯,兩千多人的規模了,戰力達到了五百,通過這一年來每天不停的訓練和近百次的打仗,這隻半數披甲的部隊算是達到了精銳的程度。


    人數相當甚至五倍以下的土匪亂民這隻部隊都不放在眼裏,除了大股騎兵衝鋒,碰到一般兩三倍的部隊都能戰而勝之,連曹操都知道了有這股黃巾餘孽在自己境內遊蕩,又沒打旗幟,要不是看到裏麵很多人都穿著黃巾的衣服都不知道是哪裏蹦出來的,就是摸不著,很是納罕。


    “首長,前方三十裏就要到達潁川郡舞陽縣了。”一名頭上紮著樹枝帽,身穿土黃色衣服的伺候不知道從哪冒出來跑到一名身穿黃巾錦袍手拿點鋼槍的少年的馬前。


    “再探”回應的是變聲期的鴨嗓子,聽起來倒是很有股韻味。


    “諾”


    “陳誠!”


    “在!”


    “命你在山中紮營,紮好營後另挑出五十人出來到舞陽縣中購買糧草補給。”


    “諾!全軍聽令!目標山中。”


    隻見陳誠騎馬小跑在前,隨著喝令聲,兩百手持長矛渾身披甲一百左手豎著盾腰間掛著刀的士卒像被刀劃開一樣整齊迅速的轉向山裏,跟著中間是難民隊,間雜著護著運輸車的一百背著弩箭的箭手,忙而無聲,最後是一百刀盾殿後。


    廖化滿意的看著這一切,目光投向北方,前方過了舞陽就是昆陽,父城,父城的東麵就是潁陰,荀氏所在地。往西北就是陽翟,東漢著名的潁川書院就在那裏。


    潁川書院經過戰亂現在估計沒什麽人了吧。


    安頓下來後已經是傍晚,偽裝成廖家商隊的陳誠也帶著糧草回來了,吃過飯後,廖化和習溫,黃林,鄧當三位成長極快的青少年正在整理最近獲得的財物清單。


    去年冬天由於準備充足,在汝南戈陽縣附近的山林中安然度過,積累了很多經驗,需要總結。一直都是在打仗沒時間,現在閑下來了,幾人也是很清閑閑聊總結著。


    做在帳中沒多久,各個負責人就都來了,這也是大家的一個習慣,每到這個時候不是一起讀書就是開會聊天。


    聽陳誠說完舞陽的收獲和情況後,廖化將右手擱在膝蓋上用大拇指搓著食指第二關節。


    “我們還是往北走,到洛陽再南下。”


    大家都看著他,沒有打斷。這是廖化的一個習慣,大家知道這是他在思索。到他停下來的時候就是代表下定了決心,在這之前都可以商量,但此時他們想讓他把話說完。


    “曹操的部下曹洪又盯上我們了,以多次和曹洪交手情況來看,這次他學精明了或者後麵有謀士出謀劃策。


    按照曹洪性格來講,他較傾向於圍剿為主,以各個縣城分兵布防,一縣發現我們蹤影,主力圍剿,思路粗曠簡單。


    在汝南我們就衝破了他這口千瘡百孔的爛布袋,我們不懼他。


    可這次卻不一樣,他居然能預測到我們的大致方向,甚至精準到我們周圍的幾個縣!


    剛剛我們後麵昌店來的伺候報告,昌店有三千部隊在集結,前麵的舞陽居然囤聚了五千兵力,而且對來往行人很關注,卻不閉門警戒。


    這些就很能說明問題了。而且這個兵數剛好踩著南陽張繡警惕卻能忍耐的警戒線,可謂算無遺策。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購糧隊伍很可能已經泄露了我們的蹤跡,這種老道揣測人心的謀略,多辦不是曹洪這貪婪不喜歡動腦的家夥能想出來的,所以幾乎可以斷定,他身邊有謀士指點,那麽這個人是誰呢?”說道這裏,他又天馬行空的轉到了曹操那邊。


    眾人聽得糊裏糊塗,這跟向北走有什麽關係呢?


    “曹操現在正在著手準備對付呂布和劉備,若我是曹操,我肯定會讓他們兩個打起來然後坐收漁利,這中間的操作實行肯定需要謀士,這個人多半是郭嘉,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小攤子,郭嘉不會看上眼。


    荀彧主管曹操勢力的內政,每天操心的事很多,不可能專門來對付我們。那麽擁有這種一眼洞察先機,算無遺策的一線的謀士,在曹操手下不是荀攸就是程昱了,更或者以曹操的尿性,不會他本人來了吧?”


    眾人聽了打一個寒顫,同時腦袋已經跟不是廖化的節奏了,這腦洞開的夠大了吧。


    “好了,不管他是哪個,我們和對方都會在這片方圓百裏的地方下一盤小棋。


    我們的優勢是對方不了解我們的意圖,人數較少利於隱蔽,劣勢是補給不利。對方的優勢是人多,劣勢是意圖很容易判斷出他們的底線,也就是不能和對麵的張繡輕易正式開戰。


    那麽這就簡單了,我們先把曹軍引出來,然後換上曹軍的兵服,進入張繡的地盤。


    張繡打我們,我們就把張繡引向曹軍,張繡不管我們,我們就再往裏走一兩個縣,然後換回衣服就能脫身了,隻是不能在張繡的地盤上晃悠太久了,張繡的騎兵不可小覷。


    所以我們進入南陽地界後還是往北走,到洛陽附近的山林裏躲起來假扮山賊,等曹操打敗劉備和呂布後,他就會來收拾張繡了,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南下的良機。”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目的不是為了打仗,是為了逃命,見縫就鑽嘛。張繡手下很多騎兵,太危險,不惹他就是了。


    這時候,習溫想了想又看著廖化問道:“你怎麽知道曹操打完劉備呂布就會打張繡呢?他不會打馬騰,袁紹麽?或者要是他誰也不打,我們不是要在山林裏待很長一段時間嗎?我們的補給可不夠啊。”


    廖化剛才說完後就在觀察眾人的反應,這時見到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明白過來後哈哈大笑。


    能像習溫這樣一針見血的提問的,就他這一個了。陳誠就是哈哈大笑的一員,腦子轉的快,但受於眼光或者性格看不到很遠。


    廖化在心裏給習溫給了一個很高的評價。能在曆史上留名的,果不簡單,值得培養。


    廖化笑著點點頭看向大家:“不錯,大家也要向習溫學習啊,多問問題。這樣我們才會增長才幹,才能在這個世道更好的生存啊!”


    習溫畢竟年少,這會聽到廖化誇他,很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大夥聽了這話一愣,點點頭心下也是很有感觸,大有收獲。


    “那麽我們就來把自己來當作曹操,大家想一想,你要是曹操,看到北麵有一個現在的盟友,未來馬上即將麵對的強敵,而周圍都是比自己弱的勢力的時候,你們會怎麽辦?”


    “當然是趁著還是盟友的時候,抓緊時間收拾周圍的勢力然後集中精力對付他啊。”眾人中的不少少年嚷道。


    習溫也是眼前一亮,明白的點點頭。


    “曹操也是這麽想的,所以他先收拾掉劉備呂布,後打張繡,有時間就看一下遠在長安那頭的馬騰韓遂,沒時間就算了,派一大將守長安足夠了。


    北麵的袁紹就是他的亦友亦敵的盟友,具體來說是他哄著這位誌大才疏的公子哥呢!大家不見曹操給自己封個丞相當老二,給袁紹封了個大將軍當老大麽。


    而且,這個他們相攻的時間也不久了,袁紹打贏了公孫瓚一統河北的時候就是他們開戰之時。


    聽說,公孫瓚在界橋一戰後就逃到易京躲起來了,這一兩年就會見分曉。


    所以總的一句話說來,到洛陽後大家暫且忍耐,我們到家的時候,不遠啦!”廖化大笑道:“好了。今晚把警戒做好,大家睡個好覺,明天行動!”


    “是!首長”經這一番鼓勵,大家又鬥誌昂揚起來。


    大家散了後各自休息去了。廖化也送李氏回帳篷,道了晚安。走出李氏帳篷的時候卻看到習溫在帳外負手等著他。


    廖化一看他這架勢,心中了然於胸。溫和的笑問他:“習溫,怎麽還沒睡啊?”


    “大哥,剛才聽你講了曹操的事後還有些事情想問你。”


    “跟大哥還客氣什麽,有什麽就說。”


    “大哥,雖然袁紹才幹不及曹操,但他手下也有田豐沮授這樣的人才輔佐,更何況,袁紹的兵力是曹操的近十倍。曹操雖有能力,謀士將佐,可是實力遠不及他,聽大哥剛才的意思,好像你很看好曹操,這是為何?還有,既然看好他,你為什麽不投奔他呢?”


    “嗯,這前一個問題,我不會回答你,你自己思考吧,等曹操打贏了袁紹,你再來總結這中間的原因,相信你看人方麵會有很大的收獲的。


    至於為什麽不投奔曹操,是因為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皇帝,他內心其實是想取皇帝而代之的,可是他不敢!因為大多數人是心向皇帝的,而這大多數人中各家氏族又占了很大多數,然而,他之前殺了名士邊讓和之後的作為,就注定了他不會向氏族低頭,所以他當不了皇帝。


    但他兒子卻會當,因為他的兒子是會向氏族妥協的。


    在他那裏,你還有我都是寒門,融不到他們中去,這樣我們的下場都不會好。”廖化眼神悠遠。


    曆史上也確實這樣,曹丕篡漢後,氏族當政,魏國後期也就出了個鄧艾,鄧艾的下場就是居功被殺,妻兒流放西域。求情的人都沒有,死後才有個段灼不平跳出來平反。


    “這。。。。。。”廖化的話打開了習溫心中的一扇大門,他震撼的說不出話來,雖然他不是很懂,但現在的世道還有內心深處告訴他,大哥是對的!


    這一晚,習溫都沒有睡著,走出帳篷坐在外麵看著月亮,他看了一晚上。


    第二天,當他沐浴著清晨的陽光,看著廖化端著盆水到李氏帳篷門口問候,看著他大聲的對著士兵們吆喝打鬧笑罵,看著他端著碗坐在石頭上一手抱著掉了門牙的孩童麵前給他們喂一塊肉塊,用筷子扒他的雀雀時。


    他笑了,笑的很開心。跟著大哥,大哥到哪,自己就到哪不就好了,想那麽多幹什麽。


    很快大營起動。


    廖化帶著“黃巾餘孽”們捅了兩下舞陽的馬蜂窩,然後換了身曹軍的衣服,帶著他們在張繡的地盤上大搖大擺地溜達了一圈,擺脫曹軍後,換回“黃巾餘孽”的流民服,消失在兩方人的視線中。從頭到尾,張繡的士兵就沒出過城,張繡太讓廖化失望了。


    或者說。。。。。。賈詡一眼就判斷出他們的來路和想法,太厲害了。


    轉眼已是三個月後,這天,廖化來到了洛陽北麵的東嶺關,在東嶺關旁邊的河邊碰到了對麵山上下來的一群黃巾土匪。


    土匪見到廖化的隊伍就不敢動了,你推我聳地磨蹭了好一會,這才從中出被推來了一位頭領。


    頭發胡亂的披在肩膀上,一邊小心翼翼地偷眼打量他們,一邊大咧咧的拱手叫道:“我乃東嶺山杜遠,敢問對麵的英雄是哪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化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昨晚床上閃了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昨晚床上閃了腰並收藏三國之化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