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從未想過勸降張遼,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與其在這上麵下功夫倒不如想辦法獲得軍心,民心支持來的實在。
來到這裏這麽多年,廖化深深地明白這個樸實的民族有多麽的重視榮譽,他們需要的僅僅是能夠吃飽,要是還能獲得尊重,那麽他們願意為你效死。
廖化也沒有料到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他隻想曹軍抵抗不那麽強烈,少死些人罷了。這次他沒有在曹軍中安插內應,那些話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呐喊。
士為知己者死。
更何況還能帶給他們生的希望。
所以這事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孫權憑白撿了個城池,卻很有些不甘心,但那又能怎麽樣呢?荊州軍對東吳可是虎視眈眈著呢。同時作為一個有為之君,他必須占下這裏,他還想要更多。
然而一步落後,步步落後,沒有廖化的幫助,他無法獲得更多更滿意地土地。比起淮南,這個合淝空城又算得了什麽呢?
所以看到廖化轉移軍士上岸後,孫權友好地露出八顆牙齒,明知而故問道:“哎呀!廖先生真是不同凡響,竟能拿下合淝,收降四萬曹軍將士,真乃神人也,孤對先生接下來的行動真是期待啊!但不知廖先生準備如何與孤狩獵?”
廖化滑不留手地笑答道:“吳侯,這合淝您不是拿下了麽?難道吳侯還不滿意?”
孫權眼角扯了扯,還是笑著拉著廖化的手親熱道:“唉!先生,這合淝空城孤要之何用?既然軍士都向先生投降,那先生能否割愛將這些軍士交給孤呢?要知道先生千裏而來必定沒有帶多少糧食吧?孤願鼎立支持先生,先生以為如何?”
真狡猾啊,這些軍士可都是青壯,重要而稀缺地人口,好家夥,一口氣要四萬,要是不給,在接下來孫權要荊州軍幫忙攻打淮南,廖化還能推脫?那不是翻臉麽?翻臉了那可就難說了,三萬人帶著七萬張嘴,這糧食一吃完。。。。。。
廖化笑了笑幹脆道:“既然吳侯這樣說,糧食化自然是需要的,也不能讓吳侯白來一趟不是?不過至於這四萬人嘛,吳侯可不要小家子氣哦,比起淮南數萬戶百姓,這點人又算得了什麽呢?化幫吳侯拿下淮南,僅分些糧食好回去,百姓一個不要就是,而且曹操不可能不管這邊,那時您這五萬人,壓力可不小,您覺得呢?”
有些東西你是不能想的,想你也吃不到,我完了你也別想好過。要想合作,你得拿出誠意來。
孫權眯了眯眼睛,盤算了一下,可見的曹操大軍即將到來,他發現兩軍還真綁一塊了,誰也不能離開誰,隻有精誠合作才有成功的可能。
這廖化還真是難纏,一步步被他拖著走到了今天,就得了個合淝空城不說,麻煩事還不少,淮南又在那放著敞開了懷抱。真是讓人不甘心呢。
廖化就是用陽謀,用淮南在孫權這頭驢的眼前吊根蘿卜,想吃還就得往前跑,共同抵抗曹操,保護自己回去。讓誰叫你想吃呢?
忍住肚餓不吃?不吃那麻煩更大,出大軍空費糧草就拿個空城灰溜溜地回去了,這空城還是廖化給的,這對他的聲望是個重大的打擊。而且還讓曹操注意到他,複奪合淝是必須的,廖化帳中還坐著張遼呢,孫權守是不守?
再說了,既然被釣出來了,怎麽會隨便放他走呢?曹操馬上就來了,你退我跟著你退,看誰先完蛋。
這是局部的戰術,之後還有戰略層麵的大影響呢。
要是孫權真的退兵了,龜縮起來。那麽已經奪取南陽的荊州,屯田勢在必行,以南陽盆地為根基,這邊不斷蠶食中原,那邊被壓在合淝下麵不得翻身。到了一定時候,量變引起質變,天下大勢可就要偏向劉備一方了。
那時就算廖化退守,花五十年他也耗得起,因為馬上蜀漢即將開始改革,尤其是人口政策方麵,外麵南陽,漢中,江夏保護。內部人口不斷瘋狂增長,安居樂業。兩代人接力後,用人堆都可以堆出個天下太平。
經過廖化多年努力,現在最新統計,蜀漢加上荊州有兩百四十餘萬人口,五十年後就保持現在狀況,糧食充足,還不能弄出個七八百萬上千萬人出來那就見鬼了,更何況曆史上西晉統一時全國人口合計都才七百六十餘萬人呢。
就算廖化帶來的玉米紅薯等作物推廣開來,糧食傳到北方,北方百姓餓不死,北方也不是鐵板一塊。以司馬懿和曹家鬥得你死我活,內部矛盾尖銳的狀況,北方的百姓也好過不到哪去。
要知道後來北方公孫淵造反,司馬懿帶兵平叛那可是影響不小的一件大事。出兵時司馬懿帶了五萬,被包圍的遼隧等數城糧食吃盡,人吃人,餓死者不計其數,後來平定東北後遼東、帶方、樂浪、玄菟等地那可是人頭滾滾。光官員就砍了數千人頭,東北基本癱瘓,內遷的少數民族就是在這時期慢慢開始崛起,那之後五十年後八王之亂。
還有壽春三叛。。。。。。總之怎一個慘字了得。
兩人各打著自己的算盤,不時望向對方又心照不宣地移開眼睛,孫權正值青壯,開拓之心尤為強烈,稍稍考慮了一天後,他找來廖化,同意了廖化的條件,並送上三萬石糧食。
廖化也是雞賊,把四萬軍士全部變成後勤輜重兵,背著這些糧食由三千士兵帶著趕往霍山縣,回去荊州。
自己帶著兩萬七千將士和孫權的五萬人靠攏,大軍直撲壽春。
曆史上淮南是司馬懿的起家之地。當時曹操滅掉關羽大軍後,曹操認為荊州遺民及在潁川屯田的軍民逼近南方寇賊,想把他們遷走。
司馬懿反對認為:“荊楚輕脫,易動難安。關羽新破,諸為惡者藏竄觀望。今徙其善者,既傷其意,將令去者不敢複還。”曹操聽了他的建議,沒有移民。之前藏竄逃亡者果然都複出歸化。
於是他在這裏召集難民,二十年後他被曹爽排擠,在這裏與東吳對峙。發掘出了鄧艾,從而打造出了一個興盛地前沿後勤軍事供應基地。雞犬相聞,夜不閉戶,集市興盛,仿佛回到了戰亂之前。
淮南百姓加上山中躲藏的難民,十萬戶是有的。這也是孫權為什麽不計一切代價也要拿到手的核心原因。
壽春的太守溫恢拚死抵抗,然而本來就少的兵力,先前還讓蔣濟救援合淝,中了廖化埋伏損失不少。
孫劉兩軍聲東擊西,兵少的壽春大城很快就有軍士登了上去。用時不到兩天,壽春城就被攻下,溫恢殉節蔣濟逃亡。
孫權高興地拉著廖化不斷地誇讚,席上兩家“其樂融融”,回憶過往,氣氛友好熱烈。
接著一個軍士興奮地跑上前高興地大聲道:“主公!曹操病危!曹軍正在緩緩撤軍,正向洛陽方向移動!”
聽到這個消息,席間氣氛一頓,接著達到了高*。
來到這裏這麽多年,廖化深深地明白這個樸實的民族有多麽的重視榮譽,他們需要的僅僅是能夠吃飽,要是還能獲得尊重,那麽他們願意為你效死。
廖化也沒有料到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他隻想曹軍抵抗不那麽強烈,少死些人罷了。這次他沒有在曹軍中安插內應,那些話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呐喊。
士為知己者死。
更何況還能帶給他們生的希望。
所以這事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孫權憑白撿了個城池,卻很有些不甘心,但那又能怎麽樣呢?荊州軍對東吳可是虎視眈眈著呢。同時作為一個有為之君,他必須占下這裏,他還想要更多。
然而一步落後,步步落後,沒有廖化的幫助,他無法獲得更多更滿意地土地。比起淮南,這個合淝空城又算得了什麽呢?
所以看到廖化轉移軍士上岸後,孫權友好地露出八顆牙齒,明知而故問道:“哎呀!廖先生真是不同凡響,竟能拿下合淝,收降四萬曹軍將士,真乃神人也,孤對先生接下來的行動真是期待啊!但不知廖先生準備如何與孤狩獵?”
廖化滑不留手地笑答道:“吳侯,這合淝您不是拿下了麽?難道吳侯還不滿意?”
孫權眼角扯了扯,還是笑著拉著廖化的手親熱道:“唉!先生,這合淝空城孤要之何用?既然軍士都向先生投降,那先生能否割愛將這些軍士交給孤呢?要知道先生千裏而來必定沒有帶多少糧食吧?孤願鼎立支持先生,先生以為如何?”
真狡猾啊,這些軍士可都是青壯,重要而稀缺地人口,好家夥,一口氣要四萬,要是不給,在接下來孫權要荊州軍幫忙攻打淮南,廖化還能推脫?那不是翻臉麽?翻臉了那可就難說了,三萬人帶著七萬張嘴,這糧食一吃完。。。。。。
廖化笑了笑幹脆道:“既然吳侯這樣說,糧食化自然是需要的,也不能讓吳侯白來一趟不是?不過至於這四萬人嘛,吳侯可不要小家子氣哦,比起淮南數萬戶百姓,這點人又算得了什麽呢?化幫吳侯拿下淮南,僅分些糧食好回去,百姓一個不要就是,而且曹操不可能不管這邊,那時您這五萬人,壓力可不小,您覺得呢?”
有些東西你是不能想的,想你也吃不到,我完了你也別想好過。要想合作,你得拿出誠意來。
孫權眯了眯眼睛,盤算了一下,可見的曹操大軍即將到來,他發現兩軍還真綁一塊了,誰也不能離開誰,隻有精誠合作才有成功的可能。
這廖化還真是難纏,一步步被他拖著走到了今天,就得了個合淝空城不說,麻煩事還不少,淮南又在那放著敞開了懷抱。真是讓人不甘心呢。
廖化就是用陽謀,用淮南在孫權這頭驢的眼前吊根蘿卜,想吃還就得往前跑,共同抵抗曹操,保護自己回去。讓誰叫你想吃呢?
忍住肚餓不吃?不吃那麻煩更大,出大軍空費糧草就拿個空城灰溜溜地回去了,這空城還是廖化給的,這對他的聲望是個重大的打擊。而且還讓曹操注意到他,複奪合淝是必須的,廖化帳中還坐著張遼呢,孫權守是不守?
再說了,既然被釣出來了,怎麽會隨便放他走呢?曹操馬上就來了,你退我跟著你退,看誰先完蛋。
這是局部的戰術,之後還有戰略層麵的大影響呢。
要是孫權真的退兵了,龜縮起來。那麽已經奪取南陽的荊州,屯田勢在必行,以南陽盆地為根基,這邊不斷蠶食中原,那邊被壓在合淝下麵不得翻身。到了一定時候,量變引起質變,天下大勢可就要偏向劉備一方了。
那時就算廖化退守,花五十年他也耗得起,因為馬上蜀漢即將開始改革,尤其是人口政策方麵,外麵南陽,漢中,江夏保護。內部人口不斷瘋狂增長,安居樂業。兩代人接力後,用人堆都可以堆出個天下太平。
經過廖化多年努力,現在最新統計,蜀漢加上荊州有兩百四十餘萬人口,五十年後就保持現在狀況,糧食充足,還不能弄出個七八百萬上千萬人出來那就見鬼了,更何況曆史上西晉統一時全國人口合計都才七百六十餘萬人呢。
就算廖化帶來的玉米紅薯等作物推廣開來,糧食傳到北方,北方百姓餓不死,北方也不是鐵板一塊。以司馬懿和曹家鬥得你死我活,內部矛盾尖銳的狀況,北方的百姓也好過不到哪去。
要知道後來北方公孫淵造反,司馬懿帶兵平叛那可是影響不小的一件大事。出兵時司馬懿帶了五萬,被包圍的遼隧等數城糧食吃盡,人吃人,餓死者不計其數,後來平定東北後遼東、帶方、樂浪、玄菟等地那可是人頭滾滾。光官員就砍了數千人頭,東北基本癱瘓,內遷的少數民族就是在這時期慢慢開始崛起,那之後五十年後八王之亂。
還有壽春三叛。。。。。。總之怎一個慘字了得。
兩人各打著自己的算盤,不時望向對方又心照不宣地移開眼睛,孫權正值青壯,開拓之心尤為強烈,稍稍考慮了一天後,他找來廖化,同意了廖化的條件,並送上三萬石糧食。
廖化也是雞賊,把四萬軍士全部變成後勤輜重兵,背著這些糧食由三千士兵帶著趕往霍山縣,回去荊州。
自己帶著兩萬七千將士和孫權的五萬人靠攏,大軍直撲壽春。
曆史上淮南是司馬懿的起家之地。當時曹操滅掉關羽大軍後,曹操認為荊州遺民及在潁川屯田的軍民逼近南方寇賊,想把他們遷走。
司馬懿反對認為:“荊楚輕脫,易動難安。關羽新破,諸為惡者藏竄觀望。今徙其善者,既傷其意,將令去者不敢複還。”曹操聽了他的建議,沒有移民。之前藏竄逃亡者果然都複出歸化。
於是他在這裏召集難民,二十年後他被曹爽排擠,在這裏與東吳對峙。發掘出了鄧艾,從而打造出了一個興盛地前沿後勤軍事供應基地。雞犬相聞,夜不閉戶,集市興盛,仿佛回到了戰亂之前。
淮南百姓加上山中躲藏的難民,十萬戶是有的。這也是孫權為什麽不計一切代價也要拿到手的核心原因。
壽春的太守溫恢拚死抵抗,然而本來就少的兵力,先前還讓蔣濟救援合淝,中了廖化埋伏損失不少。
孫劉兩軍聲東擊西,兵少的壽春大城很快就有軍士登了上去。用時不到兩天,壽春城就被攻下,溫恢殉節蔣濟逃亡。
孫權高興地拉著廖化不斷地誇讚,席上兩家“其樂融融”,回憶過往,氣氛友好熱烈。
接著一個軍士興奮地跑上前高興地大聲道:“主公!曹操病危!曹軍正在緩緩撤軍,正向洛陽方向移動!”
聽到這個消息,席間氣氛一頓,接著達到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