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
兩界山上,陸正疑惑地重複了一遍白衣人師父說出的這個字。[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當他跪著向師父詢問為什麽垂象、成形、遇於自然三者相合還不足以言命的時候,白衣人師父沒有再跟之前一樣繞彎子反問,而是直截了當地丟過來這個“願”字!
“沒錯,就是願!”見陸正似乎有所懷疑,白衣人師師父加重語氣強調了一遍。
陸正道:“弟子愚鈍,不明白師父的話,這個願字是什麽意思?”
白衣人不答,反而嗬嗬一笑,問道:“陸正,我來問你,你在這天地之間究竟是為了什麽而活?”
陸正一愣,道:“為什麽而活?這個弟子可沒有好好想過,有生即有生之欲,既然活著,那就好好活下去就是了。”
“好個混吃等死的笨蛋!”白衣人笑罵一聲,又問道,“不過生即有欲,這句倒是不錯。除了活著之外,難道你就沒有什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沒有生外之欲嗎?”
生外之欲?陸正想了想,慢慢答道:“以前在人間的時候,我和九哥每天唯一的願望就是想要吃飽肚子,隻要是能夠有東西吃,不會挨餓,我就心滿意足了,真的是沒什麽其他的願望。倒是九哥,整天想著出人頭地,他還想做大將軍呢!不過後來我被大和尚帶到了日月廬,就天天吃得飽也吃得好了,心裏想著的也不再是填飽肚子。那時候如果說有什麽願望,就是想……想……”
白衣人見陸正有些害羞,就替他說道:“就是想永遠和心兒那小姑娘在一起!哦,你還真是見色忘義,那時候你不是還有一個心願,要找到那蛇妖給唐小九報仇。不是嗎?這個你怎麽就忘得一幹二淨了?”
陸正臉上一紅,道:“我可沒忘記要報仇的事,隻是現在我已經知道了九哥沒有死。當然再沒有什麽報仇的事了,所以沒有說罷了。”
白衣人知道陸正麵皮薄。不再逗他,繼續道:“後來呢?你還有些什麽願望?”
陸正道:“其實想要為九哥報仇也的確是很大的心願,應該就是師父說的生外之欲了吧。<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後來我到了天宗,乃至此後種種的遭遇,努力修習神通法術,很大一部分緣故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強大起來,好找到蛇妖,幫九哥報仇。在修行的過程之中。我也漸漸對修行有了種種的感受,卻都是應外緣劫變所致而起,要說到自己本身什麽願望,卻是真的沒有,這一點師父你應該也很清楚。”
白衣人忽然深深歎了口氣,有些好笑,又有些無奈道:“這一點你說的倒是大實話,像你這樣的性格,也算是世間罕見。有欲而無求,有情而不縱。有行而不亂,有命而無得,活脫脫就是一個傻小子。難怪你的修行之路與別人是那樣的不同!”
陸正道:“怎麽?我的修行跟別人有什麽不一樣嗎?”
“有什麽不一樣?”白衣人見陸正如此迷糊,苦笑道,“簡直是太不一樣了!修行界哪一個弟子是像你這麽修行的,心性直透境界即成,法力不修而自有玉佩之中的神龍法力供你煉化。陸正,你的修行跟一般的修行人大不一樣,這一點我以前就跟你提及過。不僅是跟修行人不一樣,就連一般的人間凡人,你跟他們也大不一樣?”
陸正道:“與人間的凡人也不一樣?師父。這又是什麽意思?”
白衣人道:“無求,這就是你的不一樣!”
陸正不解:“什麽是無求?”
白衣人道:“要了解什麽是無求。你必須先知道世人有所求……”
萬物健行,人是萬物之一。那麽人之健行是怎麽樣呢?人之健行,首先表現在欲求,因其有身,故而有生之欲。無論是修行人還是人間凡人,雖然所求不同,但是皆有其欲是相同的。人間之人求衣食飽暖,修行之人求知身,都可以用有生之欲概括。
因此生之欲隨生心之求,即是世間之人因欲生心,現於爭求之中。所求福祿壽喜,所爭財色名利,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乃至心隨事變,欲求之心離事抽象而成幻妄之念,如雲遮日,是世人意識之幻,所以元神不顯。
有身即有欲,此欲可斷嗎?不入知命境,此欲不能斷。不要說是凡人,哪怕是知命境之下的修行人,也隻能順欲求生,不能逆欲圖存。所謂順欲,非縱欲,足欲以保身而已。入知命境,方知萬物如何而來,才能真正求證萬物變化之道,身可與萬物為一,神念法力恒定得自成洞天,得生生化化之道,不必仰賴萬物而自足,是為曆萬物劫。
曆萬物劫而入知命之後,萬物為身,知變化之道,身欲即斷,身的圓滿之境而無不足,修行人以此為無爭之境。何為無爭?無爭非不爭,實內具生化之道,一切自足,故無所爭。到此地步,修行人才可算與凡人真正有了分別,無食而飽,不假外物,在人間凡人眼中就是神仙了。
至此無爭之境之後呢?修行人難道就什麽也不求了嗎?當然不是。無爭是一種修行成就,境界圓滿的表現。但身已無所求,不代表心也無所求。不過知命之後,心之所求,不謀一身之私,故而不可稱為求,而要稱為願!不足方為求,自足而有行,是為願行。
這其中的道理說來玄妙,但是從人間之事而言,也可以說是十分簡單。譬如有人積累家財,財用已至恒足而所用不缺,不必為溫飽而奔忙,這時候他之所行,當然會與之前的作為有所不同。所行離於足身之求而更具內心之向往。
修行之道,起於身心,不離於身心。知身境、知心境以至於身心相合之知道境,在知道境之中,身心並非不存不分,而是自在相守而不相欺。而從知道境之後的知命境與知天境,其實正好是以知道境為界限,可以說所求的是另外一層的知身境和知心境。不過此時身已化為命,而心則以天為名,其中玄妙與之前的身心已有了天壤之別。
但不管是在哪一層境界之中,身心都是同在的,兩者往往交攝互用。比如在知身境中,其實求證乃是元神化顯,恰恰是真心之起。而在知心境中,恰恰是攝伏外感之魔,鎮絕內作之邪,使神識應運如常於一身之內,生成法力,從身之用而起諸般神通。
當修行進入知道境界,是身心相合所生之我行於萬物之中,講求的是身心變化之極,也就是與物相合之道。此時修行人與萬物相見,一切所行,念念自守,不可悖逆於所求證之自我。於此之中求索萬物自成自顯之道,有交於物卻有不迷於物,身心正而不偏,方能成就諸身變化。
這就是為什麽知道境乃是修行之中的一個關口,因為隻有經曆這一步變化,才能從萬物之中求證身之來處,亦從萬物之中見一切行跡,繼而在化身心為天地的過程之中,先進入知命境。其實修行的過程就是化身心為天地的過程,而知命境則是其中的轉化之關鍵。
從凡人向知身境的求證是心之求證,而從知身境向知心境的求證是身之求證,心先有證,次及其身。在知道境之後,這一切卻反轉了過來,從知道境界向知命境的求索是身之求證,而從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才是心之求證,所以是身先有證,次及其身。
所證者,於身行變化,於心則知變化。那麽在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求索之中,便是心之展開,此時談願。因身已足,所以不必談欲。那麽願又是什麽呢?凡夫也有願,其實與修行人並沒有差別。所謂願者,就是天地在我心中該有的樣子。與欲不同,欲是求之已存之物,願則涉及造化未現之形。
什麽叫做天地在我心中該有的樣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人更願意見到自己,或者是天地之間的一切事情是怎麽樣的,而不是眼前天地的真實,更趨向於一種未曾發生的可能與變化。這就是願,也稱為願景。其實換言之,就是修行人自身所求證的一切在天地之間展開。
這是什麽意思呢?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極為簡單。簡單來說,所謂的願就是修行人自己願意做的事,願意成為的樣子。這幾乎可以是任何事,比如有的修行人的願就是將自己一生修行所求所證流傳下去,這幾乎是最普遍的。也有的修行人是想追尋各種修行境界的極致,比如道門地宗的任道直長老,他的願就是追求煉器之極致。再有可能許多修行人到此地步,所發之願簡單到隻是能夠清淨無擾……
當然這些都是修行人個人之願,也稱小願。然而還有一些修行人,卻會發出一些大願,就不隻是限於自己願意成為和去做的事情,而是直麵天地之間一切事情的發生。對於那些大願就很難解釋了,所以白衣人很幹脆地向陸正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佛祖的大願。
當初佛祖在修行之中所發的願是令一切眾生皆得解脫。此願之所以稱大,是因為已經出於一身之外。小者,自身之內,大者,與他人同在。當然此願之成要到佛祖真正成就諸緣不及之境才真正成就,才有確實之行。
佛祖自身已經成就解脫,為什麽還要讓其他一切眾生解脫?在佛門稱此為無緣之慈,同體之悲,有此慈悲,故而有此大願,因行此大願,所以佛祖所成之境界,也不是一般修行人所能比。(未完待續)
兩界山上,陸正疑惑地重複了一遍白衣人師父說出的這個字。[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當他跪著向師父詢問為什麽垂象、成形、遇於自然三者相合還不足以言命的時候,白衣人師父沒有再跟之前一樣繞彎子反問,而是直截了當地丟過來這個“願”字!
“沒錯,就是願!”見陸正似乎有所懷疑,白衣人師師父加重語氣強調了一遍。
陸正道:“弟子愚鈍,不明白師父的話,這個願字是什麽意思?”
白衣人不答,反而嗬嗬一笑,問道:“陸正,我來問你,你在這天地之間究竟是為了什麽而活?”
陸正一愣,道:“為什麽而活?這個弟子可沒有好好想過,有生即有生之欲,既然活著,那就好好活下去就是了。”
“好個混吃等死的笨蛋!”白衣人笑罵一聲,又問道,“不過生即有欲,這句倒是不錯。除了活著之外,難道你就沒有什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沒有生外之欲嗎?”
生外之欲?陸正想了想,慢慢答道:“以前在人間的時候,我和九哥每天唯一的願望就是想要吃飽肚子,隻要是能夠有東西吃,不會挨餓,我就心滿意足了,真的是沒什麽其他的願望。倒是九哥,整天想著出人頭地,他還想做大將軍呢!不過後來我被大和尚帶到了日月廬,就天天吃得飽也吃得好了,心裏想著的也不再是填飽肚子。那時候如果說有什麽願望,就是想……想……”
白衣人見陸正有些害羞,就替他說道:“就是想永遠和心兒那小姑娘在一起!哦,你還真是見色忘義,那時候你不是還有一個心願,要找到那蛇妖給唐小九報仇。不是嗎?這個你怎麽就忘得一幹二淨了?”
陸正臉上一紅,道:“我可沒忘記要報仇的事,隻是現在我已經知道了九哥沒有死。當然再沒有什麽報仇的事了,所以沒有說罷了。”
白衣人知道陸正麵皮薄。不再逗他,繼續道:“後來呢?你還有些什麽願望?”
陸正道:“其實想要為九哥報仇也的確是很大的心願,應該就是師父說的生外之欲了吧。<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後來我到了天宗,乃至此後種種的遭遇,努力修習神通法術,很大一部分緣故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強大起來,好找到蛇妖,幫九哥報仇。在修行的過程之中。我也漸漸對修行有了種種的感受,卻都是應外緣劫變所致而起,要說到自己本身什麽願望,卻是真的沒有,這一點師父你應該也很清楚。”
白衣人忽然深深歎了口氣,有些好笑,又有些無奈道:“這一點你說的倒是大實話,像你這樣的性格,也算是世間罕見。有欲而無求,有情而不縱。有行而不亂,有命而無得,活脫脫就是一個傻小子。難怪你的修行之路與別人是那樣的不同!”
陸正道:“怎麽?我的修行跟別人有什麽不一樣嗎?”
“有什麽不一樣?”白衣人見陸正如此迷糊,苦笑道,“簡直是太不一樣了!修行界哪一個弟子是像你這麽修行的,心性直透境界即成,法力不修而自有玉佩之中的神龍法力供你煉化。陸正,你的修行跟一般的修行人大不一樣,這一點我以前就跟你提及過。不僅是跟修行人不一樣,就連一般的人間凡人,你跟他們也大不一樣?”
陸正道:“與人間的凡人也不一樣?師父。這又是什麽意思?”
白衣人道:“無求,這就是你的不一樣!”
陸正不解:“什麽是無求?”
白衣人道:“要了解什麽是無求。你必須先知道世人有所求……”
萬物健行,人是萬物之一。那麽人之健行是怎麽樣呢?人之健行,首先表現在欲求,因其有身,故而有生之欲。無論是修行人還是人間凡人,雖然所求不同,但是皆有其欲是相同的。人間之人求衣食飽暖,修行之人求知身,都可以用有生之欲概括。
因此生之欲隨生心之求,即是世間之人因欲生心,現於爭求之中。所求福祿壽喜,所爭財色名利,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乃至心隨事變,欲求之心離事抽象而成幻妄之念,如雲遮日,是世人意識之幻,所以元神不顯。
有身即有欲,此欲可斷嗎?不入知命境,此欲不能斷。不要說是凡人,哪怕是知命境之下的修行人,也隻能順欲求生,不能逆欲圖存。所謂順欲,非縱欲,足欲以保身而已。入知命境,方知萬物如何而來,才能真正求證萬物變化之道,身可與萬物為一,神念法力恒定得自成洞天,得生生化化之道,不必仰賴萬物而自足,是為曆萬物劫。
曆萬物劫而入知命之後,萬物為身,知變化之道,身欲即斷,身的圓滿之境而無不足,修行人以此為無爭之境。何為無爭?無爭非不爭,實內具生化之道,一切自足,故無所爭。到此地步,修行人才可算與凡人真正有了分別,無食而飽,不假外物,在人間凡人眼中就是神仙了。
至此無爭之境之後呢?修行人難道就什麽也不求了嗎?當然不是。無爭是一種修行成就,境界圓滿的表現。但身已無所求,不代表心也無所求。不過知命之後,心之所求,不謀一身之私,故而不可稱為求,而要稱為願!不足方為求,自足而有行,是為願行。
這其中的道理說來玄妙,但是從人間之事而言,也可以說是十分簡單。譬如有人積累家財,財用已至恒足而所用不缺,不必為溫飽而奔忙,這時候他之所行,當然會與之前的作為有所不同。所行離於足身之求而更具內心之向往。
修行之道,起於身心,不離於身心。知身境、知心境以至於身心相合之知道境,在知道境之中,身心並非不存不分,而是自在相守而不相欺。而從知道境之後的知命境與知天境,其實正好是以知道境為界限,可以說所求的是另外一層的知身境和知心境。不過此時身已化為命,而心則以天為名,其中玄妙與之前的身心已有了天壤之別。
但不管是在哪一層境界之中,身心都是同在的,兩者往往交攝互用。比如在知身境中,其實求證乃是元神化顯,恰恰是真心之起。而在知心境中,恰恰是攝伏外感之魔,鎮絕內作之邪,使神識應運如常於一身之內,生成法力,從身之用而起諸般神通。
當修行進入知道境界,是身心相合所生之我行於萬物之中,講求的是身心變化之極,也就是與物相合之道。此時修行人與萬物相見,一切所行,念念自守,不可悖逆於所求證之自我。於此之中求索萬物自成自顯之道,有交於物卻有不迷於物,身心正而不偏,方能成就諸身變化。
這就是為什麽知道境乃是修行之中的一個關口,因為隻有經曆這一步變化,才能從萬物之中求證身之來處,亦從萬物之中見一切行跡,繼而在化身心為天地的過程之中,先進入知命境。其實修行的過程就是化身心為天地的過程,而知命境則是其中的轉化之關鍵。
從凡人向知身境的求證是心之求證,而從知身境向知心境的求證是身之求證,心先有證,次及其身。在知道境之後,這一切卻反轉了過來,從知道境界向知命境的求索是身之求證,而從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才是心之求證,所以是身先有證,次及其身。
所證者,於身行變化,於心則知變化。那麽在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求索之中,便是心之展開,此時談願。因身已足,所以不必談欲。那麽願又是什麽呢?凡夫也有願,其實與修行人並沒有差別。所謂願者,就是天地在我心中該有的樣子。與欲不同,欲是求之已存之物,願則涉及造化未現之形。
什麽叫做天地在我心中該有的樣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人更願意見到自己,或者是天地之間的一切事情是怎麽樣的,而不是眼前天地的真實,更趨向於一種未曾發生的可能與變化。這就是願,也稱為願景。其實換言之,就是修行人自身所求證的一切在天地之間展開。
這是什麽意思呢?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極為簡單。簡單來說,所謂的願就是修行人自己願意做的事,願意成為的樣子。這幾乎可以是任何事,比如有的修行人的願就是將自己一生修行所求所證流傳下去,這幾乎是最普遍的。也有的修行人是想追尋各種修行境界的極致,比如道門地宗的任道直長老,他的願就是追求煉器之極致。再有可能許多修行人到此地步,所發之願簡單到隻是能夠清淨無擾……
當然這些都是修行人個人之願,也稱小願。然而還有一些修行人,卻會發出一些大願,就不隻是限於自己願意成為和去做的事情,而是直麵天地之間一切事情的發生。對於那些大願就很難解釋了,所以白衣人很幹脆地向陸正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佛祖的大願。
當初佛祖在修行之中所發的願是令一切眾生皆得解脫。此願之所以稱大,是因為已經出於一身之外。小者,自身之內,大者,與他人同在。當然此願之成要到佛祖真正成就諸緣不及之境才真正成就,才有確實之行。
佛祖自身已經成就解脫,為什麽還要讓其他一切眾生解脫?在佛門稱此為無緣之慈,同體之悲,有此慈悲,故而有此大願,因行此大願,所以佛祖所成之境界,也不是一般修行人所能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