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中氣氛凝重,空氣都好似凝固起來了一般,李世民陰沉了一張臉,麵色鐵青,坐在禦座上盯著殿下站著的幾人。
“今日之事,朕要一個解釋!”良久之後,李世民才聲音低沉的開了口。聽聲音,那句話好似是從牙縫中擠出來一樣,就可以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惱怒了。
“皇兄!這件事情您一定要為臣弟做主!”李元昌朝李世民躬身說道:“這些人不把皇室宗親放在眼裏,就是不把皇家放在眼裏!這個夏鴻升,今日竟然膽敢率兵強行攻入王府之中,此等舉動,與謀逆何異?!臣弟請以謀逆之罪論處!”
“夏鴻升,你今日可是真的率兵,強行攻入了王府之中?”李世民盯著夏鴻升,一字一句的問道。
夏鴻升麵色不改,說道:“回稟陛下,是。”
“大膽!”李世民一拍桌子:“你可知道,若無朕的命令,私自用兵已是大罪,更何況兵圍王府,強行攻入,此乃謀逆之舉!按律當斬!”
夏鴻升抬頭看著李世民,說道:“陛下,微臣雖然攻入王府,但是卻並私自用兵,更不是要謀逆。相反,臣想要奏請陛下,拘謹漢王殿下,直至查清其是否同亂黨有所牽連,是否為前太子亂黨餘孽提供出入長安之便利之後,再行定奪其是否有罪。”
李元昌臉色一變,立刻指著夏鴻升罵道:“豎子!休要血口噴人!分明是你擅闖王府。謀逆在先,如今竟敢反咬一口?!”
李世民看看夏鴻升,又看看那李元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道:“道宗,你與河間郡王為何一同來此?”
“回稟陛下,今日臣與河間郡王恰巧經過漢王府,看到了夏侯兵圍漢王府的過程,故而一同前來。”
“哦?”李世民看看二人,說道:“既然目睹。且從實講來。”
“是!”李道宗躬身答道:“今日臣往河間郡王府上拜訪,之後正欲離去。河間郡王送臣出了門,就見一隊大唐刀鋒隊員疾馳而過,於是心下吃驚,便隨了上去。見其停下在了漢王府門前,上前喊話,說是讓漢王殿下將藏於其府中的百花樓之人交出來,因為百花樓乃是亂黨於長安城中集結之所,故而百花樓中之人俱都存在嫌疑,需要帶走查明。數十個大唐刀鋒隊員在漢王府門外呼喊了快一炷香的功夫,可是漢王府卻始終緊閉大門,無人應答。其間臣與河間郡王向夏侯文明了緣由,河間郡王便也前去敲了門。說若真是百花樓關乎亂黨,則事關重大,請漢王開門說明一下。若是誤會,說開也就罷了。可是漢王仍舊拒不開門。到最後更是講府中衛兵調出,拒不承認府中有百花樓之中。之後夏侯才下令進攻,攻入了漢王府,找出來那些百花樓中的人之後,便又即刻將人撤出來了。自己則留下了等著,直至程將軍將其綁來。臣看到便是如此。具體的情況,還請陛下向夏侯問明。”
“百花樓?亂黨?”李世民的眉頭就擰起來了,眼中一凝,看向了夏鴻升:“說清楚!”
“是!”夏鴻升被兩個軍士扭著,無法行禮,挺身說道:“臣當初在百花樓中不經意間看到了一個在百花樓中打雜的小廝,他的麵孔讓微臣覺得有些眼熟,回去之仔細想想,覺得像是當初臣被那夥亂黨劫到了岐州之後所關押之地的一個人。陛下曾對臣下過調查亂黨的命令,故而臣與段都尉商議之後,派出了間諜混入百花樓中進行調查,可是卻未曾有所收獲。一直到後來,微臣以為是自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是杯弓蛇影了,正準備將人手撤回來,卻被間諜暗中發現百花樓趁夜偷偷往樓中運入了好幾車兵器來。私藏如此大量的兵器,已然形同謀逆,本來段都尉是準備直接將百花樓剿滅,但是微臣二人仔細商議之後,覺得若是立即剿滅了百花樓,雖然滅了亂黨在長安城中的集散之地,可也隻是這一處而已。難保亂黨不會狡兔三窟,在長安城中有多個藏匿之地和產業。而且,微臣等也不清楚那些亂黨是如何弄到這麽多的兵器,如何避過的城門巡狩和巡夜武侯,將兵器運到百花樓中的。故而,微臣與段都尉準備放長線釣大魚,一方麵派大唐刀鋒潛伏於百花樓周圍,隨時準備動手,另一方麵,派間諜順藤摸瓜,欲圖通過百花樓挖掘出亂黨在長安城中的所有勢力,和與其相關的人來。”
夏鴻升說完,看了一眼李元昌來,又說道:“本來,這個計劃經過周密的安排,已經快要看到成效了。間諜人員已經進入到了百花樓中做活,很快就能夠直接參與到其中去了。可是今日漢王忽然率府中私兵衝入了百花樓,從百花樓中帶走了人,打草驚蛇。無奈之下,臣與段都尉隻得放棄了後續所有的計劃,提前攻破百花樓,將百花樓中一幹人捉拿。百花樓既是亂黨集散之地,則樓中的每個人都可能與亂黨有所幹係,故而絕不能有漏網之魚。所以微臣才到漢王府前要人,結果漢王殿下非但不將人交出來,反而百般阻撓。萬般無奈之下,微臣隻得命令特戰隊員強行攻入王府,將百花樓的人從漢王府中捉拿了出來。”
“胡說!”李元昌聽了夏鴻升的解釋,這會兒也總算是意識到事情的嚴重了,連忙說道:“分明是你對百花樓中的那個花魁月仙有意,想要從本王手中搶走那個花魁而已!”
“我雖然同月仙早在洛陽熟識,那日晚間看你企圖要對她意圖不軌,我也的確出來勸說與你。可這隻是私交。”夏鴻升對李元昌說道:“而百花樓涉及亂黨之事,我亦有借助我與月仙相熟的方便,而暗中調查百花樓中情況,並查驗她是否為亂黨的心思。可是你卻為一己私欲,不惜縱兵衝入百花樓中掠人,驚動了百花樓亂黨,若非是我與段都尉早有預備,這怕這一下就要前功盡棄,連百花樓中的亂黨都要抓不到了!好好的一條蕩滅長安城中亂黨的線索,就這樣被你葬送。你從百花樓中掠走十數個人,裏麵難保有漏網的亂黨,我問你要人,你卻百般阻撓。莫非,漢王跟百花樓中的亂黨有什麽聯係,想要替他們保人不成?這麽想來,若是有漢王殿下安排,那弄來那些兵器,又能避開城門巡狩和巡夜武侯,那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休要血口噴人!”李元昌頓時怒極,連忙辯解道:“我又如何知道那百花樓涉及亂黨之事?!你與那月……”
“住嘴!”李世民在上麵低喝一聲,李元昌趕緊閉了嘴,卻見李世民轉頭對王德說道:“傳段瓚即刻覲見!”
王德躬身一禮,然後便匆匆出去找人傳召段瓚去了。沒有等上多久,段瓚就到了皇宮之中。
看到夏鴻升被綁縛了起來,段瓚頓時大吃一驚,愣了愣看向了李世民,卻聽李世民說道:“你且將方才的話再說一遍。”
夏鴻升點點頭,將剛才說過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李世民看向了段瓚:“他方才所言,可是真的?”
“回陛下,確是如此。臣與夏侯一直在暗中調查百花樓,想要順藤摸瓜。亂黨在長安城中肯定不止這一處地點,原本臣與夏侯想著可以抓住百花樓這條線索,找出這些亂黨是如何聯係,如何運作,同京中何人有所勾結的。如今卻是不行了。幸好早有考量,安排有特戰隊一直暗中在外圍包圍著百花樓,今日好歹算是抓住了百花樓中一幹亂黨,否則,恐怕這段時日來的努力,便要全都白費了。”段瓚躬身對李世民說道。
聽了段瓚的話,李元昌此時終於是臉色大變,李世民沒有說話,隻是一雙鷹目卻凝向了李元昌過去。
良久過去,李世民才收回了目光,看向了夏鴻升去,擺了擺手,說道:“把他鬆開。”
後麵那兩個人立刻將夏鴻升解開,然後又聽李世民說道:“既然百花樓中的一幹人等都已經被爾等捉拿,接下來,你二人便去逐一審問,務必要問出有用處的東西來。”
“微臣遵命!”夏鴻升與段瓚二人躬身說道。
“元昌,你身為皇室宗親,理當做出表率,克己守禮,卻三番五次折損皇家臉麵。朕念你乃是朕的弟弟,有心留你在父親麵前盡孝,故而不忍多加責罰,讓你留在京中。可你卻變本加厲,竟然還明目張膽的去青樓搶人,恩?!皇家的臉麵,都被你丟盡了!”李世民一拍桌子,冷眼盯著李元昌,沉聲說道:“自今日起,你便留在府中不得外出,直至此事終了!元昌,你好自為之!”
“我!……臣,臣弟遵命!”李元昌低頭行了一禮。
“夏鴻升,你擅自帶兵圍攻王府,雖然事出有因,然責罰不可免。罰你一年俸祿,回去好好徹查百花樓之事!”
“臣遵命,謝陛下開恩。”夏鴻升躬身行了一禮,說道。(未完待續)
“今日之事,朕要一個解釋!”良久之後,李世民才聲音低沉的開了口。聽聲音,那句話好似是從牙縫中擠出來一樣,就可以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惱怒了。
“皇兄!這件事情您一定要為臣弟做主!”李元昌朝李世民躬身說道:“這些人不把皇室宗親放在眼裏,就是不把皇家放在眼裏!這個夏鴻升,今日竟然膽敢率兵強行攻入王府之中,此等舉動,與謀逆何異?!臣弟請以謀逆之罪論處!”
“夏鴻升,你今日可是真的率兵,強行攻入了王府之中?”李世民盯著夏鴻升,一字一句的問道。
夏鴻升麵色不改,說道:“回稟陛下,是。”
“大膽!”李世民一拍桌子:“你可知道,若無朕的命令,私自用兵已是大罪,更何況兵圍王府,強行攻入,此乃謀逆之舉!按律當斬!”
夏鴻升抬頭看著李世民,說道:“陛下,微臣雖然攻入王府,但是卻並私自用兵,更不是要謀逆。相反,臣想要奏請陛下,拘謹漢王殿下,直至查清其是否同亂黨有所牽連,是否為前太子亂黨餘孽提供出入長安之便利之後,再行定奪其是否有罪。”
李元昌臉色一變,立刻指著夏鴻升罵道:“豎子!休要血口噴人!分明是你擅闖王府。謀逆在先,如今竟敢反咬一口?!”
李世民看看夏鴻升,又看看那李元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道:“道宗,你與河間郡王為何一同來此?”
“回稟陛下,今日臣與河間郡王恰巧經過漢王府,看到了夏侯兵圍漢王府的過程,故而一同前來。”
“哦?”李世民看看二人,說道:“既然目睹。且從實講來。”
“是!”李道宗躬身答道:“今日臣往河間郡王府上拜訪,之後正欲離去。河間郡王送臣出了門,就見一隊大唐刀鋒隊員疾馳而過,於是心下吃驚,便隨了上去。見其停下在了漢王府門前,上前喊話,說是讓漢王殿下將藏於其府中的百花樓之人交出來,因為百花樓乃是亂黨於長安城中集結之所,故而百花樓中之人俱都存在嫌疑,需要帶走查明。數十個大唐刀鋒隊員在漢王府門外呼喊了快一炷香的功夫,可是漢王府卻始終緊閉大門,無人應答。其間臣與河間郡王向夏侯文明了緣由,河間郡王便也前去敲了門。說若真是百花樓關乎亂黨,則事關重大,請漢王開門說明一下。若是誤會,說開也就罷了。可是漢王仍舊拒不開門。到最後更是講府中衛兵調出,拒不承認府中有百花樓之中。之後夏侯才下令進攻,攻入了漢王府,找出來那些百花樓中的人之後,便又即刻將人撤出來了。自己則留下了等著,直至程將軍將其綁來。臣看到便是如此。具體的情況,還請陛下向夏侯問明。”
“百花樓?亂黨?”李世民的眉頭就擰起來了,眼中一凝,看向了夏鴻升:“說清楚!”
“是!”夏鴻升被兩個軍士扭著,無法行禮,挺身說道:“臣當初在百花樓中不經意間看到了一個在百花樓中打雜的小廝,他的麵孔讓微臣覺得有些眼熟,回去之仔細想想,覺得像是當初臣被那夥亂黨劫到了岐州之後所關押之地的一個人。陛下曾對臣下過調查亂黨的命令,故而臣與段都尉商議之後,派出了間諜混入百花樓中進行調查,可是卻未曾有所收獲。一直到後來,微臣以為是自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是杯弓蛇影了,正準備將人手撤回來,卻被間諜暗中發現百花樓趁夜偷偷往樓中運入了好幾車兵器來。私藏如此大量的兵器,已然形同謀逆,本來段都尉是準備直接將百花樓剿滅,但是微臣二人仔細商議之後,覺得若是立即剿滅了百花樓,雖然滅了亂黨在長安城中的集散之地,可也隻是這一處而已。難保亂黨不會狡兔三窟,在長安城中有多個藏匿之地和產業。而且,微臣等也不清楚那些亂黨是如何弄到這麽多的兵器,如何避過的城門巡狩和巡夜武侯,將兵器運到百花樓中的。故而,微臣與段都尉準備放長線釣大魚,一方麵派大唐刀鋒潛伏於百花樓周圍,隨時準備動手,另一方麵,派間諜順藤摸瓜,欲圖通過百花樓挖掘出亂黨在長安城中的所有勢力,和與其相關的人來。”
夏鴻升說完,看了一眼李元昌來,又說道:“本來,這個計劃經過周密的安排,已經快要看到成效了。間諜人員已經進入到了百花樓中做活,很快就能夠直接參與到其中去了。可是今日漢王忽然率府中私兵衝入了百花樓,從百花樓中帶走了人,打草驚蛇。無奈之下,臣與段都尉隻得放棄了後續所有的計劃,提前攻破百花樓,將百花樓中一幹人捉拿。百花樓既是亂黨集散之地,則樓中的每個人都可能與亂黨有所幹係,故而絕不能有漏網之魚。所以微臣才到漢王府前要人,結果漢王殿下非但不將人交出來,反而百般阻撓。萬般無奈之下,微臣隻得命令特戰隊員強行攻入王府,將百花樓的人從漢王府中捉拿了出來。”
“胡說!”李元昌聽了夏鴻升的解釋,這會兒也總算是意識到事情的嚴重了,連忙說道:“分明是你對百花樓中的那個花魁月仙有意,想要從本王手中搶走那個花魁而已!”
“我雖然同月仙早在洛陽熟識,那日晚間看你企圖要對她意圖不軌,我也的確出來勸說與你。可這隻是私交。”夏鴻升對李元昌說道:“而百花樓涉及亂黨之事,我亦有借助我與月仙相熟的方便,而暗中調查百花樓中情況,並查驗她是否為亂黨的心思。可是你卻為一己私欲,不惜縱兵衝入百花樓中掠人,驚動了百花樓亂黨,若非是我與段都尉早有預備,這怕這一下就要前功盡棄,連百花樓中的亂黨都要抓不到了!好好的一條蕩滅長安城中亂黨的線索,就這樣被你葬送。你從百花樓中掠走十數個人,裏麵難保有漏網的亂黨,我問你要人,你卻百般阻撓。莫非,漢王跟百花樓中的亂黨有什麽聯係,想要替他們保人不成?這麽想來,若是有漢王殿下安排,那弄來那些兵器,又能避開城門巡狩和巡夜武侯,那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休要血口噴人!”李元昌頓時怒極,連忙辯解道:“我又如何知道那百花樓涉及亂黨之事?!你與那月……”
“住嘴!”李世民在上麵低喝一聲,李元昌趕緊閉了嘴,卻見李世民轉頭對王德說道:“傳段瓚即刻覲見!”
王德躬身一禮,然後便匆匆出去找人傳召段瓚去了。沒有等上多久,段瓚就到了皇宮之中。
看到夏鴻升被綁縛了起來,段瓚頓時大吃一驚,愣了愣看向了李世民,卻聽李世民說道:“你且將方才的話再說一遍。”
夏鴻升點點頭,將剛才說過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李世民看向了段瓚:“他方才所言,可是真的?”
“回陛下,確是如此。臣與夏侯一直在暗中調查百花樓,想要順藤摸瓜。亂黨在長安城中肯定不止這一處地點,原本臣與夏侯想著可以抓住百花樓這條線索,找出這些亂黨是如何聯係,如何運作,同京中何人有所勾結的。如今卻是不行了。幸好早有考量,安排有特戰隊一直暗中在外圍包圍著百花樓,今日好歹算是抓住了百花樓中一幹亂黨,否則,恐怕這段時日來的努力,便要全都白費了。”段瓚躬身對李世民說道。
聽了段瓚的話,李元昌此時終於是臉色大變,李世民沒有說話,隻是一雙鷹目卻凝向了李元昌過去。
良久過去,李世民才收回了目光,看向了夏鴻升去,擺了擺手,說道:“把他鬆開。”
後麵那兩個人立刻將夏鴻升解開,然後又聽李世民說道:“既然百花樓中的一幹人等都已經被爾等捉拿,接下來,你二人便去逐一審問,務必要問出有用處的東西來。”
“微臣遵命!”夏鴻升與段瓚二人躬身說道。
“元昌,你身為皇室宗親,理當做出表率,克己守禮,卻三番五次折損皇家臉麵。朕念你乃是朕的弟弟,有心留你在父親麵前盡孝,故而不忍多加責罰,讓你留在京中。可你卻變本加厲,竟然還明目張膽的去青樓搶人,恩?!皇家的臉麵,都被你丟盡了!”李世民一拍桌子,冷眼盯著李元昌,沉聲說道:“自今日起,你便留在府中不得外出,直至此事終了!元昌,你好自為之!”
“我!……臣,臣弟遵命!”李元昌低頭行了一禮。
“夏鴻升,你擅自帶兵圍攻王府,雖然事出有因,然責罰不可免。罰你一年俸祿,回去好好徹查百花樓之事!”
“臣遵命,謝陛下開恩。”夏鴻升躬身行了一禮,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