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中,夏鴻升拜見了李世民,將自己寫給李孝恭的書信先教李世民看了,準備經由間諜營,連同李世民的回信一道傳給李孝恭。也告知了李世民自己想要往廣州、泉州、閩州三地去一趟的想法。
“你想親自去那裏走一趟?”李世民對於夏鴻升的想法,有些詫異:“當時你便主動請纓,想要去琉球。你對那一帶倒是執著。”
“不是微臣執著,實在是那三個地方關乎大唐的海上利益。”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陛下也看過我給陛下的地圖了,陸地就那麽多,剩餘的全都是海。大唐早晚是要往海上發展的。閩州、泉州、廣州,尤其是廣州,已經有了這個基礎,是個開頭,微臣想要讓這個頭開的好一些,別被一些其他的東西給耽擱了!”
“南邊,江南道還有大片荒山野林,嶺南道除了那幾個城縣,其餘更是尚待開發。北邊,漢家兒郎埋骨遼東的仇還沒報,高句麗失地仍未收複。西邊,薛延陀部日益壯大,吐穀渾又常在商路上動作,阻礙大唐商隊西行。”李世民搖了搖頭,對夏鴻升說道:“路要一步步的走,本土未定,何以海上?大唐便就是要發展海洋,也得等到國土徹底安定之後再說。”
“微臣當然不是讓陛下現在就放著大唐本土周圍不管,而將注意力去放到海洋。”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微臣是想未雨綢繆。陛下隻管照著自己的決定,一步步的安定大唐本土,臣隻是跑的稍快一些,在前麵為陛下淌開一條路來,等到陛下將目光轉向這邊的時候,可以走的快一些,順一些。”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孝恭信中言及廣州、泉州等地有人與海賊私通,收取錢財一事,朕會令人徹查的。至於夏卿,朕暫時不會讓你去那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夏卿還是先安心造船,其他的事情,日後再說。”
夏鴻升聽了李世民的話,有些失望,但是聽李世民語氣堅決,也就隻能暫時放棄了。
其實,在夏鴻升看來,發展海上貿易,對於開發江南、嶺南,並無衝突。甚至能夠帶來大量的財富供以國內的開發。
“既然陛下這麽說了,那微臣自當遵旨。”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不錯,陛下想來也是知道的,微臣私下裏有個西行商隊,從長安出發,出陽關,過西域諸國,經波斯等地,一直到大秦。一次商隊來回,一年就過去了,所獲之利,給了商隊分紅之後,微臣自己所得在數十萬貫,這就是涇陽書院裏麵所花費之來源。陛下可曾知道,若是換做海路,從廣州出發,沿海路可達林邑、天竺、波斯,最後同樣可至於大秦。海船載物,在陸路的數倍,甚至於十數倍。而所需之時間,卻至多在陸路的一半,乃至於三一。陛下您想,這能帶回來多少財富?陛下可能說,這些財富帶回來,是到了那些海商的手裏了。可是海商富裕了,他就會花錢,他花的錢越多,所獲得財富的人就越多,就能帶動一個地方的富裕。地方上富裕了,大唐不就富裕了?大唐有了更多的財富,無論是開發嶺南,亦或是進行戰備,不就都更加順利了?”
“朕明白這個理兒。”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隻是,眼下朕還有一件事情要做,沒做完這件事情,朕不能分心海上,也不能讓朕的大臣、朕的軍隊,朕的百姓分心海上。”
夏鴻升一愣:“敢問陛下,是何事情?”
“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李世民長歎一聲:“先漢舊中國之有,而今為他人所據。煬帝之時,欲使收複,完全國土,然其能不行,其力不殆,終使無數漢家兒郎枯骨遼東。朕今既為天子,我大唐四海升平,兵強馬壯,朕亦當不忘國土,收複遼東,為中國報子弟之仇。”(注:中國一詞古代為中原之意,亦代指掌控中原大地的國家,是華夏中原王朝的統稱)
“遼東?”夏鴻升又是一怔:“高句麗!”
現下才貞觀五年,李世民收複遼東,征伐高麗的想法竟然提前了這麽多!
“不錯!”李世民神色一肅,說道:“遼東之地,本為漢土,而後中原大亂,為高句麗趁機所據。今我大唐之軍事,四海之內再無敵手,不但士卒精於作戰,悍不畏死,更有良將無數。憑如今大唐軍中之配備,孰能撼動?此時不收複遼東,全其國土,更待何時?難道要等朕老了,等那些能征善戰的良將都去世?!華夏國土,縱是一寸,亦不可丟!”
夏鴻升深吸了一口氣,李世民雖然武功高於文治,但是李世民也更加善於隱忍勃發。隱忍勃發,是唐太宗的一大優點,就好比******之恥,從李淵建唐就開始了,李世民隱忍之下,積攢力量,等待時機,最終猛然勃發,一舉將其蕩滅。所以在原本的曆史上,李世民雖有收複遼東之意,但是考慮到唐初經過連年戰爭,將士傷殘,國力衰弱,需要一段時期的休養生息,所以遲遲沒有動手。可是如今,夏鴻升所帶來種種變化,使大唐的軍隊變得更加強大和善於作戰了。尤其是前段時間火器的出現,更加空前提高了李世民對於大唐軍隊的信心,於是,收複遼大,征伐高麗的念頭,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不過,現在打高麗,是不是有些早?
早個屁!夏鴻升心底罵自己了一句。
華夏國土,縱是一寸,亦不可丟!
李世民的這句話,如同一根針一樣刺進了夏鴻升的心中。
後世裏的種種不平等條約,割占我華夏多少土地。邊界爭端,東海糾紛,南海爭端……去你媽的!
中國要發展,更要崛起,所以隻能隱忍,隻能暫嚐委屈,隻能暫充窩囊,隻能擱置爭議,隻能共同開發。
但是!中國終有強硬的那一天!
到了那一天,寸土都不能丟!中國,一點兒都不能少!
“臣明白了!”夏鴻升神色一凝,肅然說道:“國土所在,寸土必爭!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臣向陛下保證,遼東必歸,高句麗,必亡!”(未完待續。)
“你想親自去那裏走一趟?”李世民對於夏鴻升的想法,有些詫異:“當時你便主動請纓,想要去琉球。你對那一帶倒是執著。”
“不是微臣執著,實在是那三個地方關乎大唐的海上利益。”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陛下也看過我給陛下的地圖了,陸地就那麽多,剩餘的全都是海。大唐早晚是要往海上發展的。閩州、泉州、廣州,尤其是廣州,已經有了這個基礎,是個開頭,微臣想要讓這個頭開的好一些,別被一些其他的東西給耽擱了!”
“南邊,江南道還有大片荒山野林,嶺南道除了那幾個城縣,其餘更是尚待開發。北邊,漢家兒郎埋骨遼東的仇還沒報,高句麗失地仍未收複。西邊,薛延陀部日益壯大,吐穀渾又常在商路上動作,阻礙大唐商隊西行。”李世民搖了搖頭,對夏鴻升說道:“路要一步步的走,本土未定,何以海上?大唐便就是要發展海洋,也得等到國土徹底安定之後再說。”
“微臣當然不是讓陛下現在就放著大唐本土周圍不管,而將注意力去放到海洋。”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微臣是想未雨綢繆。陛下隻管照著自己的決定,一步步的安定大唐本土,臣隻是跑的稍快一些,在前麵為陛下淌開一條路來,等到陛下將目光轉向這邊的時候,可以走的快一些,順一些。”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孝恭信中言及廣州、泉州等地有人與海賊私通,收取錢財一事,朕會令人徹查的。至於夏卿,朕暫時不會讓你去那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夏卿還是先安心造船,其他的事情,日後再說。”
夏鴻升聽了李世民的話,有些失望,但是聽李世民語氣堅決,也就隻能暫時放棄了。
其實,在夏鴻升看來,發展海上貿易,對於開發江南、嶺南,並無衝突。甚至能夠帶來大量的財富供以國內的開發。
“既然陛下這麽說了,那微臣自當遵旨。”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不錯,陛下想來也是知道的,微臣私下裏有個西行商隊,從長安出發,出陽關,過西域諸國,經波斯等地,一直到大秦。一次商隊來回,一年就過去了,所獲之利,給了商隊分紅之後,微臣自己所得在數十萬貫,這就是涇陽書院裏麵所花費之來源。陛下可曾知道,若是換做海路,從廣州出發,沿海路可達林邑、天竺、波斯,最後同樣可至於大秦。海船載物,在陸路的數倍,甚至於十數倍。而所需之時間,卻至多在陸路的一半,乃至於三一。陛下您想,這能帶回來多少財富?陛下可能說,這些財富帶回來,是到了那些海商的手裏了。可是海商富裕了,他就會花錢,他花的錢越多,所獲得財富的人就越多,就能帶動一個地方的富裕。地方上富裕了,大唐不就富裕了?大唐有了更多的財富,無論是開發嶺南,亦或是進行戰備,不就都更加順利了?”
“朕明白這個理兒。”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隻是,眼下朕還有一件事情要做,沒做完這件事情,朕不能分心海上,也不能讓朕的大臣、朕的軍隊,朕的百姓分心海上。”
夏鴻升一愣:“敢問陛下,是何事情?”
“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李世民長歎一聲:“先漢舊中國之有,而今為他人所據。煬帝之時,欲使收複,完全國土,然其能不行,其力不殆,終使無數漢家兒郎枯骨遼東。朕今既為天子,我大唐四海升平,兵強馬壯,朕亦當不忘國土,收複遼東,為中國報子弟之仇。”(注:中國一詞古代為中原之意,亦代指掌控中原大地的國家,是華夏中原王朝的統稱)
“遼東?”夏鴻升又是一怔:“高句麗!”
現下才貞觀五年,李世民收複遼東,征伐高麗的想法竟然提前了這麽多!
“不錯!”李世民神色一肅,說道:“遼東之地,本為漢土,而後中原大亂,為高句麗趁機所據。今我大唐之軍事,四海之內再無敵手,不但士卒精於作戰,悍不畏死,更有良將無數。憑如今大唐軍中之配備,孰能撼動?此時不收複遼東,全其國土,更待何時?難道要等朕老了,等那些能征善戰的良將都去世?!華夏國土,縱是一寸,亦不可丟!”
夏鴻升深吸了一口氣,李世民雖然武功高於文治,但是李世民也更加善於隱忍勃發。隱忍勃發,是唐太宗的一大優點,就好比******之恥,從李淵建唐就開始了,李世民隱忍之下,積攢力量,等待時機,最終猛然勃發,一舉將其蕩滅。所以在原本的曆史上,李世民雖有收複遼東之意,但是考慮到唐初經過連年戰爭,將士傷殘,國力衰弱,需要一段時期的休養生息,所以遲遲沒有動手。可是如今,夏鴻升所帶來種種變化,使大唐的軍隊變得更加強大和善於作戰了。尤其是前段時間火器的出現,更加空前提高了李世民對於大唐軍隊的信心,於是,收複遼大,征伐高麗的念頭,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不過,現在打高麗,是不是有些早?
早個屁!夏鴻升心底罵自己了一句。
華夏國土,縱是一寸,亦不可丟!
李世民的這句話,如同一根針一樣刺進了夏鴻升的心中。
後世裏的種種不平等條約,割占我華夏多少土地。邊界爭端,東海糾紛,南海爭端……去你媽的!
中國要發展,更要崛起,所以隻能隱忍,隻能暫嚐委屈,隻能暫充窩囊,隻能擱置爭議,隻能共同開發。
但是!中國終有強硬的那一天!
到了那一天,寸土都不能丟!中國,一點兒都不能少!
“臣明白了!”夏鴻升神色一凝,肅然說道:“國土所在,寸土必爭!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臣向陛下保證,遼東必歸,高句麗,必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