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如今兵器完備,可依法建製,如此方可依法練軍!”馮行滿作為往日軍中把總,乃總兵官營哨製特有軍銜,武官正七品職。
如今雖然官不官,民不民的,但是他心中還是希望能夠再次確立自家地位,實在是他在李璟一夥人中,地位最為尷尬。
按說他本統帥四百餘人的把總,在投靠李璟的眾人中原本地位最高,按常理道本該居於李璟麾下第二人,但不知怎的,他如今的地位,卻含糊不定。
李璟練軍,以百人為一隊,設隊率一職,以他與趙默笙,譚武,鄭仁寶四人各位隊率,按說自家領了第一隊,但總是遭李璟奪權,第一隊幾乎成了李璟的親衛隊,哪有他的地方。
所以他眼見武器裝備完善,迫切想讓李璟確立自家地位,以擺脫尷尬的局麵。
“諸位也是這般認為?”李璟含笑瞧著幾個隊率,眼見他們各個掩麵不肯開口,心中明了,“到了今日,咱們也該確定自家的目標了。”
李璟將他們招呼到一塊沒人的地方,又派人去請李登高過來,眼下自己這六人,就是這個小團體的主事人了。
“咱們殺了大族那麽多人,連明軍一個百戶所都叫咱們殺光了,往後的日子,官軍不能容忍,咱們要麽聚眾為寇,要麽席卷天下為賊。”
見眾人讚同,又仔細分析道,“若占山為王,咱們和以前有什麽分別呢?何不直接在慧濟寺中出家為僧來的痛快?故而這條路,隻是暫時棲身之地而已。
況且千百年前,陳涉(古人稱呼,實指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登高一呼,聚眾數十萬,席卷天下,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我等就差了?!”
這樣說著,聲音漸漸高昂,幾個大漢圍著,聽到這幾句煽動人心的話,頓時鼻呼粗氣,臉色漸漸脹紅,隻是他們心中忐忑,不知這般有沒有前途,都緊盯著李璟不肯開口。
李璟也沒打算就憑自家一句話,就打動他們,叫他們死心塌地的跟隨自家造反,心中早有一套腹稿,這會直接全部和盤托出,“我遍觀局勢,如今已經到了最好的時機,晉南流寇聚眾如今二十幾萬,而朝廷無道,民間愁苦久也。”
又指了指鄭仁寶,以他的經曆示範,“連鄭兄弟這般的,都活命不成,爾等去想大夥是不是到了破家流亡之際?!”
“是啊,即便家鄉不曾遭到兵禍,我等也活不下去了,眼見秋收在即,家中卻連熬下去的錢糧都沒有了,況且秋收之後,就是秋稅,今年這世道,哪裏還有餘錢交稅啊!”鄭仁寶歎息一聲,想到自家悲慘事,忍不住濕了眼淚。
李璟見調動了大夥的情緒,直接趁熱打鐵,蠱惑著開口,“而今朝廷勢弱,山西不過兵馬萬餘,而北邊宣大一線邊軍防備漠北諸部,不能南顧,咱們在晉中起兵,觀測時局。
若朝廷發大軍前來征討,則勢必南邊流寇兵鋒更甚,如此首尾難顧,誰人勢大,則先打誰,我們隻需攻占鄉野,廣收流民,趁機壯大就是。”
頓了頓,見眾人都聽的入迷,又繼續說道,“如今秋收秋稅在即,我觀各地農田多有遭災,而朝廷為籌集兵餉,勢必加征,如此農民破家就在眼前,若咱們能把握這次機會,號召起義,必定從者如雲。
他日我等建功立業,或曰招安,或曰割據一方,以圖大事,封侯拜相,豈不快哉?!”
譚武早就按捺不住,直接脫口而出,“主公,若真是如此,咱們還等什麽,直接豁出去幹了!”想他一身武藝高超,衝陣殺敵不在話下,但無奈朝廷不用義士,反用奸邪,叫他浪費了一身好本事。
“譚兄弟慎言!”馮行滿這會到是糾結了,嗬斥了一聲譚武,他決計是沒有造反奪取天下的心思啊,走到這步,也不過是想立下功業,重新歸入朝廷罷了。
隻聽他嗬退了譚武,好生琢磨一會開口道,“主公,我等以往具為朝廷官軍,吃慣了糧餉,今後若是貿然起兵,恐怕內心不安啊。”
“那你待怎的?”平素裏沉默不語的趙默笙突然開了口,矛頭直指往日的頭領,“難道大夥就一直躲藏在山上嗎?主公為了我等,連祖業都拋棄了,如今你說這話,如何能過的去?!”
這話說的也不是無的放矢,馮行滿自打投靠李璟之後,每逢遇事,總是猶豫不決,瞻前顧後,總想著自家退路,不就是舍不得自家百畝良田嗎?合著大夥以往跟隨,都是假的不成?
“切勿傷了和氣,”李璟不得不出來打圓場了,雖說他瞧著僧丁內部分裂,心中欣喜,但為了維護表麵的團結,不得不訓斥趙默笙了。
不過這軍製,不得不改了,冷兵器時代戰陣自己也不熟悉,但料想必定有其中的道理,若是胡亂改動,恐怕上了戰場自亂了陣腳才是真的。
“我欲改動軍製,以區分我等與大明軍隊的區別,隻是如今兵少,無須改動太多,暫以伍-什-排-隊-都-營五等,以五人為一伍,二伍一什,三什一排,三排一隊,三隊一都,三都一營,如何?”
李璟心中這個編製,一直以東虜韃子為作戰目標,一伍有五人,一什十一人,一排三十五人,一隊一百一十人,一都三百五十人加上單獨的斥候,後勤等約四百人,一營配上炮隊外帶一個預備都一千五百人。
以營都為基本作戰單位,滿洲一個牛錄三百人,但時常缺編少額,以二百人計,一都配以精銳裝備,加以敢戰決死之心,與其作戰,並無問題,韃子也不過是騎馬射箭的馬上步兵罷了。
若日後部隊壯大,以營組合,編練成軍鎮,參與戰略決戰和主力會戰,絕無問題。
如此一一解釋出來,就瞧著眾人,一臉期待,畢竟起家階段,免不了眼前這些人的幫助。
鄭仁寶與李登高不通軍略,一個半路出家,一個主管後勤,哪裏有開口的言語,馮行滿聽罷,心中一突,攏共就四百人,按照李璟所說,編練為一個都,下設三隊,那自家的地位呢?
還是譚武沒考慮什麽,直接開了口,“主公如何說,某就照做。”
說著,又去捅捅仍舊在思考中的趙默笙,示意他如何想法,趙默笙沉思一會,見他靠過來,也沒說話,隻是不時瞧瞧馮行滿,又去看一臉期待的李璟,嘴巴動了動,終究沒有開口。
“果然還是把總出身,威壓不小,連趙默笙方才開口反對他,這會到了關鍵時候,反而不敢反對了。”李璟心中想著,原本自家還想乘此良機,一舉平息馮行滿對軍權的染指。
可惜幫襯的人太少,若是強行解決,鬧僵了就不好辦,隻得緩和著說道,“我欲起兵,實屬迫於無奈,今有軍一都,我為校尉,立馮行滿為副尉,共掌全軍。”
如此,馮行滿稍稍放心,可是心底仍舊止不住的失落,自家原本掌握一隊精兵,如今卻做了李璟的副手,失了兵權,難免失意。
又聽李璟道,“諸將聽令!以趙默笙為第一隊隊率,譚武為第二隊隊率,鄭仁寶為第三隊隊率,原屬馮副尉一隊編入上述三隊,取青壯七十人單設教導隊,由我親自操練,以李登高為後勤司主管,統屬全軍一應雜事。”
“是!”上述幾人一聽自家任命,頓時開口應聲,隻是馮行滿心中不岔,暗道果然如此……
如今雖然官不官,民不民的,但是他心中還是希望能夠再次確立自家地位,實在是他在李璟一夥人中,地位最為尷尬。
按說他本統帥四百餘人的把總,在投靠李璟的眾人中原本地位最高,按常理道本該居於李璟麾下第二人,但不知怎的,他如今的地位,卻含糊不定。
李璟練軍,以百人為一隊,設隊率一職,以他與趙默笙,譚武,鄭仁寶四人各位隊率,按說自家領了第一隊,但總是遭李璟奪權,第一隊幾乎成了李璟的親衛隊,哪有他的地方。
所以他眼見武器裝備完善,迫切想讓李璟確立自家地位,以擺脫尷尬的局麵。
“諸位也是這般認為?”李璟含笑瞧著幾個隊率,眼見他們各個掩麵不肯開口,心中明了,“到了今日,咱們也該確定自家的目標了。”
李璟將他們招呼到一塊沒人的地方,又派人去請李登高過來,眼下自己這六人,就是這個小團體的主事人了。
“咱們殺了大族那麽多人,連明軍一個百戶所都叫咱們殺光了,往後的日子,官軍不能容忍,咱們要麽聚眾為寇,要麽席卷天下為賊。”
見眾人讚同,又仔細分析道,“若占山為王,咱們和以前有什麽分別呢?何不直接在慧濟寺中出家為僧來的痛快?故而這條路,隻是暫時棲身之地而已。
況且千百年前,陳涉(古人稱呼,實指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登高一呼,聚眾數十萬,席卷天下,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我等就差了?!”
這樣說著,聲音漸漸高昂,幾個大漢圍著,聽到這幾句煽動人心的話,頓時鼻呼粗氣,臉色漸漸脹紅,隻是他們心中忐忑,不知這般有沒有前途,都緊盯著李璟不肯開口。
李璟也沒打算就憑自家一句話,就打動他們,叫他們死心塌地的跟隨自家造反,心中早有一套腹稿,這會直接全部和盤托出,“我遍觀局勢,如今已經到了最好的時機,晉南流寇聚眾如今二十幾萬,而朝廷無道,民間愁苦久也。”
又指了指鄭仁寶,以他的經曆示範,“連鄭兄弟這般的,都活命不成,爾等去想大夥是不是到了破家流亡之際?!”
“是啊,即便家鄉不曾遭到兵禍,我等也活不下去了,眼見秋收在即,家中卻連熬下去的錢糧都沒有了,況且秋收之後,就是秋稅,今年這世道,哪裏還有餘錢交稅啊!”鄭仁寶歎息一聲,想到自家悲慘事,忍不住濕了眼淚。
李璟見調動了大夥的情緒,直接趁熱打鐵,蠱惑著開口,“而今朝廷勢弱,山西不過兵馬萬餘,而北邊宣大一線邊軍防備漠北諸部,不能南顧,咱們在晉中起兵,觀測時局。
若朝廷發大軍前來征討,則勢必南邊流寇兵鋒更甚,如此首尾難顧,誰人勢大,則先打誰,我們隻需攻占鄉野,廣收流民,趁機壯大就是。”
頓了頓,見眾人都聽的入迷,又繼續說道,“如今秋收秋稅在即,我觀各地農田多有遭災,而朝廷為籌集兵餉,勢必加征,如此農民破家就在眼前,若咱們能把握這次機會,號召起義,必定從者如雲。
他日我等建功立業,或曰招安,或曰割據一方,以圖大事,封侯拜相,豈不快哉?!”
譚武早就按捺不住,直接脫口而出,“主公,若真是如此,咱們還等什麽,直接豁出去幹了!”想他一身武藝高超,衝陣殺敵不在話下,但無奈朝廷不用義士,反用奸邪,叫他浪費了一身好本事。
“譚兄弟慎言!”馮行滿這會到是糾結了,嗬斥了一聲譚武,他決計是沒有造反奪取天下的心思啊,走到這步,也不過是想立下功業,重新歸入朝廷罷了。
隻聽他嗬退了譚武,好生琢磨一會開口道,“主公,我等以往具為朝廷官軍,吃慣了糧餉,今後若是貿然起兵,恐怕內心不安啊。”
“那你待怎的?”平素裏沉默不語的趙默笙突然開了口,矛頭直指往日的頭領,“難道大夥就一直躲藏在山上嗎?主公為了我等,連祖業都拋棄了,如今你說這話,如何能過的去?!”
這話說的也不是無的放矢,馮行滿自打投靠李璟之後,每逢遇事,總是猶豫不決,瞻前顧後,總想著自家退路,不就是舍不得自家百畝良田嗎?合著大夥以往跟隨,都是假的不成?
“切勿傷了和氣,”李璟不得不出來打圓場了,雖說他瞧著僧丁內部分裂,心中欣喜,但為了維護表麵的團結,不得不訓斥趙默笙了。
不過這軍製,不得不改了,冷兵器時代戰陣自己也不熟悉,但料想必定有其中的道理,若是胡亂改動,恐怕上了戰場自亂了陣腳才是真的。
“我欲改動軍製,以區分我等與大明軍隊的區別,隻是如今兵少,無須改動太多,暫以伍-什-排-隊-都-營五等,以五人為一伍,二伍一什,三什一排,三排一隊,三隊一都,三都一營,如何?”
李璟心中這個編製,一直以東虜韃子為作戰目標,一伍有五人,一什十一人,一排三十五人,一隊一百一十人,一都三百五十人加上單獨的斥候,後勤等約四百人,一營配上炮隊外帶一個預備都一千五百人。
以營都為基本作戰單位,滿洲一個牛錄三百人,但時常缺編少額,以二百人計,一都配以精銳裝備,加以敢戰決死之心,與其作戰,並無問題,韃子也不過是騎馬射箭的馬上步兵罷了。
若日後部隊壯大,以營組合,編練成軍鎮,參與戰略決戰和主力會戰,絕無問題。
如此一一解釋出來,就瞧著眾人,一臉期待,畢竟起家階段,免不了眼前這些人的幫助。
鄭仁寶與李登高不通軍略,一個半路出家,一個主管後勤,哪裏有開口的言語,馮行滿聽罷,心中一突,攏共就四百人,按照李璟所說,編練為一個都,下設三隊,那自家的地位呢?
還是譚武沒考慮什麽,直接開了口,“主公如何說,某就照做。”
說著,又去捅捅仍舊在思考中的趙默笙,示意他如何想法,趙默笙沉思一會,見他靠過來,也沒說話,隻是不時瞧瞧馮行滿,又去看一臉期待的李璟,嘴巴動了動,終究沒有開口。
“果然還是把總出身,威壓不小,連趙默笙方才開口反對他,這會到了關鍵時候,反而不敢反對了。”李璟心中想著,原本自家還想乘此良機,一舉平息馮行滿對軍權的染指。
可惜幫襯的人太少,若是強行解決,鬧僵了就不好辦,隻得緩和著說道,“我欲起兵,實屬迫於無奈,今有軍一都,我為校尉,立馮行滿為副尉,共掌全軍。”
如此,馮行滿稍稍放心,可是心底仍舊止不住的失落,自家原本掌握一隊精兵,如今卻做了李璟的副手,失了兵權,難免失意。
又聽李璟道,“諸將聽令!以趙默笙為第一隊隊率,譚武為第二隊隊率,鄭仁寶為第三隊隊率,原屬馮副尉一隊編入上述三隊,取青壯七十人單設教導隊,由我親自操練,以李登高為後勤司主管,統屬全軍一應雜事。”
“是!”上述幾人一聽自家任命,頓時開口應聲,隻是馮行滿心中不岔,暗道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