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架“最好的bf52平安飛抵裏加港東北方的野戰機場,如若蘇聯人看到機艙裏走出的德官中竟有一位空軍元帥和一位空軍上將,必然會不惜代價地在它返航時予以攻擊。


    可惜的是,羅根這一趟並不是走走過場,他已經借老友裏希特霍芬的航空隊參謀部組織了一個非正式的臨時指揮機構,以保障陸空密切協調的複雜需求。


    聞訊而來的陸軍上將曼施坦因,亦將他的“防務司令部”直接遷來。在拉脫維亞人修建、蘇聯人擴建和加固、德國人順勢占用的機場南麵,一片毫不起眼的小樹林成為接下來那個舉世震驚的戰役之絕對策源地


    簡單寒暄之後,曼施坦因迫不及待地向空軍同僚們麵述了此次行動的最新計劃――由於德軍主力已經越過原蘇波邊境進入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蘇軍的大部分兵力仍然被牽製在正麵戰場上,根據空中和地麵偵察,目前蘇軍抽掉了大約4個軍的兵力撲向裏加,2個軍出現在東南方,1個軍出現在東北方,還有1個軍係從北麵的愛沙尼亞地區前來。看起來蘇軍形成了3比1的數量優勢,但曼施坦因認為這些蘇軍部隊匆匆趕來,缺乏重武器支援是一方麵,若是奪取不了戰場製空權,他們的進攻行動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就算他們肯放棄正麵戰場的空中爭奪,也休想從我手中搶回製空權”


    裏希特霍芬自信滿滿地拍著胸脯。經過前期的休整,第4航空隊確實是目前東線三大航空隊中陣容最齊整、裝備最精銳的,2個完全裝備bf190的戰鬥機聯隊構成了一柄無比犀利的空中利刃。自從德軍發動戰略反擊以來,這個航空隊已經確認摧毀了1200多架蘇軍作戰飛機,除了約三分之一是還沒起飛就被消滅在機場之外,其餘800架均是在空戰中取得的戰果,而這也直接催生出一批個人戰績超過50架的大王牌飛行員和大量戰績突破20架的小王牌飛行員


    既然決心全力支持曼施坦因的這次大膽冒險,羅根毫無保留地說:“來之前我已經和海軍方麵進行了協調,他們將用快船把彈藥、油料以及加固和搶修機場用的物資運到裏加,第一批物資今晚就能抵達更具戰略意義的是,我們的空降兵總司令決定將手中保留的預備隊全部調上來――3個傘降團,1個機降團,總兵力接近1萬人”


    “這真是太令人振奮了”曼施坦因眼中閃爍著無限的期待。


    戰場指揮官那種久違的緊張與憧憬亦令羅根感覺良好,出於對曼施坦因的尊敬和認可,他在稱呼中一直是用“您”:


    “在裝甲部隊指揮方麵,我和裏希特霍芬將軍都是非專業的,所以陸戰事務完全交托給您和您的參謀部這裏我隻針對空降作戰和空運補給說明情況:從裏加到莫斯科的公路距離是700公裏,要切斷蘇軍的主要供應線,我們隻需要推進到莫斯科以西大約200公裏處。按照一個裝甲軍的標準消耗,我們每一百公裏至少要占領一座中型機場。根據我們此前的偵察資料,蘇軍在裏加至莫斯科之間共有大型機場2座、中型機場4座、小型機場4座,為此我們推算出了兩條對補給較為有利的路線:北線和南線”


    地圖上代表“北線”的藍色線條有著類似波斯彎刀的弧度,奧斯特羅涅利多沃這三座作為支點的城市都建有相應的機場設施,且彼此之間大致相等的間隔距離有利於空運補給。彎路固然增加了部隊的行軍距離,卻能夠較為有效地避開蘇軍重兵把守的戰略據點和現有部隊的主要集結區域,更重要的是,它甚至給人以直接挺進蘇聯心髒的遐想


    代表“南線”的綠色線條,弧線顯然更為平緩,它從裏加出發後向東北方推進大約100公裏,沿著平原地帶直插奧波奇卡,然後以東偏南的方向推進到大盧基,在那裏切斷蘇軍東西方向的補給線。這條線路的距離要比“北線”縮短了近200公裏,可利用的機場也較多,但是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奧波奇卡和大盧基都是蘇軍的戰略要地,雖說工事經過了幾百年風吹雨打,沒有大口徑重炮或是大機群猛轟仍是難以撼動的,而且駐軍能夠較為便捷地馳援城郊機場,大大增加了德軍空降部隊占領並守住那裏的難度


    盯著空軍總司令帶來的作戰地圖琢磨了片刻,曼施坦因指著藍色線條說:“‘北線’與我們此前謀劃的進軍路線較為吻合,我個人建議采用這個方案”


    羅根點點頭,這也是他心目中的首選項。


    裏希特霍芬補充說:“作為此次作戰的第一個空軍戰略支撐點,裏加機場的規模很有限,隻能集中部署護航戰鬥機,而實施空降和空運的運輸機要從東普魯士和立陶宛的軍用機場起飛,這勢必造成效率上的消極影響因此,我建議留守在裏加港的部隊抓緊時間修建新的野戰機場,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曼施坦因不假思索地答道:“這項工作可以交給我們的第290步兵師和海軍陸戰旅。對了,元帥,上將,第22機降師怎麽安排,從陸路或是海路返回後方機場?”


    “現在根本來不及把先前空降的滑翔機收集起來並進行搶修,除了傘兵之外,其餘人員隻能暫時充當步兵使用”羅根有些無奈地說,就訓練成本和戰鬥技能而言,機降師的老兵們顯然是比步兵更為寶貴的資源。


    這時候,機場上的轟鳴聲正一陣緊接著一陣,在戰鬥機的掩護下,隸屬於第4航空隊的容克運輸機滿載汽油、坦克炮彈和維修配件而來。這種空運對於擁有兩個裝甲師和一個摩托化師的裝甲軍來說似乎有些杯水車薪,但一百個架次下來,累計空運的物資量仍足以令這個裝甲軍獲得一天全速運轉的動力


    曼施坦因看了看表:“現在是下午第22裝甲師作為先頭部隊兩個小時後就能完成出擊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如果順利的話,午夜前後能夠進抵奧斯特羅第3摩托化師已經處於待命狀態,隨時都能夠跟隨裝甲師出擊,第8裝甲師入夜後即能夠完成出擊準備工作”


    “事不宜遲,我這就與斯圖登特元帥聯絡,天黑之前以一個空降團突襲奧斯特羅機場並就地堅守。”羅根高一調對在場的眾軍官們說,“此次行動一定要快,不能讓蘇聯人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在快的基礎上,希望大家足夠重視每一個細節,尤其注意情報方麵的反饋”


    確定了作戰方案之後,軍官們各自返回部隊。羅根、裏希特霍芬以及曼施坦因三人走出蘇聯人搭建的林間木屋,8月的天氣本該是非常悶熱的,但靠近溫潤的波羅的海,這機場上涼風習習,黃褐色的機場跑道處於大片翠綠植被的環繞之下,也難怪蘇軍能夠憑借偽裝網將機場隱藏起來。


    在跑道一頭的停機坪上,幾架剛剛降落的容克-52旁邊已經停了好些軍用卡車,身穿夏季作戰服的德軍士兵們在機艙門與卡車車廂之間搭上了木板,以加快物資轉卸的效率。那些裝有50毫米和75毫米口徑炮彈的長條形木箱看起來頗為沉重,各種各樣的配件或是用方形的木箱裝運,或是直接包上了一層保護性的布料,這些重要的作戰物資連同圓形的黑色汽油桶都將被直接運送到各裝甲營、連。


    嘴上的煙剛剛點著,嗚咽的防空警報聲讓羅根詫異地抬起頭。所幸的是,那些從立陶宛西部沿海機場起飛的梅塞施密特戰鬥機仍在忠實地履行著守護職責,它們兩架一組、四架一群,在盤旋中不斷向高空爬升,而部署在機場周圍的防空炮手們也各歸戰位,除了少數蘇製武器,大大小小的德製防空炮顯然是從各師以及海軍登陸部隊抽調而來的。


    裏希特霍芬的參謀官從林間快步而來,向頂頭上司和上司的上司報告說:“海軍雷達在裏加以東發現了大約60架蘇軍飛機,此外,我們的偵察機也在裏加東北方40公裏外發現一支蘇軍裝甲分隊”


    所謂分隊,通常是指那些規模不大的偵察部隊,接踵而至的報告讓羅根隱約覓到了曾經的熱血沸騰,他對曼施坦因說:


    “莫不是蘇軍想搶先發動反擊?若是如此,我們正好借此掩蓋兵力調動的真實目的”


    曼施坦因的反應顯得比較平靜:“估計是沿著鐵路線從莫斯科方向來的那支蘇軍部隊,雖然不清楚番號,但根據我們的偵察,他們以步兵為主,隻有很少一部分坦克和卡車,不然早就該出現在我們麵前了蘇軍開戰時龐大的裝甲部隊,大部分都在波蘭戰場上消耗掉了,如今根本無力阻止從前那樣的大規模裝甲突擊了對付步兵……用步兵就足夠了”


    這時候,羅根腦海中倒是浮現出了另一個曆史時空的庫爾斯克大會戰,數千輛坦克相互傾軋的場麵該是有多麽的震撼?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雄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空之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空之承並收藏帝國雄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