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在經過了弟弟的教導後,這段時間基本都陪在張皇後和小丫頭身邊,細心服侍,隨叫隨到,基本搶了宮女太監的飯碗。
三天之後,張皇後才開口道“能進宮裏的,唯一不是知書達理,膚白貌美,才貌雙全的女子。這個白玉蓮嘛......”
在朱厚照緊張地注視下,才繼續說道“除了皮膚有些黑,其餘倒是沒有什麽問題。”朱厚照吊著的心這才安回原處。
朱厚照這3天一直哄著家裏的女人,所有大多數的事情就交給了朱厚煒,所以這3天朱厚煒也是忙得很。
首先天氣已經很冷了,地裏沒什麽可以種了,市場上各種水果,蔬菜的種類越來越少。已經到了水果罐頭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朱府各個產業基本保持著良好的運轉,主收入還是京城裏的水晶齋。靠著初級農業像回本,真的需要很長時間。
地上的土雖然還沒有完全凍住,但是已經給築路隊帶來不少的麻煩,工程速度也降了下來。田裏沒有活計,很多長工都是帶薪休假,對於朱厚煒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想盡辦法,找一些事情讓他們做。
水陸營的建設不能停下,這次準備在明年擴軍。但是,輜重營和偵察營已經招人建立,訓練起來。軍醫也已經從京城的醫院抽調過來,和水陸營一起進行行軍訓練。
事情千頭萬緒,在和從水陸營營地回來的白孝德商量後,決定讓莊子裏全部空餘人手去築路還有建造水庫,天氣越來越冷,能做多少是多少。
被服廠也開始大量製作棉衣和朱厚煒發明的“羽絨服”,防止莊子上的人被凍傷甚至凍死。
水果罐頭也將在5天後,水晶齋裏開始販賣。至於售價,朱厚煒很是“厚道”的定了30兩一罐的價格。冬天還能吃到好吃的水果,這已經不是單單的享受了,更是身份的象征,作為精英分子的權利。想必這些達官貴人不會介意花30兩來買差不多1斤重的水果罐頭。
事情都被安排下去,白孝德也回到營地,監督新部門的建設。畢竟對於兄弟二人來說,目前為止,水陸營才是重中之重,有了白孝德在那裏,兄弟二人也能放心。至於白玉蓮的不爽,朱厚煒很不在意,反正主要是朱厚照麵對的。
過了沒幾天,張皇後來說,明日舅舅請客,到他府裏吃飯,讓兄妹三人準備一下。
張皇後是家中老大,下麵有兩個弟弟,也就是兄妹三人的舅舅。大舅叫張鶴齡,小舅叫張延齡。
張鶴齡在弘治5年(1492年)承襲父親的壽寧伯,張延齡則是弘治6年(1493年)被封為建昌伯。
大明在靖難之後很少有人可以封侯,土木之變,勳貴勢力大大削弱,以後別說封侯了,臉封伯的都少之又少。
每個人都有缺點,張皇後也不例外,那就是對於家人過於縱容。進入弘治朝沒多久,張皇後就為父親向弘治求了個壽寧伯,可以父親當上壽寧伯沒幾年就走了,於是落在了大兒子張鶴齡的頭上。小弟張延齡坐不住了,就向張皇後苦求,說“大哥已經是壽寧伯了,我還是沒有爵位,姐啊,從小你就疼我們兄弟兩個,總不能厚此薄彼吧。”張皇後沒辦法,隻好向弘治為小弟求了個建昌伯。這沒有功勞就封伯了,文官就不樂意了。但是弘治隻有皇後一個女人,所以任憑文官怎麽勸諫,還是封賞了張延齡。
這兩人已經引起了文官的反感,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利,指使收下劫掠商隊,強搶民田甚至是女子。大明文官和京城百姓都對兩人十分討厭。可惜,由於張皇後的溺愛,兩人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還在優哉遊哉過著欺男霸女的惡棍生活。
兄妹三人對於舅舅的“英雄事跡”都是有所聽聞,對於兩人也不待見,所以一年下來,很少碰麵。這次突然請客,也隻怕是懂了什麽年頭,求到張皇後這裏了。
無論兩人品行如何,但總歸是舅舅,既然請了,也不能不去。所以這天,在京城今年第一次下雪,兄妹三人陪著張皇後乘著馬車向壽寧伯府駛去。
到了壽寧伯府門口,就看到了兩家子人已經在那裏等著了。建昌伯府就在壽寧伯府對麵,所以兩個舅舅都同時在大門前等著。
馬車一停,眾人上前行禮。張鶴齡,張鬆齡帶隊跪下,喊道“參見皇後,太子,二皇子,公主殿下。”張皇後也是很久沒見到兩個弟弟了,連忙說道“快起來吧,都是自家人,不用這麽多禮,快起來。”
兄妹三人麵無表情,隻是很平靜地看著眾人寒暄。張鶴齡和張延齡都是30出頭,和張皇後年紀相差不大,同父同母所生。兩人都穿著象征伯爵身份的嶄新朝服,麵容倒有7份相似。基因良好,相貌不俗,下巴還特意留了整齊,飄逸的長須。可惜眼睛過於活潑了,經常四周轉,破壞了整張臉的布局,看起來有些奸詐。
被引進大門之後,直到正堂,那裏已經擺了兩張圓桌,最靠近北麵的一桌是坐兩個伯爵還有正室夫人,以及張皇後一家的。南麵一張圓桌,坐了兩位伯爺的子女,至於小妾那是不能登席的,而且就算小妾能入席,正堂就算再放2張圓桌也坐不下。
大舅張鶴齡膝下2子3女,最大的17歲,最小的6歲,其他6歲以下的就沒有在大堂了。小舅子女要少些,隻有1子1女,兒子13歲,女兒10歲。
坐下寒暄了一會兒,張鶴齡拍了拍手,立馬開始上菜。雖然已經冬天,很多食材已經沒有了。但是端上來的許多菜,朱厚照兄弟看到許多市場上沒有的食材,不禁感概“舅舅倒是挺神通廣大的啊。”朱厚煒笑著說道“你看府裏的亭台樓閣,飛簷畫棟,哪樣不是能工巧匠所建。這套院子,不算低價,光是建築起碼要10萬兩。”
大舅小舅不停給張皇後夾菜,勸菜,還不停搭話,討好。兄妹三人都是麵色不愉,哪怕是親姐弟,這也太過諂媚了。朱厚煒瞧了瞧旁邊的桌子,發現幾個年紀大點的表哥表姐均是低頭不語,隻有幾個比較小的,還不太懂事,吃的十分暢快。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鶴齡話頭一轉,說道“姐姐,自從我做這個壽寧伯已經十多年了,如今我便想再往上動動,不然出門老是被那些勳貴看輕,丟了姐姐的臉麵。姐姐獨寵後宮,侍奉聖上,親兄弟卻隻是一個小小伯爵,豈不讓人笑話?”張延齡也立刻在旁幫腔道“是啊,姐姐,上次我和許國公嫡子去棲鳳樓,啊,是狀元樓喝酒,話裏話外都看不起我兄弟兩個。弟弟我現在足不出戶,實在是羞於見人啊。”
張皇後聽著他們這麽一吹一唱,秀媚微皺,有些遲疑不定。突然發現自己的大兒子看著2個舅舅,眼神中充滿憤怒,小兒子則是盯著自己,微微搖頭。張皇後心裏一亂,隻好說道“先不說這些,如今我大明要封侯不是簡單之事,你們兩個等我好好合計合計,先吃飯。”
大舅似乎還要說什麽,隻聽朱厚煒稍微提高聲音說道“這時節,怎麽還有黃瓜,清脆可口,很是新鮮,不知道怎麽保存的?”一桌子都看著朱厚煒,大舅隨意地說道“這個我也不知道怎麽保存的,府裏自然有人相處方法,隻是花費很多,我這府裏,新鮮的蔬菜也不多。”
話題被朱厚煒岔開,等以後兩個舅舅再想提起這個話題,張皇後隻是不接。說到底,弟弟還是沒有兒子親。
飯吃完了,張皇後和兩個舅舅還有舅母在大堂說話,兄妹三人則是跑到門廊下欣賞這鵝毛大雪。此時地上已經積起薄薄一層雪,屋頂上也慢慢被純潔的白色覆蓋。
兄妹三人各自深吸一口氣,那涼涼的空氣讓人精神一振。兄妹三人身邊都是幾個年紀比較大的表哥表姐,年紀小的已經被帶回後院了。
朱厚照這一代,張鶴齡的大兒子已經17了,比朱厚照打了一歲,叫張立元,濃眉大眼,鼻挺唇薄,膚色白皙,十分英俊。年紀小的不去說,還看不出品行,但是兄妹三人對於這個大表哥映像不錯。因為這個表哥為人正直,屬於真君子,雖然有時感覺有些迂腐,但是品行沒的說。可惜的是他是庶子,由於性格跟大舅十分不和,所以大舅也十分不喜歡這個大兒子。
此時張立元就站在兄妹三人旁邊,朱厚照笑著問道“表哥,最近忙什麽呐。”張立元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這兄妹三人為什麽對於自己這個被父親討厭的庶子刮目相看,但是長久時間的相處,也慢慢習慣了。此時他平靜回答“父親準備讓我從商,最近正在學習商道。”
朱厚煒有些可惜地問道“表哥,你喜歡經商?商人的討價還價,賤買高賣能應付的來?”張立元苦笑一聲“行也好,不行也罷,隻能這樣了。”兄妹三人明顯看到了他眼神中的黯淡,不禁有些難過。
朱厚煒這時說道“有沒有想過做些別的,做些自己喜歡的。”張立元回道“想過,可惜作為伯爵的庶子,不能參加科舉。如此我還能做些什麽?而且馬上就要18了,總不能連個生計都沒有吧。”
朱厚照這時神秘地說道“要是你真想自己做點什麽,不被掣肘,那就到城北李鎮來找我們兄弟兩個。”
張立元頓時精神一振,不過又立馬泄了氣“父親不許的,唉。”
朱厚照三個都知道他為人至孝,一旦張鶴齡不同意,他也隻會放棄。朱厚煒隻好說道“那你好好想想吧,若是改變主意,就來找我們,這是你的人生,你的選擇。”
張立元聽了有些愣神。兄妹三人也不說話,靜靜看著緩緩飄下的大雪,其他人看著這兄妹三人不說話,於是也不說話。門廊一片寂靜。
;
三天之後,張皇後才開口道“能進宮裏的,唯一不是知書達理,膚白貌美,才貌雙全的女子。這個白玉蓮嘛......”
在朱厚照緊張地注視下,才繼續說道“除了皮膚有些黑,其餘倒是沒有什麽問題。”朱厚照吊著的心這才安回原處。
朱厚照這3天一直哄著家裏的女人,所有大多數的事情就交給了朱厚煒,所以這3天朱厚煒也是忙得很。
首先天氣已經很冷了,地裏沒什麽可以種了,市場上各種水果,蔬菜的種類越來越少。已經到了水果罐頭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朱府各個產業基本保持著良好的運轉,主收入還是京城裏的水晶齋。靠著初級農業像回本,真的需要很長時間。
地上的土雖然還沒有完全凍住,但是已經給築路隊帶來不少的麻煩,工程速度也降了下來。田裏沒有活計,很多長工都是帶薪休假,對於朱厚煒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想盡辦法,找一些事情讓他們做。
水陸營的建設不能停下,這次準備在明年擴軍。但是,輜重營和偵察營已經招人建立,訓練起來。軍醫也已經從京城的醫院抽調過來,和水陸營一起進行行軍訓練。
事情千頭萬緒,在和從水陸營營地回來的白孝德商量後,決定讓莊子裏全部空餘人手去築路還有建造水庫,天氣越來越冷,能做多少是多少。
被服廠也開始大量製作棉衣和朱厚煒發明的“羽絨服”,防止莊子上的人被凍傷甚至凍死。
水果罐頭也將在5天後,水晶齋裏開始販賣。至於售價,朱厚煒很是“厚道”的定了30兩一罐的價格。冬天還能吃到好吃的水果,這已經不是單單的享受了,更是身份的象征,作為精英分子的權利。想必這些達官貴人不會介意花30兩來買差不多1斤重的水果罐頭。
事情都被安排下去,白孝德也回到營地,監督新部門的建設。畢竟對於兄弟二人來說,目前為止,水陸營才是重中之重,有了白孝德在那裏,兄弟二人也能放心。至於白玉蓮的不爽,朱厚煒很不在意,反正主要是朱厚照麵對的。
過了沒幾天,張皇後來說,明日舅舅請客,到他府裏吃飯,讓兄妹三人準備一下。
張皇後是家中老大,下麵有兩個弟弟,也就是兄妹三人的舅舅。大舅叫張鶴齡,小舅叫張延齡。
張鶴齡在弘治5年(1492年)承襲父親的壽寧伯,張延齡則是弘治6年(1493年)被封為建昌伯。
大明在靖難之後很少有人可以封侯,土木之變,勳貴勢力大大削弱,以後別說封侯了,臉封伯的都少之又少。
每個人都有缺點,張皇後也不例外,那就是對於家人過於縱容。進入弘治朝沒多久,張皇後就為父親向弘治求了個壽寧伯,可以父親當上壽寧伯沒幾年就走了,於是落在了大兒子張鶴齡的頭上。小弟張延齡坐不住了,就向張皇後苦求,說“大哥已經是壽寧伯了,我還是沒有爵位,姐啊,從小你就疼我們兄弟兩個,總不能厚此薄彼吧。”張皇後沒辦法,隻好向弘治為小弟求了個建昌伯。這沒有功勞就封伯了,文官就不樂意了。但是弘治隻有皇後一個女人,所以任憑文官怎麽勸諫,還是封賞了張延齡。
這兩人已經引起了文官的反感,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利,指使收下劫掠商隊,強搶民田甚至是女子。大明文官和京城百姓都對兩人十分討厭。可惜,由於張皇後的溺愛,兩人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還在優哉遊哉過著欺男霸女的惡棍生活。
兄妹三人對於舅舅的“英雄事跡”都是有所聽聞,對於兩人也不待見,所以一年下來,很少碰麵。這次突然請客,也隻怕是懂了什麽年頭,求到張皇後這裏了。
無論兩人品行如何,但總歸是舅舅,既然請了,也不能不去。所以這天,在京城今年第一次下雪,兄妹三人陪著張皇後乘著馬車向壽寧伯府駛去。
到了壽寧伯府門口,就看到了兩家子人已經在那裏等著了。建昌伯府就在壽寧伯府對麵,所以兩個舅舅都同時在大門前等著。
馬車一停,眾人上前行禮。張鶴齡,張鬆齡帶隊跪下,喊道“參見皇後,太子,二皇子,公主殿下。”張皇後也是很久沒見到兩個弟弟了,連忙說道“快起來吧,都是自家人,不用這麽多禮,快起來。”
兄妹三人麵無表情,隻是很平靜地看著眾人寒暄。張鶴齡和張延齡都是30出頭,和張皇後年紀相差不大,同父同母所生。兩人都穿著象征伯爵身份的嶄新朝服,麵容倒有7份相似。基因良好,相貌不俗,下巴還特意留了整齊,飄逸的長須。可惜眼睛過於活潑了,經常四周轉,破壞了整張臉的布局,看起來有些奸詐。
被引進大門之後,直到正堂,那裏已經擺了兩張圓桌,最靠近北麵的一桌是坐兩個伯爵還有正室夫人,以及張皇後一家的。南麵一張圓桌,坐了兩位伯爺的子女,至於小妾那是不能登席的,而且就算小妾能入席,正堂就算再放2張圓桌也坐不下。
大舅張鶴齡膝下2子3女,最大的17歲,最小的6歲,其他6歲以下的就沒有在大堂了。小舅子女要少些,隻有1子1女,兒子13歲,女兒10歲。
坐下寒暄了一會兒,張鶴齡拍了拍手,立馬開始上菜。雖然已經冬天,很多食材已經沒有了。但是端上來的許多菜,朱厚照兄弟看到許多市場上沒有的食材,不禁感概“舅舅倒是挺神通廣大的啊。”朱厚煒笑著說道“你看府裏的亭台樓閣,飛簷畫棟,哪樣不是能工巧匠所建。這套院子,不算低價,光是建築起碼要10萬兩。”
大舅小舅不停給張皇後夾菜,勸菜,還不停搭話,討好。兄妹三人都是麵色不愉,哪怕是親姐弟,這也太過諂媚了。朱厚煒瞧了瞧旁邊的桌子,發現幾個年紀大點的表哥表姐均是低頭不語,隻有幾個比較小的,還不太懂事,吃的十分暢快。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鶴齡話頭一轉,說道“姐姐,自從我做這個壽寧伯已經十多年了,如今我便想再往上動動,不然出門老是被那些勳貴看輕,丟了姐姐的臉麵。姐姐獨寵後宮,侍奉聖上,親兄弟卻隻是一個小小伯爵,豈不讓人笑話?”張延齡也立刻在旁幫腔道“是啊,姐姐,上次我和許國公嫡子去棲鳳樓,啊,是狀元樓喝酒,話裏話外都看不起我兄弟兩個。弟弟我現在足不出戶,實在是羞於見人啊。”
張皇後聽著他們這麽一吹一唱,秀媚微皺,有些遲疑不定。突然發現自己的大兒子看著2個舅舅,眼神中充滿憤怒,小兒子則是盯著自己,微微搖頭。張皇後心裏一亂,隻好說道“先不說這些,如今我大明要封侯不是簡單之事,你們兩個等我好好合計合計,先吃飯。”
大舅似乎還要說什麽,隻聽朱厚煒稍微提高聲音說道“這時節,怎麽還有黃瓜,清脆可口,很是新鮮,不知道怎麽保存的?”一桌子都看著朱厚煒,大舅隨意地說道“這個我也不知道怎麽保存的,府裏自然有人相處方法,隻是花費很多,我這府裏,新鮮的蔬菜也不多。”
話題被朱厚煒岔開,等以後兩個舅舅再想提起這個話題,張皇後隻是不接。說到底,弟弟還是沒有兒子親。
飯吃完了,張皇後和兩個舅舅還有舅母在大堂說話,兄妹三人則是跑到門廊下欣賞這鵝毛大雪。此時地上已經積起薄薄一層雪,屋頂上也慢慢被純潔的白色覆蓋。
兄妹三人各自深吸一口氣,那涼涼的空氣讓人精神一振。兄妹三人身邊都是幾個年紀比較大的表哥表姐,年紀小的已經被帶回後院了。
朱厚照這一代,張鶴齡的大兒子已經17了,比朱厚照打了一歲,叫張立元,濃眉大眼,鼻挺唇薄,膚色白皙,十分英俊。年紀小的不去說,還看不出品行,但是兄妹三人對於這個大表哥映像不錯。因為這個表哥為人正直,屬於真君子,雖然有時感覺有些迂腐,但是品行沒的說。可惜的是他是庶子,由於性格跟大舅十分不和,所以大舅也十分不喜歡這個大兒子。
此時張立元就站在兄妹三人旁邊,朱厚照笑著問道“表哥,最近忙什麽呐。”張立元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這兄妹三人為什麽對於自己這個被父親討厭的庶子刮目相看,但是長久時間的相處,也慢慢習慣了。此時他平靜回答“父親準備讓我從商,最近正在學習商道。”
朱厚煒有些可惜地問道“表哥,你喜歡經商?商人的討價還價,賤買高賣能應付的來?”張立元苦笑一聲“行也好,不行也罷,隻能這樣了。”兄妹三人明顯看到了他眼神中的黯淡,不禁有些難過。
朱厚煒這時說道“有沒有想過做些別的,做些自己喜歡的。”張立元回道“想過,可惜作為伯爵的庶子,不能參加科舉。如此我還能做些什麽?而且馬上就要18了,總不能連個生計都沒有吧。”
朱厚照這時神秘地說道“要是你真想自己做點什麽,不被掣肘,那就到城北李鎮來找我們兄弟兩個。”
張立元頓時精神一振,不過又立馬泄了氣“父親不許的,唉。”
朱厚照三個都知道他為人至孝,一旦張鶴齡不同意,他也隻會放棄。朱厚煒隻好說道“那你好好想想吧,若是改變主意,就來找我們,這是你的人生,你的選擇。”
張立元聽了有些愣神。兄妹三人也不說話,靜靜看著緩緩飄下的大雪,其他人看著這兄妹三人不說話,於是也不說話。門廊一片寂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