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哥趙昭的離去,固然讓趙弘潤感到非常失望,但其實日子卻依舊照樣過。
興安二年的四月至六月,魏國境內各郡增設了今年的恩科,這次考舉,乃是由禮部右侍郎何昱主持,又一次為魏國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俊傑。
目前魏國的大局勢,前昭武年間所生的人,正逐漸被文德年所生的年輕人所取代,就比如大理寺卿正徐榮,這位老爺子在五月初時,向朝廷上奏乞老,並舉薦了大理寺少卿「楊愈」接替他的位置。
按照曆來的規矩,作為魏君的趙弘潤在再三挽留之後,最終同意了徐榮的上表,並在朝會中提拔少卿楊愈出任大理寺卿正一職。
記得在此期間,大梁府府正褚書禮對工部尚書孟隗等幾人玩笑,說想當年的時候,他們這一代被稱之為朝中的年輕人,日後的頂梁,可如今,他們卻成了朝中年紀最大的一批。
其實不止大梁朝廷,事實上地方官府的官員也陸續出現更替,年邁的官員離職,而由有才能的年輕人頂替其位置,這過程雖然難免讓人感到有些傷感,但相應地,魏國的官府機構也因此變得年輕化,具有拚勁與活力。
七月初時,朝廷出台了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評標準,今年的政績考評標準是「架路」與「墾田」兩塊,簡單地說,就是各地方郡縣境內的道路與田地的情況,將作為該地方官員的政績考評標準——達不到朝廷標準的地方縣令將會被撤換。
雖然這條例未免有點硬性指標的嫌疑,但考慮到魏國目前正全力在國內鋪設道路網,少許的弊端,朝廷還是在容忍範圍內的。
當然,這「少許的弊端」,指的是地方官府為了達到大梁朝廷的硬性指標,在稍稍耽誤其他建設的情況下全力鋪設道路,並非是指弄虛作假,謊報政績。
不過話說回來,地方官員就算想要弄虛作假,這次也毫無辦法,畢竟今年可不止一個朝廷府衙盯著這塊,除了吏部、禦史台外,天策府左都尉高括、右都尉張啟功,皆關注著這件事,甚至於就連魏君直掌的拱衛司,也派出了拱衛司禦衛,到地方各郡縣視察進度,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趙弘潤可以清楚得知地方上的道路施工情況。
截止於八月時,「大梁-鄭城」地段的軌道馬車率先鋪設而成,因為鄭城大致位於「三川郡」、「潁水郡」兩地的中心,朝廷有意將鄭城的地位拔高至與大梁平起平坐的位置,作為全國路網的幾個樞紐之一。
在這條軌道馬車正式投入使用時,鄭城的貴族、百姓紛紛出城觀瞧,目瞪口呆地看著一輛輛裝載著貨物的馬車在軌道上疾馳如飛。
大梁至鄭城,直線距離堪堪一百六十裏,而實際距離則超過兩百五十裏,甚至還要多,但是距在場施工的工部官員所稱,依靠著這種軌道馬車,他們可以大約一日到一日半左右,從一座城池趕到另外一座城池。
當聽說此事後,鄭城的貴族與百姓大為震驚。
一位鄭氏子弟當場表示不信,此人乃是現吏部尚書鄭圖的堂弟,與太後王氏那一支「泫氏王氏」又存在有聯姻,他表示毫不相信工部這種鬼話。
據他所言,他往年前往大梁時,就算騎馬也需要五六日的工夫,而且這還是在著急趕路的情況下。
對此,在當地施工的工部官員也沒有辯解的意思,索性就叫那名鄭氏子弟,還有其餘幾名鄭城的貴族子弟嚐試乘坐這種軌道馬車。
事實證明,那些工部官員絲毫沒有說笑的意思,通過頻繁在中途更換拉乘之馬的措施,那幾名貴族子弟,確確實實是在十二個時辰左右,就從鄭城抵達了大梁,驚地這些目瞪口呆,直呼難以置信。
為了取信於民,測試這條軌道馬車的工部官員們,也邀請了這條道路上沿途縣城內德高望重的老者乘坐這種軌道馬車,畢竟這條軌道馬車日後朝廷可是要收費的,多一個人朝廷就多一份收入。
在工部的‘宣傳’下,這種神奇的軌道馬車逐漸在鄭城傳開。
其實事實上,魏國此前早已有了五條軌道馬車,分別是大梁連接河東汾陰、河內山陽、商水郡商水縣、三川雒城等等,但由於這幾條軌道馬車被朝廷與成陵王趙燊等國內的大貴族把持,以至於在國內名聲不顯,哪怕是知情者也僅僅隻知道有這麽個事物,且不知具體如何。
但這次,朝廷卻是確確實實將軌道馬車呈現在鄭城人的麵前,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皆被這個神奇的事物所震驚。
甚至於,就連附近縣城的百姓,在聽說此事後,也紛紛湧到鄭城,希望一睹這種神奇的事物。
話說回來,倘若說鄭城的貴族與平民隻是圖個新鮮,那麽鄭城的商賈,則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事實上,鄭城有不少商賈其實早已試用過這種軌道馬車,比如他們在三川、商水縣往返做生意的時候。
毫不誇張地說,在試過軌道馬車之後,誰還願意像以往那樣,老老實實地用尋常的馬車托運貨物?——相同的時間從大梁出發,別人借助軌道馬車,數日內往返大梁與三川,而若是沿用以往的運輸辦法,這數日之內,可能連雒城都到不了,這意味著什麽,但凡是有些頭腦的商賈都清楚。
於是乎,在鄭城百姓還處於觀望態度的時候,鄭城的商賈們,第一時間跟當地施工的工部官員搭上了線。
不得不說,當鄭城開通了軌道馬車後,這座城池的麵貌仿佛一下子就變得不同了,在短短一兩個月內,便有許多以往難得瞧見的商品貨物湧入鄭城的市集,使得鄭城的市集迅速變得興旺起來。
而鄭城當地的特產,仿佛也一下子變得促銷起來。
事實上,這並不關乎鄭城的特產究竟好不好賣,關鍵原因在於運輸的花費,魏國的許多商賈已經被水運以及軌道馬車養刁了,自然不肯再像以往那樣,花費巨大人力物力馱運貨物。
打個比方說,雖然楚國的珍珠這些年在三川已不像之前那樣好賣,但勝在商水縣至三川的運輸便宜啊,一船的珍珠,哪怕價格再賤也能有很大的利潤。
更別說如今水運還能直通秦國的鹹陽,在秦魏兩國結盟、且稱霸河西的情況下,這條商路簡直就是一本萬利。
雖說以往相比較之下鄭城更近,但因為運輸困難,誰樂意往返跑這座城池?
繼鄭城開通軌道馬車之後,在當地施工的工部官員,迅速將這條軌道馬車的維護移交給了兵部轄下的駕部,著急於以鄭城為中心,以向四周輻射的方式增設軌道馬車,比如西邊的「陽城」、西南方向的「陽翟」、東南方向的「長社」,最終一路修到三川郡與商水郡,在連接現有道路網的同時,激活魏國境內整片的道路網。
當然,這目前還隻是一個構思,想要確實落實這件事,沒個三五年工夫,可能看不出有什麽成果。
主要還是人手不足。
說到人手,在魏國大梁朝廷的默許下,川雒聯盟的綸氏部落,與南陽、宛地的羯族人取得了聯係,用一部分魏國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以及新產的米糧,從移居到當地的羯族人手中換取了許多的巴人奴隸。
這些巴人奴隸,很快就被投入到魏國的各項建設工程中,為魏國的建設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梁朝廷私底下購入這些巴人奴隸以促進國內各項建設的進度以外,這些巴人奴隸的售眾麵很小,可能是因為巴奴不如胡奴高大,也有可能是因為魏國的貴族、尤其是趙氏王貴仇視巴人的關係。
而除了巴奴以外,南陽羯族人也向魏國輸入了一些巴國的特產,比如巴蜀特產的蟲蠟,立刻被列入貢品的名單,原因就在於這種蟲蠟製作而成的蠟燭,在燃燒時不會產生黑煙,不會熏黑宮殿內的建築,且價格遠遠低於蜂蠟。
除此之外,南陽羯族人也通過川雒聯盟,向魏國流通一些巴蜀當地的其餘特產,比如絲綢、茶葉、礦石等等,基本上都是他們搶掠巴人所得的東西,而魏國亦通過川雒聯盟,相對應地輸出一些米糧、食鹽、武器、裝備等等,暗地裏扶持南陽羯族人繼續與巴人交戰。
雖說南陽羯族人與魏國確實有過那麽一段不愉快的日子,但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在合適的利益下,就算是曾經彼此為敵的,也能再次成為不錯的合作夥伴——就好比南陽羯族人,在魏國眼裏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打手,或者捕奴人。
總得來說,魏國在興安二年裏風平浪靜,不像十幾年前夾在韓國與楚國這兩個國家之間戰戰兢兢,這段和平的日子,使得國內魏人對王族的認可與忠誠日漸提高。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朝廷推行的行策,確確實實地讓國內的平民得到了利益。
形象地比喻,目前魏國正在熬製一鍋肉湯,朝廷吃肉,在實在吃不下的情況下,也不介意讓素來啃骨頭的貴族們叼走兩塊肉,而這些國內貴族在忙著咽肥肉的同時,也不介意丟幾塊骨頭給一直以來喝湯、甚至連湯都喝不上一般民眾,讓他們嚐嚐肉骨頭的滋味。
三個階層,目前都很滿意。
不得不說,出現如此和諧局麵,實在是少見,但仔細想想,這倒也並不奇怪,因為這鍋肉湯夠充足,或者說,魏國的資源足夠,足夠國內三個階層來分。『ps:作者知道有一種矛盾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我覺得魏人目前還沒到這個思想境界,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仇富心理。』
九月份的前後,秦少君嬴瓔乘坐著藍田君贏謫用來運載玉石的船隊,在闊別魏國大半年後,再次返回了大梁。
得知此事後,趙弘潤心中暗道不妙。
果不其然,當日晌午,秦少君嬴瓔就跟叔父藍田君嬴謫一同闖到了皇宮——確切地說,是藍田君嬴謫在沿途一個勁地勸說這位脾氣不太好的侄女。
“你居然將我大秦當槍使!”
在甘露殿的書房內,秦少君嬴瓔氣憤地衝到趙弘潤麵前的案幾,雙手一拍案幾,整個人稍稍前傾,頗具霸氣地瞪著趙弘潤,配合她那略顯中性的容貌,不知情的宮人還以為這位秦國的少君與他們陛下發生了什麽矛盾。
呃,事實上其實也差不多。
看了一眼站在殿門附近一臉尷尬的大太監高和,又看了一眼麵前這位氣憤的側室,趙弘潤張了張嘴,說道:“唔……請進。”
秦少君悶悶地看著趙弘潤,半響後才低聲說道:“我沒跟你說笑,趙潤……”
“喂喂。”
在旁,藍田君嬴謫表情古怪地勸說道:“少君,怎麽可以如此跟你的夫君說話呢?身為婦”
“叔父請閉嘴!”秦少君橫了一眼藍田君嬴謫,不客氣地打斷了後者的話。
藍田君嬴謫張了張嘴,居然說不出什麽話來,一臉尷尬地站在旁邊,隻是在心底暗自嘀咕:這丫頭在嫁人後,怎麽感覺脾氣更差了?莫非真是因為至今尚未有子嗣導致?
嘀咕之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眼前這位魏國的年輕君王,能夠容忍其夫人如此無禮——哪怕是在藍田君嬴謫看來,秦少君的行為也是非常失禮的。
“趙潤,我大秦到底是不是大魏的盟國?!”直視著趙弘潤的眼睛,秦少君悶悶地問道。
“當然。”趙弘潤笑嗬嗬地說道:“我們不是拉過勾的麽?”
聽聞此言,藍田君嬴謫在旁不禁笑了出聲,然而在被秦少君瞪了一眼後,他立刻就收了笑容。
“我沒有跟你說笑的意思……”
在狠狠瞪了一眼叔父藍田君嬴謫後,秦少君將目光再次轉向眼前的夫君,不悅說道:“既是盟國,為何魏國提前終止了與韓國的戰爭?”
“那是因為魏國軍隊的糧草支撐不住了。”藍田君嬴謫在旁替趙弘潤解釋道。
“……正是如此。”趙弘潤攤了攤手。
隨即,他站起身來,伸手撩了撩秦少君額角一絲淩亂的鬢發,隨即握著她的手溫柔地問道:“怎麽了,少君?是路上累了麽?怎麽火氣這麽大?不如先去沐浴,我讓膳房為你準備一份你喜歡的甜羹?”
“我、我跟你說正事呢,不、不許這樣……”
丈夫那溫柔的話語,讓秦少君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又是羞澀又是生氣地從趙弘潤手中將手抽回來。
她很氣憤,每回她生氣的時候,眼前這個家夥就故意溫柔親昵地對待她,讓她有火發不出,偏偏她內心還蠻吃這一套,縱使生氣,也隻能生自己的氣,太沒出息,幾句甜言蜜語就被眼前這個可惡的家夥主導。
“是韓國的嗎?秦國與韓國的戰爭不太順利?”拍了拍秦少君的手,趙弘潤笑著問道。
有些臉紅的秦少君白了一眼趙弘潤,稍稍掙紮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沒能將手從趙弘潤的手中抽出來——或者說,她其實並沒有用力。
“是不太順利。”
見秦少君三下兩下就被趙弘潤平息了怒氣,藍田君嬴謫一邊暗挑拇指,一邊聳聳肩說道:“不過不要緊,隻要有仗打,那幫人就不會亂。”
說起來,秦國的國情也是叫人匪夷所思,其他國家都是頻繁作戰導致民間怨恨,唯獨秦國,國家不打仗反而會引起國內民眾的不滿。
這也難怪,畢竟秦國若不對外開戰,這將引起一些列的事,比如說,黥麵卒無所事事,整日遊手好閑給地方治安添亂,再比如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平民沒有機會通過軍功提高社會地位等等,這些都是軍功爵製導致的弊端。
好在近幾年來,秦國在魏國的幫助下,在秦嶺一帶開辟了梯田,大大提高了墾田的數量,總算是稍微緩解了一些壓力,但由於根基尚淺,秦國還是需要通過戰爭來消耗國民過度旺盛的精力,順便搶掠其他國家的物資來滿足國內的需求。
也正是這個原因,似藍田君嬴謫這等秦國的王族,目前對於他秦國與韓國的戰爭並不怎麽關心——隻要有仗打,國內民眾就不會亂,國家就不會亂,這就足夠了。
至於這場戰爭是否能夠打贏,其實如今的秦國貴族還真是不太在意,畢竟他們從與魏國的貿易中取得的利益,不見得就比通過戰爭手段得到的利潤少。
當然,懷有這種心思的,大多數都是像藍田君嬴謫這種不知進取的王族,似秦少君嬴瓔、武信侯公孫起、長信侯王戩等人,當然還是希望能為國家開疆辟土。
奈何韓國雁門郡的守將李睦著實能耐,牢牢紮根雁門郡,占據地利優勢,連番擊退秦國的軍隊,叫秦國對其束手無策,毫無辦法。
“二十萬秦軍,打不下雁門?”
趙弘潤饒有興致地問道:“據我所知,雁門的李睦,就隻有幾萬兵力吧?”
其實他還是很看好黥麵軍的,相比較黥麵軍,齊國的技擊之士算什麽?
“不止幾萬了。”
藍田君嬴謫雖然不太在意軍事,但作為秦國嬴姓王族子弟,他多少還是了解一些情況的:“去年七八月的時候,韓國就向雁門、太原兩地增兵了……韓國的勁弩,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趙弘潤恍然地點點頭。
不可否認,韓國的軍工基礎確實不俗,其國內工坊打造的弩具,哪怕比較魏弩也不會遜色多少,這也正是即便韓國此番戰敗,趙弘潤卻依然警惕韓國再度崛起的原因——相比較過氣的齊國,韓國才是那隻‘瘦死的駱駝’。
“說到勁弩……”藍田君嬴謫好似想到了什麽,笑著說道:“這次我前來貴國,我國大王希望潤殿下——哦,不對,如今應該稱作魏王陛下——希望陛下能為武信侯的軍隊打造一批勁弩,否則李睦借助勁弩之利,卡住山間關隘,我軍難以寸進。”
“沒問題。”趙弘潤爽朗地答應下來,隨即臉上露出幾許猶豫之色:“不過……”
藍田君嬴謫很懂得看眼色,立刻就拍著胸口說道:“陛下放心,其中的花費,我鹹陽一力承擔,絕不會使貴國吃虧就是了。”
“爽快!”
趙弘潤笑了笑,吩咐大太監高和道:“派人知會兵鑄局,令其立刻騰出幾個流水線,為我大秦的軍卒鑄造弩具。”
“是,陛下。”大太監高和躬了躬身,將身後的一名小太監派往了兵鑄局。
“除此之外,可能還需要貴國為我國籌集一批糧草。”藍田君嬴謫隨後又補充道。
“糧草啊……”趙弘潤沉吟了片刻。
其實糧草的問題也不大,因為自今年開春之後,魏國多達四五十萬的軍隊,便已經在河西、河套、河東、河內等地開墾軍屯田,今年的糧食產量,必定會比往年更多;再加上今年他魏國並無戰爭,米糧消耗並不嚴重,倒是可以或賣或借一部分給秦國——雖然趙弘潤原本打算將這些糧食儲藏在全國各地的大型糧倉內,畢竟他父皇生前積累二十年的儲糧,這些年來早已被他揮霍一空,使得魏軍暫時失去了持久征戰的能力。
想了想,趙弘潤說道:“待等今年秋收之後,朕可以援助貴國一部分,當然,那個……”
“明白、明白。”藍田君嬴謫連連點頭。
在旁,秦少君聽得心中有些不忿:那個可惡的家夥,明擺著就是拿他秦國當槍使,達到其持續削弱韓國的目的,但無論鹹陽那邊,亦或是他叔父藍田君嬴謫,似乎皆未嚐對此有所不滿。
雖然說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不涉及私情,但好歹你也稍微照顧一下我秦國嘛。
悶悶不樂之餘,秦少君在旁說道:“你當真打算姑息韓國?據我大秦派往韓國的細作回報,韓國這一年來亦是積極建設國內,你小心養虎為患!”
“哦?”
趙弘潤有些驚訝地挑了挑眉頭,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韓國那隻瘦死的駱駝,即便在與秦國開戰的情況下,仍有餘力發展國內建設?
倘若此事屬實,那還真是要針對一下。
不過在趙弘潤看來,並不需要針對韓國,隻需要針對韓王然即可——比如說,通過某個計策,將韓王然的身體搞垮。
隻要韓王然一倒,韓國將幾無威脅可言。
眯著眼睛思忖了片刻,趙弘潤吩咐大太監高和道:“傳令禮部,朕要派人出使韓國,令其多選幾人,朕要親自篩選。”
“你莫非想出了什麽辦法?”秦少君好奇地問道。
隻見趙弘潤徐徐踱步來到窗口,看著窗外庭院那棵樹上幾隻嘰嘰喳喳的飛鳥,淡淡一笑。
“過於勤勉的君王,往往死得早……”
興安二年的四月至六月,魏國境內各郡增設了今年的恩科,這次考舉,乃是由禮部右侍郎何昱主持,又一次為魏國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俊傑。
目前魏國的大局勢,前昭武年間所生的人,正逐漸被文德年所生的年輕人所取代,就比如大理寺卿正徐榮,這位老爺子在五月初時,向朝廷上奏乞老,並舉薦了大理寺少卿「楊愈」接替他的位置。
按照曆來的規矩,作為魏君的趙弘潤在再三挽留之後,最終同意了徐榮的上表,並在朝會中提拔少卿楊愈出任大理寺卿正一職。
記得在此期間,大梁府府正褚書禮對工部尚書孟隗等幾人玩笑,說想當年的時候,他們這一代被稱之為朝中的年輕人,日後的頂梁,可如今,他們卻成了朝中年紀最大的一批。
其實不止大梁朝廷,事實上地方官府的官員也陸續出現更替,年邁的官員離職,而由有才能的年輕人頂替其位置,這過程雖然難免讓人感到有些傷感,但相應地,魏國的官府機構也因此變得年輕化,具有拚勁與活力。
七月初時,朝廷出台了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評標準,今年的政績考評標準是「架路」與「墾田」兩塊,簡單地說,就是各地方郡縣境內的道路與田地的情況,將作為該地方官員的政績考評標準——達不到朝廷標準的地方縣令將會被撤換。
雖然這條例未免有點硬性指標的嫌疑,但考慮到魏國目前正全力在國內鋪設道路網,少許的弊端,朝廷還是在容忍範圍內的。
當然,這「少許的弊端」,指的是地方官府為了達到大梁朝廷的硬性指標,在稍稍耽誤其他建設的情況下全力鋪設道路,並非是指弄虛作假,謊報政績。
不過話說回來,地方官員就算想要弄虛作假,這次也毫無辦法,畢竟今年可不止一個朝廷府衙盯著這塊,除了吏部、禦史台外,天策府左都尉高括、右都尉張啟功,皆關注著這件事,甚至於就連魏君直掌的拱衛司,也派出了拱衛司禦衛,到地方各郡縣視察進度,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趙弘潤可以清楚得知地方上的道路施工情況。
截止於八月時,「大梁-鄭城」地段的軌道馬車率先鋪設而成,因為鄭城大致位於「三川郡」、「潁水郡」兩地的中心,朝廷有意將鄭城的地位拔高至與大梁平起平坐的位置,作為全國路網的幾個樞紐之一。
在這條軌道馬車正式投入使用時,鄭城的貴族、百姓紛紛出城觀瞧,目瞪口呆地看著一輛輛裝載著貨物的馬車在軌道上疾馳如飛。
大梁至鄭城,直線距離堪堪一百六十裏,而實際距離則超過兩百五十裏,甚至還要多,但是距在場施工的工部官員所稱,依靠著這種軌道馬車,他們可以大約一日到一日半左右,從一座城池趕到另外一座城池。
當聽說此事後,鄭城的貴族與百姓大為震驚。
一位鄭氏子弟當場表示不信,此人乃是現吏部尚書鄭圖的堂弟,與太後王氏那一支「泫氏王氏」又存在有聯姻,他表示毫不相信工部這種鬼話。
據他所言,他往年前往大梁時,就算騎馬也需要五六日的工夫,而且這還是在著急趕路的情況下。
對此,在當地施工的工部官員也沒有辯解的意思,索性就叫那名鄭氏子弟,還有其餘幾名鄭城的貴族子弟嚐試乘坐這種軌道馬車。
事實證明,那些工部官員絲毫沒有說笑的意思,通過頻繁在中途更換拉乘之馬的措施,那幾名貴族子弟,確確實實是在十二個時辰左右,就從鄭城抵達了大梁,驚地這些目瞪口呆,直呼難以置信。
為了取信於民,測試這條軌道馬車的工部官員們,也邀請了這條道路上沿途縣城內德高望重的老者乘坐這種軌道馬車,畢竟這條軌道馬車日後朝廷可是要收費的,多一個人朝廷就多一份收入。
在工部的‘宣傳’下,這種神奇的軌道馬車逐漸在鄭城傳開。
其實事實上,魏國此前早已有了五條軌道馬車,分別是大梁連接河東汾陰、河內山陽、商水郡商水縣、三川雒城等等,但由於這幾條軌道馬車被朝廷與成陵王趙燊等國內的大貴族把持,以至於在國內名聲不顯,哪怕是知情者也僅僅隻知道有這麽個事物,且不知具體如何。
但這次,朝廷卻是確確實實將軌道馬車呈現在鄭城人的麵前,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皆被這個神奇的事物所震驚。
甚至於,就連附近縣城的百姓,在聽說此事後,也紛紛湧到鄭城,希望一睹這種神奇的事物。
話說回來,倘若說鄭城的貴族與平民隻是圖個新鮮,那麽鄭城的商賈,則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事實上,鄭城有不少商賈其實早已試用過這種軌道馬車,比如他們在三川、商水縣往返做生意的時候。
毫不誇張地說,在試過軌道馬車之後,誰還願意像以往那樣,老老實實地用尋常的馬車托運貨物?——相同的時間從大梁出發,別人借助軌道馬車,數日內往返大梁與三川,而若是沿用以往的運輸辦法,這數日之內,可能連雒城都到不了,這意味著什麽,但凡是有些頭腦的商賈都清楚。
於是乎,在鄭城百姓還處於觀望態度的時候,鄭城的商賈們,第一時間跟當地施工的工部官員搭上了線。
不得不說,當鄭城開通了軌道馬車後,這座城池的麵貌仿佛一下子就變得不同了,在短短一兩個月內,便有許多以往難得瞧見的商品貨物湧入鄭城的市集,使得鄭城的市集迅速變得興旺起來。
而鄭城當地的特產,仿佛也一下子變得促銷起來。
事實上,這並不關乎鄭城的特產究竟好不好賣,關鍵原因在於運輸的花費,魏國的許多商賈已經被水運以及軌道馬車養刁了,自然不肯再像以往那樣,花費巨大人力物力馱運貨物。
打個比方說,雖然楚國的珍珠這些年在三川已不像之前那樣好賣,但勝在商水縣至三川的運輸便宜啊,一船的珍珠,哪怕價格再賤也能有很大的利潤。
更別說如今水運還能直通秦國的鹹陽,在秦魏兩國結盟、且稱霸河西的情況下,這條商路簡直就是一本萬利。
雖說以往相比較之下鄭城更近,但因為運輸困難,誰樂意往返跑這座城池?
繼鄭城開通軌道馬車之後,在當地施工的工部官員,迅速將這條軌道馬車的維護移交給了兵部轄下的駕部,著急於以鄭城為中心,以向四周輻射的方式增設軌道馬車,比如西邊的「陽城」、西南方向的「陽翟」、東南方向的「長社」,最終一路修到三川郡與商水郡,在連接現有道路網的同時,激活魏國境內整片的道路網。
當然,這目前還隻是一個構思,想要確實落實這件事,沒個三五年工夫,可能看不出有什麽成果。
主要還是人手不足。
說到人手,在魏國大梁朝廷的默許下,川雒聯盟的綸氏部落,與南陽、宛地的羯族人取得了聯係,用一部分魏國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以及新產的米糧,從移居到當地的羯族人手中換取了許多的巴人奴隸。
這些巴人奴隸,很快就被投入到魏國的各項建設工程中,為魏國的建設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梁朝廷私底下購入這些巴人奴隸以促進國內各項建設的進度以外,這些巴人奴隸的售眾麵很小,可能是因為巴奴不如胡奴高大,也有可能是因為魏國的貴族、尤其是趙氏王貴仇視巴人的關係。
而除了巴奴以外,南陽羯族人也向魏國輸入了一些巴國的特產,比如巴蜀特產的蟲蠟,立刻被列入貢品的名單,原因就在於這種蟲蠟製作而成的蠟燭,在燃燒時不會產生黑煙,不會熏黑宮殿內的建築,且價格遠遠低於蜂蠟。
除此之外,南陽羯族人也通過川雒聯盟,向魏國流通一些巴蜀當地的其餘特產,比如絲綢、茶葉、礦石等等,基本上都是他們搶掠巴人所得的東西,而魏國亦通過川雒聯盟,相對應地輸出一些米糧、食鹽、武器、裝備等等,暗地裏扶持南陽羯族人繼續與巴人交戰。
雖說南陽羯族人與魏國確實有過那麽一段不愉快的日子,但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在合適的利益下,就算是曾經彼此為敵的,也能再次成為不錯的合作夥伴——就好比南陽羯族人,在魏國眼裏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打手,或者捕奴人。
總得來說,魏國在興安二年裏風平浪靜,不像十幾年前夾在韓國與楚國這兩個國家之間戰戰兢兢,這段和平的日子,使得國內魏人對王族的認可與忠誠日漸提高。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朝廷推行的行策,確確實實地讓國內的平民得到了利益。
形象地比喻,目前魏國正在熬製一鍋肉湯,朝廷吃肉,在實在吃不下的情況下,也不介意讓素來啃骨頭的貴族們叼走兩塊肉,而這些國內貴族在忙著咽肥肉的同時,也不介意丟幾塊骨頭給一直以來喝湯、甚至連湯都喝不上一般民眾,讓他們嚐嚐肉骨頭的滋味。
三個階層,目前都很滿意。
不得不說,出現如此和諧局麵,實在是少見,但仔細想想,這倒也並不奇怪,因為這鍋肉湯夠充足,或者說,魏國的資源足夠,足夠國內三個階層來分。『ps:作者知道有一種矛盾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我覺得魏人目前還沒到這個思想境界,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仇富心理。』
九月份的前後,秦少君嬴瓔乘坐著藍田君贏謫用來運載玉石的船隊,在闊別魏國大半年後,再次返回了大梁。
得知此事後,趙弘潤心中暗道不妙。
果不其然,當日晌午,秦少君嬴瓔就跟叔父藍田君嬴謫一同闖到了皇宮——確切地說,是藍田君嬴謫在沿途一個勁地勸說這位脾氣不太好的侄女。
“你居然將我大秦當槍使!”
在甘露殿的書房內,秦少君嬴瓔氣憤地衝到趙弘潤麵前的案幾,雙手一拍案幾,整個人稍稍前傾,頗具霸氣地瞪著趙弘潤,配合她那略顯中性的容貌,不知情的宮人還以為這位秦國的少君與他們陛下發生了什麽矛盾。
呃,事實上其實也差不多。
看了一眼站在殿門附近一臉尷尬的大太監高和,又看了一眼麵前這位氣憤的側室,趙弘潤張了張嘴,說道:“唔……請進。”
秦少君悶悶地看著趙弘潤,半響後才低聲說道:“我沒跟你說笑,趙潤……”
“喂喂。”
在旁,藍田君嬴謫表情古怪地勸說道:“少君,怎麽可以如此跟你的夫君說話呢?身為婦”
“叔父請閉嘴!”秦少君橫了一眼藍田君嬴謫,不客氣地打斷了後者的話。
藍田君嬴謫張了張嘴,居然說不出什麽話來,一臉尷尬地站在旁邊,隻是在心底暗自嘀咕:這丫頭在嫁人後,怎麽感覺脾氣更差了?莫非真是因為至今尚未有子嗣導致?
嘀咕之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眼前這位魏國的年輕君王,能夠容忍其夫人如此無禮——哪怕是在藍田君嬴謫看來,秦少君的行為也是非常失禮的。
“趙潤,我大秦到底是不是大魏的盟國?!”直視著趙弘潤的眼睛,秦少君悶悶地問道。
“當然。”趙弘潤笑嗬嗬地說道:“我們不是拉過勾的麽?”
聽聞此言,藍田君嬴謫在旁不禁笑了出聲,然而在被秦少君瞪了一眼後,他立刻就收了笑容。
“我沒有跟你說笑的意思……”
在狠狠瞪了一眼叔父藍田君嬴謫後,秦少君將目光再次轉向眼前的夫君,不悅說道:“既是盟國,為何魏國提前終止了與韓國的戰爭?”
“那是因為魏國軍隊的糧草支撐不住了。”藍田君嬴謫在旁替趙弘潤解釋道。
“……正是如此。”趙弘潤攤了攤手。
隨即,他站起身來,伸手撩了撩秦少君額角一絲淩亂的鬢發,隨即握著她的手溫柔地問道:“怎麽了,少君?是路上累了麽?怎麽火氣這麽大?不如先去沐浴,我讓膳房為你準備一份你喜歡的甜羹?”
“我、我跟你說正事呢,不、不許這樣……”
丈夫那溫柔的話語,讓秦少君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又是羞澀又是生氣地從趙弘潤手中將手抽回來。
她很氣憤,每回她生氣的時候,眼前這個家夥就故意溫柔親昵地對待她,讓她有火發不出,偏偏她內心還蠻吃這一套,縱使生氣,也隻能生自己的氣,太沒出息,幾句甜言蜜語就被眼前這個可惡的家夥主導。
“是韓國的嗎?秦國與韓國的戰爭不太順利?”拍了拍秦少君的手,趙弘潤笑著問道。
有些臉紅的秦少君白了一眼趙弘潤,稍稍掙紮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沒能將手從趙弘潤的手中抽出來——或者說,她其實並沒有用力。
“是不太順利。”
見秦少君三下兩下就被趙弘潤平息了怒氣,藍田君嬴謫一邊暗挑拇指,一邊聳聳肩說道:“不過不要緊,隻要有仗打,那幫人就不會亂。”
說起來,秦國的國情也是叫人匪夷所思,其他國家都是頻繁作戰導致民間怨恨,唯獨秦國,國家不打仗反而會引起國內民眾的不滿。
這也難怪,畢竟秦國若不對外開戰,這將引起一些列的事,比如說,黥麵卒無所事事,整日遊手好閑給地方治安添亂,再比如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平民沒有機會通過軍功提高社會地位等等,這些都是軍功爵製導致的弊端。
好在近幾年來,秦國在魏國的幫助下,在秦嶺一帶開辟了梯田,大大提高了墾田的數量,總算是稍微緩解了一些壓力,但由於根基尚淺,秦國還是需要通過戰爭來消耗國民過度旺盛的精力,順便搶掠其他國家的物資來滿足國內的需求。
也正是這個原因,似藍田君嬴謫這等秦國的王族,目前對於他秦國與韓國的戰爭並不怎麽關心——隻要有仗打,國內民眾就不會亂,國家就不會亂,這就足夠了。
至於這場戰爭是否能夠打贏,其實如今的秦國貴族還真是不太在意,畢竟他們從與魏國的貿易中取得的利益,不見得就比通過戰爭手段得到的利潤少。
當然,懷有這種心思的,大多數都是像藍田君嬴謫這種不知進取的王族,似秦少君嬴瓔、武信侯公孫起、長信侯王戩等人,當然還是希望能為國家開疆辟土。
奈何韓國雁門郡的守將李睦著實能耐,牢牢紮根雁門郡,占據地利優勢,連番擊退秦國的軍隊,叫秦國對其束手無策,毫無辦法。
“二十萬秦軍,打不下雁門?”
趙弘潤饒有興致地問道:“據我所知,雁門的李睦,就隻有幾萬兵力吧?”
其實他還是很看好黥麵軍的,相比較黥麵軍,齊國的技擊之士算什麽?
“不止幾萬了。”
藍田君嬴謫雖然不太在意軍事,但作為秦國嬴姓王族子弟,他多少還是了解一些情況的:“去年七八月的時候,韓國就向雁門、太原兩地增兵了……韓國的勁弩,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趙弘潤恍然地點點頭。
不可否認,韓國的軍工基礎確實不俗,其國內工坊打造的弩具,哪怕比較魏弩也不會遜色多少,這也正是即便韓國此番戰敗,趙弘潤卻依然警惕韓國再度崛起的原因——相比較過氣的齊國,韓國才是那隻‘瘦死的駱駝’。
“說到勁弩……”藍田君嬴謫好似想到了什麽,笑著說道:“這次我前來貴國,我國大王希望潤殿下——哦,不對,如今應該稱作魏王陛下——希望陛下能為武信侯的軍隊打造一批勁弩,否則李睦借助勁弩之利,卡住山間關隘,我軍難以寸進。”
“沒問題。”趙弘潤爽朗地答應下來,隨即臉上露出幾許猶豫之色:“不過……”
藍田君嬴謫很懂得看眼色,立刻就拍著胸口說道:“陛下放心,其中的花費,我鹹陽一力承擔,絕不會使貴國吃虧就是了。”
“爽快!”
趙弘潤笑了笑,吩咐大太監高和道:“派人知會兵鑄局,令其立刻騰出幾個流水線,為我大秦的軍卒鑄造弩具。”
“是,陛下。”大太監高和躬了躬身,將身後的一名小太監派往了兵鑄局。
“除此之外,可能還需要貴國為我國籌集一批糧草。”藍田君嬴謫隨後又補充道。
“糧草啊……”趙弘潤沉吟了片刻。
其實糧草的問題也不大,因為自今年開春之後,魏國多達四五十萬的軍隊,便已經在河西、河套、河東、河內等地開墾軍屯田,今年的糧食產量,必定會比往年更多;再加上今年他魏國並無戰爭,米糧消耗並不嚴重,倒是可以或賣或借一部分給秦國——雖然趙弘潤原本打算將這些糧食儲藏在全國各地的大型糧倉內,畢竟他父皇生前積累二十年的儲糧,這些年來早已被他揮霍一空,使得魏軍暫時失去了持久征戰的能力。
想了想,趙弘潤說道:“待等今年秋收之後,朕可以援助貴國一部分,當然,那個……”
“明白、明白。”藍田君嬴謫連連點頭。
在旁,秦少君聽得心中有些不忿:那個可惡的家夥,明擺著就是拿他秦國當槍使,達到其持續削弱韓國的目的,但無論鹹陽那邊,亦或是他叔父藍田君嬴謫,似乎皆未嚐對此有所不滿。
雖然說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不涉及私情,但好歹你也稍微照顧一下我秦國嘛。
悶悶不樂之餘,秦少君在旁說道:“你當真打算姑息韓國?據我大秦派往韓國的細作回報,韓國這一年來亦是積極建設國內,你小心養虎為患!”
“哦?”
趙弘潤有些驚訝地挑了挑眉頭,感覺有些不可思議:韓國那隻瘦死的駱駝,即便在與秦國開戰的情況下,仍有餘力發展國內建設?
倘若此事屬實,那還真是要針對一下。
不過在趙弘潤看來,並不需要針對韓國,隻需要針對韓王然即可——比如說,通過某個計策,將韓王然的身體搞垮。
隻要韓王然一倒,韓國將幾無威脅可言。
眯著眼睛思忖了片刻,趙弘潤吩咐大太監高和道:“傳令禮部,朕要派人出使韓國,令其多選幾人,朕要親自篩選。”
“你莫非想出了什麽辦法?”秦少君好奇地問道。
隻見趙弘潤徐徐踱步來到窗口,看著窗外庭院那棵樹上幾隻嘰嘰喳喳的飛鳥,淡淡一笑。
“過於勤勉的君王,往往死得早……”